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在一件事情上付出越多,对它的态度就会越喜欢?

2016-04-07刘彤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血被试者圈子

刘彤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深意,直指社会心理学认知失调理论中的心血辩护(Effort Justification)效应。

认知失调其实是由既可独立又可叠加的三部分组成的:

1.理由不充足(insufficient justification)

2.心血辩护(effort justification)

3.决策后失调(post-decisional dissonance)

“在一件事情上付出越多,对它的态度就会越喜欢”基本上就是心血辩护效应第一次被科学验证时提出的假设,不信可以去看Aronson and Mills (1959)文章第一段。这位Elliot Aronson,师从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并将其认知失调理论发扬光大。其撰写的《社会心理学》教材也是众多社会心理学教材中,公认最多干货、最有社会关怀的的一本。

我们先说点轻松的吧?

比如前几年听梁静茹唱《问》的这几句歌词,为什么很多人都有共鸣?

如果女人总是等到夜深

无悔付出青春

她就会对你真

又比如TA的教授偷偷传授给我的秘诀:以后要想让学生给你评分高,就请多布置作业。 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再比如为什么邪教的内部身份认同感都超高?为了组织,赴汤蹈火、家破人亡,在所不惜?

举个例子,如果此刻的你试图加入某个职场圈子,是不是越难以加入,你就越珍惜?即使加入以后你发现那个圈子非常无聊,里面都是些自以为是的笨蛋。请问此刻的你会觉得自己费了老大力气加入贵圈是个错误的决定吗?

此时的你经历的就是认知失调,当行为(花大力气才被认可加入贵圈)和态度(这圈子也太废了)产生了冲突的时候,为了减少内心的紧张和不愉快,人们通常会通过各种办法减少态度和行为间的不一致。归根到底不出以下三种。比如,你可以

改变态度:其实我挺喜欢这个圈子的

加入新的认知:圈里有土豪出没,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唔,好喜欢这个群)

改变行为:立即退出圈子,不再和大家一起玩耍

这三种调适办法中,改变行为其实是最难做到的。同理,戒烟难就是因为烟民要么通过改变态度(虽然香烟有害健康,但我就是喜欢香烟怎么啦)或者通过加入新的认知(虽然我知道让同事吸二手烟不好,可是没有香烟我就没法集中注意力思考)消除了认知失调,所以从社会心理学解释戒烟难的原因,不是难于上青天,而是难于让大家不乱找借口.。

有意思的是,Aronson and Mills (1959)研究了认知失调程度的大小对于态度改变的影响。参与实验的被试者被随机分入严酷考验(severe initiation)或温和考验(mild initiation)组。为什么之前我说这其实是用来模拟极端教派的实验呢?首先你得知道实验中这个严酷考验具体是什么——在1959年的美国,即使是性观念较为开放的大学生,对于公开谈论性交也是让人羞羞的,所以实验设计中就让严酷考验组的被试者在众人面前完成以下两项任务以加入组织:

1.将12张卡片上与性相关的(猥亵)动词和名词一一大声读出

2.大声读出两篇小说中赤裸裸描写性爱的段落

上图最右边就是当被试者需要完成严酷考验才能加入组织以后,他们对其组织的好感度明显比经历温和考验(紫色)或对照组(黄色)的被试者都要高。

这也是认知失调中的心血辩护第一次被科学实证。

虽然广义的认知失调并不是社会心理学中很好懂的一个概念,但由于其实际应用范围之广、解释与预测个人行为之精妙,它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不信你看:

CASE 案例

NO. 1(认知失调之理由不充足):

某员工:唔,我这么努力地加班还不敢跟老板提加班费的事儿,所以我应该很爱现在的工作吧。

NO.2(认知失调之心血辩护)

话说我有个朋友是传说中的北美省钱快报脑残粉。某日看到网友晒单某高端品牌化妆品以后心动不已,吃土两个月终于也购入了一套,然而在与闺蜜分享护肤心得的时候大家都说这个牌子是妈妈级才用的,也不适合她的油性皮肤,请问认知失调的她此时会继续默默用完还是立马扔掉?

NO. 3(认知失调之决策后失调):

“准备买车,请问在A品牌与B品牌间怎么选?”这类问题。其实同一价格区间的A与B在发动机排量、功率、扭矩等硬指标上不会相差很大,主要是对外观和内饰的喜好因人而异。认知失调之决策后失调会这么预测:不管最终你选择买了哪个品牌的汽车,即使后来你发现它并不省油而且提速不够快,还是会这么和家人说,买它肯定比买另外一个牌子好,那车吧,省油还不是因为车子轻,上次我在高速上看到一辆被撞得惨不忍睹……

看到这里,开头的那3个轻松的例子现在你知道怎么解释了吗? 其实都是认知失调之心血辩护的实例。举一反三学会了没?

(本栏目与知乎网站合作)

猜你喜欢

心血被试者圈子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南仁东 用心血铸造“天眼”
南仁东用心血铸造“天眼”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
传说中的“圈子”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且看心血幻烟霞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