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生命发展

2016-04-11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刘翠芝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孟郊母爱生命

○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 刘翠芝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生命发展

○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刘翠芝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独特感受的抒发。如果我们能努力创设情境,把这一个个“独特”充分地展示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品味、去剖析,那么,学生从阅读教学中所获取的不仅是语言内涵的感悟和语言情感的体会,更有语言情境的亲身经历,自我心灵的充分舒展,自我人格的完美塑造……语文教学所给予学生的,应该是语感和精神世界的共同完善,是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

下面以《游子吟》为例,谈谈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先请学生看一幅漫画,画的内容是:袋鼠妈妈为帮助孩子练习投篮,毅然剪破自己的育儿袋。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后,请学生谈感受,崇高、伟大的母爱为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

接着,教师顺势导入。

2.初读感知,想象画面。

教师先让学生交流对孟郊的了解。接着,教师开始配乐解说、范读:“孟郊41岁考取了进士,之后,便远离家乡,外出做官,但他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母亲。有一次,孟郊抽空回乡探望老母,临走前,母亲连夜为儿子缝制衣服,看着母亲老眼昏花但仍借着昏暗的烛光缝衣的情景,孟郊不禁轻轻吟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之后,让学生伴着音乐轻声自由吟诵,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3.合作探究,拓展画面。

在学生伴着音乐轻声吟诵想象时,脑海中已初步形成了一幅画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头脑中浮现的画面表达出来,提示学生可以讲故事,可以表演,可以描绘书上插图当讲解员,也可以直接理解诗句含义……

小组讨论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4.联系生活,畅所欲言。

在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感受母爱伟大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说说读着这首诗,你想到了自己生活的哪些精彩片段?想到了母亲关心自己的哪些感人情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交流,也来赞赞自己的母亲。

我们从学生讨论后的汇报、表演中感受学生情思的涌动、心灵的回响。在学生话所感、述所悟、演所想时,他们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心中独特的生活感悟和语言积累,并在与课文的联系中进行有机组合,构成独特的情感、独特的语言、丰富的画面,拓展画面内容。这样,在小组汇报表演之后,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诗意的了解,更收获了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对母爱的颂扬,也包括小组合作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其焕发出生命光彩,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孟郊母爱生命
游子吟
母爱大于天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得意的孟郊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特殊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