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演奏诠释

2016-04-08陈默默

齐鲁艺苑 2016年3期
关键词:南国乐曲钢琴

陈默默

(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辽宁 沈阳 110818)



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演奏诠释

陈默默

(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辽宁沈阳110818)

朱践耳先生是著名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在创作上勇于创新的作曲家。在朱践耳先生的创作后期,仅仅十年时间便创作了近十部交响曲,这些作品无论是从技术上、内容上还是风格特点上都具有非常卓越的艺术价值,并使得这些创作成为我国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典范和音乐宝藏,其中《南国印象》这组钢琴组曲,通过较为多样的技法、浓烈的情感,并借助西南少数民族音调作为基础而完成的。在民族化探索的道路上作曲家的多样化尝试难能可贵的,包括丰富的多调性、和声的变化多端、节拍的自由运用、节奏的交叉相错和对卡农的模仿等,使其呈现更为突出的特色,并塑造了逼真、唯美的优美音画。

民族意象;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演奏诠释

朱践耳先生所创作的作品享誉国内外,其作品内容的精髓具有兼容并蓄并超凡脱俗的特点。从学术层面来讲,他秉着坚持真理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探索音乐,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钢琴组曲《南国印象》,从曲式、调式调性以及和声等各方面通过与民族的神韵基调进行融合,谱就了一首现代作品的经典之作,本文将从这部钢琴组曲出发,研究其在演奏上的技术和创作思路,从而为我国未来的音乐创作提供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思考和借鉴。

一、研究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的目的和意义

朱践耳先生的音乐创作主要是围绕民族音乐这个范畴的延伸和发展来进行创作和探索的,并在现代艺术语境中通过新颖的音乐符号和语言进行创作,将非常传统的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了重新整合和丰富化。先生在后期非常侧重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专注的探索和研究,并通过吸收和借鉴,呈现出的作品具有民族的神韵和气质。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是先生众多作品中的一部重要代表作,通过钢琴把先生对不同民族的印象刻画得深刻而形象,并通过现代的作曲技法将《南国印象》的五首乐曲描绘成五副精美的具有民族突出特点的民族意象集。组曲由五个乐章组成,即《花之舞》、《哄娃娃调》、《童嬉》、《情歌》、《阿哩哩》,五个乐章浑然天成,汇集展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且五个乐章各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展现出各民族的风貌和特色,成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朱践耳《南国印象》钢琴组曲的创作

《南国印象》是朱先生于1992年创作的一部小型钢琴组曲,由五个小曲组成:《花之舞》、《哄娃娃调》、《童嬉》、《情歌》、《阿哩哩》,每个小曲的创作都是以我国西南地区不同的五个少数民族的民歌作为基调而写成。《南国印象》属于标题性组曲,其创作主要是根据民间音乐的特点和体裁为依据。从创作风格上来看,与当时的时代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性,在高等教育的钢琴教学工作中,倾向于对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进行学习,而缺乏对近现代音乐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的钢琴音乐。而朱践耳先生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正是运用了较为新颖的创作手法,对西南五个不同民族的特色进行了整合,从而创作出意象性的描绘图景。这五个乐章各自独立展现了当地民族的人文风情面貌,刻画了一幅幅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风情图,带领我们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特色和风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表现手法、和声组织与音响效果方面,体现了作曲家的深邃和性格。

三、钢琴组曲《南国印象》的曲目分析

(一)《花之舞》

1.《花之舞》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好花红》来源于贵州市的毛家苑寨子,其特色在于旋律和歌词意象的动听和美妙,由于深受大众喜欢,所以使其得到了百年的传唱且地位重要。朱践耳先生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首篇《花之舞》就是以布依族这首传唱百年的民歌《好花红》的旋律作为核心创作依据,通过运用变奏的巧妙技法开始了对乐曲的创作。《花之舞》其中的变奏也是围绕《好花红》的主题,并从结构上充分融合了我国民间歌曲那种奔放洒脱的特点与西方音乐结构严格规范的形式。这首乐曲从整体上作为一个三部曲式,把中国民间歌曲所具有的那种形象化的神韵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其中最具创新特点的变奏手法,使作品具有交响性音响特征。

2.《花之舞》的演奏特点分析

在演奏《花之舞》这首作品时,演奏者需根据主题部分对音色的那种空灵把握,做到用弱的方式来保证声音在延伸的同时,又使音色明净透亮,弱而不虚,从而使得演奏具有一定的空灵感和穿透力。在狮人共舞部分,要注重对演奏上跳音的把握,更好地把柱式和弦的那种活跃且短促的特点演奏出来。在舞狮队逐渐消失的过程中,作曲家从音符部分对音乐的奏法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其目的在于让音乐节奏更加具有连贯性,从而传达舞狮队逐渐离去的意象。在最后又重新回到安静的部分时,在情感和情绪上比之前要更加强烈和丰富,所以要求从演奏上来控制和权衡这种情绪的表达。整体而言,这首《花之舞》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民族的神韵,通过民族文化的那种底蕴,传达给听众一种共鸣,这也是中国作曲家不断探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哄娃娃调》

1.《哄娃娃调》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组曲《南国印象》的第二首乐曲《哄娃娃调》,是根据仮族儿歌《哄娃娃调》而创作的,主要是采纳其素材的核心内容,然后通过小三段体的创作、和声层次的新颖编排,创作出了这首短而充满悠扬和美的《哄娃娃调》小曲。云南位于中缅边界地带,其地形多为山地,平地非常罕见,因此其地区生活的仮族人的生活和生产劳动都具有相对落后和贫困的特点,但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生产,不断地与大自然进行抗争,这种精神称之为民族斗志,但在这个抗争的过程中还是会因为贫穷和落后的生活导致有失去父母而散落的婴儿。而很多善良人对这些失去父母的婴儿会加倍给予爱和呵护,因此,这首乐曲《哄娃娃调》兼具悲悯和爱怜的双重特征。

2.《哄娃娃调》的演奏特点分析

《哄娃娃调》虽然从整体结构上看起来简单而短小,但在演奏上却有非常高的要求和讲究,它不同于那种轻快而又浓烈的乐曲,而是一种细腻情绪上的共鸣,其演奏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对乐曲所传达的情感和音色上的把握,这个过程是需要反复地对作品进行哼唱,来领悟和体会其乐曲的内涵和基调的把控,然后从人的情感面出发。在进行这首《哄娃娃调》演奏中,要更加注重对情绪的把握,这是演奏这首乐曲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点,所以首要任务是对演奏速度和情感的把握与作品相吻合,然后是民歌所传达的这首《哄娃娃调》一种内在情怀,具有摇篮曲风格,所以要求宁静且祥和的一种情绪,并深刻的表达出母爱。其次,这首作品最突出的美感在于其结尾表现的开放性,这也是佤族音乐最引人注目的点。这首《哄娃娃调》虽然短小,但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灵性和神韵。

(三)《童嬉》

1.《童嬉》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组曲《南国印象》的第三首《童嬉》主要是以哈尼族儿歌《赶集去》作为主要创作灵感来源的,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情景是儿童们聚在一起的玩闹和逗趣的嬉戏的诙谐曲。分布于云南的哈尼族,其民间音乐的形式丰富多样,其中民歌是哈尼族最主要的音乐体裁,“然古宅”是一种儿童游戏歌,其特点在于歌词短小且以反复循环唱为主,音域有一定的局限性。哈尼族民间音乐以五声调式和特殊的音阶为主,其旋律多为下降型,并通过级进的旋律,经常出现四、五、六度的大跳。

2.《童嬉》的演奏特点分析

《童嬉》这首钢琴乐曲从风格上来讲,是属于较为活泼和轻快的曲风,表现的是幼孩齐聚一起玩耍的情境过程,突出了对童年时光的一种留恋和回忆。通过在演奏中对调式和声的设计和巧妙的技法运用,让乐曲表现得更加玲珑和优美。在演奏过程中,其基调为活泼且带有一定的诙谐感,这一方面要对乐曲的主题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体会,同时要对乐曲各部分的情绪有一定的尺度权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演奏与乐曲的相互协调统一。

(四)《情歌》

1.《情歌》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这首《情歌》乐曲主要是源于彝族民歌《阿细跳月》,这个民族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音乐多传达出的是一种悠扬动听。这首《阿细跳月》是一首自由吟唱的彝族山歌,无论是节奏还是速度,都比较自由,表达出一种即兴的洒脱,而在乐曲的情感表达中却呈现出非常多的跌宕起伏。从其细节变化来看,其中包含了活泼、委婉、深沉或是雄浑的特点,通过情绪来激发内心情感的碰撞。这首钢琴乐曲源于中国民歌,深层次表现了对我国民族特点的一种追溯和探析,是青年男女深情对唱情歌的美好情景的重现,表达出一种美好的纯洁爱情,也是一种对爱情的期待和梦想,深深地寄托了彝族青年男女对爱情的一种朴实表达。

2.《情歌》的演奏特点分析

《情歌》是一首偏向抒怀的乐曲,篇幅较短却表达了深切的感情,从演奏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品表达出来的效果是慢速且节奏自由,其丰富的织体设计让其音响效果非常丰富,每个乐句都传达出了情感上的细腻入微。在演奏上要注重如何更好地把握情绪和演奏的速度,这就要求演奏者根据自我的想象来对乐曲进行意境的创想和发挥,从情感的视角更加深入地让作品演奏的效果达到极致。因此在练习演奏时,要把民歌主题的部分作为独立分手练习的重点,接着把握演奏的速度和表情,确立演奏与乐曲内容的基调的统一,然后演奏出民歌的内在情感,这种情感需要有一定的婉转和浪漫情节,从而传达出男女青年彼此爱恋的那种脉脉深情。

(五)《阿哩哩》

1.《阿哩哩》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阿哩哩》是来源于纳西族的踏歌,从结构和曲调上都表现了非常浓郁的民族风情。纳西族的歌舞中主要有踏歌和跳乐两种形式,跳乐这类歌舞是由笛子或葫芦笙来对其伴奏完成,舞蹈特点是表演动作相对比较粗线条和健美的效果。歌舞乐曲的节奏感很强,旋律具有优美动听的特点。而《阿哩哩》这首踏歌的舞步动作较为简单易学,同时结构和曲调简明优美。被创作成钢琴乐曲之后,其开头胜似铓锣生生,逐渐延伸出来,形成快节奏的固定音型,并在高潮部分展现出纳西族狂野粗放的性格。

2.《阿哩哩》的演奏特点分析

演奏《阿哩哩》,首先要对作品的情绪予以把控,需要在演奏时对作品进行不断的重复练唱,依然先采取分手弹奏的方法来对作品的主题进行熟练的把握,《阿哩哩》在内容和情绪上更加倾向于“舞”字,这就要求在演奏上情绪要更加浓烈和热情,把每一次变奏都想象成一幅形象而动人的画面,包括高潮、回落,由远及近地逐渐出现一个快速的固定音型,低音的切分体现了作品的抑扬顿挫。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朱践耳先生的《南国印象》五个不同乐章,呈现出了音乐的绚丽多姿,同时也是对近现代音乐创作的一种创新,通过各个乐曲所呈现的不同主题旋律形态,推动音乐的发展,并通过织体、和声等重要要素进行分组式的创作,来进一步推动音乐发展的多样化,为音乐创作发展的借鉴和艺术价值的探索作了积淀。

(责任编辑:郑铁民)

10.3969/j.issn.1002-2236.2016.03.005

2016-03-04

陈默默,男,博士,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

J624.1

A

1002-2236(2016)03-0032-03

猜你喜欢

南国乐曲钢琴
始乱
红豆生南国
南国神草金不换
南国牡丹
纸钢琴
红豆生南国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钢琴
悲伤的乐曲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