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肢体语言研究

2016-04-08

文化与传播 2016年3期
关键词:演播室电视新闻肢体

宋 奕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肢体语言研究

宋 奕

肢体语言作为新闻演播室主持人工作性常态化语言,本身作为人类历史上超越时空发展至今的体态语言,其视觉语言形象具有形象化、直观化和易于表达理解等优势。本文以“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中国传统审美视角,结合肢体语言和艺术规律的相关理论,分别以“止礼于尊”、“ 止礼于节”、“止礼于义”的观点探究了主持人在思想情感和肢体语言关系、肢体语言的表达技巧、新闻演播室的空间特性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肢体语言为“静态为主,动态为辅”表达特征的论点。

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作为人类从原始时代至今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语言”表达方式,其语义功能、符号性指示作用、情感表达手段、艺术审美价值等在人际交往、刑事审讯、舞蹈、体育等社会学和艺术学研究领域都有着实用性、科学性、审美性等诸多研究成果。虽然业内专家多有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研究与训练方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但是主要集中在对肢体语言基础性的表意功能、课程训练手段研究上,以主持人为个体单位、以空间定位为研究条件、以肢体语言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受众对新闻价值与信息量的愈发关注与质量化需求,伴随当代视觉技术、虚拟技术、传输技术等的高速发展,电视新闻演播室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主体工作环境,其空间功能与空间设置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与此相对应的是,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重要体态语言表达方式之一的肢体语言,其占有的空间范围与和运用能力在节目表达效能中所发挥的作用和话语地位也越来越高。因此,越发受到从业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对电视新闻演播空间中主持人肢体语言的研究也愈发具有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电影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应“发乎于情”

“发乎与情”,原为《论语》中形容男女感情生发是自然而天真的,这是一种以情感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生命本能力量。本文借指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无论面对节目内容还是嘉宾受众,都应以人最天然本质的真实情感来触碰新闻内核与新闻价值,才能在“演播室”的特制非生活空间体内协调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间的关系,在镜头前制造自然真实的肢体语态。

对以“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①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4.为职业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而言,情感的生成条件在于:新闻内容第一时间传送的新鲜度;经过主持人自身文化反刍与情感思维的运动,对新闻事实进行解读与传达;主持人对新闻事实传播具有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广而告之”的镜头,作为个人被关注与注视而产生的心理愉悦感和掌握的传播话语权力所带来的满足感等等。这些成为内在动力调动着主持人对职业、节目、新闻内容的创造力和表达愿望。因此电视新闻工作首先是自然人在成为职业人的过程中的心理和身体状态调整与确定。

1、情真方才意切

新闻事实离不开主持人主观的情感调动与控制。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创作材料是新闻事实本身,秉持对事实的准确传达、深度挖掘、全面解读以及社会舆论引导功能等创造目的,首先,主持人应具有积极、稳定的思维、情感和情绪的调动和控制能力。其次,在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与表达处理上,主持人要能够明确新闻基调,树立正确的新闻态度与善恶、爱憎的是非观,对新闻事件和人物进行事实和情感的真实认知,站在肩负社会责任的立场和角度上对新闻事实有感而发,揭示新闻价值。再次,真诚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彼此信任的前提,真情是双方彼此沟通的桥梁,主持人只有真情实感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建设与表达创造,也才能使受众通过虚拟设备与主持人间建立人际信任关系,进而对新闻事实进行重视、思考与认知。

因此,情感本身蕴含着意义的表达功能,无动于衷或差强人意的情感抒发直接损害新闻事实本身的传播价值。

2、肢体语言是情感的外化

戏剧研究学者梅耶荷德曾说“优秀演员是看其符合的动作与体态”,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亦然。情感是肢体语言产生的动因,也是动作持续发展的依据,而肢体语言则是情感呈现的方式。以“笑”为例,内心的愉悦会让人面部生成笑容、眼中含情,同时肌肉松弛、身体产生积极的动作和肢体配合,因此从面容到整个身体给人一种愉快放松的感觉,这种生理、心理和情感的共同运动产生了身体的应激反应。也正是如此,主持人肢体的自然、准确与和谐,来源于情感的真实性和逻辑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节目直播时,主持人赵普在说到:“为什么我们总被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感动,为什么我们总会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时,不禁声音哽咽。此后,他开始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进行积极的调节:首先低垂眼帘,之后迅速将头低下并偏向左侧方。“这一低头的温柔”当时牵动了人们的视线,很多观众不禁也热泪盈眶。在主持人这一系列的肢体动作中,他首先以低垂眼睑的方式避开镜头视线,表达出不希望被观众看到自己“男儿有泪”的主观愿望,之后的低头和扭头动作反映出主持人对情绪的努力克制,这三个连贯动作反映出主持人对情感的释放、强化、控制和延续的整个过程,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担当又有情有义的主持人形象在镜头前以肢体的外在形式得到了内心的真实体现。可以说,正是因为情感和生成的肢体动作真实、自然,逻辑性合理、连贯,因此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观众又一次对地震的强大破坏力、顽强的生命力、国人的情感凝聚力等有了最为直观的心理感受。

相反,也有因情感的不真实和不投入而造成的肢体语言“缺陷”,比如一些稍纵即逝的“闪电微笑”、胡乱挥舞的手臂等,还有的主持人在一些新闻访谈节目中出现嘉宾正在介绍,而主持人则抖腿和以手指叩击桌面等肢体动作,都是没有对新闻和他人真实投入情感的外在表现,肢体语言的缺陷其实是真情实感的缺失。

由此可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若想拥有和使用自如、自然、自在的肢体语言,首先要“发乎于情”,只有以情感为支柱和主线,才能合情合理的驾驭自身的肢体,生成生动、准确的肢体语言,与有声语言一起同节目中诸多元素共融,组成一档真实、可信、可感的新闻节目。

二、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应“止乎于礼”

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的肢体语言是有一定之规的,这是由新闻的特性和演播室的空间环境共同决定的,体现为静态为主、动态为辅的肢体语言特征。

1、止礼于尊

早在人类社会早期,肢体语言便具备了祭祀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对天地神和生命的敬畏使肢体语言的仪式感和场域感十足,甚至被负载了神秘的力量和信息,表现出其庄重性和严肃性的特点。这也暗中契合了新闻节目主持人所应持有的主体心态——尊重新闻事实。对新闻事实的尊重,是人类通过新闻的方式对自身实现的人文关怀,是对新闻事实中事件和人物的关注,通过新闻的方式记录人类发展和文明的史实。因此,新闻类节目具有较之其他类型节目更加稳重、朴素、权威、简洁的特点,而肢体语言在电视演播场域中能展现其仪式场域中的象征和表意特点。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体态语言的主体是以主持人相对固定的身体形态展现,反映到具体的身体部位上为对躯干的主体控制。

躯干是人体的支柱和主体空间,起着固定身体各种姿态的作用,因此具有着以静态为主的主体功能。附着其上而延伸出的“五体(四肢及头)”,占有由上而下的多位空间,因此躯体像一个转轴,协调着人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自由运动,使人体各部分既有自身的运动自由又统一在整体的运动轨迹和空间范围内,形成人体运动的和谐美,进而衍生出主持人整体形象中的气质美。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的气质美总体体现为端庄、大气、自然,这既是主持人的整体形象也充满着个性化特征,主持人个性化的个人修养、知识、智慧与表达方式等都通过肢体语言得以施展和表现。

(1)在形体训练中,主要对坐、立、走三种运动形态进行训练。训练的要点之一,是身形要挺拔。电视屏幕以矩形二维空间的方式呈现演播室多型三维空间,画面中垂直轴线和水平轴线的平衡与视觉重心格外明显。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主要以坐、立、走三种形态出现在屏幕中,这三种形态都以或长或短的垂直线方式,与具有画框般的屏幕中其他景物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角度、焦点、线段与横截面。作为屏幕主体的主持人无疑占据着屏幕重要的一席之地,只有挺拔的身形才能形成向两端延展、与画面垂直且重心稳健的视觉效果,打破矩形画框的视觉限制,让电视画面充满张力,给观众以更多的视觉想象空间。同时,挺拔的身形也有助于主持人信心的树立、精神状态的积极和气息的贯通。

(2)要注重腰的轴心作用。中国古典舞素以含蓄内敛又端庄大气的气质美而著称,而腰作为其运动体系中独特的轴心点,在中国古典舞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人体躯干中,腰处于中线位置,是上下身的节点,对其的使用与处理同样应引起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的重视。在坐、立、走三种运动形态中,腰始终与躯体达成行动上的统一,因此腰背要直,如果主持人躯体因为与嘉宾、观众、图像等节目元素配合而发生方向性变化时,腰部应及时配合,协调动作。

(3)是躯体要放松。呼吸带动身心的律动,只有松弛、平稳、有力、持续的气息才能保持精神、思维和身体的积极状态。躯体作为气息的主要通道,保证着气息在体内的通畅流动,牵动着肢体运动的走势。只有放松的身体才能产生贯通的气息,实现声带的松弛状态与膈肌的控制,情感才能自由真实,思维才能敏捷集中。

2、止礼于节

肢体语言本身是空间运动的占有者,同时也受空间的限制。新闻演播室主持人所处的空间有演播室空间、镜头空间和画面空间。演播室空间是工作空间、镜头是对话空间而画面是最终的呈现空间,三种空间反映出主持人工作的空间处理流程与程序,具有着非生活空间、空的空间、有限空间的特点,这就容易产生肢体语言动作的不真实、不节制和缺乏控制能力等结果。主持人在演播空间中具新闻传播主体性,因此其相对占有着空间中的重要位置。镜头景别在画面中呈现主要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而新闻演播室主持人常见的工作景别为全景、中景和近景,即肢体语言占据荧幕画面的重要位置。一方面是演播空间与肢体间的非生活化和不易控制,另一方面是画面空间最终呈现的确定性与真实性,这对矛盾决定了主持人在空间控制上,必须要考虑到空间的特性,从而有礼有节的进行肢体语言控制,展现肢体语言的自然和生活化状态。控制的主体部位为头部。

头部作为人类大脑所在的空间,被视为是智慧的象征。以思维创作与语言智慧表达为职业的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在对头部的控制上,又分为对头的控制和对面部的控制。前者主要通过点头、摇头,即头部的横纵运动完成,而后者则充满了瞬间千变万化的可能,观众对新闻演播室主持人的注意主要集中在面部,因此,它既是肢体语言创作的难点也是肢体语言创作的重点。

头部相对于躯体而言,在人体中所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而面部又仅占其1/2左右空间。但是面部却拥有着发达的神经和灵敏度极高的肌肉组织,是施展微表情的最佳场域。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对面部的运动控制主要通过对眼和嘴的控制实现。

(1)要善于抓住其瞬间稍纵即逝的动作进行处理,这与电视主持人思维和语言的即兴性有关,黑格尔曾说“画家就必须找到这样的瞬间,其中正要过去的和正要到来的东西都凝聚在这一点上”,而作为由众多画面组合而成的主持人面部就充满了无数这样的瞬间。面部的表情动作随着思维和情感的变化不断生成、消逝,并通过视觉停留的原理在人眼中留下连续运动的画面,观众不仅使听懂了新闻的内容也看懂了新闻的内核。这就要求新闻演播室主持人对自己面部的“微表情”进行细微处理,力求准确到位。

(2)要善于运用眼神控制镜头。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目”有如此评论:“面为一身之王,目又为一面之王,相人必先相面,人尽知之,相面必先相目,人亦尽知之,而未必尽穷其秘。吾谓相人之法必先相心……心在腹中,何由得见?曰:有目在,无忧也。察心之邪正,莫妙于观眸子”①[清].李渔.闲情偶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03.。可见,眼睛是一个人内心情感和思维最真实的外在物象。与人相交时,交流双方眼睛的平视与关注,在日常生活中意味着尊重与信任。然而,与日常人际间直接交流不同,观众的“眼睛”就是镜头。因此,这种平视与关注实际上是主持人与镜头的交流与对话,带有交流的半虚拟性。“眼中无人,心中有人”是播音理论对象感的要求,也是一种“看”的技巧,即主持人在注视镜头的过程中,眼神要真看,平看,深看,爱看。真看,是指将镜头当作真实的交流对象,传递交流愿望;平看,是指视角要水平,建立平等交流的尊重感;深看,是指要看到镜头深处,不仅将视线停留在镜头表面更应通过镜头与对方进行心灵交流,热切而真诚;爱看,是指要有镜头意识,主持人要时时刻刻意识到演播室不仅有自己存在,“镜头”作为另一个空间主体与自己“同呼吸、共命运”,是自己的工作伙伴与朋友,因此,看向镜头就是看向朋友,寻找到合作的动力和快乐。

(3)要善于利用嘴部控制情绪。因发音的需要并受口腔内部的带动,嘴唇是面部唯一能够上下、前后、左右运动的器官,容易在面部吸引视觉注意力。因此,嘴唇的动程应相对集中控制在唇部中央,这既便于发音的集中明亮又能细微控制发音的动作幅度。在体现语流、重音等技巧时应又应给予控制力度和范围的呼应,便于观众了解主持人的情感和态度。嘴角的上扬、下抑和由此形成的唇部弧线,能够敏锐地被受众感知,生动表达出主持人对新闻解读的内心状态,是主持人内心情绪的体现。同时,在控制唇部运动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小动作,使嘴唇成为新闻基调和新闻目的重要体现器官。

3、止礼于义

如果说情感是肢体语言产生的动因,那么“意义”则是肢体语言表达的目的。鉴于电视演播室的特殊空间和新闻价值体现的双重条件限定,电视新闻演播室主持人对肢体语言的控制,在于语义的分寸感和准确性上。其衡量标准则为民族性的文化认同感、肢体语义的社会化程度与认可度,以及主持人个性化的肢体语言表达。而满足民族性、文化性、通用性和个人化的肢体语言表达主要体现在四肢,特别是双臂与双手的控制上。

(1)肢体语言应停连得当。 停,指对连贯性肢体动作的打断与间歇制造;连,指肢体的连贯和连续性运动。肢体语言的停连往往是与有声语言的停连相一致,共同完成语义的清晰准确表达。

《生活早间秀》是中央电视台每日清晨由龙洋主持的演播室类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具有灵活丰富的特点。2016年3月23日在谈论一位精算师小伙为找对象“精打细算”的新闻时,主持人说“提问:什么才是完美的男朋友?回答:帅气、大方、有气质、有涵养、不勾三搭四、不喝酒、不抽烟、不欺骗、不存在”。为了配合上述有声语言,在主持人说到“提问”时,主持人伸出左手食指向上做出“1”的动作,有效补充了有声语的省略性内在语“一个”,完善了“一个问题”的语义表达。此后,在表述“什么才是完美的男朋友”时,双手自然交握下垂。主持人的这两个动作完成了提问段落。接下来,再完成回答段落时,主持人的双臂自然弯曲,左手为半掌、右手食指连续8次以同一动作点击左手掌心后,躯体稍向后仰,对连续动作进行干预和打断,此后,第9次点击掌心完成“不存在”三字的肢体表达。在主持人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既有形成段落的连贯动作,也有区分段落的停顿动作,还有语义反转的停顿制造。可以说,停连相间,分寸得当,节目追求的“听说看不够”的视听觉停连同步完成,声音与肢体互相配合成为有机整体,准确表达完整语义。

(2)选择形象性动作作为重音强调。肢体语言的重音是指,最能够表现主持人思想感情和语义目的的动作。无论是思想感情还是思维变化都具有抽象性特征,“内部情绪,体验,可以比作电。它会分散和消失”①弗列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88,而有情感思维生成的肢体语言则能以具体化的物质形象被清晰地进行视觉捕捉,因此,运用肢体动作能够固定思想感情的真实目的,而形象化的肢体语言可以起到强化语义目的的作用。

2011年7月23日,浙江温州发生特大动车事故,在7月28日《新闻1+1》栏目中,白岩松说道:“在面对一起安全事故出现了之后,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我们也不能强调越快越好。因为在让人心痛的事故发生之后,绝不应该简简单单把铁路部门放在中间,而我们围观甚至围殴,因为我们所有的人也都身在其中。”

在这段表达中,白岩松使用了四个清晰而形象的手臂动作作为语义重音:一个是在说到“强调”时,左手握成拳头状;一个是说到“中间”时,左手上抬形成半握拳状放于身体前中位置处;一个是说到“围观”和“围殴”时,双掌掌心相对,双臂打开;而说到“我们所有人”时,双臂仍保持打开状,但双掌由相对转为掌心向上。这些动作形象而直观,观众通过肢体的动作就能够洞察主持人的思维和情感动态与意义强调。

(3)程式化动作在不同语境中生成语气。主持人的肢体语气表达,是指其在思想感情支配下反映出来的动作形态。人类的肢体动作虽然千变万化,但是因演播空间和镜头空间所限,主持人常常采用程式化的动作完成多样的语义表达,最常见的上肢动作为拳、掌以及手臂的开合,但是在不同语境中却具有着不同的语义。正如上文所举白岩松事例中,“握拳”在身体语言中,具有力量、核心等公共话语意义,而“掌与臂的打开”具有包括和分散的不同语义,这些肢体动作的多义性表达必须与其上下文语境相承接,才能清晰的确定其具体含义。同时,也要与主持人评论话语语义相吻合,才能达到既形象又生动的视听效果。

(4)肢体节奏调动受众情绪。节奏,是自然万物的生命律动,既能被感知也能被传递,主持人肢体语言的节奏由其内心情感和思维节奏相激发并与其保持一致。主持人在新闻事件中感知事件过程与人物命运后会生成对新闻事实的情感基调,形成一定的心理节奏,并通过外在化的语言节奏表现出来,例如兴奋型、凝重型、低沉型、高抗型、舒缓型、紧张型等。同时,作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生命体,主持人因素养、智慧、性格、情趣等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生命节奏。无论是新闻刺激形成的心理节奏还是主持人个性化生命节奏,都在栏目中融合与发酵,生成节目性的总体节奏,能被受众感知和敏锐捕捉,从而激发和调动受众情绪,形成受众的心理节奏。

主持人的肢体具有韵律美的特征,肢体动作在节目中出现的频率、运动的轨迹、速度、幅度等都影响着受众的情绪,特别是上肢在演播空间中相对而言运动变化最为积极,因此需格外注意其使用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一个现象,即,并非所有的动作都是有目的和有效果的。这样的现象在很多新闻演播室主持人身上能够发现,有时是手的不停运动,有时是臂的不停挥动等。这些无效的肢体语言虽然也是主持人思维和情感的真实反应,但往往是内心空白和思维断裂、情感不真实的外部反映,绝非目的性和主体能动性的表达所需,是对身体律动的干扰和破坏,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抑制,否则就会干预受众的接受效果,削弱受众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肢体语言作为新闻演播室主持人日常使用的工作语言,其生成原因、表达过程和传播效果应该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和研究,肢体是情感与思想表达的丰富宝库,其他姊妹艺术形式已对其多有研究和运用。主持人工作的常态性、肢体语言的传播性和示范性、演播室特殊的工作环境等都对肢体的有效控制与准确表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仅尝试以“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中国传统美学视角对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语言审美对象的主持人肢体语言进行一定涉猎,希望这一人类共通性语言能够在主持人研究方面发挥其作用。

[1]李渔 [清].闲情偶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3]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4]弗列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5]彼得拉克.体态秘语:肢体语言手册[M]季广茂,邱娟,丁洁如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叶凤练.谈舞蹈表演中的肢体语言[J]大众文艺.2010(VOL.12)

G222

A

2016-05-15

宋奕,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播音系副教授,博士。

本文为南京艺术学院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电视节目主持人体态语言表达课程训练与研究》成果,项目代码为KY204CG(JWSYYTT15)。

猜你喜欢

演播室电视新闻肢体
肢体语言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