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观察

2016-04-07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家标准标准化标准



标准观察

◆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

12月16日至17日,主题为“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在智慧城市论坛上作了“标准化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主旨发言。

田世宏介绍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情况,指出要高度重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规划、研制和应用实施,更好地运用标准的力量,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推动城市生活更美好。

田世宏指出,智慧城市强调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发展,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工信部等部门建立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与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布局和重点领域。国家标准委启动了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评价模型与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跨系统信息交互、数据融合、城市运营中心等31项基础共性国家标准的研制,会同科技部在西安、大连、成都等20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在青岛、深圳等城市开展了“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建活动。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是ISO/IEC智慧城市研究组的召集人和秘书国,是IEC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发起国,此外还在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平台上设立了智慧城市专题,建立了中法、中英智慧城市标准联合工作组。

田世宏介绍,目前我国已经从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保障等7个方面确立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同时确定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能力类、5个成效类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评价要素构成,并细化了特定领域分项指标体系的组成、选取要求和计算方法。

田世宏强调,国家标准委将以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为核心、以实效为导向、以评价为抓手、以安全为保障,突出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依据不同城市特征、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建设需求,逐步优化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2016年,国家标准委将组织开展智慧城市整体评价及3~5个分领域评价工作,并发布年度评价结果。

(摘编自国家标准委网站)

◆ 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启动会召开

12月17日,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启动会在上海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殷明汉副主任出席了启动会。本次启动会是对马凯副总理与德国加布里尔副总理达成的“六点共识”的落实,是推动对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领域标准化合作的实践。会议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共有80多位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的有关领导共同参加了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官方启动仪式,并就工作组前期的工作进展和未来合作计划进行了汇报和讨论。会议达成5项共识,内容包括:下一次工作组会议的时间、地点;中德双方基本明确了智能制造/工业4.0的标准化范围;探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如ISO、IEC、ISO/IEC JTC1等中共同提出国际标准提案等合作内容;确定了双方在机器人、智能制造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预防性维护、无线工业应用等领域的合作意向;加强中德两国企业在工作组内的交流与合作,比如成立参考模型子工作组等。

殷明汉副主任在12月16日举办的首届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发展与标准化交流会上,指出未来中德两国将依托中德智能制造和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的工作平台,继续深入在智能制造、标准化方面开展合作。

(摘编自国家标准委网站)

◆ 田世宏出席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工作座谈会并讲话

12月23日,国家标准委在北京召开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工作座谈会,与会代表对区域中心2015年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畅谈了2016年工作思路,并就如何更好地支撑国际标准化双多边合作和如何办好2016年ISO大会提出了建议。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充分肯定了区域标准研究中心在支撑标准化国际合作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他强调,区域中心工作应更加注重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找准目标定位。区域中心要立足地方、服务全国、面向国际,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研究功能,搭建国际区域标准交流平台,为国家标准化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要明确工作重点。区域中心的工作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政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质检和标准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区域中心要研究所负责国际区域及重点国家的标准化政策、标准与产业经济的关系及重要标准的信息动态。充分发挥区位、人才及语言优势,完成好标准比对分析、标准外文版翻译、国际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培训等工作任务。三是要强化中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区域中心的设立条件、申请要求和审批流程等内容,尽快制定管理办法。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国家战略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标准化工作需求,合理规划区域中心布局。完善绩效考核,建立退出机制。四是要加强能力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和国际合作交流机制。

国家标准委副主任郭辉、国家标准委各部(室)以及深圳、上海等13个省(市)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代表45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摘编自国家标准委网站)

◆ 工信部:到2018年形成一套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12月14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支撑《中国制造2025》实施和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为“到2018年,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成为引领企业管理组织变革、培育新型能力的重要途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产品和成套装备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跨界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培育一批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示范企业;信息物理系统(CPS)初步成为支撑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形成一批可推广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基本建成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形成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行动计划》主要行动的第一项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标准建设推广行动”,该项行动的目标是“到2018年,形成一套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1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500余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6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形成以管理标准促创新、促转型、促发展的新格局”。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标准建设推广行动,将从推进融合管理体系宣贯、培育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新型能力、建立两化融合标准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行动内容如下:

(1)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完善贯标评定线上线下协同工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建立市场化贯标模式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宣贯培训和监督管理,建立贯标质量保障体系,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加快形成市场化采信机制。

(2)加快培育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新型能力

依托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鼓励地方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明确两化融合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分行业、分领域遴选一批贯标企业,组织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和中介组织,总结提炼两化融合经验和做法,开展示范推广,引导企业加快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培育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新型能力。开展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导各地科学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3)加快建立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整合信息技术、工业和通信领域的标准化资源,加强两化融合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研究制定两化融合标准路线图,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重点突破的原则,研究制定信息物理系统(CPS)、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工控系统、生产性服务等领域的关键标准,积极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织制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细分领域标准,开展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符合性评估工作。

(摘编自工信部网站)

◆ 强制性国家标准整合精简预评估工作培训会在京召开

112月15日,国家标准委在北京召开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整合精简预评估工作培训会。来自有关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和直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现场会议,京外的约60多个技术委员会代表参加了视频会议。

会上,国家标准委副主任于欣丽指出,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是建立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体制和标准体系的第一步工作,也是2016年必须完成的工作。她强调,整合精简预评估:一是严格限定范围、合理构建体系;二是认真开展研究、分析标准的应用实施情况;三是整合精简工作要确保不造成监管真空、不降低安全底线。来自国家标准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及国家标准委信息中心的专家,分别就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整合精简评估方法、化工领域整合精简试点工作以及信息化平台操作和使用作了专题报告。

强制性国家标准整合精简预评估工作由国家标准委先期组织有关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和直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其归口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进行清理评估,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再转交有关部门进行整合精简。这一工作将为全面开展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撑。

(摘编自国家标准委网站)

◆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启动仪式在广东举行

12月11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广州)启动仪式暨标准创新工作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国家标准委副主任于欣丽出席会议并表示,创新基地是推动标准化创新发展的一种尝试,对于深化标准化改革、优化标准化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创新基地是落实改革推动标准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的重要抓手。

国家标准委看重创新基地建设,将其作为标准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于欣丽强调,广州市政府作为广州创新基地的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落实创新基地建设配套政策措施,建议将创新基地纳入广州市“十三五”规划予以保障;要围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以及广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在标准化工作机制模式等方面勇于创新,探索建立技术标准创新市场化运行机制,增强服务地方政府和市场需求的能力;要加大标准化、科技创新和产业资源聚集、优化整合,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等各方面的作用,为全社会参与和从事技术标准创新搭好台、服好务,努力将广州创新基地打造为一个开放的技术标准创新服务平台,创新成果转发应用的孵化器。

于欣丽表示,国家标准委将在标准研制、技术标准信息资源服务、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标准走出去、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广州创新基地支持,同时她希望广东省质监局、广州市质监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化研究院所等有关方面要加强协作,积极支持创新基地的建设。

(摘编自国家标准委网站)

◆ 工程管理硕士标准化方向教育合作协议在京签署

12月18日,全国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办公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就共同开展工程管理硕士标准化方向教育签署了合作协议。工程管理硕士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叶金福、国家标准委办公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有关领导及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部分高校代表参加了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相关高等院校的工程管理硕士教育项目中,逐步推广开设标准化方向,根据培养需要确定培养名额面向全国招生;合作建设标准化教育骨干师资队伍,共同制订相关教学方案,联合承担课程建设、教学任务、实习实践等有关培养工作;同时,通过举办相关学术活动、在线课程等,面向社会开展标准化教育。

2015年,清华大学先在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中开设了标准化方向,第一批通过全国统考的考生将于2016年9月正式入学。

(摘编自国家标准委网站)

◆ 国家标准委成立生物技术标准化专家咨询组

12月8日,国家标准委在北京召开生物技术标准化专家咨询组成立会。专家咨询组由方向、杨焕明、张玉奎、赵进东、王志新、高福、张学敏、王红阳、王春香、盛司潼等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主要负责为生物技术领域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提供意见建议,对生物技术标准化战略及政策措施提出意见建议,提供生物技术领域标准化发展方向、工作领域和重大事项的技术咨询。

会议审议了专家咨询组工作章程,讨论了生物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以及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生物技术标准研究项目。

国家标准委副主任崔钢指出,生物技术处于科学前沿,加强标准化工作是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生物技术标准化工作首先要明确标准定位,加强生物技术领域标准化需求调研和分析,找准着力点,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专家咨询组要充分发挥参谋和指导作用,重点要对生物技术标准体系顶层构建和“十三五”期间生物技术标准化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标准化工作科学决策的水平,更好地发挥标准化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

(摘编自国家标准委网站)

◆ 中国互联网医疗标准化联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12月12日,以“互联网+医疗+标准化,共享医疗信息,服务亿万百姓”为主题的,中国互联网医疗标准化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互联网医疗标准化联盟,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杭州恒生芸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标兴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农工民主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相关领导,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相关专家学者,广东省医院协会、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杭州恒生芸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标兴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医院、企业代表以及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质量报、中国标准化杂志社等媒体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兼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何维在致辞中指出,互联网医疗是未来医疗健康服务业的必然趋势,相关的政策支持也促进了这一行业的飞速发展。他希望联盟以标准为切入点,做好IT技术与健康服务的衔接,推动就医模式、服务模式、医疗管理模式的转变,并在有代表性的市、区、县、社区做好试点,为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国家标准委副主任殷明汉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互联网医疗标准化联盟要将互联网医疗产业链上的相关单位充分吸纳进来参与联盟标准的研制,推动联盟标准在联盟内部的有效应用实施,提高标准的适用性,确保联盟标准能够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联盟标准向国家标准的转化。联盟成立后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我国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竞争,争取把经过联盟实践验证的关键标准推出去成为国际标准,扩大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影响力。

大会还就未来中国互联网医疗标准化的重点工作达成了共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应尽快建立标准体系,研制服务标准,强化政府监管,并建立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标准化机制,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中国互联网医疗标准化联盟的成立,不仅会对未来互联网医疗的规范化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也将对国际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摘编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网站)

◆ 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理事会及技术委员会成立

12月22日,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理事会及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筹备)主要发起,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的徐明总工程师主持。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59家单位的160名代表参加大会。

在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会议上,理事会成员及协会成员针对无人机系统设计生产单位基本条件及评价方法、无人机系统行业发展与标准化现状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同时,全体技术委员会专家对《无人机系统术语》和《民用无人机系统分类及分级》两项团体标准进行了审查,经过专家讨论与质询,两项标准最终通过技术委员会的审查。

近年来,中国无人机系统产业市场规模在逐年扩大,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标准的引领和规范。我国无人机系统产业亟需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高效产业链、规范市场秩序。协会的成立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石、拓展市场空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

目前,无人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发布了《民用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1项联盟标准,民用无人机系统性能测试方法联盟标准“第1部分:多旋翼飞行平台”“第2部分:直升机飞行平台”“第3部分:无线射频性能”、《民用无人机系统身份识别技术要求》和《民用无人机飞控系统技术要求》5项联盟标准立项,正在研究制定中。

(摘编自深圳市标准化研究院网站)

◆ 《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v2.0》发布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

12月29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站发布了《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v2.0》,新版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展示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的“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大数据标准体系由基础标准、技术标准、产品和平台标准、安全标准、应用和服务标准五个类别的标准组成。

(1) 基础标准

为整个标准体系提供包括总则、术语、参考模型、元数据等基础性标准。

(2) 技术标准

该类标准主要针对大数据相关技术进行规范。包括大数据集描述与评估、大数据处理生命周期技术和互操作技术三类标准。其中,大数据集描述与评估主要针对描述模型、分类方法、质量模型、评估和数据溯源等方面进行规范。大数据处理生命周期技术主要针对数据的收集、预处理、分析、可视化、访问等方面进行规范。

(3)产品和平台标准

该类标准主要针对大数据相关技术产品和应用平台进行规范,包括系统级产品和工具级产品相关标准及测试规范。其中,工具级产品规范包括平台基础设施、预处理类产品、存储类产品、分布式计算工具、数据库产品、应用分析智能工具、平台管理工具类产品的的技术、功能、接口等进行规范。相应的测试规范针对相关产品和平台给出测试方法和要求。

(4)安全标准

数据安全作为数据标准的支撑体系,贯穿于数据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抛开传统的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安全标准主要包括通用要求、隐私保护两类标准。

(5)应用和服务标准

应用和服务类标准主要是针对大数据所能提供的应用和服务从技术、功能、开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主要包括开放数据集、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和领域应用数据四类标准。其中开放数据集标准主要对向第三方提供的开放数据包中的内容、格式等进行规范;数据交易平台和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标准是针对大数据服务平台所提出的功能性、维护性和管理性的标准;领域应用数据标准指的是各领域根据其领域特性产生的专用数据标准,包括工业、电子商务等领域。

《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v2.0》还根据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整理出了已发布、已报批、已立项、已申报、在研、拟研制的大数据相关国家标准93项。

据《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v2.0》介绍,我国在数据管理、云计算、信息安全等方面,已经发布和在研的相关标准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缺乏标准化整体规划。数据分析、数据安全、数据质量管理等技术标准,以及数据处理平台、开放数据集、数据服务平台类新型产品和服务形态方面的标准急需研制。

(摘编自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5年年会召开

12月16日,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6)2015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标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马林聪主持会议,标委会委员、顾问及有关专家共35人参加了会议。

马林聪主任委员着重指出,SAC/TC 286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前瞻性地为当前我国标准化发展进程中提出的新的概念、理念、问题等提供理论导向、方法指导和建议。

会上,强毅副主任委员主持审查了《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国家标准英文译本翻译通则》和《标准化工作指南第5部分:国家标准英文译本通用表述》国家标准送审稿,马德军副主任委员主持审查了《团体标准化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国家标准送审稿。与会委员和专家逐条对3项国家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并分别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最后,委员们一致同意通过对3项国家标准的审查,并要求工作组按照审查意见整理后形成报批稿,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摘编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网站)

◆ 智能硬件三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启动

12月8日,智能硬件标准体系框架及可穿戴设备标准化需求研讨会暨三项国家标准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这三项国家标准包括《可穿戴产品分类与标识》《可穿戴产品数据规范》《可穿戴产品应用服务框架要求》。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处长孙文龙、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侯建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副处长刘大山以及来自产学研界的40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处长孙文龙讲到,目前我国在人机交互、设备互连等领域已有一定的标准化基础,三项标准是一个起点、一个原点,希望各位专家将其作为一项事业,做好相关工作。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侯建仁表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经历过高速发展并已大量普及的产品今年纷纷呈现负增长,出现产能过剩。目前已开展的智能硬件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对于引导尚处于培育期的智能硬件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硬件的重要部分,应打好基础,从标准的角度,在数据、接口、协议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好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等工作。

会议重点研究讨论了智能硬件标准体系框架以及目前产业、市场和应用中的热点产品可穿戴设备的标准体系和未来工作规划,全面拉开了智能硬件标准体系框架研究以及可穿戴设备标准化工作的序幕。

(摘编自《中国邮电报》)

◆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将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作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有了更多的限定,其中,供给硫含量更低的汽柴油成为减少大气污染的一项工作。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一样,自2016年1月1日起,包括江苏在内的东部11个省份将全部销售国Ⅴ标准汽柴油。

据不完全统计,由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占到的贡献度约为8%。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其中,汽柴油中含有的硫含量越高,在其点火燃烧过程中,含硫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就被越多排放出来,成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从12月1日起,江苏省将在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市行政区域的加油站(点)开始销售第五阶段车用乙醇汽油,同时在江苏全省行政区域内的加油站(点)销售第五阶段车用柴油。

2015年初,国家将国Ⅴ汽柴油标准全国覆盖升级时间提前至2017年初,但随着部分地区油品升级加速,东部11省份在2016年1月1日就将全部销售国Ⅴ标准汽柴油,比国家规定提前整1年。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

◆ 婴童纺织产品强制性国标2016年6月1日起实施

我国首个针对婴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出台,将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项标准的过渡期至2018年5月31日;在过渡期内,2016年6月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允许在市场上继续销售;2018年6月1日起,市场上所有相关产品都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

GB 31701—2015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安全技术要求,正式实施后,婴童纺织品行业可能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小微服装企业如不及时更新应对,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摘编自中国纺织助剂网)

◆ 风电行业标准(送审稿)顺利通过审查

12月3至5日,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电场并网管理分技术委员会2015年年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所牵头编制的能源行业标准《风力发电场有功功率调节与控制技术规定》《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测试规程》和配合编制的能源行业标准《风电场调度运行信息交换规范》送审稿进行了审查。

与会专家对标准的条文进行逐条细致的讨论,对部分条款提出了修改意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风力发电场有功功率调节与控制技术规定》等上述3项能源行业标准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专家审查组一致同意通过对标准送审稿的审查。

《风力发电场有功功率调节与控制技术规定》规定了风电场有功功率调节与控制的技术要求,包括控制原则、控制系统及控制能力测试等;《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测试规程》规定了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能力的测试条件、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测试程序和测试报告内容;《风电场调度运行信息交换规范》规范了并网风电场(包括升压站)调度运行信息交换内容、方式和技术要求。此3项标准将为规范风电场并网运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对保证当前大规模风电的安全并网运行,促进未来大规模风电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网站)

◆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1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JGJ 367—2015《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于2015年6月3日发布,并于2015年12月1日开始在全国实施。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东南大学和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晶宫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盛旺装饰设计研究所、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22位专家 编写。

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的主编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高祥生介绍,本规范适用于城镇住宅的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对住宅套内空间中共用部分、地下室和半地下室、无障碍设计、建筑设备、安全防范等装饰装修设计的内容作了规定,也对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的文件深度也作了规定。其中,设计文件深度明确了设计各阶段中需要的图纸、图纸表达的深度。本规范中对住宅室内装饰装修中的绿色环保、节能、节水、节材的措施,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采用提出了要求和规定。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的工程量大,但一直缺少设计规范。设计单位只能根据需要和各自的理解,制定各自的设计标准和方法,从而造成了设计内容不统一,深度不一致,制图不规范,图纸不完整、不系统等问题,对住宅的结构安全、环保、质量、施工、监理等造成诸多缺陷。本规范的编写、发布、实施,填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使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有章可循。

(摘编自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网站)

◆ 新版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发布

12月28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发布了新修订的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T 20234.2—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GB/T 20234.3—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 直流充电接口》、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等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此次修订的5项标准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交流充电占空比和电流限值的映射关系与国际标准兼容,并为今后交流充电的数字通信预留拓展空间。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直流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信协议等国家标准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为世界4大直流充电接口标准,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充换电领域的影响力。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指出,新标准对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为充电设施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确保了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避免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充电“孤岛”,有利于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对促进电动汽车产业政策落地,增强购买使用电动汽车消费信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一步,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将会同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有关行业部门加强对新标准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加快推动产业政策引用新标准,推动充电设施产品认证与准入管理制度使用新标准,促进充电设施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按新标准组织生产,已建、在建充电设施要按新标准进行更新升级换代。同时,国家标准委将加快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加强充电设施互操作性测试、充电站安全防范、运营服务等配套标准的制定工作,为充电设施管理、运营、维护等各环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广泛布局的初期,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效避免因充电设施与车辆不兼容问题可能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方便电动汽车用户使用,促进我国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新标准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准入,把符合新国标作为充电设施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加强新标准的执行约束性和强制性。同时,国家能源局还将开展充电设施互操作性测试活动,开展充电服务平台的信息互通标准研制,实现充电结算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促进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较2014年底增加1.8万个,同比增速58%。电动汽车充电用接口及通信协议作为实现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的基本要素,其技术内容的统一和规范,是保证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

(摘编自国家标准委网站)

◆ 2016年洗衣机节水性能评价将有标准可依

QB/T 4829—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节水型洗衣机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行业标准将于2016年1月1日实施。12月24日上午,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主办的“节水型洗衣机评价方法及选购技术论坛”暨科技家月度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对QB/T 4829—2015做了简介,就避免容量虚标节水型洗衣机测试方法进行探讨,并由企业代表介绍了节水型洗衣机产品研发相关技术问题。

现行的洗衣机产品标准GB/T 4288—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虽然对洗衣耗水量提出了要求,但没有提出节水等级的概念,也没有相应的量化要求。重要的是用水指标不属于强制性内容。澳大利亚和我国香港地区已开始实施洗衣机节水标识制度,只有达到节水等级的产品方可上市销售,鉴于此,有必要尽快针对不同类型的洗衣机提出用水限制性要求,并对节水等级提出量化指标要求。

QB/T 4829—2015是国际上首个使用用水指数评价洗衣机节水能力的标准,此标准的实施,意味着2016年国内市场上将出现第一批真正意义的节水型洗衣机,这也将是国际上第一批节水型洗衣机。标准的实施将彻底改变目前以额定洗涤容量作为产品洗涤能力标志的现状,用洗涤桶容积标示洗涤能力的大小,将有效地避免容量虚标现象的发生,使得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

QB/T 4829—2015行业标准,采用实测洗涤桶容积换算获得的试验负载进行洗净、用电量和用水量等项目的试验,有效地避免了洗涤容量虚标现象。标准首次采用漂洗率表示洗衣机的漂洗性能,技术指标直观易懂,测试方法重复性好;首次采用用水指数(根据用水量、洗净比和漂洗率的测试结果,通过加权计算获得)评价洗衣机的节水能力,按用水指数将洗衣机分为1、2、3等三个等级,1级综合节水能力最强。同时,QB/T 4829—2015行业标准也是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用水指数评价洗衣机的标准,标准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随着家用洗衣机产品节能源、节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不被看重的漂洗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产品设计时考量洗衣机性能,须在洗净、用电量、用水量和漂洗性能指标上做出选择,而这些抉择是随时代进步而不断改进和变化的,需要在这几个相互制约的指标中权衡利弊,由于漂洗测试方法的不确定性,在上述几个指标的权衡中漂洗性能往往处于下位,以至于目前漂洗成为一个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QB/T 4829—2015行业标准,是为配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提出的有实际意义和影响效益的标准之一。标准制定过程中通过研究不同种类电动洗衣机的用水量及国外节水型洗衣机的检测数据,针对波轮式洗衣机、搅拌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用水量的区别,确定用水量限值,并可以确定漂洗率的试验方法,以及一般节水、中级节水和超级节水型洗衣机用水量的量化指标。可以使制造商能够获取需要采集和评价的信息,以便于产品开发和销售时向设计人员和消费者提供。

(摘编自慧聪家电网)

◆ 国标《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8月实施

12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第1003号公告,批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1153—2015,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

GB/T 51153—2015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共同主编。GB/T 51153—2015全文共分十章和一个附录,其核心内容是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空气质量、运行管理和创新。

GB/T 51153—2015符合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统筹考虑医院建筑能耗、安全性能要求高、医疗流程复杂、室内外环境要求严格、各功能房间用能用水要求差别较大等突出特点;明确GB/T 51153—2015对医院建筑的针对性,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开展项目试评,增强GB/T 51153—2015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开展相关科研课题研究,进一步增强GB/T 51153—2015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常规的绿色建筑技术主要有墙体保温、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污水分流、雨水回用、中水处理等节水技术,还包括节地技术和节材技术。医院建筑与其他建筑不同,构造更为复杂。医疗区域有门诊区、急诊区、住院区、试验区、检查用房以及净化区域、手术室、ICU等,配套设施包括垃圾污衣回收点、空泵站房、液氧站、医疗污水处理中心等。

常规的节能措施应用于医院建筑应经过合理性分析,此外,还应采取一些包括优化医疗流程布局、急救车采用绿色通道设计、医院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医疗废气可靠排放等节能、安全、人性的方式。

业内专家认为,在医院建筑中,应该以简单技术和常规技术为主体,同时还应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把绿色建筑领域的高新技术按照资源、环境、气候等相关要求,改造重组成属于绿色医院建筑的适宜性关键技术体系。如急救车绿色通道设计、医院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等。

绿色可持续的理念是在为人们创造舒适环境的同时保护环境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体现在医院建筑方面就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院建筑成本的节约,这并不是指医院建筑都应该偷工减料,而是在保证医院建筑质量的同时采用最实用的建筑方案,尽可能地节省建筑开支,避免追求大肆铺张、华而无实的外观建筑。

(摘编自能源世界)

◆ CSM与欢网合作 智能电视大数据将标准化

12月21日,CSM媒介研究与欢网科技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宣布共同开展智能电视大数据在电视收视领域的研究,携手推动和建立智能电视收视大数据的标准化应用,开展智能电视多维数据的研究应用。此次战略合作将聚焦智能电视大数据,共同研究智能电视大数据在电视收视行为、广告效果评估与受众研究领域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共同推动建立智能电视收视数据系统应用的行业性标准;共同推进智能电视大数据的互通与集结,建立数据联盟;共同开展智能电视广告全方位监测和第三方效果评估研究;合作开展互动应用服务、家庭互联网行为等智能电视多维大数据研究应用。

欢网科技CEO吴盛刚指出:“智能电视目前的大数据质量缺乏保证,数据分析过程‘黑盒子’等行业发展早期还存在不足,希望可以通过合作来规范行业秩序,并提升行业能力,更好推动产业发展。”CSM总经理徐立军指出:“在挖掘大数据金矿过程中,建立智能电视大数据在收视领域的权威、统一的标准化平台,是推动电视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双方还将通过大数据和抽样小数据的融合、收视数据与多类型数据的融合,开启智能电视多维大数据研究,拓展业务合作领域。

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所所长刘燕南教授认为:“跨屏传播时代,新媒体大数据和传统抽样小数据同时并存,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打破数据壁垒,打通大小数据,探寻从媒介融合到效果融合、数据融合的科学之路,是一项重要的时代命题。”

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秘书长包冉认为,“智能电视三大要素:可联网、开放OS、互联网电视平台接入准则,行业需要透明化发展。新数据时代对消费者个体行为的洞察是对未来具有深刻意义的良性推动”。

(摘编自数字电视中文网)

深圳:深圳市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编码应用

12月11日,深圳市发改委牵头在深圳市民中心召开了“专题研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编码”相关事宜的会议。深圳商联商用公司、普天新能源公司、比亚迪公司、前海巴斯巴公司、奥特迅公司、深圳通公司、中兴新能源公司及科陆电子公司代表,以及深圳市标准化研究院物品编码管理中心、深圳标准孵化工程中心研究团队参加了会议。

会上,深圳市标准化研究院项目组成员就“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编码”标准草案作了全面介绍,阐述了充电桩编码规则与原理、所配备二维码标识的信息收集规范。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编码”初步讨论采用GS1位置码的编码方式,并结合当今应用广泛的二维码作为标识信息的载体。在编码方面,拟采用GS1位置码,该编码具有国际化、统一性、稳定性和可拓展性的优点;自动化识别上,拟采用二维码标识,能有效让充电桩信息透明化,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在一定程度上为充电桩的预约充电、缴费等业务提供在移动平台的支持。

(摘编自深圳市标准化研究院网站)

上海:国内首个城市标准化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12月4日,全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标准化工作会议暨城市标准化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内首个城市间的标准化联盟组织——城市标准化创新联盟宣告成立,首批入盟城市签订合作协议。

在国家标准委的积极推动下,由上海、南京、郑州、广州、成都、厦门、青岛、黄石以及义乌等9个试点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城市标准化创新联盟,秘书处设在上海市质监局,指导部门为国家标准委。首批9个试点城市在签署协议后纷纷表示,要站在当前改革发展和国家战略这一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创新思维,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不断加强联盟城市间的紧密合作,努力打造“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的新型城市标准化联盟。

下一步,联盟城市要按照“围绕一条主线、强化二大服务、着力三个坚持”的联盟指导思想,不断拓展城市标准化工作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合作工作的有效性和贡献率,即:一要以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二要强化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和重大战略为重点;三要坚持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联合、协同、共赢”的工作方针,坚持“互议互谋改革发展、互建互推体制机制、互联互通资源信息、互定互认联盟标准、互利互享创新成果”的合作原则,让城市标准化工作在创新中激发活力、在联盟内凝聚合力,共同为国家改革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

福建:福建成立电子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2月25日,福建省电子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福建省电商标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此举意味着福建省成为全国开展电子商务标准化的省份之一。

福建省电商标委会由37位委员组成,分别来自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电商平台(企业)等单位。随着该标委会的成立,福建省将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从应用标准、流程标准、技术支撑标准三个维度,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制修订工作;依托福建省现有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等,实施电子商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培养电子商务标准化专业人才。

在成立大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审议了福建省电商标准体系框架,并对拟发布的电子商务地方标准《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信息描述规范茶叶》《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信息描述规范 运动鞋》及《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设置与服务要求》进行讨论。

福建全省9个设区市入围2014年中国“电商百佳城市”;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四地先后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134.8亿元,网络零售额855.9亿元,其中,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230.9亿元,同比增长76.2%。

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然而,市场自身难以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标准缺失、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信息传递不畅等,成为制约我国电商发展的瓶颈。电子商务企业亟待从之前的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建立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将各关键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实施有机结合,有助于行业树立统一的游戏规则,引导电商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摘编自东南网)

猜你喜欢

国家标准标准化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