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是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的根本任务

2016-04-03农业部经管总站站长兼经管司副司长王乐君

农村经营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产业化利益

农业部经管总站站长兼经管司副司长 王乐君

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是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的根本任务

农业部经管总站站长兼经管司副司长 王乐君

2014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国办就此专门发文进行部署安排。农业产业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发端,历经探索起步、形成共识到快速发展,目前进入了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升级版,是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的根本任务。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龙头企业已成为培育和带动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力量,龙头企业正在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互动、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龙头企业带动、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本和技术集约转变;龙头企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搭建供需平台,架起市场与生产的信息桥梁,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引领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把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实现了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互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经营,提升了农业效益与农产品价值。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有效手段。农民通过产业化经营,参与二三产业,真正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收益。2015年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6.4%,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高出5.6个百分点;超过1/4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科研研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1%以上。201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3380元。

推进农村产业多业态多模式互动发展。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多功能的拓展,农村经济呈现多业态、多模式、多主体互动发展,呈现要素融合、技术渗透的良好态势。农村产业融合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链。构建产业链条,将外部分工转化为产业内部组织行为,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二是要素融合。土地、资金、劳力等资源要素要与现代技术、互联网思维集成组装、相互渗透,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创意优化、价值提升,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三是利益共同体。各主体之间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要通过合作、入股等方式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要建立与农户的利益密切联结机制,突出农民对二三产业的参与和利益分享。四是可持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根基在农业,只有农业发展可持续,才能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夯实农业基础,不断提升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构建与农户利益紧密的联结机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四种利益联结方式。一是订单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二是合作制。龙头企业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通过二次返利或者保底+分红,让农民获得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三是股份合作制。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产业化经营,实现收益共享。四是服务带动。龙头企业通过为农户提供生资垫付、信用担保、无偿技术服务、免费培训等方式,实现农户与龙头企业协同发展。从各地情况看,为应对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普遍采取订单方式,或者提供免费培训、无偿技术服务,采取股份合作方式的还不多。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要因地制宜因时而为,坚持三个不能:不能急于求成,要顺其自然,注重政策引导;不能强迫,要尊重龙头企业的选择,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一刀切,采取何种联结方式,也要由各种主体选择。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产业化利益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