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之眼

2016-04-08常利兵

文史月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家国国民文明

常利兵

历史之眼,思想之源。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有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其大意是说历史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衰极为重要,如果要瓦解、消灭一国之存在,首先要去除其历史,那么,随之而来的则会导致民族认同、国家观念的消解和散失。由此,我们很容易会想到列宁说过的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旦忘却了历史,就等于背叛自己、背叛国家、背叛民族。所以,铭记历史,于人于己于国,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担当。

历史如此重要,培育和造就国民的历史意识,让其拥有一双历史之眼也就显得极为重要且富有意义了。历史之眼,实际上就是要将过往的历史内化为一种思想视野,明是非,识大局,与时俱进,居安思危,锻造出一身的家国情怀。历史并不遥远,历史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有了一双历史的眼睛,才能够走向历史的深处,不断从中探寻当下的生活智慧,理智高雅的前行。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凡是文明化、现代化程度高的民族,其国民的历史知识素养普遍受到重视;而那些不敢正视历史,或者虚化、淡忘历史的民族,则往往充斥着野蛮、轻率的行径,自然也就难免被历史潮流所淘汰。

近年来,时常有人以各种名目抛出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一说,其不良用心是显而易见的。凭借历史之眼,一切企图、谣言不攻自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五千年来绵延不绝的历史脉动,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中国文明的精髓和形态也由此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历史长河中展演开来。因此,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中国一定是建造在历史根基之上的中国。这就需要每个人要有一双历史之眼,去发现和守护我们的历史遗产,去承继和发扬我们的历史文化,去诠释和筑造我们的历史家园。

猜你喜欢

家国国民文明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漫说文明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文明过春节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对不文明说“不”
谁咬得更厉害
文明歌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