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效应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2016-04-11王晓娆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商业银行

王晓娆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025)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金融在世界经济的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强。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的集中地,是一国参与国际金融活动,获取金融资源的重要阵地。早在19世纪,欧洲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大大地刺激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这引起了各国对跨国金融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国际投融资、跨境结算、保险、外汇等业务迅速发展,在以英国伦敦为首的城市里集聚了大规模的金融活动,金融市场也逐渐成熟,1840年前后英国伦敦已经成为具有主导性的全球的金融中心。在这一时期内资本加速积累,资本输出也强劲增长。伦敦作为全球化金融中心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纽约更多地参与到国际金融服务的活动中,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远离战场的美国本土财富不断积累,经济与金融快速发展,美国纽约的华尔街也成为当时融资机构与投资人的集聚地。到20世纪中期时,纽约已经成为与伦敦相媲美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中纽约主要作为国际资本的周转和供应中心,而伦敦作为国际结算和外汇交易的中心。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跨国经营和投资的盛行,又涌现如出日本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东京在20年内就从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成为国际顶级的金融中心,其影响力从仅限于东南亚地区扩展到了全世界。此后,全球化使得金融中心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以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为主的地区性金融中心也层出不穷。经济货币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导致国际金融资本集聚在发达国家所建立的如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中国家若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金融舞台夺得一席之地,必须自主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中国也想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在提高国内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更大程度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竞争,立足于全球金融的战略布局,中国应抓住2008年危机后国际金融格局重构的历史机遇,把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早在1992年,十四大报告就曾提出“应尽早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一战略思想。2009年,国务院又明确提出“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当的国际金融中心”。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提出自贸区金融改革要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形成联动机制。如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及对外开放成果已初步显现,2014年上海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26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新增各类金融单位96家,2014年年末各类金融单位达到1336家。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3882.45亿元,比年初增加4612.96亿元;贷款余额47915.81亿元,比年初增加3424.23亿元;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交易总额达到786.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2%。①上海之所以能够具备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不仅仅由于政府较大力度的支持政策,还有赖于上海辉煌的历史基础②,雄厚的经济实力、优势的沿海地理位置、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完备的基础交通设施等。在此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既体现了我国需要改变现在以传统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模式的决心,也体现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发展的总体方向。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仅能够促进上海摆脱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限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有利于金融资源利用空间的拓展,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一样,会对银行业、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今我国金融行业仍然以银行业为主导,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势必通过其不同业务,造成金融资源的流转而传导到整个经济社会之中。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效应究竟会对商业银行业务造成何种影响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效应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功能都是资金的集聚和重新配置,这势必会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其中主要包括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金融机构的规模效应以及金融发展的辐射效应三个方面。

(一)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

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指国际金融中心利用自身的区位地理优势或其他优势吸引投资者和融资者进入。随着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高速快捷安全的投融资体系和支付体系会相继建成,企业都倾向于在这样发达的市场中进行交易以抵御风险,不论是那些大规模的公司在此直接设立财务部门还是仅委托当地银行进行交易,都能够在相对较低成本下实现资金的支付和周转。尤其是在非银行业金融行业成熟后,证券交易市场能够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提供各种流动性强的投融资工具,而绕开银行繁琐的审批程序和较为高昂的手续费用。在国际跨境交易过程中,在该地区的跨国银行和其他跨国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会越来越大,从而能够促进更多的金融资源集聚于此,金融业中的不同金融机构可以共享信息以及金融中心的各种基础设施,将许多金融资源流通环节简化,大大缩小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除金融资源的集聚之外,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跨境合作途径增多,其深度也在加强,因此许多创新性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衍生出来,除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之间开展合作,金融产业的相关配套和辅助性产业也会在金融中心内发展和集聚。这些产业又会反过来作为金融资源集聚的支撑,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

(二)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

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早在1974年就对金融市场组织中的规模经济效应展开了研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集聚,推动金融中心的形成,而金融中心的发展又为这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促进了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合作,因此金融机构的集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通过集聚后产生了规模经济,降低了产品设计与金融服务的成本,反过来通过集聚后形成的金融中心又会凭借其优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金融机构集聚在此,促进整个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国际金融中心对金融机构的吸引,产生的规模经济一方面表现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信息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共享,投融资工具的多样化,以及风险的降低,这都导致了整个金融行业的运行成本降低。另一方面,除了金融机构现存的业务之外,由于大规模的集聚,提供同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机构,包括跨境金融机构的数量日益增多。在这些金融企业之间会形成十分激烈的竞争关系,竞争导致金融机构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生存并发展下去,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产品的出现又进一步提升了国际金融中心内地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三)金融发展的辐射效应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会引发全国区域性经济和金融格局的重新调整,金融中心不仅仅是大量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集聚的地方,同时也会在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产生影响,形成联系紧密的经济圈。有研究表明(朱虹等,2012)作为中国两大增长极之一的上海,位于环沪经济圈的中心,③与北京的“空吸”效应不同,上海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经济中心,其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反哺”效应,包括管理和技术溢出效应、通过市场一体化形成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实现对经济圈覆盖区域的经济促进作用。

同样,除了经济增长方面以外,如果上海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将会在金融方面对周边区域的金融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上海成熟的金融服务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新型金融产品设计技术的溢出;另一方面,由于金融行业的各种业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作为资金融通的主要媒介,因此,与浙江、江苏等省市在金融方面的往来是不可避免的,在各区域金融产业经营规模和范围上都能够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包括本土的金融交易以及出口外贸的跨境结算等。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在金融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随着金融开放与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中心为银行的资金运营调配、资产负债管理、金融理财产品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三大类业务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仍然是存贷利差,而我国人民币贷款的持续增加与经济下行现状形成明显反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5万亿元,比8月份的8096亿元增加了2400多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90万亿元。这意味着,2015年全年我国的信贷规模将突破10万亿。虽然目前经济已经进入下行通道,信贷却进入了惊人的膨胀期,预计未来央行还会采取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就上海而言,2015年9月末,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2%,比上月末增加1.7个百分点。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68.6亿元,同比多增724.2亿元。三季度全市外汇贷款由升转降,由7月份增加48.2亿美元,到8月份和9月份分别下降13.9亿美元和25.8亿美元,三季度全市外汇贷款共增加8.5亿美元,同比多增50.8亿美元。④总体来说,人民币贷款持续多增,外汇贷款增量月度波动较大。这说明,在上海自贸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来,进驻上海的本土企业贷款量是稳步上升的,但存在对外业务的企业或外资企业对外汇的贷款需求并不十分稳定。

随着金融中心的成熟和完善,一方面会更加鼓励在沪法人银行在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推动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推进人才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和银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也会逐步拓展海外金融机构在上海金融市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未来,人民币贷款在进一步宽松的政策下会进一步增长,外汇贷款增量也会持续扩大,从而促进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方面的利润的增加。尽管金融脱媒趋势已定,许多资金已经脱离了银行贷款渠道,转换为信托、发债等形式,社会融资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逐年下降,⑤但金融资源和机构的集聚,会大批的吸引需要资金的企业,尤其是外企入驻上海,成为国内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的集聚地,进一步带来资金和大客户资源集聚,从而银行资产业务可以从总部一直延伸到其他的分支机构,甚至是位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其他企业,发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客户群,为银行大力发展贷款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保障。

(二)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国际金融中心内的金融机构和产业的集聚同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金融机构及其他产业的企业总部在金融中心大规模的集聚。由于总部具有对公司资源调配的决策权,使得国际金融中心对周边地区的分支机构产生辐射效应,从而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外资企业的总部设立,更加有利于新技术和信息的区域化和全国化的传播,形成外溢效应。截至2015年8月底,外商累计在上海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22家,其中亚太区总部36家;外商设立投资性公司306家、研发中心390家⑥。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的推进,它所发挥的集聚效应也会愈来愈大。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上海的存款呈现出人民币存款减少较多,外汇存款略有增长的特点。2015年的三季度,上海市人民币存款减少3042.4亿元,同比多减2764.2亿元,而三季度外汇存款增加34亿美元,同比多增57.5亿美元。这说明,外汇存款占银行的负债业务的比重在逐步上升,未来当金融中心集聚效应作用发挥越来越大时,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的入驻,会促进形成更大的交易网络,节约交易成本,有力提高银行负债业务量。与此同时,在总部效应发挥时,对周边区域的商业银行也会发挥正面效应,从而提升整个长三角地区银行的负债业务规模。

(三)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中间业务是银行一项表外业务,此类业务的优点在于不占用银行自有资金却获利颇丰,是银行除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外的一大重要利润来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通道,资产、负债业务扩张遇到重重阻碍,商业银行转而加快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步伐。201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多家商业银行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都实现了30%-60%的增长,代理基金的收入更高,其中招商银行第一季度的同比增幅达250.83%。⑦但如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的理财产品以及基金产品代销两种业务造成了明显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阿里巴巴公司的蚂蚁聚宝、京东金融、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网为客户提供了方便的线上申购赎回程序、优惠的费率,较低的门槛以及快速赎回条款,定期依据客户交易记录和行为偏好进行相应理财产品的推送,已抢占了商业银行的许多业务份额,商业银行唯有进行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正是给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众多具有先进经验的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在此。在短期内,尽管外资商业银行业实力雄厚,但本土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二者竞争的重点在于中间业务之上。外资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早,金融产品多样,经营理念灵活,他们通过成熟的多样化服务赢取了大量客户,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金融产品设计和服务理念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差距很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推动金融创新的步伐。因为除了外资银行与中方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金融中心也能够作为外资金融机构与国内金融机构的联结桥梁,为国际先进的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合理的输出渠道,一方面引进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的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和带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创新。

四、商业银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众多银行纷纷投身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中,在诸如跨境人民币借款、本外币现金池、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分账核算单元境外融资等多项创新业务中大展拳脚,为商业银行和上海都带来了诸多效益。然而,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效应发挥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金融资源与金融机构的集聚带来了市场的激烈竞争,尤其是上海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和金融地位十分显著,在获得我国对外的金融中心定位后,外资银行也把上海作为其全球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业务发展区域,可以说上海即将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竞争最激烈的金融区域。此外,如何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压力下实现完美转型,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重大课题。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成熟,金融脱媒趋势明显,利率市场化已逐步开展,商业银行在面对各种新型金融产品和工具时,如果不进行创新,就会处于弱势。因此,如何在区域格局调整时加快发展步伐,取得领先地位,是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国际金融中心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十分复杂,商业银行应该既要看到机会也要迎接挑战。

(一)坚持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并重

商业银行应该对以单一的存贷业务为主导的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实现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并重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整,商业银行存贷差的收入将会进一步被压缩,若想要实现存贷差利润的增值,必须保证有大规模的高质量资产存在。而提升资产质量以及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又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难点。数据显示,201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仍高达1.7%,不良贷款额为14334.7亿元。⑧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结算领域、投融资领域对存贷利润的挤占,更要求商业银行另辟蹊径,把拓展中间业务作为一大出路。中间业务能够有效的拓展客户群体规模,调整客户结构,发掘潜在客户,因此商业银行应将其作为优先发展战略。从理财产品销售、基金产品代销、银行卡、电子银行、企业年金、资产托管等业务入手,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变化,积极发展优质客户,更加注重业务的个性化、标准化及多样化,保证银行业务的协调发展。

(二)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加快混业经营步伐

提高业务水平,积极进行创新,加快混业经营步伐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2015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和布局混业经营,虽然在立法层面,商业银行获得混业经营全牌照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和国企改革的带动之下,银行混业经营开始提速。2015年7月初,交通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依法受让华英证券33.3%股权。这被市场认为是金融混业经营、银行寻求券商牌照的一次飞跃性进展。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成熟的资本市场、要素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跨机构、跨市场的开展混业尝试。在此机遇下,商业银行应积极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积极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同时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大势,认真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离岸金融等金融服务,探寻市场新特点和客户需求。

(三)把握与外资银行竞合关系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是建成“国际开放型的金融市场”,因此外资银行的不断进驻是必然趋势。外资银行进驻到底对本土的商业银行产生何种作用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在我国金融逐步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应该理性和全面的看待这一问题。一方面不可高估外资银行的积极作用,但也无需因潜在的消极作用而排斥外资银行(张金清、吴有红,2010)。既应该认清与外资银行在业务范围的竞争关系,同时也应该与外资银行加强合作。通过结合自身的经营定位和发展特点与外资银行在业务技术、股权、服务经验和金融产品设计等方面展开长期的合作,推动外资银行先进理念、人才经验的转移,更好地吸收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效应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效益。

注释:

① 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

② 上海曾一度是远东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1900年在亚洲金融中心排名中第二。

③ 1997年,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和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2003年,台州市的加入使其成员进一步扩大(称为“15+1模式”)。

④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⑤ 从2002—2014年,社会融资中银行贷款占比从91%下降到59%。

⑥ 数据来源于上海市政府对外公布数据。

⑦ 光明经济:http://economy.gmw.cn/。

⑧ 数据来源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⑨ 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报。

[1]方文全.国际金融中心的区域效应分析:对江西发展路径的启示[J].企业经济,2011,03:123-126.

[2]沈立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大型银行发展路径选择——关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金融论坛,2010,01:5-10.

[3]张金清,吴有红.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阙值效应”分析——来自中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06:60-74.

[4]张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济效应对QFII投资的影响[D].东华大学,2014.

[5]朱虹,徐琰超,尹恒.空吸抑或反哺: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模式比较[J].世界经济,2012,03:111-124.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商业银行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某金融中心冰蓄冷系统的应用与经济性分析
构建昆明市面向沿边离岸金融中心的探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