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见玉米生长的声音(外一篇)

2016-04-08杨素筠

草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吐鲁番葡萄

杨素筠

在新疆伊犁喀班巴依的雪峰下有个恰布其海,也叫恰海,海边有一个美丽花园,主人在园里种满了太阳花、玫瑰和向日葵。每天忙完地里几千亩的活后,他说最想干的事就是回到恰海边的花园里,在黄昏来临时,一个人静静坐在园子的石阶梯上,看花园里壮美的夕阳慢慢地落在大漠那边,听花园外恰海微微荡漾的波涛声,他会一个人就那么静静的坐着,坐到月亮在东山顶上升起也不愿睡去。

这时,他会想着远方,他说最想得多的是遥远的故乡。一年里,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一个人就这么静静坐着,看日落,看星星月亮,也想很多事。

他说也想爱情,也想友谊,也想前途,也想村子里的老乡,也想自己种植的那块玉米地,还有要想想村里委托自己看管的那块林地,也常常想想山顶那二十万公顷的有些沙化的草场和草场上的牛羊,还会想该好久去伊宁机场或者乌鲁木齐机场接送来去的亲人朋友。

虽然园子守门的哈斯拉拉每日都来邀请他去喝奶茶,但是一个人看月亮时还是会感觉孤独。还好,在每年七、八月,他就会在这里等到放暑假的老婆和在上小学的儿子,当然还有孩子的外婆和爷爷。

修在花园里的房子足够提供给八家人同时来这里住宿,朋友来了都免费吃住在园子里。

今年,应花园主人的再次邀请,我决定去新疆看看。出发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今年5月他来马尔康我们家里时候给我说的那一句话:“姐,你来新疆看看吧,不为别的,你来听听月光下我种的那几千亩玉米生长的声音吧,那是多么美妙的声音,只有听了你才会知道。”我来到这个花园时,是8月初的一个深夜,夜里周围什么也没有看清。第二天一个早我就忙着想去听玉米生长的声音,起床来到走廊上,我好奇地看着窗外的花园,并惊奇的听见有海浪拍岸声,昨夜倒床就睡着了,还真没有听见过海浪的声音。

我一下被花园美丽和园外蔚蓝色的海水迷住了,向日葵正在晨曦里盛开得金黄一片,看见了玫瑰花和七色太阳花的花园。

太静美了,恰海碧波荡漾,海与花园间留出几块整洁的小土地,我跑到园子情不自禁走来晃去,摸摸向日葵,看看玉米穗,伴随着几十只珍珠鸡像小鸭子一样的鸣叫声,看着一陇一陇的南瓜,西瓜,土豆,西红柿、四季豆,甜玉米、茄子,海椒,感觉这一切是多么美妙。

当天早上我认为自己看见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大片向日葵地,后来的几天时间我却见识了北疆伊犁土地上种植成千上万亩的那些向日葵,玉米,高粱,小麦,油菜和紫苏的壮美。

不知什么时候,兄弟已经走到我的身旁。他说,姐姐这花园漂亮吗?我高兴地说“漂亮极了,真美呀,你自己种的这一切吗?”他说,是我与堂姐文姐种的,那些玫瑰花是我专门为老婆种的,为老婆种了二十几亩的玫瑰花。我惊讶中被感动,我说你可真浪漫。他说“真的,5月底一场暴雨和大风差点把花园毁了,当时全部的花苗都倒在泥泞里,我姐姐她们想放弃这些花了,是我鼓励了大家一定坚持,我们一株一株的给它们搭了支架,你看今天满院子的花还真不容易。”

我看着这土地上几百株太阳花和玫瑰花,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几岁的结拜弟弟,我眼润了,我悄悄查看了一下花叶下的茎秆,是的,每一株茎秆下都绑着一些白色的带子和一些树桠支架,虽然季节的花叶已经掩盖了那些支架。

再看看那满院子的鲜花,仿佛那些美丽的花朵是因为有了爱情才如此芳香。

弟弟四川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就没有再离开过这里。他说在草地长大,有草原情结,就想生活在草原上,想当一个改造大地的现代农民。他贷款几百万加上借姐姐的几百万元在这里搞起了粮食种植,多年奋斗后,他在这里将几千亩沙化的草场改造成了肥润的玉米地。他说“收成后我将继续投资在土地上,想带领村民致富,今后想将主要精力用于治理草原沙化。”我想,不管怎么,他在努力,他在努力实现自己想做一个中国当代农民的梦想。

他的种植项目得到政府的关心,也得到村人的友好帮助,三次投资灌溉失败后,通过摸索他自己设计了抽水机系统工程,这个季节大型抽水泵发出巨大的抽水声,要把水提灌到5公里以外山坡地里,几千亩玉米每一株根下都有一个小小滴灌头在浇灌着玉米。我用了整整一天时间都没有走完他那一片玉米地。

在这里,看花,看海,弟弟也带我去几百公里赛里木湖玩水,还去了古老的那达慕蒙古人赛马场里,与朋友一起让越野车以每小时160码速度放任追逐,还去了美丽的拉那提大草原,也去看了以哈萨克族民族英雄喀班巴依命名的雪峰,还有霍尔果斯大口岸,看见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壮美场面。我们也一起翻越了天山南北上千公里的路,为的是去看了我梦里的吐鲁番葡萄,看王蒙《那边的风景》的石河子和王洛宾歌曲描述的达阪城、阿拉尔罕、奎屯和乌鲁木齐。

在伊犁昭苏的天马场,我看见了神话里描述的俊美无比的汗血宝马,伊犁马、英纯雪马,经他详细的介绍我也知道了细君公主的故事。从这些骏马和古代公主的故事里,我知道了伊犁在历史上曾是乌孙国故地,西汉武帝时乌孙占据了伊犁河流域及其以西的地域,发展成为西域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公元前105年,乌孙王遣使长安送汉武帝“天马”千匹,要求和亲结盟。汉武帝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王猎骄靡,被封为右夫人。继乌孙之后,在伊犁大地上哈萨克人,厄鲁特蒙古人,突厥人,回鹘人相继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和汉人,满人一起为开拓边疆,保卫边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今天,我看见昭苏的天马们依然那么俊美,送长安汉武帝的那千匹的天马们,我却不知道被牧放到了哪片草原。

在月光和星星的夜晚,弟弟专门抽出时间,陪我去听几千亩玉米生长时发出的声音,他说最美声音是在月亮和星星升起的凌晨。“噼啪、噼啪、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是玉米生长的声音,让人激动,从此我会更加亲近土地和粮食。弟弟说,他常常会躺在大地中间享受这种唯美的音乐,这声音能带给他无比的喜悦和力量,这声音让他不再感觉孤独和畏惧,期待着秋天一地玉米金黄。

村里委托弟弟照管着几百亩的次生林地,弟弟秀气的媳妇愉快地告诉我“姐姐,一定要去看看,那林子很美,花草丰茂,还有横贯林间的小河流。”我去时,那林子里野草和五色的花儿遍地,我以为野草地里可以尽情撒欢,却听见弟弟大声告诉我“别乱跑,跟着我走出的这条路,尽量不要把花草踏坏了。”林子里小河沟还真多,清澈见底的河水在林下静静流淌,野草野花茂密。

我们家与弟弟相识在马尔康,已经快十年了,他从一个稚气的大孩子已经长成了男子汉,弟弟说,有条件时他要把他所在的哈萨克族村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度假旅游地,想带动村人建设幸福美丽家园,他说他很爱恰海,还有花园里他家那轮辉煌如血的夕阳。

离开恰海时,他说“姐姐,你喜欢这里的花园,希望以后有空就到这里来,我陪你静静地看花园里最美的夕阳,喊我哥也来,咱们也一起看海,看花,喝粮食酿制的酒,喝土鲁番的葡萄酒,在月亮下想友谊,想故乡,也想想地里的庄稼和山坡上的牛羊。”

喜欢一个人静静看夕阳如血、看星星闪耀,爱听玉米在月光下生长声音的人,一定深爱着脚下这片土地。在未来的日子,他说要做一个地道的中国农民。

那玉米生长的声音,仿佛恰布其海亿年的呢喃和相思。

我想一个能把生活友情看成诗一般美好的现代农人,他是想用五谷为大地写诗的人,想用玫瑰为大海作画的人。他在恰海边花园种下的玫瑰一定会更加芬芳动人。

聆听吐鲁番的遥远

王洛宾那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拉尔罕的心儿醉了”脍炙人口的歌曲,是很多人和我想去新疆吐鲁番的原因,所以,我除了想听几千亩玉米生长的声音外,去吐鲁番吃葡萄听王洛宾的歌曲更是我要去新疆的重要原因。过去,周围的人都告诉我,吐鲁番是很遥远的地方。

记得七十年代初,五、六岁那年我生了严重的急病,生病后我突然不想吃任何东西,舅舅一封加急电报将在高原工作的父母召回母亲的老家。父母带着有些奄奄一息的我去了成都看病,也一同带着我的哥哥姐姐和表姐,看完病又带我们几个孩子去了成都的人民公园,见我什么也不想吃,病得可怜,爸爸就在公园前的一个水果门市部买了几串葡萄和水蜜桃给四个孩子,这在当时是相当奢侈的食品了。父母也许自己都没有吃过那甜美的味道吧。在吃之前还专门在公园的照相馆里给四个孩子照了合影,相片上每个孩子人手里一串葡萄一个大大的水密桃,那张合影至今保存着。母亲后来告诉我,说吃了那些葡萄和水蜜桃以后,我开始认真吃饭了,慢慢的病情也一天一天就好了。

那天售货员说那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以后我就常常缠着大人要去吐鲁番,可是他们告诉我,吐鲁番很遥远。

今年8月,在吐鲁番葡萄熟了的时候,应我小曾弟弟的邀请,怀着对吐鲁番葡萄的渴望,我终于来到了遥远的新疆。

新疆离我生活地方的真的很远,我从高原小城马尔康坐四百公里车到成都,再从成都坐了四个多小时飞机到达新疆伊犁州的伊宁,下机后还坐了六百公里才来到了小曾弟弟恰海边的花园,当他告诉我他家所在地恰海到吐鲁番还要翻越近一千公里的天山山脉,我当时就傻了。在北疆的十天时间小曾弟弟也没有再问去不去吐鲁番,我也没有再提。

北疆伊犁,我完全被初秋的阳光下,那一望无际的金色向日葵和哈萨克大地上成千上百万亩即将成熟的五谷迷住了,我想这次就是不去吐鲁番也不遗憾了。在我告诉弟弟,我还有三,四天假就回成都时候,他突然告诉我说明天我们去吐鲁番。我没有拒绝,立即答应,因为我是渴望去吐鲁番的。

弟弟带着我们以一天翻越天山南北一千公里路程,奔向乌鲁木齐,去了吐鲁番。一千公里的路途,道路两旁不断地变化着景象,一天里,好像让我在时光隧道中穿梭,穿过了多石少树神奇而俊美的天山,穿过种满棉花和粮食秀美而富庶的奎屯和乌鲁木齐的大地,也穿过了寸草不生荒凉而沙漠的戈壁,穿越了王蒙笔下那个石河子大油田,也看见了达板城几百台风轮发电机飞旋的壮观。去了二次吐鲁番的兵兵哥一直陪着我,来到了遥远的吐鲁番。

当我第一眼真实地看见挂满一架架葡萄的吐鲁番时,那一刻,我想我一定比王洛宾歌词里的阿拉尔罕还要醉。树枝上,墙头上,房檐下,庭院里,到处都是饱满欲滴,甜美无比的葡萄,它们肆无忌惮地拥挤着悬挂在我目光所能看到的任何地方,柔韧而繁茂的葡萄叶子遮挡着午后的阳光,虽然地表温度高达摄氏四十多度,但是,走在葡萄架下却一阵凉爽。曲径通幽,葡萄藤交织,挂满枝头的葡萄触手可及。

看见成千上万串的无核白和马奶子葡萄样子饱满,晶莹剔透,我像个孩子一样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欢喜,几次想冲动去摘几颗葡萄,但是游客须知上标有“禁止随意采摘,罚款50元。”在达瓦孜民俗村的葡萄架下,我喜悦和恋恋不舍的样子,被站在一旁一个很俊朗的维吾尔族老大爷看出来了,他走到自己的葡萄架下,熟练的摘了一串很漂亮的无核白葡萄送给我,由于高温也由于激动我满脸是汗,他先让我坐在他身旁的大电扇旁,再用葫芦瓢给我洗了洗那串葡萄,葡萄递给我手里那滋味与我小时候父亲递给我吃的那串葡萄味道一样甜美。奇特的地理环境和温度,让这里的葡萄皮薄肉厚如珍珠晶莹剔透,吃到嘴里甜美鲜嫩,胜过琼浆玉液。

黄沙遍地,大漠苍茫的火焰山是去葡萄沟的第一站,名扬世界的火焰山是“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取经经过的地方,赭红色的山体看似烈火在燃烧,崇山秃岭寸草不生,温度计显示当天中午温度71摄氏度。如此炽热的地域,怎么会有一片绿洲。吐鲁番葡萄沟坐落在这片热土上,它却有一片清凉世界。这一切都因神奇的坎儿井,坎儿井它是吐鲁番更是新疆的。它是几百年前新疆的先民们,利用地面坡度从天山脚一路开凿到吐鲁番地下的无数条的地下水渠,整个吐鲁番农田和肥美的葡萄得益于这项灌溉工程。坎儿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古老的吐尔坎尔孜坎儿井没有改过道,它的使用近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从空中俯瞰,吐鲁番的地下坎儿井有一千多米条,全长五千多米。古代文明造就了现代的风采。

一条千百年的古老坎儿井暗渠,将水引流穿过地表温度在摄氏70度的火焰山腹下,汇成一股很大的水流一路奔腾到了吐鲁番和良田。走入地下暗渠,丝丝凉意拂面而来,凉意遍布全身,怡人心脾,暗渠里的水质分外清亮,它用这纯净甘甜浇灌着吐鲁番的葡萄,犒劳着勤劳智慧的新疆人民。走进坎儿井民俗村,看着几米地下清凉的渠水静静流淌,思绪与它一起向着远方蛛网一样的地下沟渠奔去。

吐鲁番的葡萄历史悠久,历史究竟有多久远?高昌故城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考古挖掘已发现吐鲁番千年前就有葡萄种植,而两千年的前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也发现了吐鲁番的葡萄。千年的历史让吐鲁番的葡萄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也让葡萄成了吐鲁番特殊的文化符号。当地维族人告诉我,吐鲁番葡萄沟以盛产葡萄闻名于世,主要产无核白,马奶子等近一百余种葡萄,已经完全成了国内外游客观赏葡萄的旅游圣地。

在王洛宾音乐艺术馆,我停下脚步,静静地聆听维族艺人婉转的浅吟低唱。冬不拉和都塔尔的声音回旋在葡萄的藤蔓之间,是吐鲁番对岁月如痴如醉的倾述。在吐鲁番,听得最多的也是那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我万分喜爱葡萄架下,土墻龛里的那些土陶罐:双耳罐,单耳罐,大肚罐,四耳罐、细腰口罐、多孔罐,站在葡萄的光影和岁月里,造型各异尽显异域风情,罐体上摇曳着斑驳的阳光,罐身散发出一种纯粹的泥土光亮,抑或千年的酒味还没有散去,葡萄架下它们盛装满了有关酒的故事,土罐与月光他们让吐鲁番的日子显得神秘而悠远,我想,那些古代英雄与美女,古老的大海与绿洲一定与它们有关,葡萄酒和马奶子酒也一定与它们有关。就这样,陶罐用静静的姿态,站在葡萄架斑驳迷离的光影里不愿远去,仿佛是在诉说着千年前楼兰姑娘与西域王子千年不朽的爱情。我多想听听盛装在土罐的那些故事哦,一千零一夜我也不会厌倦吧。

葡萄不仅仅做成葡萄干,还被酿制成葡萄酒。吐鲁番那些美轮美奂的陶罐只适合用来盛装这样的葡萄美酒。吐鲁番,让我的脚步留恋不前。夜里留宿在沟内的农家,喝着葡萄酒,大家在帅气的小伙子都塔尔音乐声和维族姑娘动人的舞姿中醉去。也许我喝得没有他们那么急,我还没有完全醉去,主人让他美丽的女儿陪着我继续在园子的葡萄架下听音乐。清凉的大漠明月透过斑驳的叶子落在我身上,土墙上存放的那些盛满美酒的陶罐更有了夜晚深深的迷离,月色浅浅,梦境一般诱人遐想,思绪很容易飞驰,仿佛听到了千年前苍茫大漠风沙声和来来去去那些西域商人的驼铃声,小声读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诗句,一个人坐在葡萄架下,静静的,仿佛能听见每一株葡萄与美丽女主人很遥远的故事。

吐鲁番,突厥语意思是“富庶丰饶之地”。吐鲁番是一座城市,比起城市,他更像是阿拉丁神灯里的是一个神话和传奇。这片上天眷顾的土地,有着丰饶和甘甜的葡萄,更有那热情好客的人民,他们用勤劳的汗水浇灌了千年的土地。

夕阳下,看着余辉洒在金色的黄沙上,尘世的纷扰仿佛被风沙吹散。

站在吐鲁番葡萄藤叶的光影里,细细聆听吐鲁番的遥远,仿佛吐鲁番正从二千多年的遥远传奇故事里向我走来的。吐鲁番遥远与真实交替在我的脑海中,是那些诉说不完的丰饶与富庶、温婉与热情、音乐与舞蹈、传奇与久远、勤劳与智慧,戈壁与大漠,烈焰与冰雪,西域与驼铃,美酒与爱情,陶罐与葡萄的故事。

责任编校:周家琴

猜你喜欢

吐鲁番葡萄
葡萄冬季还能挂树上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相逢吐鲁番
葡萄
晚清吐鲁番协理台吉
吐鲁番地名新探
吐鲁番的高
吐鲁番,漫过香甜的长风(散文诗 外一章)
吐鲁番·驼铃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