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社要勇担时代使命

2016-04-02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3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农产品农民

本刊编辑部



合作社要勇担时代使命

本刊编辑部

1月27日,2016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发布,再次聚焦“三农”主题。这已经是第13个农字1号文,对于农民合作社发展来说又是一个重大利好。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重磅文件,1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不仅着眼当前,更是立足长远。在此背景下,合作社的整体发展也需做好谋篇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积极探索实践,提升发展质量,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要做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排头兵。当前,农业发展面临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以及资源环境硬约束,大肥大水、牺牲环境的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传统的小农生产受到极大挑战,迫切需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当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带领农民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合理调整生产结构。要更加注重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高标准农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夯实发展基础;根据自身优势、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生产品质优、销路好、效益高的产品;注重环境保护,发展集约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走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可持续道路。

要做农业三产融合的加速器。农业的弱质性导致了经营风险大、利润低,要破解这种局面,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发展农产品加工尤其是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合作社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集聚资金、管理、人才、科技、装备等要素,顺势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创新流通方式,将更多利润留在合作社。合作社要积极参与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等产销对接活动,努力缩短流通链条;适时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格局;重视建设自有品牌,培育扩大忠实的“粉丝”群。三是拓展新产业新业态。合作社要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深度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要特别注重将生产基地、农事劳作、乡土文化等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创意农业、农耕体验、采摘观光等,实现产业升级发展。

要做精准扶贫、产业脱贫的顶梁柱。到2020年要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硬任务。参与扶贫脱贫,合作社有责任,亦有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解决3000万人脱贫;2015年底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培育,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从合作社制度安排来看,其“利贫”特性十分鲜明,更加强调公平优先原则,这一点对于改变小农户弱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贫困机理来看,贫困地区交易费用较高,市场壁垒较高,而合作社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根源。从产业发展来看,产业脱贫需有产业组织做基础,合作社作为植根农村、服务农业、聚合农民的产业组织载体,应当在产业扶贫中有所作为。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要求积极培育合作社、扶持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扩大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等。这一系列扶持举措,既是党和国家对合作社发展的肯定,也是赋予合作社助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托,亦是合作社应当肩负的时代使命。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农产品争奇斗艳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