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状态处理

2016-04-01王博勍

科技视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紧张放松歌唱

王博勍

【摘 要】歌唱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歌唱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运动,“放松”与“紧张”是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的呈现既对立又统一两种状态。声乐训练中要求的放松应当是运动中的放松,不能要求如身体休息状况下全身肌肉松驰下来时的放松,歌唱中要求某些肌肉的放松是为了让另一些肌肉能及时紧张起来,这样才能很好地歌唱。本文从声乐技能训练的实际出发,依据歌唱的科学角度,阐述声乐技能训练中应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在歌唱气息、歌唱发声及歌唱共鸣中正确把握“放松”与“紧张”两种常见状态辩证统一关系并加以运用。

【关键词】声乐训练;状态;放松;紧张;歌唱

众所周知,嗓音功能是每个人本身所固有的,将歌曲唱得悦耳动听却主要依靠后天的正确的、行之有效训练的结果。歌唱是通过用多方法的语言来训练嗓音功能而获得的。究其原因是在歌唱时歌者的各发声器官运动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统一协作的效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依赖声乐指导老师把自身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以及歌唱的已有经验和方法,通过浅显的、形象的、精炼的、精准的及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受训者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动作,让他们尝试歌唱,指导教师再根据受训者的歌声进行判断、评价、提示,再应用教学语言引导他们循序渐进的调节并校正发声机体,使其逐步的寻找到以致形成正确的歌唱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歌唱时声乐训练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学习如何控制和支配身体的发声器官进行合理运动的方法。人体发声器官的运动状态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充满了对立统一关系,“紧张”与“放松”是较为常见的、典型的一对,这对矛盾贯穿于歌唱过程的始终。学会正确处理这一对矛盾,在提高声音质量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演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歌唱艺术源远流长。在声乐学习中,歌唱状态正确与否很关键。歌唱状态中的“紧张”与“放松”,也就是理解并掌握在歌唱过程中如何正确用力,明白何处应该积极,何处应该放松。只有合理地搭配“紧张”与“放松”,才可以帮助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歌唱的学习,就是训练学生掌握正确歌唱方法的过程。作为人声艺术,声音是通过人体器官的自行调节、合理运动而发出的。由于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歌唱器官有限的可视性和不可视性,使得歌唱技能的掌握比较复杂,更无法用定量器来衡量,而充分理解与正确处理“放松”与“紧张”辩证关系可以使这些歌唱部位为我们声音需要而相互调节、对抗、协调、支持、联合,使发声器官自如调控,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1 明确正确的声音观念,合理把握“放松”与“紧张”的关系

观念是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观念的产生与所处的客观环境关系密切,正确的的观念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环境的正确反映。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为此要想行为正确,必先树立正确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常说“观念先行”。在声乐技能训练过程中首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声音观念。我们知道歌唱是人体歌唱器官在意识支配下的肌肉运动,是意识与各部分肌肉在有机运动的产物。伴随着任何一种肌肉运动必然都存在着放松和用力,即“松”与“紧”的两种肌肉运动状态,并通过这两种肌肉状态的有机配合,才能协调一致地完成歌唱的肌肉运动。“松”在科学的训练发声和演唱过程中就指“松开,放松,打开、不能用力”等,是歌唱肌肉运动的前提:“紧”在这一过程中就指“拉紧、充实、支持、紧实、集中、要积极、要兴奋、拽着劲”等,是歌唱肌肉运动的动力。当然,在歌唱中切忌不能孤立、片面地强调“松”,势必会导致松懈、浮垮、疲塌消极的歌唱状志,削弱歌唱相关肌肉的运动和歌唱发声的能力。与此相反,如果绝对、孤立地强调“紧”,又会出现僵硬、紧张、过分用力的歌唱状态,破坏歌唱各相关肌肉运动的“节律”和歌唱整体的平衡,这都会导致无法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和科学的发声方法。要想掌握好“松”与“紧”的关系,我们就要确立一种既要放松又需积极,既不僵硬又不松垮,使“松”与“紧”协调起来的歌唱状态。在思想上一定要明确哪些部位该放松,哪些部位该用力,这种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既松又紧,既紧又松的歌唱状态能够为正确的歌唱发声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 在歌唱气息中合理把握“放松”与“紧张”的对立统一关系

我们知道所要的美好声音应是连贯的流畅的大句子,这就需要有很好的气息进行支撑,这里的气息支撑就是“紧”,正如众多声乐教师经常提到的“拽着劲的保持”,要充分体现出气息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歌唱者用“紧”的兴奋状态快速吸气且深至肺底部,在脚下肋保持略微上提的情况下,将空气吸入七至八成时,横肠膜就会下降进而膨胀,这时学员的气息进入保持阶段,这其中控制保持气息的力量主要依靠身体腹部肌肉的“紧”,也就是收缩用力,这时呼吸支托的用力点是在身体下腹部(丹田处),这样呼吸支托就比较深沉而且能持久,从而改正、消除了依靠鼻吸气和喉颈部肤浅虚弱的浅呼吸。接着歌唱者用“松”的意识合理分配有控制地让横隔膜慢慢还原,压缩肺部的空气,使其流动着均匀的推送出去,冲击声带正确发声,支持乐句的顺利完成,这才真正体现出科学地发声与歌唱。然而,有些人不能合理地处理“松”与“紧”的关系,出现过于松弛的吸,过于紧张的呼,这些都会导致不能合理运用气息,不能支持乐句的顺利完成,都会影响歌唱,产生浅、虚、白、紧等现象。

3 在歌唱发声中合理把握“放松”与“紧张”的对立统一关系

发声的基本保证和必要前提是有正确的呼吸方法,这就需要利用身体两肋、腹肌及横隔膜的力量以吸进充足的气息才能形成。接着面临着如何控制气息合理把握“放松”与“紧张”的关系使发出的声音流畅。

歌唱的发声原理就如同充满了空气的气球,假设我们把握紧的气嘴松开,那么空气会一下子泄漏出来,气球也就瘪了,如果我们在气嘴上插上带笛片的音哨,那么气球里的空气就会慢慢冲击簧片,发出连贯不断的鸣叫声。由此可见,呼吸支持在歌唱发声中的作用。在歌唱时,首先必须找到“打哈欠”的感觉,吸气时喉咙始终是“松”的,放松的,切忌“紧”、挤压。歌唱发声是强调保持吸气的状态,也就是为了使喉头处于较低的位置。但如果声带过于“松”,闭合不好,会使气息上浮,泄露出来,因此要使气息能充分的利用冲击声带振动发声,这样才能有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持,也能促使喉咙的放下稳定与打开放松。

4 在歌唱共鸣中合理把握“放松”与“紧张”的对立统一关系

通过正确的训练有了深沉的呼吸支托,声带又能很好地闭合,接着经过口腔、鼻腔、头腔等共鸣器官的共鸣作用,使歌者的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最终变得悦耳动听。那么,该如何获得明亮的口腔共鸣,只要在口腔自然“松开”的基础上,笑肌稍微上提,下颚自然放松,让发出来的声音向上牙齿、背方向运动,就可以得到这种明亮靠前的口腔共鸣。想要获得悦耳动听的头腔共鸣,必须通过不懈的发声训练,致使咽腔肌、软腭协调工作时发出来的声音更进一步反射到头腔中去的结果。

5 结语

声乐教学没有器乐教学那样直观,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唱以及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逐步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去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去塑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教师的教学语言能起到信息的传导与反馈的作用,对声乐教学的语言研究探索,对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对声乐教学有实际意义。为此正确处理好声乐技能训练及教学中“放松”与“紧张”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样容易找到歌唱整体的上与下、前与后、内与外的放松收紧关系,也就是上松下紧,前松后紧,外松内紧的辩证规律,从而有利于建立起正确的发声方法,为完整地歌唱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陈卉.歌唱艺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美]克利夫顿·威尔.毛斯祺,译.学唱歌:声乐技巧入门与潜能开发[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4]贺星.声乐教学艺术论[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

[5]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邹长海.声乐艺术语言学:讲话与歌唱[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7]韩玮,韩璐西.歌唱是呼吸的艺术:唱歌的技巧与诀窍[M].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紧张放松歌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周迅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