APP下载

1,412 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6-04-11贾东明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6年1期
关键词:戒毒教育

贾东明,郭 崧



1,412 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贾东明1,郭 崧2

【摘要】目的 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教育的真实需求状况,切实提升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教育矫治与现实工作的契合度。 方法 对所内 1,412 名戒毒人员开展了需求式教育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的学历、违法犯罪构成、复吸次数等基本情况以及戒毒人员的法制道德、禁毒戒毒、心理健康、康复训练、回归适应教育情况与笔者平时的工作认识有所差异。 结论 应科学合理地定位戒毒教育工作,教育模式需切合实际需求,提升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

【作者单位】1.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杭州 310018;2.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杭州,310002。

教育矫治工作属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常规戒治手段,唯有戒毒人员从内心深处真正得到教育矫正,才能促使其“由内而外”地发生本质上的改变,才能真正实现操守率的提升以及复吸率的降低[1]。根据《禁毒法》和《戒毒条例》的要求,针对戒毒人员的教育工作必须积极转变角色,更新观念,发挥自身“功能、服务和专业”的支撑作用。为使现阶段的教育矫治工作能够紧跟现实发展需求,贴近实际,2015 年 1 月 5 日—19 日,浙江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对男性戒毒人员开展了教育矫治工作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浙江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 1,412 名年龄在 18岁~50 岁的男性戒毒人员,生理脱毒治疗完成 3 个月以上,具有正常的语言理解、沟通及书写表达能力者。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采取封闭式提问方式,内容共分为法制道德、禁毒戒毒、心理健康、康复训练、回归适应和自主选项 6 个大类。设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题型,共计 65 题。

1.2.2 调查方法

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答题时间控制在20min 内。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表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1.1 学历情况

戒毒人员的学历构成以初中(含)以上为主,占总人数的 68.1%。

2.1.2 违法犯罪构成情况

戒毒人员违法犯罪史比较突出,约占总人数的2/3 以上。在具有违法史的戒毒人员中,非刑事处罚的较多,占违法史人员的 77%。具有刑事违法经历的戒毒人员主要集中在“涉暴、涉毒和侵财”这三大类违法犯罪情况。

2.1.3 戒毒人员复吸情况

戒毒人员存在多次复吸情况。见表 1。

表1 复吸(毒)次数

2.2 戒毒人员教育现状

2.2.1 法制道德类教育科目

当前戒毒人员对常规的法制教学内容受欢迎面还是存在较大比例(平均比例为 61%),在法制类教育项目,中对于常规的刑事、民事法律关注度较高(喜欢的占 50% 以上)。同时,民事法律项目中特别是继承法方面的最为突出 ( 66%),道德类教学内容受欢迎的比例较低 (36%),较之法制类的要低25%。见表 2。

表2 法制道德类教育科目需求

2.2.2 禁毒戒毒教育科目

“毒品的危害”“禁毒斗争及戒毒名士”“心理戒毒”和“走向新生”在戒毒常识类教学科目中为受欢迎,分别占 91%、88%、88% 和 83%。“禁毒方略”和“戒毒范例”为在本部分内受欢迎程度较低,均为 63%。见表 3。

表3 禁毒戒毒教育科目的需求状况

2.2.3 心理健康类教育科目

“所内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式”为本调查项目中最为受欢迎的内容,“心理的基本概念”“正确认识自我”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需求较低。见表 4。

表4 心理健康类教育科目的需求状况

2.2.4 康复类教育科目

“音乐知识”在本类调查中最受欢迎 (78%),“戒毒康复训练”科目则遇冷。见表 5。

2.2.5 职业技能培训类教育科目

“服装缝纫工”的培训项目最为受欢迎,“个人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服务”和“推拿按摩”这 3 项为较低,见表 6。

3 讨论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对象的普遍学历在中等以上,与笔者一直所认为的“戒毒人员一定是文化水平或其知识构成是较为欠缺的人员”这一观念相悖[4],为其接受教育层度和层次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参考。

表5 康复类教育科目的需求状况

表6 职业技能培训类教育科目需求

戒毒人员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罪犯,对其开展教育需要民警有极大的耐心和韧性,就像是医生诊疗一样,要树立起治疗“慢性病”的理念,且不能直接套用矫正罪犯的教育机制和工作模式[5]。具有刑事违法经历的戒毒人员主要集中在“涉暴、涉毒和侵财”这三大类违法犯罪情况,与当下刑事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是高度吻合的,需要对戒毒人员的教育工作进行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

戒毒人员存在多次复吸情况,原因之一是教育矫治目标定位不科学,要重新审视之前的目标和教育方式[6]。

3.2 戒毒人员教育现状相关数据情况分析

戒毒人员对法制类教学科目较为关注,与该所收治戒毒人员的地域有非常大的关系。道德类教育科目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特别是在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仍然是一成不变的“老三篇”,内容陈旧、手段单一、脱离实际、观念狭隘,与当前社会信息资讯极度发达以及多层次、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不相适应。同时,道德类科目授课难度较之其他科目难,不少民警坦言“上道德课时,我们上着上着就变成讲评了”。

“戒毒”始终是戒毒人员最为关心的教学项目和内容,说明戒毒人员对于毒品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采取最为有效的戒毒方式和回归后的出路问题还是比较关心和关注的,如何得到有效的“戒治”始终是戒毒人员最为关注和重视的项目和内容。同时,发现“禁毒方略”宏观性较强,其涉及到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国家的宏观战略方针与戒毒人员自身的实际联系不太紧密,其感受不深。另外,由于戒毒成功的案例较少,且社会在这方面挖掘不深、不典型,从而造成了当前教学中采用的戒毒范例均为陈旧性案例,其空间感和时间感均与戒毒人员现实较为“遥远”,无法引起戒毒人员的共鸣和思想上的冲击。加之戒毒人员存在特有的心理特性,如偏执、敌对、怀疑的个性心理存在,更加剧了这种不信任感,使这部分内容更加弱化。

戒毒场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已使绝大多数戒毒人员树立起综合的“健康”理念,对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引起自身足够的重视,也会尝试性地采用心理的方法进行调试,并且也非常希望得到通过相应的方式得到解决。“心理的基本概念”“正确认识自我”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本次调查中较低,原因有三:一是心理学基本概念枯燥,理论性较强,戒毒人员比较难接受;二是“正确认识自我”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这两部分目前的授课内容和案例较“理想化”,与戒毒人员实际情况“地气”不接;三是戒毒人员有其独特“亚文化”氛围和“潜规则”的体系,而目前在这方面确没有相应的内容。

音乐与戒毒人员原有的生活方式密切关联,且较容易上手,几乎没有学习的“门槛”,所以受众面广。作为最专业性的“戒毒康复训练”科目,目前针对戒毒人员专业性的康复训练教学内容和方式均还未形成一定的体系,当前只是借鉴了社会上普通的常规性康复训练手段,未能突出“戒毒”,这就直接导致了戒毒人员的“阻抗”。

戒毒人员对于职业技能培训追求“短、平、快”,即学习时间短、学习难度低,成效明显,并没有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今后回归社会后的打算进行综合的考虑。大多数戒毒人员均对自身个人的前途规划以及就业创业这一部分不太重视,更不用说是“就业规划”,这就出现了所内学习与所外需求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3.3 工作启示

3.3.1 教育工作定位需科学合理

目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重点和重心是落在“戒治”上,而教育矫治只是诸多“戒治”手段中的一项,要求工作中既不能采取脱离现实的口号式的“教育万能论”,也不能贬低教育功能导致“教育无用论”[2]。只有植根于教育本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方式,同时配合心理矫治、体能康复、社会帮教等诸多手段,多方发力,多措并举,才能实现对戒毒人员操守率和戒断率的提高,降低复吸率。

3.3.2 教育模式需切合实际需求

由调查问卷得知戒毒人员的学历水平并不低,因此教学内容必须要契合这一实际情况,对其授课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变一直存在的留有较强的劳教教育工作痕迹的旧有教育模式。只有面向戒毒人员,从戒毒工作的实际出发,满足其需求,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才能使其由被动的接受教育矫治变成主动自我矫治,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7]。

3.3.3 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戒毒场所民警的学历普遍较高,但是师范专业或是具备教师资质的民警却不多,专职教师就更少,这极大地制约了教育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只有专业化才能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为此,对于民警教师队伍需要实行三步走:第一步,将具有专业资质、师范专业背景学历的民警调整到民警教师岗位,实现岗位职业化、职能专门化;第二步,加大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组建“民警教师专家库”,建立教育效果评估机制,对民警教师教学成效进行测评,量化教学成果;第三步,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建立“精品课程数据库”,通过“平台”实现辐射优质教学师资,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教育工作的水平。

3.3.4 购买服务,试水“外包”

鉴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考虑到场所内的实际情况,为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档次和获证率,应采取“购买服务、培训外包”的模式。一是科学设置培训科目,开展市场调研和戒毒人员问卷调查,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是科学选择培训机构,要充分考察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育层次等因素,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费用、结算方式以及协议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一步完善培训协作机制;三是不断展示培训成果,注重对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成果的整理和汇总,定期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项目比赛,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成果集中会展等,提高戒毒人员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增强技能培训实效。

3.3.5 加强内外联系,共建帮扶体系

注重所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做到场所教育与社会帮扶的“无缝对接”。一是建立“家属学校”,场所内设置“家属学校”,定期召开家属会。一方面介绍戒毒人员在所内的戒治情况,使戒毒人员家属实实在在感受戒毒工作,争取家属对戒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提高家庭对戒毒人员的接纳度,为其回归社会后保持操守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二是疏通社会帮扶通道,与公安机关、司法安置帮教部门以及社区建立协作机制,使戒毒人员戒治教育不因出所而中断,形成无缝对接社会帮扶教育体系[8]。三是适时开展公益活动,要积极融入社会,开展诸如“毒品危害法制讲座”“现身说法活动”以及戒毒人员自行组织的文艺团体,编导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走出“围墙”到学校、社会开展巡讲(演)活动。

参考文献

[1] 王璐. 关于降低戒毒复吸率的几点思考[J]. 今日中国论坛, 2013(04):36-37.

[2] 徐万富, 庄许洪, 张志东, 等. 戒毒工作一体化研究[J].中国司法, 2015(8):71-75.

[3] 陈玉海. 劳教人民警察职业化建设视野下岗位分类及教育培训问题初探[J]. 中国司法, 2013(11):87-91.

[4] 文玫, 李煜. 上海地区417例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7, 13(5): 259-261.

[5] 李玉华, 胡英清, 朱晓东. 对208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的分析及思考[J]. 职业技术, 2010(7):89-90.

[6] 龙桂芳, 符军, 郭青.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的思考[J]. 中国司法, 2015(8):76-79.

[7] 苏丽杰, 戚艳会.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就业问题研究[J].科学导报, 2015(20):146-147..

[8] 梁云智. 加强司法行政戒毒队伍管理, 提升戒毒执法能力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5(32):205-206.

Educational Needs Assessment Survey for Drug Users at a Dru g Rehabilitation Center

Jia Dongming1, Guo Song2. 1.Zhejiang Police Vocational Academy, Hangzhou, 310018, China; 2.Drug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Gongchen, Hangzhou, 310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educational need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for drug users at a 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center. Methods A total of 1412 drug addicts at the Drug Rehabilitation Center participated in the Educational Needs Assessment Survey and basic statistics analysis were applied for this study. Results There wer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survey results and author’s perceptions regarding drug user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constitution of the crime and times of relapse, and the legal morality, drug treatment, mental heal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return to society and adaption. Conclusion Abstained from drug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located, education mode should be realistic, to increas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eachers.

【Key words】Compulsory isolation; Abstained from drugs;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6-01-21。

【作者简介】贾东明(1980—),男,汉族,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毒品成瘾、戒毒康复及毒品政策,jiadm1@126.com。

DOI编码:10.16117/j.cnki.31-1974/r.20160011001166

猜你喜欢

戒毒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
论自愿戒毒:法规范、定位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