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研究综述

2016-04-08刘晓慧阳舒绮

文化与传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播力跨界融合

刘晓慧 阳舒绮



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研究综述

刘晓慧 阳舒绮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也为这些合作组织的辐射区域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对这些地区的媒体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媒体是中国传播东盟信息、宣传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往来的主要平台和阵地之一,研究其国际传播力对于深刻认识云南乃至中国在东盟的国际形象、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以及更好地发挥云南“桥头堡”作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云南与东盟、中国与东盟的全面加深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关于此项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查找中国知网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并参考正式发表的国内外学术文章及新闻报道,结合媒体工作者和学者的访谈,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梳理和综合研判。

关键词:传播力;国际传播力;云南媒体;跨界;融合

中国最早提出“传播力”概念并进行界定的是刘建明,他认为“传播能力简称传播力,包括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信息的覆盖范围及影响效果,影响效果是媒介传播力的主要表征,技术手段是传播力的决定性因素”。①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 修订版[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页;之后他又对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从外在层次上看,传播力包括媒体规模、人员素质,传播的信息量、速度、覆盖率及社会效果,其中传播效果是媒介传播力的主要表征。②刘建明等.新闻学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40页;

笔者十分认同“传播力应该是传播者信息外扩的能力、力度及效果的统称”这一观点。③张名章、李云雯.“传播能力”的内涵及其研究视域初探[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按照这种逻辑思维,传播能力产生传播力量,是传播力的基础与核心;传播力量带来传播效果,是传播力的外在表现;传播效果是传播力的结果与影响。对于国际传播,日本学者鹤木真曾经这样定义:“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④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1999年,第237页;被广为引用,也就是说,国际传播力就应该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进行传播的能力、力量和传播效果,而且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狭义来说,这里的大众传播指的应该是大众媒体的各项国际传播活动。基于此理论,笔者发现关于云南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四大类:云南媒体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和发展策略、重大战略政策下云南媒体的国际传播,以及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渊源划分的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和作用。

一、前提:云南媒体发展历史及现状

从云南媒体的发展和历史变革中可以发掘其国际传播理念和布局思想,也能充分认识和了解云南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及信息生产能力等综合能力,这是其进一步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努力实现媒介“突围”的技术和实力前提。奚琳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研究》中通过对《春城晚报》的创办等七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进行梳理分析,勾勒出云南媒体角色渐进式变迁的图景,而对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的“云南意义”的解读,折射出云南媒体在本土新闻改革中对内突破制度的瓶颈,实现跨区域发展战略;对外利用云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当地政府政策的扶持,立足区域优势,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物质供给的基础上,“借船出海”实现向跨区域扩张的角色衍变。①奚琳.改革开放三十年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0;施芸珊的《新世纪<云南日报>改版实践研究》在对当前党报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新世纪《云南日报》四次改版实践为个案研究,侧重于报纸观念和业务方面的变化,提出党报应与时俱进树立新型传播观;集中独家优势打造主流媒体;加强区域互动创造开放型党报;整合集团资源推进媒介互动融合。②施芸珊.新世纪《云南日报》改版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4;

对于云南媒体的实力和分布特点,杨青山在《云南大众传媒资源分布状况及其特点》中指出云南媒体总体上“摊子大,影响小”、“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市场开发程度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因而必须重新洗牌,打造产业价值链,重构经营模式,向传媒集团迈进,云南大众传媒业的落后现状才可能得到根本性转变。③杨青山.云南大众传媒资源分布状况及其特点[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第30卷;吴丽在《云南电视新闻40余年的发展与思考》中具体分析了云南电视媒体缺乏地域特色且综合实力在全国较弱、各地电视新闻发展不平衡和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束缚发展的问题,提出云南电视新闻应坚持新闻立台,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④吴丽.云南电视新闻40余年的发展与思考[J].青年记者,2013年30期;《云南电视媒体特征分析》从地域影响力和品牌优势的角度分析了电视媒体尤其是云南卫视的媒体特征,而杨涛的《云南广播电视从业者现状研究》则重点分析了在媒介融合、广电合并、广电集团化的趋势下云南广播电视从业者对待职业的看法以及对待所传文化的认知现状。⑤杨涛.云南广播电视从业者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周美蓉在《云南都市报报网融合发展状况探析》中分析总结了近10年来云南都市报报网融合的发展状态和特点,展示出了云南都市报的媒介形态和发展状态。⑥周美蓉.云南都市报报网融合发展状况探析[J].新闻世界,2014年05期;另外,《云南广播电台全媒体采编播平台设计与实现》的作者杨洋从技术层面对高度整合电台资源,方便记者和编辑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加工、解读,生产出各种形态的新闻产品,实现全媒体多次发售的可能性作出了解释。

二、求变:国际传播力建设和发展策略

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云南媒体在传播的综合实力和信息产品生产水平等方面差距明显,有能力参与国际传播的技术人才、新闻人才和市场人才数量及质量不高,传播手段和传播平台也较为落后,新闻产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国际传播力建设和提高之道上下功夫。

主流媒体是建设我国现代国际传播体系的主力军,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省属主流媒体,通过在周边国家设立海外记者站、构建信息采集网络、开展栏目合作、引进及输出节目等形式,开展与周边国家主流媒体及华文媒体的联系与合作,来建设和提高国际传播力。⑦王林、李晓霞.“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J].思想战线,2015年03 期第41卷;《党报走向世界的成功尝试——云南日报创办五个海外专版的做法和体会》、《借船出海打开窗户说话<云南日报>海外新闻宣传有新办法》、《向世界展示云南的新形象——<云南日报>海外新闻专版创办三年多的体会》、《云南日报在海外报纸创办新闻专版》、《<云南日报·美国版>推出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专版》①车志敏、祝培礼、姚应懿.《云南日报·美国版》推出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专版[Z].云南年鉴,2001;、《云南日报海外专版》②管万英.云南日报海外专版[Z].云南年鉴.1998;以及《打造“开放型报纸”推进纸媒升级转型——沿边地区党报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做法与思考》③徐体义.打造“开放型报纸”推进纸媒升级转型——沿边地区党报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做法与思考[J].中国记者,2012年09期;、《云报集团与孟加拉国主流媒体深度合作<独立报·美丽云南>专刊落地英文网站“云快报”同时上线》④张若谷.云报集团与孟加拉国主流媒体深度合作《独立报·美丽云南》专刊落地英文网站“云快报”同时上线[N].云南日报,2014年12月8日,、《滇马签订10大合作项目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与马来西亚星洲传媒集团进行新闻资源交流互换合作》⑤http://epaper.ccwb.cn/2008page/yn/html/2014-12/08/content_3487777.htm;、《在困难中崛起在开拓中前行——云南电视台建台40周年巡礼》⑥谭晶纯、周灿.滇马签订10大合作项目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与马来西亚星洲传媒集团进行新闻资源交流互换合作[N].云南日报,2013年4月1日第001版;、《云南与周边国家媒体联合协作的问题与可能性》⑦赵树清.在困难中崛起在开拓中前行——云南电视台建台40周年巡礼[J].当代电视, 2009年11期;、《借“香格里拉”品牌“走出去”——云南藏区外宣活动一瞥》⑧李晓霞.云南与周边国家媒体联合协作的问题与可能性[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3期;、《发挥好云南在对老挝传播中的特殊作—对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电视剧运作的思考》⑨段汇成、张礼毅.借“香格里拉”品牌“走出去”——云南藏区外宣活动一瞥[J].对外传播,2011年04期;等就是分别讲诉了主流媒体积极推出海外专版,加快本土新闻落地,主动策划报道国际新闻和实地考察采访,与海外华文媒体和主流媒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扩张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具体措施。

除了积极往外扩张,进行战略部署外,云南媒体要想建设和提高国际传播力,还必须按照国际传播规律,以国际化的视野去做新闻,而这个过程中地区文化特色是跨文化传播的切口,也是独特的吸引力所在。朱天和张金辉在《<看东盟>省级卫视改版的创新范例》中谈到正是国内外发展、中国电视事业的改版大潮和专业频道热和跨区域的大传播思维背景,使《看东盟》这个云南与东盟国家经济和文化沟通的窗口得以展开,才有了云南卫视将定位从“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改为“立足全国、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战略调整。⑩朱佳.发挥好云南在对老挝传播中的特殊作——对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电视剧运作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06期;黄洁龙的《构建国际新闻的多维度视角——云南电视台国际新闻述评节目<新视野>分析》强调的也是用国际化的视野多维度视角报道国际新闻,不断开掘新闻源头,借鉴优秀栏目的整合营销理念,形成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共同打造品牌节目。⑾⑾朱天、张金辉.《看东盟》省级卫视改版的创新范例[J].中国电视,2004年09期;⑿黄洁龙.构建国际新闻的多维度视角——云南电视台国际新闻述评节目《新视野》分析[J].当代电视, 2009年11期;⒀刘沐尧、孟成才.坚持类型化与促进云南对外广播[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刘沐尧和孟成才的《坚持类型化与促进云南对外广播》⑿⑾朱天、张金辉.《看东盟》省级卫视改版的创新范例[J].中国电视,2004年09期;⑿黄洁龙.构建国际新闻的多维度视角——云南电视台国际新闻述评节目《新视野》分析[J].当代电视, 2009年11期;⒀刘沐尧、孟成才.坚持类型化与促进云南对外广播[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以及鲁丹的《谈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的跨文化传播特色》⒀⑾朱天、张金辉.《看东盟》省级卫视改版的创新范例[J].中国电视,2004年09期;⑿黄洁龙.构建国际新闻的多维度视角——云南电视台国际新闻述评节目《新视野》分析[J].当代电视, 2009年11期;⒀刘沐尧、孟成才.坚持类型化与促进云南对外广播[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一个强调以人文地理的理念和观点,以巧妙的方法和角度向世界展示云南,以全新的视觉和方法增进其它国家对云南乃至中国的了解;另一个则要求办云南特色国际广播,强化媒介融合合作,同时加强同各兄弟台、国际友好台的合作与交流,建设节目对等宣传、平等互换、互通有无平台,实现跨境合作,异地传播目标,以提升对外广播的传播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在当前各种“妖魔化中国”、“唱衰中国”论盛行的国际舆论环境下,依托互联网等新媒体,构建以英语或传播对象国母语为载体的外宣媒体十分必要。马晓璐的《民间与官方英语网络媒体传播策略及内容比较研究——以云南本土网络英语媒体为例》就从云南本土英语网络媒体的传播上阐述了这点。①鲁丹.谈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的跨文化传播特色.科技风[J],2011年04期;柴红飚的《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技术融合与发展》②马晓璐.民间与官方英语网络媒体传播策略及内容比较研究——以云南本土网络英语媒体为例[J].新闻传播,2013年09期;、陆宇的《全媒体时代云南国际广播网络覆盖建设构想》③柴红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技术融合与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15期;则从新媒体技术和媒介融合的角度对提高国际传播力提出了建议,而邱昊的《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媒体传播影响力的整合营销——以云南对东盟的传播影响力整合营销为例》就从整合营销的角度对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的产业价值开发,传播影响力和营销的相互促进进行了解释分析。④陆宇.全媒体时代云南国际广播网络覆盖建设构想[J].中国广播,2015年04期;

三、特色: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和作用

云南与东盟的缅甸、老挝、越南有4000多公里边境线,少数民族众多,边境少数民族语新闻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覆盖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体为云南媒体在东盟国际传播活动中赢得更多话语权和支持提供了助力。思鸿礼的《云南高原有张明亮砚大的网——浅析云南民族广播现状与发展》在民族广播面临电视、报纸和新媒体的强大冲击下,广播自身发展的思想和路线不清晰、定位不明确、资金不到位的现实基础上提出,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进取,创新改革,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⑤邱昊.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媒体传播影响力的整合营销——以云南对东盟的传播影响力整合营销为例[J].学术探索,2014 年06期;谷禾在《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中指出,云南大众媒体通过设立专门负责少数民族的部门、开辟少数民族专栏,创办各民族地州的地方党委机关报和广播电台等方式,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发挥语言文化的教育功能、传播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促进了云南跨境民族接纳吸收主流社会文化,有利于塑造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⑥思鸿礼.云南高原有张明亮砚大的网——浅析云南民族广播现状与发展[J].科技视界,2013年28期;《文化走出去与云南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介的跨境传播》一文中,李晓霞强调增强这一特殊类型新闻媒介话语权建设能争取周边地区民众的舆论支持,亦可为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积累文化对接方面的宝贵经验。⑦谷禾.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J].云南社会科学,2009 年02 期;

四、重大战略政策前提下云南媒体的国际传播

云南因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向来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目标,特别是“桥头堡”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云南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也是云南媒体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对话的重要主题。张贻苒在《社会整合:议程、动员与互动——云南传统媒体在“桥头堡”形象建构中的功能探析》中从议程设置、社会动员、交流互动三个阶段分析了云南传统媒体在“桥头堡”形象建构中的社会整合路径。⑧李晓霞.文化走出去与云南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介的跨境传播[R].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3年6月30日401—406;《云南与东南亚媒介交流新策略探析》中吴玫和杨姣肯定了在“桥头堡”国家战略下,云南面向东南亚的官方与商业媒体结合、传统与新媒体结合、地方与中央(和其他地区)结合、对外传播与对内传播结合四位一体化的媒体体制格局已形成,却也指出,尽管云南面向东南亚的“全方位、一体化”的传播格局初具雏形,但在对东南亚传播上仍然有“传而不通”的问题。如何在此体制格局中,建立区域性的信息汇集中心,发挥云南面向东南亚的新型媒体功能是新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①(澳门)吴玫、杨姣.云南与东南亚媒介交流新策略探析[J].文化与传播,2014年06期第3卷;围绕 “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临近东盟南亚的地缘优势,凭借文化习俗相同或相似的切入点,云南在国际传播领域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王林和李晓霞在《“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域的决策者,包括中央驻滇新闻单位在内的云南媒体、传媒研究机构应该主动加强与沿途国家媒体的合作与交流,深化“一带一路”沿途国家文化特性及媒介生态的研究,整合优势资源,重视人才培养,采取本土化策略,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多渠道提高中国媒体在周边国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发挥对外信息传播和文化表达的天然优势,为“一带一路”战略注入正能量。②王林、李晓霞.“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J].思想战线,2015年03 期第41卷;

五、结论

尽管云南媒体在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中国际传播力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需积极了解、适应国际传播规律,结合国情进行创新,在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和中国特色的现代网络传媒上不断努力,在制度改革、内容把关、人才建设、品牌打造、技术创新、资本运作和跨界融合方面谋求更深入的发展,以跨文化传播为切入点,以新媒体为突破口,增强议程设置力和国际间交流合作能力,加强国际传播力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对话。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 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2]:刘建明等.新闻学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40页;

[3]:张名章、李云雯.“传播能力”的内涵及其研究视域初探[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1999年,第237页;

[5]:奚琳.改革开放三十年云南媒体角色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0;

[6]:施芸珊.新世纪《云南日报》改版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4;

[7]:杨青山.云南大众传媒资源分布状况及其特点[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第30卷;

[8]:吴丽.云南电视新闻40余年的发展与思考[J].青年记者,2013年30期;

[9]:杨涛.云南广播电视从业者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10]:周美蓉.云南都市报报网融合发展状况探析[J].新闻世界,2014年05期;

[11]、[34]:王林、李晓霞.“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J].思想战线,2015年03 期第41卷;

[12]:车志敏、祝培礼、姚应懿.《云南日报·美国版》推出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专版[Z].云南年鉴,2001;

[13]:管万英.云南日报海外专版[Z].云南年鉴.1998;

[14]:徐体义.打造“开放型报纸”推进纸媒升级转型——沿边地区党报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做法与思考[J].中国记者,2012年09期;

[15]:张若谷.云报集团与孟加拉国主流媒体深度合作《独立报·美丽云南》专刊落地英文网站“云快报”同时上线[N].云南日报,2014年12月8日,

http://epaper.ccwb.cn/2008page/yn/html/2014-12/08/content_3487777.htm;

[16]:谭晶纯、周灿.滇马签订10大合作项目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与马来西亚星洲传媒集团进行新闻资源交流互换合作[N].云南日报,2013年4月1日第001版;

[17]: 赵树清.在困难中崛起在开拓中前行——云南电视台建台40周年巡礼[J].当代电视, 2009年11期;

[18]:李晓霞.云南与周边国家媒体联合协作的问题与可能性[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19]:段汇成、张礼毅.借“香格里拉”品牌“走出去”——云南藏区外宣活动一瞥[J].对外传播,2011年04期;

[20]:朱佳.发挥好云南在对老挝传播中的特殊作——对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电视剧运作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06期;

[21]:朱天、张金辉.《看东盟》省级卫视改版的创新范例[J].中国电视,2004年09期;

[22]:黄洁龙.构建国际新闻的多维度视角——云南电视台国际新闻述评节目《新视野》分析[J].当代电视, 2009年11期;

[23]:刘沐尧、孟成才.坚持类型化与促进云南对外广播[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24]:鲁丹.谈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的跨文化传播特色.科技风[J],2011年04期;

[25]:马晓璐.民间与官方英语网络媒体传播策略及内容比较研究——以云南本土网络英语媒体为例[J].新闻传播,2013年09期;

[26]:柴红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技术融合与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15期;

[27]:陆宇.全媒体时代云南国际广播网络覆盖建设构想[J].中国广播,2015年04期;

[28]:邱昊.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媒体传播影响力的整合营销——以云南对东盟的传播影响力整合营销为例[J].学术探索,2014年06期;

[29]: 思鸿礼.云南高原有张明亮砚大的网——浅析云南民族广播现状与发展[J].科技视界,2013 年28期;

[30]:谷禾.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J].云南社会科学,2009 年02 期;

[31]:李晓霞.文化走出去与云南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介的跨境传播[R].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3 年6月30日401—406;

[32]:张贻苒.社会整合:议程、动员与互动——云南传统媒体在“桥头堡”形象建构中的功能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04期第12卷;

[33]:(澳门)吴玫、杨姣.云南与东南亚媒介交流新策略探析[J].文化与传播,2014年06期第3卷;

王林、李晓霞.“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J].思想战线, 2015 年03期第41卷;

[35]:云南电视媒体特征分析[J].市场观察媒介专题,2015年01期;

[36]:杨洋.云南广播电台全媒体采编播平台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3;

[37]:孙官生.党报走向世界的成功尝试——云南日报创办五个海外专版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记者,1997年09期;

[38]:云南日报社对外宣传部.借船出海打开窗户说话《云南日报》海外新闻宣传有新办法[J].报刊管理,2000年03期;

[39]:杨云龙、李六三.向世界展示云南的新形象——《云南日报》海外新闻专版创办三年多的体会[J].新闻界,2000年01期;

[40]:云南日报在海外报纸创办新闻专版[J].新闻三昧,1997年04期.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28

作者简介:刘晓慧,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阳舒绮,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自主申报项目——中国边疆省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传播力跨界融合
跨界
跨界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爱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