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客观性是否包含主观性

2016-04-10韩亚卿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社科纵横 2016年1期
关键词:客观性主观性牛顿

韩亚卿(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6)



科学客观性是否包含主观性

韩亚卿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内容摘要】科学客观性作为科学理论的必要条件,是包含有主观性的。所有科学理论都是由不同的主体不断研究和实践获得的,科学客观性要求所有主体保持一致性,然而主体由于受到个人因素、研究方法、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科学理论必然会含有主观性,那么,主观性也就成为科学客观性所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但是,我们不能排斥主观性,必须正确认识它的存在才能尽量避免它给科学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客观性主观性康德牛顿

一、科学客观性的内涵

客观性作为科学的基本属性,一直都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是所有学者不懈追求的目标。一般来讲,科学客观性的含义包括科学的对象的客观性、科学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评价的客观性。在科学哲学中,客观性可以理解为科学实验的客观性、科学方法的客观性、科学检验的客观性等。

在西方哲学中,一般将客观性描述为处于人类精神世界之外的,具有独立性、自在性,只与客体有关而与主体无关。比如,近代哲学家康德认为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东西是客观有效的,他的“哥白尼式哲学革命”表明,客体本身是依据主体而建立起来的,感知的事物是主观的,而人的内在思想才是客观的。因此,只有从主体的意义上去说明客观性才有意,离开了主体性,决无客观性可言。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将科学客观性看作经验事实与理论的相符合,他们认为能被经验事实证实的理论才是符合科学客观性的真理。不过,实证主义只看到了经验证实的重要性,却轻视了逻辑演绎。波普尔则主张客观性是主体间的可检验性,而不是实证主义所讲的可证实性。历史主义倡导者库恩用“范式”概念来说明了科学客观性是某一历史时期科学共同体的主体间一致性,在他的思想中,客观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综上所述,哲学家们对客观性的认识包含有许多分歧,但对于客观性的整体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即客观性是独立于意识的实在性。所以,检验我们是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唯一方法是证明我们所获得的理论是“独立于主体的”,不过“独立于主体”并不意味着与主体毫不相关,而是要求其他主体都同意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因此,我们可以说客观性内含了一种间接的性质,这种性质涉及主体,要求所有主体保持一致性,即主体间性。这也正是现在许多学者一致认可的,即在一定意义上主体间性是客观性。

二、科学客观性包含有主观性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正确理解主观性。主观性一般指的是人的思维意识所具有的性质。不能将它理解成唯心主义、主观主义、不科学的代名词,它是不带有贬义或褒义的,而仅仅表示主体的思维意识所具有的性质。虽然,主观性有时候会使人做出不正确的结论,但主观性不是一定会导致结论的错误,两者不具有前因后果的必然联系。另外要申明,这里的主观性也并不是指任意的主观性,不包括个人主观主义,毫无逻辑的主观臆断,更不包括非认识主体的主观性。

上文提到科学客观性包含一种间接的性质,这种性质涉及到主体,这样来看,主观性似乎是我们的知识的首要特征,而它同时也被认为是科学知识最严重的缺陷,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为弥补这个缺陷而努力。尽管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科学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的意志,只取决于科学对象本身,然而这种传统观念忽略了科学研究者(主体)本身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与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目的,却同人类的其他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约束的。”[1]我们所了解的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不同的主体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而获得的,要知道不同的认识主体由于自身先天因素、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实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科学对象的研究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意味着他们的理论都不能被确定是客观的,即使其中一种理论被普遍认可,那也需要一系列方法来确保其是否具有客观性。众所周知,历史上许多被普遍认可的科学理论在一段时间后都被推翻,这些理论的错误在当时是难以令人相信的,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们的错误,但它们终究被后人证明是错误的并以新的理论代替它们,那么,这些所谓的正确的新理论能够保证不会被未来的学术界抛弃吗?当然不能。由此分析,在人类的科学事业完成之前(假设人类在很久以后最终能够完全获得科学真理),科学研究始终夹杂着主观成分,科学客观性中的主观性是我们无法视而不见的,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如果正如一般所说的,科学的脚步永无止境,那么主观性将会一直伴随着科学研究的进程。所以,无论如何,科学客观性都会包含有主观性。

笔者认为,科学客观性之所以包含主观性,是因为受到主体的个人因素、社会环境、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萨顿曾指出:“不管我们的知识怎样抽象化,不管我们怎样致力于消灭主观因素,但是归根到底科学仍然具有强烈的人性。我们想到的和去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与人有关的。科学无非是在人类之镜中的自然映像,我们可以无限地改善这面镜子。我们虽然可以消灭镜子,消灭我们相继发生错误的原因,但是无论怎样,却永远抹不掉科学的人类属性。”[2]正如萨顿所说,科学本来就是由人类创造的,人类生来并不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而且人类的能力不是无所不及,一切行为会受到性格、情绪、他人以及社会的影响,虽然我们通过后天的观察、实验和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理论,但由于人类自身的特性和环境的影响会导致这些理论带有主观性,甚至可能出现误差或者错误。

比如牛顿经典力学的诞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牛顿的自身因素都是分不开的。哥白尼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伽利略在力学实验领域的研究、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笛卡尔在数学方面的贡献,这些社会知识环境都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是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才能使得牛顿力学顺理成章的诞生。那个时期,欧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宗教改革和政治改革之后,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给科学提出了许多问题,这种社会经济环境大大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为英国科学家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这样的知识背景和社会环境对牛顿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牛顿本人的性格、爱好也是他获得成果的重要因素,他终身未娶,平日里也不重着装,心里所想就只有自然和宇宙。后来牛顿经典力学被证明是有缺陷的,不是完全客观的,但在那个时期普朗克还没有研究黑体辐射,伦琴没有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也没有发现光电效应,否则,牛顿对力学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不是这样的。由此可见,社会环境也好,研究主体也好,它们对科学客观性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必然会使科学客观性带有主观成分。

再比如,物理学史上著名的争论——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可以很明确地表明研究方法的差异会导致科学客观性包含主观性。

1655年,意大利数学家格里马第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使一束光通过两个小孔,然后让光照在暗室的屏幕上,观察到了一种明暗相间的条纹,他由此衍射现象而推测光是一种波,这就是最早的光的波动说。而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则坚持光的微粒说。牛顿曾在著名的棱镜色散实验中,得到了意外收获。实验中一束太阳光通过一块玻璃棱镜后,就会观察到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为此他总结道:“因为颜色这样的质起源于光之中,所以现在有充分的根据认为光是实体”。[3]由此可以看出,牛顿此时已将光看作是实物粒子了,之后他也一直坚持光的微粒说。然而反对者认为牛顿的微粒说无法解释薄膜衍射现象。所以,牛顿为了论证自己的微粒说,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却发现了“牛顿环”现象。这样的结果使牛顿陷入困境,他虽然还是倾向于微粒说,但这次实验结果使他或多或少的认可了波动说。

格里马第和牛顿分别用不同的实验去研究光而得出光的波动说和光的微粒说,在当时都有大批的科学家认同这两种学说,在一定意义上,两者都是具有客观性的,因为微粒说能够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波动说能够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它们都有确凿的论据。然而微粒说不能解释薄膜干涉现象,同时,波动说也无法解释一些光学现象。所以说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导致的,格里马第和牛顿的实验方法完全不同,而牛顿在不同时期的两个实验(色散实验和牛顿环实验)也导致他得到两个不同的结论。所以说,研究方法的各异可能会导致科学客观性包含有主观性。

既然,我们说科学客观性包含有主观性,那么,问题出现了:带有主观性的科学理论是否是正确的?笔者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或者可以说,带有主观性的科学理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这个答案需要在科学不断的实践、发展中来判定。有些理论一直被人们所认可,比如一些数学公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而有一些理论就逐渐遭到淘汰(燃素说和地心说)。我们在这里只是想强调,不能因为科学理论带有主观性就因此而否定科学理论的客观性。

总而言之,科学是没有办法避免主观性的,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这种主观性是不能够消除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主观性是科学的一种属性。然而,通常情况下,一般人甚至科学工作者都会不自觉地忽略主观性在科学中的意义,因为在科学诞生几千年以来,客观性在科学发展中一直被视为科学的第一属性,科学客观性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往往拒绝主观性,在潜意识中排斥主观性,即使发现它的存在也会不由自主的掩饰。但这并不意味着主观性会就此消失,它始终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既体现在科学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建制中,也渗透在科学理论的结构中。我们不能讳疾忌医,必须重视它的存在和影响,只有充分认识主观性,这样,我们才能够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主观性给科学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科学研究更加接近客观性。这不仅不会阻碍科学的发展,反而会促使科学的进步,帮助人类获得客观真理。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298.

[2]萨顿.刘瑁瑶译.科学的生命[M].商务印书馆,1987:151. [3]广重彻.物理学史[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4]李醒民.科学客观性的特点[J].江苏社会科学,2008(5). [5]李醒民.必要的张力:在科学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J].社会科学战线,2009(3).

[6]彭启福.波普尔科学客观性理论的“社会学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6)

[7]姚春梅,文定忠,王成宇.牛顿的光学思想及其影响[J].大学物理,1997(4).

[8]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教育改革研究·

*作者简介:韩亚卿(1991—),男,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1- 0149- 03

猜你喜欢

客观性主观性牛顿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牛顿忘食
客观性与解释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风中的牛顿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