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树市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成效与建议

2016-04-04董万红裴海河王晓峰榆树市正阳街道农机管理服务站吉林榆树0400榆树市环城农机管理服务站吉林榆树0000榆树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吉林榆树0400

时代农机 2016年5期
关键词:机械化

董万红,裴海河,王晓峰(.榆树市正阳街道农机管理服务站;吉林榆树 0400;.榆树市环城农机管理服务站,吉林榆树 0000;.榆树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吉林榆树 0400)



榆树市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成效与建议

董万红1,裴海河2,王晓峰3
(1.榆树市正阳街道农机管理服务站;吉林榆树130400;2.榆树市环城农机管理服务站,吉林榆树130000;3.榆树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吉林榆树130400)

摘要:通过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使榆树市过去在农机化发展上“重数量、轻质量,重使用、轻管理”的做法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正在向全程、环保和质量效益型发展,在此基础上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不断探求农机化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农机化发展;机械化;成效与建议

榆树市在发展农业机械化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53年就被确定为全国十一个试办机械化的试点县份之一,2007年被列为全国一百个农机化示范区。随着2004年农机促进法的贯彻落实以及2006年起的农机补贴政策的连续实施,榆树市的农机化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榆树市是全省的农业大市和产粮大市,连续十一年被国家评为粮食生产标兵县市,全市现有耕地面积33.7万hm2,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在24万hm2以上,占耕地面积的71%。

1 建设农机化示范区的基础与实施成效

目前,榆树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到2015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72.4万kW,比上年增加19.4万kW;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8015台,其中50马力以上达到8234台,分别比上年增加2163台和1762台;水稻插秧机保有量3438台,比上年增加847台;玉米收获机达到3178台,水稻收割机1091台,分别比上年增加378和236。配套农具保有量达到14万台(件),比上年增加3000台。由于农机补贴和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拉动,农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到2015年末,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专业农机化服务组织1485个,农机固定资产超50万元的农机大户780个,这些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承担着全市70%农田的耕、种、收等机械作业,农机化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2007到2009年的三年时间,在全市建设农机化示范点300个,示范面积8万hm2。

2 建设农机化示范区的主要措施和保障

2.1统筹规划、以点带面,循序发展

(1)合理布局,突出点的示范效应。在示范区建设的初期,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优先发展、梯次推进,整合资源、民办公助,标准化建设、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并根据榆树的作物种植、机械作业等实际情况,具体规划示范点的合理布局,避免在同一区域内,农机具过于集中,作业相互争抢,导致机车作业面积无法保证,机车利用率下降,在规划布局上,主要采取以村为单位,每个村最多只能发展一个农机大户或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示范点的确定上,选择经济基础较好,农机化作业水平较高,群众对农机化认识较高的村,作为全程农机化示范点,优先发展。2007到2009年的三年时间,在榆树市建设农机化示范点300个,示范面积8万hm2。

(2)稳中推进,快速发展。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初期的点上示范逐步向全面发展方向过渡,近五年是榆树市农机化发展速度最快,也是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效果最好的一个发展阶段。短短的五年间,无论是农机总动力和拖拉机保有量,都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玉米机收水平,由2009年的不足11%增长到60%,年均增长幅度10%左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2突出重点、突破瓶颈,引导发展

(1)正确引导,重点突破。针对玉米收获机数量少、机械收获面积小的实际,在2007年到2009年的三年间,把购置玉米收获机作为农机化示范点的一个重要先决加以约束,凡是不购置玉米收获机的,一律不确定为玉米全程农机化示范点。同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开展玉米机械收获技术培训,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玉米收获机械,经过积极正确的引导,使玉米收获技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不断增加,三年新增玉米收获机近300台,玉米机收面积2.5万hm2。

(2)全力扶持,突破瓶颈。2010年以来,按照省农机购置补贴方案要求,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专门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专门补贴玉米收获机等制约榆树市农机化发展的机械,全力扶持农民及专业合作组织购置玉米收获机械,特别是2013年在农民缺少购机资金和省级补贴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利用融资租赁政策,尽量满足农民购机的需求。五年间,榆树市新增玉米收获机1586台,其中融资租赁购置玉米收获机械53台,机收水平达到了60%,较好的解决制约农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3)政策带动、加大投入,保证发展。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养机用机的积极性,榆树市自2006年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特别是2007年吉林省启动实施全程农机化工程建设,实现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省级财政全程农机化建设专项资金双轮并进,为榆树市农机化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到目前为止,榆树市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全程农机化建设资金近6亿元,争取现代农业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资金4200万元,拉动农民投资近12亿元,累计购置各类补贴机具31187台(套)。其中拖拉机15122台,玉米收获机1831台。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真正成为榆树市农业生产的主角。

(4)科技培训、机艺融合,促进发展。对榆树市大面积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以及玉米收获机械种类多、故障频、效率低等实际问题。必须狠抓了人员培训和新机具推广。在人员培训方面,一是搞好机手培训。依托生产企业和农机培训部门,组织专人对机手进行收获机械原理、机具性能、驾驶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培养出一大批懂原理、能操作、会保养、出了故障能处理的合格机手,提高了农民机手使用操作收获机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了用前培训、用中指导、用后回访制度,确保农民机手买好、用好收获机,顺利进行机收作业。

在新机具推广上,为满足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地块作业的需要,广泛联系各生产企业,成功引进并推广了适应多种行距的不对行玉米收获机,和两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目前,榆树市玉米收获机已经有两行、三行、四行以及多行距等多个品种,能够满足不同玉米种植模式下机械收获的需要。

3 建设全程农机化示范区的建议

(1)精心选择和确定示范区建设对象。按照农机化区域发展特色,重点发展各类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以及与当地农作物生产相配套的各类农业机械,普及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动粮食作物全过程机械化生产。并通过土地流转,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重点发展机械化设施种植和养殖业,为榆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发挥示范引路和典型带动作用。

(2)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加农机化发展投入。在争取各级财政增加投入的同时,引进和利用社会工商企业投资和金融信贷资金,带动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增加投入。整合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整地、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各示范区,实行农机购置补贴向示范区倾斜。从优先保障各示范区突破关键生产环节作业机械出发,全力满足示范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需求,坚持优先保障示范区进行农机具引进、开发和试验工作,支持示范区突破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力争实现率先发展。

(3)完善示范区建设运行机制。完善示范区建设运行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在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将玉米标准化种植、精少量免耕播种、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化新技术首先安排在示范区进行先行先试,按照农机与农艺技术相融合的要求,反复检测试验数据,改进完善技术系统,获得成功经验后再在全省进行推广。二是发挥旗帜引领作用。结合年终农机化目标责任考核,将工作中有创新、有亮点、有特色的示范区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农机化发展中的旗帜引领作用。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of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in Yushu

DONG Wan-hong1,PEI Hai-he2,WANG Xiao-feng3
(1.zhengyang stree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nagement Service Station,Yushu,Jilin 130400,China;2.Huanche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nagement Service Station,Yushu,Jilin 130000,China;3.Yushu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Yushu,Jilin 130400,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whole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construction,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Yushu develops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quality and efficiency.based on this,we should continuously explore new ideas and new way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Mechanization;Results and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80X(2016)05-0014-02

收稿日期:2016-04-22

作者简介:董万红(1968-),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机械管理与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机械化
及早谋划 为小站稻振兴提供机械化技术支撑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舰载导航评估系统的机械化武器装备设计
浅析机械化和畜牧业的发展
30年间,我所亲历的公路机械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