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力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6-04-06阳令明张俭民李丽民

山西建筑 2016年27期
关键词:结构力学研讨考核

阳令明 张俭民 李丽民

(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结构力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阳令明 张俭民 李丽民

(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论述了结构力学课程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必要性,根据研讨式教学启发性、探索性、多样性等设计原则,从教师讲解和布置任务、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补充、课程评价及教学总结五个环节进行了结构力学课程研讨式教学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为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研讨式教学,结构力学,教学改革,考核方式

研讨式教学法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教学方式,是西方国家高校采取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也在积极推行研讨式教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怀化学院、湘潭大学、上海师大、首都师大、长沙理工大学、吉首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众多高校陆续在大学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应用[1-4]。

1 结构力学课程研讨式教学的必要性

1.1 研讨式教学是结构力学教学现状的切实需要

传统的课程教学采用“讲授—接受”型的演讲式教学,教学方式、手段和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机械,信息输送方式单向,疏忽了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研讨式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型、主动型学习为主,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解决关键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和研究、探讨的结合。研讨式教学对结构力学课程有很好的适用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研讨式教学是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切实需要。

1.2 研讨式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重要手段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混凝土结构原理一起被誉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功”“看家本领”,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计算的基本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应用型高校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土木工程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它不再是以传统单向的灌输知识为主,而是以学到方法和能力为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研讨式教学是结构力学课程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重要手段。

2 结构力学课程研讨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2.1 启发性原则

问题是一切真正知识发展的前奏,问题表面上是无知或不知的,但却凝聚着许多已知的知识。教师在研讨式教学设计时,要注重问题启发和情境设计的作用,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去自觉的、深入的思考,对研讨的结果进行诊断和评价,或者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实现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和灵活运用,培养出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2.2 探索性原则

研讨式教学就是通过设定一个情景,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分析、怀疑和批判,从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教师在确定研讨议题时,任何一个题目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然会主动的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更深入的去挖掘课题成果或提出新的问题,甚至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当然,学生的自由想象与讨论也不是松散与随意的,这种探索也应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教师应以更广博的知识、成熟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3 多样性原则

一方面,课程的考核呈现多样性,教师确定的论题要体现层次性、基础性的内容,基于学生个体接受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差别,以及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学习信念及学习动机的不同,研讨成果或结论的深度必然不一样,成果的考核评价也应呈现多样性、多元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研讨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也呈现多样性,以“问题教学法”为主导,辅以讨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研讨会等多种教学。

3 结构力学课程研讨式教学的实践

3.1 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国内外高校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一般按教学步骤进行,以4个或5个步骤为主,考虑到结构力学教学课时安排,以及课程性质的要求,教学过程并不能做到每一个知识点都通过研究、讨论实施,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将研讨式教学也分为五个环节,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教师讲解和布置任务,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模块的设计、研讨议题的确定等,每一个内容都应服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结构力学划分为五个教学模块,即工程结构优选计算简图模块、结构几何组成分析模块、静定结构模块、超静定结构模块、结构动力特性模块,每一个模块选取一个或几个议题开展讨论,比如静定结构模块,研讨主题在本模块开始之前布置,如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是16个,那么选择第15个或第16个课时作为研讨的时间,这样学生对本模块教学内容基本掌握,形成初步的知识基础,再根据教学进度确定研讨的主题是选择一个还是几个,议题可以选择已知单个静力荷载作用下,以Q235钢为材质,确定钢材用量最省的静定结构形式,或者静定结构独立平衡方程如何确定等。

第二步:课前准备,包括讨论时间的安排、班级学生的分组、讨论时间的分配、考核评分标准的公布,以及资料的查找等。教师在上课前告诉学生研讨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成绩的考核方式,以及如何采用学校资源查索引、检阅文献、设计实验或计算机模拟,学生的分组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按寝室分组,即6个或7个人一组,研讨小组的任务是共同查找资料、开展组内讨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者制作PPT课件、推选组内演讲人,告知学生的期未成绩综合评定的标准之一就是小组表现。

第三步:课堂讨论,包括小组的讨论、学生的课堂讲解、课堂评议等,是研讨式教学的核心环节。小组人员通过讲稿开展组内讨论,时间控制在15 min左右,代表的讲解效果代表了整个小组的成绩,组员应互相质疑、互相讨论、互相纠正、互相帮助,教师应特别注意口齿不伶俐、不自信、有约束感的同学,合理引导交流进程,适时解答疑问,讨论完成后由组员推选出代表上台讲解,总时间控制在30 min,每个小组5 min左右,教师、全体学生就讲解者的教学内容、仪态、语言、课件设计以及成果或结论进行评议、打分,最后教师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第四步:课后补充,包括布置课程作业、课外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撰写成果报告、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等。由于每一个教学模块都具有一定的相异性,使得任何一次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课后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教学模块完成后,教师布置适当的课程作业,检查成果报告,构建交流平台,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建立教学效果评价和反馈鼓励机制,了解教学实际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每一步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第五步:课程评价和教学总结,包括开展教学反思、课程评价和考核,这个环节既包括每一模块的评价与总结,也包含整个课程的评价与总结。每一个教学模块完成后,教师根据教学效果评价及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研讨设计,所有模块完成后,教师就整个课程教学开展调查,形成总结报告。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的考核方式应摒弃“一卷定高低”的评价方式,应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考察以及个体差异性,公开打分,合理评价。

3.2 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考核

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结构力学研讨式教学的评价,一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的考核;二是研讨过程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目前,结构力学课程的成绩评定一般根据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的分数比重一般为20∶80),对研讨式教学建议采用教考联动的考核方式,把常规考核方式中期未卷面考试成绩比重降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卷面成绩40%,教学研讨40%。研讨式教学则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成果的评价、研讨过程的评价,各衡量指标如下: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讲稿占教学研讨成绩的10%,编制一份有关研究资料和参考资料的分类索引10%,在小组内报告研讨或代表小组上台讲课50%(其中自我评价20%,同学评价20%,教师评价10%),参与评课和课堂讨论25%,撰写评学议教的文章或推导出有益结论或成果5%,一般结构力学课程开展5次左右的研讨,每一次所占比重相同。

4 结语

研讨式教学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或研究生阶段,专门针对大学本科生课堂教学的还较少,大学课程研讨式教学大都是在探索过程中,教学经验较少,教学实践时间短,没有形成有效的、经典的教学范式,尤其是结构力学课程应该还是首例。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研讨式教学的参与兴趣非常的高,研讨式教学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独立学习思考,为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1] 毛新宇,王志军.实验课研讨式教学实际问题探讨——以北京大学电子线路实验课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32-35.

[2] 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8(2):109-112.

[3] 唐常春.城市规划理论课研讨式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5):115-119.

[4] 丁宇奇,刘巨保,李 伟,等.基于研讨式教学的应力分析与Ansys应用课程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222-22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eminar style teaching reform inStructuralMechanics★

Yang Lingming Zhang Jianmin Li Limin

(Civi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Department,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Yongzhou425199,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StructuralMechanicscarrying out the seminar style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enlightening, exploratory and diversity and other design principles of seminar style teaching, based on the five links as the teachers teaching and layout of tasks,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classroom discussion and deliberation, after-school supplement and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experience summarization, the seminar style in structural mechanics is constructed, and its evaluation mode is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forward-looking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in structural mechanics.

seminar style teaching, structural mechanics, teaching reformation, evaluation mode

1009-6825(2016)27-0219-03

2016-07-17

阳令明(1984- ),男,硕士,助教

G642.0

A

★:湖南科技学院教改项目“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结构力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KYJ2016035)

猜你喜欢

结构力学研讨考核
内部考核
浅谈新时代下结构力学在教学中的改革
Sphere梯度孔结构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工程设计中结构力学概念的应用
工程设计中结构力学概念的应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复合材料轴结构力学性能预测及铺层方案设计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