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地理综合题命题特点对比与启示

2016-04-01浙江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卤虫综合题盐湖

浙江 潘 建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地理综合题命题特点对比与启示

浙江 潘 建

分析2015年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及其命题思路等内容,我们可得到以下启示。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结构保持了稳定,考点分布合理,整体难度适中,区分度明显,试卷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仍然是主旋律。本文对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Ⅱ卷地理综合题的特点加以比较,分析高考命题的特点与趋势,为2016年备考做相应的参考。

一、试卷命题结构分析

1.图表使用情况比较

地理图表是地理考查的重要载体,综合题命题角度常基于图表进行综合考查。试卷的图表都有一定的新颖性,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全国新课标卷均以区域图为载体,强调对图表的解读,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体比较如下表:

2015新课标Ⅰ卷 2015新课标Ⅱ卷综合题图表数量 36题1图;37题3图 36题1图;37题1图图表总数4 2

2.试题考查内容比较

综合题 2015新课标Ⅰ卷 2015新课标Ⅱ卷36题(世界某区域)考查尼日利亚交通运输、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37题(中国某区域)美国西部咸水湖生态系统、产业活动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气温、冻土)河套平原地势特征,乌梁素海的环境问题及整治措施

3.试题考查角度比较

综合题 2015新课标Ⅰ卷 2015新课标Ⅱ卷36题考查角度以美国西部大盐湖盛产卤虫为核心进行综合考查,卤虫产业规模、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以尼日利亚铁路交通为主线,考查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沿海铁路布局特点、沿海气候、修建铁路注意的问题及铁路建设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续表

【例题展示】(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二、试题命题特点分析

结合上述表格分析,全国新课标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围绕主题设问,强调能力考查

从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两套试题可以看出,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设问,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如全国新课标Ⅰ卷36题以美国大盐湖中的卤虫为问题核心,进行综合考查。每个小题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设问,这也体现了一个研究的精髓。又如全国新课标Ⅱ卷的36题,以铁路为问题核心,进行发散性的综合考查。这样的考查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入思考相关问题,同时结合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较好地体现了综合性思维。

主题式考查方式,已经成为近几年全国新课标综合命题的常态。试题的设置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重点考查了学生的三方面能力:一是面对新问题时的知识调动运用能力;二是图文资料有效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能力;三是在新情境下知识的迁移及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调动知识储备,才能判断出正确答案。综合题的命题设问依旧以学科的核心主干知识为考查重点。主干知识点主要包括地图、地球运动、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自然带、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考查的每一个知识点均从题目创设的情境出发,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能力的体现。考查主干知识的方向很好地体现了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遵循了命题的基本原则,引领了课堂教学的方向。

2.解读图文信息,彰显地理特色

综合题图表虽然不多,但图文信息量大。全国新课标Ⅰ卷36题和37题,文字材料中给予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新课标Ⅰ卷36题主要信息在文字材料中(见上文中的【例题展示】)。

材料中给出了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为盐湖、饵料多,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样,全国新课标Ⅰ卷37题有关冻土的相关材料已经将热棒的工作原理全部展现在材料中,回答问题时,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即可。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主要信息则在图中,如尼日利亚的铁路和河套平原乌梁素海的综合考查。

综合题强调解读图文信息,体现了地理的学科特色。大部分试题学生都可从所给图文中获取有用信息,然后调动和运用已有知识储备,来判断得出结论或论证描述问题,而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再现。综合题常以区域空间为背景,从自然和人文的不同角度加以设问,重点考查地理现象的背景分析与原理应用,突出空间性和综合性,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试题的情景问题设置也仅仅围绕图表展开,切入点明确。试题要求学生能根据图表叙述地理事象和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和总结,甚至不少问题的解答无需太复杂的地理知识,可直接从图中找到答案。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36题尼日利亚的铁路网问题,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等问题。

3.考查角度创新,链接基本技能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十分注重考查角度的创新。全国新课标Ⅰ卷36题全国中,考查了卤虫、卤虫产业、水产养殖业、发展卤虫捕捞业的观点,材料创新的同时,围绕一个核心进行问题创新。全国新课标Ⅰ卷37题保护冻土的材料中同样进行了图的创新,图的考查结合了简单的物理知识原理,从地理的视角来考查。这样的考查让部分考生不适应,但结合材料和图进行分析便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全国新课标Ⅱ卷36题中围绕铁路设问的创新,如布局、修建中注意问题、带动产业的发展。全国新课标Ⅱ卷37题中乌梁素海环境问题及防治的区域背景创新。

地理选材的多样性,能从更多尺度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三、对2016年备考的启示

1.围绕主干知识

新课程文综高考命题基于能力立意,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更高。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脉络,包括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同时还包括学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备考时要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统领和链接具体知识点,建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复习时,要抓住主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及主要区域)知识,同时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整合。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厘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高考地理综合题得分低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考题之间的联系建立不够准确、不够完整。因此,课堂教学特别是在综合复习时,要重点帮助学生厘清并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特别是知识与思维间的联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最好能画出知识之间的思维导图,并辅之以相应的试题加以训练,强化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解题的反应能力。

2.学会区域分析

区域地理不仅是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载体,也是高考地理考查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切入点和平台。在复习区域地理时,从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资源开发、区域环境治理等方面归纳,并利用地理规律和原理对区域特征作准确的分析。类比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求同求异,扎实掌握。

区域图像是考试的热点和趋势,平时学习中要刻意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将图中的隐含信息挖掘出来,训练学生利用地理规律和原理,从地理的视角做好看图说话题。针对典型的区域,要能够提炼出最核心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要形成地理的思维主线,从地理视角多角度地审视生活中的环境变化和发展问题,了解人地关系、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3.强化审题环节

一般而言,高考题中所给的图文都是有用的,切不可轻易放过。对于文字量较大的文字材料,也应该认真阅读,找出这段信息到底是为了说明哪些问题,其中哪些信息是解题必不可少的。因此,对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提炼,这是避免失分的关键。根据所考查的问题,把相关可能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同时注意知识间的关联性。

综合题在完成审题之后,对于问题如何解答已经有了头绪,可以写出简略的提纲,或者打腹稿,一定要避免想到什么就答什么的现象。关键词得分点尽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规范准确科学简洁,尽量不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和俗语。采分点之间要有条理,形成“知识链”,紧扣题干要求,要点前加上诸如“原因”“影响”“作用”“措施”等提示语,表明答题的指向。

分析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地理综合题命题的特点有利于考生更好地学好地理知识,提升地理能力。“学习没有捷径,学习只有方法。”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考生更高效地备战2016年高考。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卤虫综合题盐湖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天空之境——新疆柴窝堡盐湖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卤虫营养强化研究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
天津塘沽盐场卤虫种群生态调查
如冰如雪,貌美盐湖
关于盐田大面积卤虫增殖的初步探索
铁皮石斛组培植株和大田植株中的多糖及其卤虫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