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故事:“乌龟”赏析

2016-04-07於佳虹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6年2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乌龟器械

於佳虹

观察记录

一、幕起

一次早锻炼活动中,教师和个别幼儿用各种小器械创设不同的路径。一下子路面上铺满了圈圈。可是这样的路径孩子们不怎么感兴趣,圈圈也遭到了“冷落”。就在这时,可可和希希选择“套人”,可是套人游戏并不受其他孩子的欢迎。而钦钦的一个动作引来了一股热潮,由此展开下面一系列的活动,拉开了美丽的序幕。

二、剧况

1.山穷水尽疑无路。

“玩什么呢?”可可一直捏着圈圈毫无头绪,身边的希希同样模仿、重复可可的动作,两个人显得格格不入。

没有共鸣的“套人”游戏

“玩什么呢?”希希也时不时冒出她的疑问来,小眼睛一直看着我。

“你可以去找找好朋友,看看他们在玩什么?”我又把问题抛了回去,静观其变。

2.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钦钦弯着腰背着圈圈走了过来,好似一只小乌龟。

钦钦“小乌龟”朝这里走来

“哇,有只小乌龟闹,真有趣。”我用手指着钦钦的方向。

“我也要做小乌龟,我也要做小乌龟。”可可兴奋地说。

就这样在小乌龟钦钦的带领下,一群小乌龟在场地上东走走、西逛逛,在散步的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小乌龟邀请其他同伴加入他们的队伍中。

一群小乌龟开始游园

3.此兴悠哉。

有了幼儿生成的情境性游戏,但如何能在情境中保证幼儿的运动量呢?

“小乌龟们,跟着乌龟妈妈一起去树林里找食物吧。”听完了乌龟妈妈的话,一群小乌龟立刻来到了妈妈的身边,准备出发。

通过前期已创设的小路、小桥等,这一次小乌龟们走过小路,爬上小桥,来到了树林中,利用自己身上的乌龟壳将食物顶出来。

“我顶到了,我顶到了。”高个子花花一下子就将球顶了出来。

“我不行,老师,你帮帮我。”妍妍向我求助。

“妍妍,没有采到食物没关系,再试试就有可能成功哦。”我没有立刻帮助,而是尝试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

尝试了几次,妍妍始终不行,而高个子花花小乌龟又顶出了一个球。

“妍妍,这个给你。”

就这样,花花和妍妍开始一起顶球,妍妍在同伴的帮助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谢幕

有了乌龟妈妈带领下的第一次采摘之旅,小乌龟们继续出发……

分析评价

情境性游戏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使被动转化为主动,同时可以使幼儿对活动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欢情境性游戏,户外活动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体育活动要尊重儿童的个人兴趣,主张支持与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展开锻炼,从而体验体育活动的丰富与有趣,激发对体育活动的热爱。提供适宜的器械,创设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的情境,幼儿自主选择并游戏,这样的户外活动是快乐的,是孩子们真切需要的活动。本次“乌龟”剧,实际上孩子们欣赏着自己演绎的“童话”。

这也让我对情境性户外活动进行一些思考:

一、亮眼效应

《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教师更多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关注幼儿自主活动。这时候教师的“亮眼”更能得到体现,关注幼儿,适时引导。例如案例中如何保证幼儿的运动量,教师则根据《指南》中教育建议:“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来创设情境游戏”。

二、平等效应

在活动中,教师已不是教师,而是幼儿的伙伴,在平等中互动,让游戏变得更加丰满。教师随时转换角色,蹲下来与幼儿一起创造美丽,创造精彩。

如在案例中,教师扮演乌龟妈妈,与一群小乌龟过障碍、顶球等游戏。教师根据《指南》中提到的“吸引和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这一教育建议进行共同游戏。

三、同伴效应

往往教师的“退缩”能带来更精彩的镜头,就以案例中的幼儿来说,同伴的帮助与支持更能发挥彼此的最大价值,这是一般的教育所不能媲美的。

例如面对案例中可可和希希的无助,我选择静观其变。在社会领域中,《指南》建议: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教育策略

就本次小班幼儿户外活动的实况来说,情境性的辅助,能激发小班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与持久性,让原本单一、机械的活动变得有趣、好玩。

一、“赞助商”策略:多元材料,玩出精彩

《指南》健康领域教育建议中这样强调:“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的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提供多元的器械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的材料,顺应孩子的兴趣进行活动,这样的活动是幼儿自尊、自主的表现,真正在活动中发展交往能力。教师就像一个“赞助商”一样,为幼儿提供多元的器械。作为“赞助商”的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表现,得到教师支持性的肯定,幼儿游戏的表现才会更投入,才能真正玩出精彩。

二、“助产士”策略:及时介入,点拨游戏

在活动中教师应善于观察个别幼儿并关注,如同“助产士”及时介入并点拨,鼓励幼儿扩大交往的范围,就能玩出新花样。另一方面教师将幼儿的一个动作进行“放大”,创设可爱的动物形象,一下子让幼儿与器械有了亲密互动,两者巧妙嫁接,让游戏变得富有情境性,同时幼儿的积极性也得到体现。

教师巧妙的点拨,让幼儿在绝境处重生,发挥了游戏的最大价值,这样的点拨与引导,能启发幼儿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自由创设出更多元的游戏情境,让游戏变得更加好玩、有趣,给小班户外活动赋予了生命力。

三、“恋爱家”策略:冲出重围,快乐体验

拥有了情境的载体,如何在此载体中放大游戏范围,与其他器械巧妙牵手呢?“恋爱家”的牵线搭桥很重要。在活动中,乌龟们一直来回穿梭,其他动作能力与活动量没有充分体现,而锻炼场地上的其他路径也无人问津,乌龟们与路径牵手,正好解决了各自的烦恼。

《指南》中健康领域中其中一项教育建议:“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可见活动中的乌龟们通过走、爬、跳等多元动作的配合,冲出重围,获得了成功体验,充分调动了小班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也保证了幼儿的运动量。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乌龟器械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