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6-04-11周志敏

初中生世界 2016年28期
关键词:器材实验教学物理

■周志敏

试论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周志敏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如何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是所有物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学物理 实验教学 高效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高效的实验教学是每位物理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对实验教学的认识有失偏颇。不少教师仍然存在着错误的思想,认为在课堂上做实验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认为实验可有可无,关键能记住实验结论,能运用结论进行做题即可,忽略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2.实验设备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实验器材。学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实验设备缺乏或者是实验器材陈旧,不少器材已经不能满足实验的精确要求,甚至已经严重破损,这样一来,虽然师生都有开展实验的热情,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器材最终只能纸上谈兵。

3.受升学压力和教学时间的影响,无法有效开展实验教学。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们心里很渴望开展学生实验,使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但另一方面,为保证升学率、提高卷面分数,教学时又不敢放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左右为难,最终不得不向理论靠齐。

4.教师的实验教学方法还不够科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自身的实验技能不高,又没有组织专门的培训,这样,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通常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实验过程太过放手,课堂显得松散,学生虽然都在摆弄实验器材,但头脑中对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都比较模糊,最终无法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实验的效率低下;要么就是组织实验教学的时候过于死板,不敢放手,学生实验只是一个重复的过程,虽然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生成较少。

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对策

现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受到很多的制约,这种现状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那么这种现状下,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必须采取一些补救的方法来尽可能多地进行实验,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这里,结合笔者平时的一些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1.摒弃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思维。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学科的考查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例如,某中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题:有两杯没有粘贴标签的水和酒精,给出四组器材可供选择:第一组是铅笔和橡皮泥,第二组是小石块和橡皮泥,第三组是天平、量筒和砝码,第四组是压强计和刻度尺,问你采用哪组器材不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然后任选一组器材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辨别哪杯是水并写出实验步骤。该题涉及多个物理实验,巧妙地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如果平时没有进行相关实验的话,学生是很难拿到高分的。这些问题都必须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去感受才行,如果不理解单靠死记硬背的话收不到多大的效果。与之相类似的实验题不胜枚举,可见各地中考对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关注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认识到大力开展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

2.巧妙地利用身边常见的物体进行实验探究。物理上有很多的小实验可以用身边的物体来进行,不一定非得用专门的器材。例如,在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时,用矿泉水瓶、自来水和海绵来代替课本上的器材,不仅可以探究出正确的结论,还可以顺势启发学生思考使矿泉水瓶正放和倒放时对桌面压强相等的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这个事例说明: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和总结、心系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我们一定会把实验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3.因材施教,丰富实验教学手段。物理实验贯穿整个初中物理教学,教材中不同的实验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目的,有些小实验是为了引出所学的内容;有些实验是通过测量某个新学的物理量从而达到熟练使用实验器材的目的;有些实验是为了探究重要的物理规律……不同的实验有着不同的要求,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例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验证大气压存在、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等实验,现象比较明显,易于观察,可观性比较强,可以采取教师集体演示的教学方式;对于声音的产生原因、响度音调的影响因素等简单的探究实验或是温度计、天平、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器材的使用之类的测量性实验,则可放手让学生去体验;而像平面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等探究重要的物理规律、实验操作要求很高的实验,则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对于某些现象看不见或不明显的实验,根据现有条件很难完成的实验或是有毒、有害、比较危险的实验则可采用多媒体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

4.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只有45分钟的时间,要使实验课堂达到高效,必须优化实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之前,教师最好先将实验做一遍,观察实验中有哪些需要向学生提醒或说明的,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存在哪些实验误差以及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等,这样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的指导或点拨。其次,在选择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趣味性和思维性,例如,在引入“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时候,首先,准备一个稍大一些的水槽,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铁质的牙膏皮放入水中,发现它下沉了,然后把它从水槽中捞出,做成中空的两端封闭的一个椭球形,再把它浸没在水中,松手后会发现它上浮了。同一个物体,既可以上浮也可以下沉,看来物体的浮沉并不是由重力决定的,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就过渡到:物体的浮沉到底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展示,发现了矛盾,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第三,对于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实验,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体系与认知结构还不是十分完善,不能盲目地放手任由学生摆弄,初中的物理实验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中某些关键性的环节或注意事项等,必须要向学生阐明。第四,对于实验中出现的误差不要避而不谈,要认真地带领学生去分析、研究,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所做的实验、了解误差分析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最后,还要不断地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尽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作者为江苏省涟水县外国语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器材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处处留心皆物理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