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田里的守望者

2016-04-11唐爱平

初中生世界 2016年28期
关键词:守望者麦田我会

■唐爱平

成长之路

麦田里的守望者

■唐爱平

我特别喜欢哲人维特根斯坦说过的一句话,“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在实实在在的地方做平平常常的事,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敲下这些文字,不是小结,只是梳理心绪,看看自己走过的路。

初为人师

2001年8月26日下午,阳光和煦,微风习习。我怀揣报到证,来到了护城河边的母校。校门口,两棵银杏依然蓊郁,我心里默念一声:“母校,我回来了!”

初为人师,那时的我是青涩的,也是最有激情的。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制作课件。其间也经常会有一些困惑,庆幸的是,学校有传统的“青蓝工程”。于是,校园里经常可见我左手拎着一张学凳、右手拿着听课笔记穿梭于办公室与教室之间的情景。几乎每一节课我都会跟在师傅后面听,听完后和师傅交流,然后再琢磨自己应该如何上这节课。我的听课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教案写了一遍又一遍,校长多次表扬我是学校最勤奋的老师,其实我只是深知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罢了。

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孩子们很信任我,把我当作知心姐姐,在随笔里向我谈许许多多学习与生活中的事,倾诉他们的喜忧。我会写长长的评语,甚至比学生的文章还要长,我告诉孩子们该怎么做怎么思。闲暇时,孩子们还会像叽叽喳喳的小雀一样围在我的办公桌前,跟我聊他们最近看的一些书、他们遇见的事,或者什么也不说,就在我的身旁转悠着。周日的下午,我经常带着孩子们到郊外采风,观云起云落,赏花开花谢。我享受这种相互信任、融洽默契的关系,享受着这样的每一天,我带着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情怀走在我的语文教学之路上。

走过困惑

时光不紧不慢地走着,初为人师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逐步变成了一种自然的生活习惯。由于工作出色,我在得到学生喜爱的同时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任教两个班级的同时,还负责校团委以及年级组的一些工作。肩负的担子重了,事务多了,教学的激情却在不知不觉中衰减了。

直到有一天,我在学生的随笔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老师,已经好久没有听到您激情澎湃的朗诵了。”我心里猛然一颤,这还是当初那个活力四射的我吗?朱永新老师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没有用心教,教学只会是简单枯燥的重复,再多的激情也会被时间磨去。忙碌不是借口,用心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起了路遥的那句感动千万人的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项事业”。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我感受到的是无邪与欢快,我有什么理由倦怠呢?后来,我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即使手头的事情再多,肩上的担子再重,每一节课,我都会深吸一口气,铆足了劲,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孩子们也知道,唐老师的语文课堂永远是充满生气与活力的。

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

世上职业千千万,为何人们唯独对教师这个职业寄予如此厚望?因为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夜深人静时,我经常提醒自己,作为语文老师,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我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会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带领学生和先贤们对话。诸子百家,竹林七贤,唐宋诗人词人,鲁迅、冰心、朱自清等“五四”时期的先锋人士……他们是历史熔炉中的勇士,他们的作品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充满了历史沉淀后的厚重感。学生每天沐浴在如此氛围中,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人生的洗礼。

犹记多年前的一天,我的语文课代表余敏跑过来沮丧地告诉我一件事。他负责班上黑板报的选稿,这次他选了一首诗,可是许多同学说他太幼稚。这是一首很短的诗,只有三句:“天上的星星亮晶晶/我要把它摘下来/送给盲童做眼睛。”我得知情况后,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可知道,这首诗曾获全国青少年诗歌大赛特等奖,它表达了一个小孩子纯真善良的心愿,爱心是不分年龄的。罗曼·罗兰说过,‘每一个人的心底都应该有一个纯洁的童话世界’,那是喧嚣之外,恪守在心底的纯净的一隅,也许只有方寸之大,却承载了许多美好和纯真。我坚决支持余敏的选择。”听完我的一席话,余敏笑了,孩子们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借这个契机,我让孩子们以此诗为例,每个人仿写了一首小诗,孩子们用他们的妙笔写下了一首首富有灵气的诗篇。前段时间,已经成为医学博士的余敏给我写了一封信,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老师,我会永远记得您的鼓励。在我的人生之路上,我会始终守住心底的那一份纯真。”医者仁心,我相信,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永恒的人文关怀

这些年来,我学习并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报告,在关于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爱心”,这其实是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此,我深有感触。

有一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班级。在教《背影》这一课时,我给学生作了深情的朗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时,我听到有个同学在低声哭泣,其他同学也听到了,大家表情凝重,也没有人议论。我当时还纳闷,因为课文才开了头,真正的煽情部分还没有到。课后我才了解到,原来这是个父母离异的孩子,从小跟着母亲生活,父亲在外打工,她已经多年未见父亲了。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她敏感的性格,班上同学也知道这个情况,平时与她讲话都尽量小心,注意字眼。我心里很受触动,新课程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基础之上的,任何忽视人文关怀的教学都是有遗憾的教学。从此以后,我在该班上课或与该生交流时很注意遣词造句,并在学习与生活上给予她很多帮助,让她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因为我知道,对学生的爱,永远不嫌多。

我所期望的

应该说,我赶上了一个好时期,刚入行,适逢新课程改革的大旗徐徐展开。各种教学思想异彩纷呈,我贪婪地学习、吸收、消化名家的教学思想,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有一年暑假,一个全国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在安徽池州举办,我是前一天才知道这个消息的,搭大巴已经来不及。为了不失去这次学习的机会,我和丈夫轮流驾驶,驱车600多公里,深夜12点才赶到那儿,终于如愿观摩了全国语文高手的课堂教学,并聆听了语文大家的讲座。很辛苦,却很值得。

学习之余,我也有自己的思考,那么多理念与方法,哪一种是最适合我的?这些年来,我在最平凡的地方做着最平凡的事,我的教学生涯没有惊心动魄,只有细水长流。我只知道,我想既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又希望孩子们开心地享受着这一过程。

直到有一天,我又读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再一次读到这一段话:“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一刻,犹如醍醐灌顶,这就是我心里最理想的教育状态:我就是那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要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孩子们在文学的麦浪里尽情地嬉戏、欢笑;当孩子前行的方向出现偏离,我会在最恰当的时候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带着激情,以爱之名,给孩子一片自由明朗的天空。过去,我是这样做的,现在、未来,我会一如既往地这样做。因为这样,我的孩子们是最快乐的,我也是最快乐的。

我愿做这样一位麦田里的守望者。

猜你喜欢

守望者麦田我会
大桥上的守望者
守望者
我会分辨
我会玩
汉白路的守望者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
守望者:动态漫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