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异标新二月花
——刍议写人叙事类文章的结构技巧

2016-04-11俞永军

初中生世界 2016年36期
关键词:波折转机社戏

■俞永军

领异标新二月花
——刍议写人叙事类文章的结构技巧

■俞永军

编者按:

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写作文体当属记叙文。围绕记叙文,教师可以从选材、结构、修辞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俞永军老师长期在一线执教,在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本期《苏派作文教学》栏目刊发的《领异标新二月花——刍议写人叙事类文章的结构技巧》一文,便是他对记叙文写作结构方面的思考。

一、平铺直叙忌流水

写人叙事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手法是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因其最简单、最易学,因此,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然而,这种方法一旦把握不好,文章就容易变成“流水账”,从头到尾啰里啰唆。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选材要精当,要选取典型且带有个性的“专利化”事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次,叙述要精练,即使是自己独有的事情,也不能求大求全、面面俱到,而是要淡化情节,力争截取生活画面,捕捉瞬间动点。再次,细节要挖掘,不妨抓住几个最精彩、最动人的点,挥毫泼墨,浓墨重彩,彰显独特的魅力,产生强烈的震撼。

例如,“请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道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突出微笑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或采用片段组合的方式,截取不同年龄段的典型事件,凸显自己在思想、知识、认识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或用日记体记录下自己微笑面对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借用自白书、个人档案等形式,通过一定的哲思展现自己的微笑品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告诉学生综合运用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尽可能地挑选那些富有表现力的情节,细致描摹一两个片段。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矛盾,而后上升到微笑的高度,以此强化主题、升华主旨。

二、首尾呼应忌呆板

所谓“首尾呼应”,是指在开头和结尾的内容上有着极其密切关系的语段,即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结尾再次出现,借以强调说明,交代诠释。首尾呼应要注意内容的协调一致:其一,两个句子或两段话的内容要有内在联系,能互相搭配,互相衔接;其二,两个句子或两段话的内容和实质要一致。譬如,前面的句子是赞扬性的,那么,呼应的句子也必须是赞扬性的;前面的句子是贬斥性的,那么,呼应的句子也必须是贬斥性的。前后呼应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有机整体,内容上突出情感,强化主题,加深印象,增强效果;结构上凸显文章的完整性和回环美。

首尾呼应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倒叙手法,此类写法较为常见,难度不大。例如程海的《三颗枸杞豆》就运用倒叙手法,前后呼应非常严密。我们不妨看看:

首:“我是一个植物学家。好多人很羡慕我,要我谈谈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其实,那时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

尾:“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是:‘猪羊怕杀,人怕打!’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

首是引子,点明现在的“我”是一个植物学家,既交代身份,又过渡自然;然后用“其实”一转,介绍自己小时候是出名的“淘气鬼”,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尾写自己勤奋、刻苦学习的动力,点明主题。前后呼应,有机融合,看似简单,实则巧妙。

二是运用顺叙笔法。尽管它没有前者那么周密、严整,运用频率也不高,但难度很大,运用得好,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莫怀戚的《散步》,就运用了这种方法。

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结尾:“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两段文字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的呼应:一是情节,即“散步”;二是人物,即“我”、母亲、妻子、儿子等祖孙三代四人。而且呼应顺序极其讲究,开头总述,结尾具体;开头由“我”到“母亲”到“妻子”再到“儿子”,结尾依然如此。这样呼应既有序又有物,既合理又严密。首尾呼应是使文章完整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时呼应的语句要有所变化,不能简单重复,否则就会生硬呆板。

三、一波三折忌平淡

作为中学生,写人叙事最大的问题是平淡。“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脂砚斋语)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记载:“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由此而知,“波折”既是文章结构出彩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鲁迅的《社戏》为例,“我”看社戏的整个过程就充满波折。首先是看社戏前的波折。波折之一,叫不到船;波折之二,不准和别人同去。“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是”加重语气,三个“了”说明“我”沮丧至极。“忽然间”事情出现了转机。转机之一,八叔的航船回来了;转机之二,伙伴们愿和“我”一起去;转机之三,也是最让母亲放心的,善水的双喜愿打包票。

其次是看社戏的波折。波折之一,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老生没有翻;波折之二,想看“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出现;波折之三,最烦看的老旦坐在那不停地唱。终于,大家熬不住了,“喃喃的骂”“不停的吁气”“打起呵欠”,甚至“骂着老旦”。但双喜的提议“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立刻获得大伙赞成,事情有了转机,“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顺道而返。

再者是月夜归航的波折。波折之一,摇船摇得太疲乏,而且许久没有吃东西。然不久又有了转机,桂生想出了主意,“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可以偷豆来煮了吃。波折之二,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他一定会责骂的。转机是如果他骂就要他归还去年捡到的枯桕树。

最后是第二天遇到六一公公的波折。波折是钓鱼时看见六一公公,而且他还责备“我”及小伙伴们,“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但事情立马出现转机,当听到“我”说豆很好吃时,六一公公不仅没有责备“我”,还大大褒奖了“我”一番。尤其是“我”担心母亲知道这事会责怪时,哪知六一公公不仅送了些豆子给母亲,而且当着母亲的面“极口夸奖我”,说“我”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如此看来,只有情节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作者为江苏省南京市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教师)

猜你喜欢

波折转机社戏
高山雪峰历险记·(第4章)波折重重
鳜鱼行情又遭暴击!4天内至少下跌2元/斤,新鱼上市几经波折
转机
十字路口
大型立式容器翻转机旋转支架的有限元分析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全球气候变化议题现转机
悉尼歌剧院坎坷波折的诞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