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修德谷师

2016-04-09永祥

北京纪事 2016年4期
关键词:弟子规文化企业

永祥

在房山区河北镇当派出所所长3年时间,河北镇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都留下了我的脚印。

那里的人让我记忆久远,那里的事让我难以忘怀,但更让我永远不能忘却的,还是那次修德谷之行。

那是一个细雨连绵的上午,我驱车到辖区熟悉情况,当来到河北镇半壁店村的一个半山腰时,眼前一亮,一栋栋小别墅,一间间石头垒的小平房展现在我面前。这里没有大门楼,也没有围栏,从百米远就看到了“修德谷”三个红色大字。

我心想,这里山高是“谷”不错,但修什么德呢?

我停车刚要进门,一位穿着灰蓝布长袍的女孩儿走到近前,她一边弯腰90度给我鞠躬,一边问道,您好,您是找人还是听课呀?

我说,我是派出所民警,到这里了解了解情况。

那好,我带您见我们李总吧。这位女孩儿很有礼貌地说。

这样,我在这位礼仪小姐的引领下,见到了天普集团董事长李先航先生。

李先生中等个儿,剃着光头,说话轻声但非常有力,虽然细语但很有底气。他说自己还没有到退休年龄。

他带我围着修德谷边走边看,边介绍修德谷的发展过程。从修德谷说到山东老家,又讲到他们夫妻两人只有2000块钱到北京,在大兴区开创天普太阳能公司的艰苦历程。

公司发展了,企业壮大了,他只身来到大山里,开辟了又一片新的天地。

大山里寻找精神世界

修德谷,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山谷里修德修行。

李先生在自己的企业壮大后,想到的是传统文化,想到的是如何把传统教育融入企业和百姓家。他说,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汉代孝子董永的故里,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仁孝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他要建立一家集吃、住、游、学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教育培训基地。

那一年,李先生几次到房山考察,最后选定河北镇半壁店村。因为这里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又紧邻著名的石花洞风景区。

当时李先生选的基址只有十几间破旧房屋,他不分白天黑夜,吃住在山里。他和建筑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到两年时间修德谷就可以接待学者了。

基地建好了,他开始研究培训人员和培训方向。他首先想到的是先培训邻村的居民,让辖区人民群众受益。他自费印刷了《弟子规》《道德经》《了凡四训》,并从外地聘请了讲课老师。

刚开始,村民并不认同修德谷里能让他们得到什么,听课也不一定能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前来听课的村民只有十来个人。为了把事儿做好、做实,老李就到邻村百姓家中一家一家地做工作,并且负责听课学习人员的中午就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时间,到修德谷学习听课的人越来越多。附近百姓不请自到,有的单位集体组织人员前往,有的从几百里外赶来听上一节课的《弟子规》。

修德谷发展了,修德谷名声远扬。最让老李高兴的是培训学习出了好的效果,自从邻村半壁店的百姓参加了《弟子规》的学习培训,村里打架斗殴的人少了,邻里纠纷少了,尊老爱幼的人多了,为村里百姓办好事的人多了。修德谷没有大门,没有围栏,但没有发生过偷盗案件。众多学员到这里洗涤心灵,寻找精神寄托。就连附近的流浪犬、流浪猫都到这里觅食……

夫妻两人的共同追求

说修德谷不能不讲天普,因为是天普太阳能公司的发展才有了修德谷的创立。同时,修德谷为天普人开辟了一条修行之路。

说天普,不能不说天普的带头人程翠英。在程翠英的带领下,天普团队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推广,以及新农村科普宣传“百千万阳光工程”和农民职业培训“阳光育人计划”等公益事业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与荣誉。她是4项太阳能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者,是北京奥运新能源专项的承担者;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首都巾帼十杰,中国太阳能行业十大经济人物,创业中国商界领军人物。

那么,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为什么要独树一帜地实施“仁孝文化”?

李先航先生讲:我一直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因为我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像一个人一样,如果没有灵魂,你身体再壮,也就是傻大憨粗,不会有智慧。在企业使命方面,当时我们的宗旨是“为人类生产满意产品,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后来改成“为客户生产满意商品,为社会培养有益人才”。开始我提倡整个公司有经营的概念和有营销的意识,后来我们总结为“三天一未来”,即今天的事情靠经营,明天的事情靠创新,后天的事情靠培训。抓教育,体现员工素质。未来的事情靠文化,做一个有智慧的企业必须要有灵魂。打造一个百年企业,没有文化,那是不行的。

我们以仁孝文化为核心,体现企业精神,价值观,包括我们的家训,实施我们企业整体战略。把一个企业当成一个家,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如何将企业通过家文化体现出来?在家里很关键就是以孝作为核心。人的一辈子有三件事是不能耽误的,最关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孝敬老人。小孝是对家庭来讲的,自己的小家。中孝来讲一定要放大到集体,是大家庭。包括我们搞新能源,我们的企业就是家庭。

程翠英总经理说,做工业、做文化,都要讲一个“德”字,要讲“仁、义、礼、智、信”,要学《弟子规》。经营企业也要有企业的“德”,如规范经营、产品质量、保证及时到位的售后服务。“我们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在遇到挫折时,我们只会责怪市场、行情的不好,而很少去反省自身,哪儿做错了或是做得不够好。”

把仁孝变成企业灵魂

太阳能光热产业是朝阳产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程翠英要求企业员工学习《弟子规》,既要“勿自暴,勿自弃”,同时也要“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关心产品质量,关注产品售后服务,用积极、平和的心态去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她每月都要组织上百名职工,轮流到修德谷学习培训。

天普的员工人手一册《弟子规》,每天早晨晨操后,集体诵读《弟子规》,而休息时间,一些员工在宿舍里也会勤奋研读这门必修课。在天普,传统文化就是“天普文化”,也是“家文化”。

在修德谷的记事档案里,我发现了以下文字记录:

前几年,天普每个月都要为员工举行集体生日宴会。与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的生日宴会,公司倡导员工少吃一个蛋糕,捐助一个失学儿童,一年就捐助了失学儿童200多名。

在优秀职工表彰会上,公司发给员工每人8双袜子,让大家回家后给父母洗脚,换上新袜子。事情做完后要在员工大会上讲体会、谈感受。

有一个外地营销人员不知天普的规矩,餐桌上剩了半个馒头,众多员工面面相觑。负责人霍德富二话不说,津津有味地吃了。

一次质量会议上,接到终端传回来的反映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份报告,总经理程翠英现场给客户、员工鞠躬致歉。

2015年8月份,公司工会已落实给员工举办集体的传统文化婚礼,邀请员工双亲来公司体验传统婚礼中的孝道。

同时,在天普,一场以“爱在路上”为宗旨的“百条天普路”大型公益活动已悄然拉开了序幕,在新疆、青海、甘肃、山东等地纷纷捐助天普路、幸福书屋和希望小学。这一切,天普都在以博大的胸怀默默地做着,也默默地影响着天普的经销伙伴。

天普集团董事长李先航和总经理程翠英,是“修德谷”的缔造者,同时也是“修德谷”的学生及弟子。学习、养生、修行、做义工……他们乐此不疲,享受着《弟子规》《孝经》《了凡四训》等精神食粮。同时他们现身说法,鼓励并带动亲朋、员工、经销商及经销商的家人们来“修德谷”感受、学习。

李先航、程翠英向笔者透露,目前在修德谷做义工的有不少身价过亿的老总,更有一些名人,他们穿着普通,隐藏自己的身份,在这里韬光养晦,净化心灵……

他们的下一个行动是,开放修德谷,广发英雄帖,邀请房企老总、学校校长、商界精英、政府人员到此学习。邀请国学大师来此授课,以社会精英群体的践行来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到目前为止,修德谷已经累计针对该类人群举办了几十期大型培训班,从《群书治要》研讨会,到企业长青之道总裁研讨会;从《了凡四训》生意经、富家子弟研习营及家长课程,到易经的人生智慧,在不同方面传播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应用。

李先航、程翠英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未来的修德谷不仅仅在房山传播文化,必定会延伸到山东、江苏、安徽……它会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落地、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因为他们相信,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传承,不会丢,也不能丢!做人如是,经营企业亦如是!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弟子规文化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弟子规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