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磷酸及磷酸盐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现状

2016-04-06范佳利李维屈云张亚娟

食品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焦磷酸磷酸钙食品级

范佳利 李维 屈云 张亚娟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功能性磷酸盐宜昌市重点实验室,湖北宜昌443007)

食品磷酸及磷酸盐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现状

范佳利*李维**屈云张亚娟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功能性磷酸盐宜昌市重点实验室,湖北宜昌443007)

食品级磷酸及磷酸盐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其作为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性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烘焙制品、饮料、水果、蔬菜、方便食品等领域,对食品品质的提高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将其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开发使用的食品级磷酸盐种类主要有钠盐、钾盐、钙盐、铵盐及特殊功能的镁盐、铁盐等,常用品种有30多种,复合复配型磷酸盐品种则更多。

1 国内外在食品中允许使用的磷酸及磷酸盐种类

1.1美国联邦法规及FCC

美国食品添加剂法规由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制定,然后通过《食品化学法典》(FCC)予以公布。FCC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各论,用于验证食品成分的纯度及特性,主要涉及食品级化学品、加工助剂、调味剂、维生素和功能性食品配料等。

FCC8(英文版)中公布的磷酸盐种类有33种,包括磷酸和32种磷酸盐,其中磷酸钠盐9种: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不溶性聚偏磷酸钠、三偏磷酸钠;磷酸钾盐6种: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三钾、焦磷酸钾、三聚磷酸钾、聚偏磷酸钾;磷酸钙盐5种:磷酸二氢钙、磷酸氢二钙、磷酸三钙、酸式焦磷酸钙、焦磷酸钙;磷酸镁盐3种:磷酸二氢镁、磷酸氢镁、磷酸三镁;磷酸铵盐2种: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铁盐2种:磷酸铁、焦磷酸铁;复合磷酸盐5种:酸式磷酸铝钠、磷酸铝钠、三聚磷酸钾钠、磷酸铵铁、焦磷酸铁钠。

此外,新品种焦磷酸一氢三钠虽然在FCC8中没有公布质量规格信息,但是已于2009年获得美国FDA认可(GRN No.300),被认为是“总体认定安全(GRAS)”类物质,允许在香肠、鱼类和海鲜产品中使用。

1.2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法规

在欧洲,食品添加剂监管由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统一负责。欧洲食品安全局下设食品添加剂和营养源的专家组(ANS小组),专门负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风险评估、审批和已有品种的再审批等。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法规(EC)No 1333/2008(2013年修订)中作为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的磷酸盐种类为25种,包括磷酸和24种磷酸盐:E338磷酸,E339(i-iii)磷酸钠盐(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E340(i-iii)磷酸钾盐(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三钾),E341(i-iii)磷酸钙盐(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三钙),E343(i-ii)磷酸镁盐(磷酸二氢镁、磷酸氢镁),E450(i-vii)焦磷酸盐(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一氢三钠、焦磷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钾、焦磷酸四钾、焦磷酸钙、酸式焦磷酸钙),E451(i-ii)三聚磷酸盐(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钾),E452(i-iv)聚偏磷酸盐[聚偏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四聚磷酸钠、不溶性聚偏磷酸钠)、聚偏磷酸钾、聚偏磷酸钙钠、聚偏磷酸钙]。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法规(EC)No 1925/2006中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允许使用的磷酸盐种类为2种,包括焦磷酸铁、焦磷酸铁钠。

1.3CAC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GSFA)

196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成立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设有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JECFA)。JECFA发挥着独立科学委员会的作用,负责进行分析评估并向粮农组织、世卫组织及该两组织的成员国提供建议。

Codex STAN 192—1995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GSFA)规定了在各类食品中可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情况。Codex STAN 192—1995(2015修订版)中允许使用的磷酸盐种类为30种,包括磷酸和29种磷酸盐:INS 338磷酸,INS 339(i-iii)磷酸钠盐(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INS 340(i-iii)磷酸钾盐(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三钾),INS 341(i-iii)磷酸钙盐(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三钙),INS 342(i-ii)磷酸铵盐(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INS 343(i-iii)磷酸镁盐(磷酸二氢镁、磷酸氢镁、磷酸三镁),INS 450(i-vii)焦磷酸盐(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一氢三钠、焦磷酸钠、焦磷酸二氢镁、焦磷酸四钾、焦磷酸钙、酸式焦磷酸钙),INS 451(i-ii)三聚磷酸盐(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钾),INS 452(i-v)聚偏磷酸盐(聚偏磷酸钠、聚偏磷酸钾、聚磷酸钙钠、聚偏磷酸钙、聚磷酸铵),INS 542骨质磷酸盐(Bone phosphate)。

1.4日本厚生劳动省《食品卫生法》

在日本,厚生劳动省负责制定食品及添加剂的生产、加工、使用、烹饪、存储的标准,以及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食品卫生法实施条例》列出指定食品添加剂名单,并对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要求、审批过程、进口申报、产品检验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包含了普通意义上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加工助剂、香料等)。其中允许使用的磷酸盐种类为23种,包括磷酸和22种磷酸盐: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三钾、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氢镁、磷酸三镁、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钠、焦磷酸四钾、酸式焦磷酸钙、焦磷酸铁、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钾、六偏磷酸钠、聚偏磷酸钾。

1.5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13年国家卫生部并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立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下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要负责组织拟订食品安全标准,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交流,承担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审查。

在我国食品级磷酸及磷酸盐允许使用的种类共23种,其使用主要是按照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GB 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执行。

1.5.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中规定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直接使用的有19种,包括磷酸和18种磷酸盐: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三钾、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氢二铵、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一氢三钠、焦磷酸钠、焦磷酸四钾、酸式焦磷酸钙、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聚偏磷酸钾。

此外还包括可以用作食品用香料的有2种:磷酸三钙、六偏磷酸钠;以及允许用作食品加工助剂的有9种:磷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三铵。

1.5.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14880—2012中规定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的有8种:焦磷酸铁、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氢镁、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

2 国内外磷酸及磷酸盐在食品中允许使用的范围和限量

食品级磷酸及磷酸盐在食品中主要应用于肉制品、水产品、烘焙制品和乳制品等领域,以肉制品和水产品中磷酸盐的使用规定为例,对比美国、日本、欧盟、CAC等国家地区与中国之间的差异。

在美国磷酸及磷酸盐属于GRAS类食品添加剂,可以应用于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各类食品,按照良好操作规范进行使用。

在日本磷酸及磷酸盐可以应用于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各类食品,未规定最大使用限量,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欧盟将磷酸及磷酸盐作为一类食品添加剂进行统一规定,在肉制品(预制肉制品、熟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5 000 mg/kg;在冷冻水产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5 000 mg/kg,在水产罐头、Surimi肠类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 000 mg/kg。

CAC规定磷酸及磷酸盐具有相同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SFA详细规定了其在各类允许使用的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如在冷冻肉制品和预制肉制品中为2 200 mg/kg,在熟肉制品(片状或者块状)中为1 320 mg/kg,各类香肠(碎肉制品)中为2 200 mg/kg;在水产品中(冷冻水产品、熟制水产品、预制水产品、水产罐头等)均为2 200 mg/kg。

我国GB 2760—2014中规定磷酸及磷酸盐在肉制品中(预制肉制品、熟肉制品)的最大使用量为5 000 mg/kg;在冷冻水产品和冷冻鱼糜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5 000 mg/kg,在预制水产品和水产罐头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 000 mg/kg。

3 我国食品级磷酸及磷酸盐的法规标准存在问题分析

3.1产品标准

3.1.1食品级磷酸

磷酸按照生产工艺主要可分为热法磷酸和湿法磷酸,目前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湿法工艺为主,而国内以热法工艺为主,逐步向湿法工艺转移。美国、欧盟等地区的食品级磷酸主要来自净化湿法酸,而我国的国家标准GB 1886.15—2015食品添加剂磷酸中则规定该标准仅适用于热法生产的食品添加剂磷酸。随着国内湿法磷酸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标准的滞后性日益显现。目前兴发集团与瓮福集团正在积极争取,通过联合申请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交将湿法磷酸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或者修改食品添加剂磷酸国家标准等建议,以便与国际标准接轨,规范和引导食品级磷酸技术和市场良性发展。

3.1.2食品级磷酸盐

国外的食品级磷酸盐产品标准中一般未对产品生产工艺或原料进行规定,而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盐的标准中则对产品生产所需原料或工艺进行了规定,其中原料磷酸均规定为热法磷酸,而碱有规定为纯碱或烧碱(GB 25557—2010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也有规定中只有纯碱(GB 25566—2010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有规定为氢氧化钾或碳酸钾(GB 25563—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钾),也有规定中只有氢氧化钾(GB 25561—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钾)。

建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结合食品添加剂磷酸的标准,根据磷酸盐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将热法磷酸、湿法磷酸、纯碱、烧碱、氢氧化钾、碳酸钾等原料或工艺的使用规定进行修改完善,促进我国食品级磷酸盐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2产品使用标准

世界各国都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食品添加剂肯定列表进行增补或删减,随着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级磷酸盐种类差距与国外越来越小。GB 2760—2011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磷酸盐只有15种,GB 2760—2014中磷酸盐种类扩大到19种,新增了4种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一氢三钠、偏磷酸钾、酸式焦磷酸钙、焦磷酸四钾;新增1种食品加工助剂磷酸三铵(发酵工艺);删除1种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但是与美国、欧盟、CAC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仍有一定差距,如三聚磷酸钾、焦磷酸钙、三偏磷酸钠等常见磷酸盐还未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以内,还需要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磷酸盐生产企业或者食品加工应用企业共同努力,使我国的食品磷酸盐生产和应用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刘锐萍,裴庆润,张铁军,等.食品中磷酸盐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饮料工业,2007,10(2):9-11.

[2]骆鹏杰,张俭波,贾海先,等.日本和韩国食品添加剂管理与法规标准的概述[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4(7):88-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53-188.

[4]中华人名共和国卫生部.GB 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12-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 1886.15—2015食品添加剂磷酸[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1-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25557—2010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25566—2010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25563—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钾[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25561—2010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钾[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8.

Present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for food grade phosphoric acid and phosphates

FAN Jiali*LI Wei**QU YunZHANGYajuan
(Hubei xingfa chemicals group limited company,Functional phosphates key lab ofYichang city,Hubei Yichang 443007,China)

介绍了食品磷酸及磷酸盐在美国、欧盟、CAC、日本和中国食品添加剂法规及相关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种类、使用范围及限量,并对其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可为我国食品磷酸及磷酸盐的生产、应用管理和出口食品中磷酸盐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

食品磷酸;磷酸盐;食品安全法规标准

The allowed type,scope and limited use of food grade phosphoric acid and phosphates in food additive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of the United States,the European Union,CAC,Japan and China were introduced,and their food safety was discussed.It could be used to strengthen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management of China's food grade phosphoric acid and phosphates,and the use management ofphosphates in food exports.

food grade phosphoric acid;phosphates;food safety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TS396.1

A

1673-6044(2016)03-0015-04

10.3969/j.issn.1673-6044.2016.03.005

*范佳利,男,1986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硕士,工程师。

**李维,通讯作者,E-mail:lw999OK@163.com

2016-07-10

猜你喜欢

焦磷酸磷酸钙食品级
焦磷酸哌嗪的制备及其在高分子材料阻燃中的应用
“食品级”化妆品是个“坑”
影响粉尘中二氧化硅测定的主要因素
揭秘“食品级”肌肤营养素
HPLC-ELSD法同时测定鹿角霜中碳酸钙和磷酸钙
增强食品级润滑剂应用保障食品企业安全高效生产
增强食品级润滑剂应用保障食品企业安全高效生产—访加拿大石油公司技术服务经理陈海涛
离子色谱法测定可溶性焦磷酸铁中柠檬酸、焦磷酸的含量
一种高效稳定的磷酸钙转染HEK293T细胞的方法
磷酸钙改善陶瓷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