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老人邓菊秀

2016-04-01欧阳元华

老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元华百岁老人长寿

文 欧阳元华

百岁老人邓菊秀

文 欧阳元华

宜黄县东陂镇的黄柏岭村,山峦叠嶂、满目葱茏、风光秀丽,是当年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草鞋岗战役所在地,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留下了历久弥新的苏区精神。在“红一方面军总部会议旧址”不远处的横排村小组内,住着108岁高龄的“健康老人”邓菊秀老婆婆。2016年8月28日,笔者慕名前往采访,乘车经过三弯九转、曲折回肠的盘山公路,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在邓婆婆三儿子徐福生家里见到了这位慈眉善目、满头银发的老人。她衣着整洁,神清气爽,精瘦干练,双目炯炯有神,布满皱纹的脸上刻写着沧桑的岁月和艰辛的故事。她的三儿媳笑着对我说,婆婆除了有点耳背外,其他一切都好,能吃能睡,眼神也好,还能穿针引线,生活能够完全自理。在接下来的采访中,他们说出了老人长寿的秘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勤劳是长寿的基石。邓菊秀称自己是“天生劳碌命”,是个闲不住的人,如果一天不做事,就会坐立不安。70多岁时,她不小心从楼上跌下来摔断了左腿,还没等骨头长好,便跛着脚去田里打猪草。90多岁时,她还能上山砍柴、挖竹笋,下地干农活、种菜,里里外外一把手。那时,老人还会独自步行到离村十多里的镇上赶集,出售农副产品,捎回日用杂货,家人劝也劝不住。现在她年事已高,又有玄孙、玄孙女和家人照顾,再也无法任性,平时就在菜园中劳作消遣。

俭朴是长寿的元素。邓菊秀出身贫寒,勤俭度日,过惯了节衣缩食的生活。她觉得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能填饱肚子就好,从不挑食、不喝酒、不抽烟,更无其他不良嗜好。家人笑着说,她唯一偏爱的是隔三岔五地吃几块红烧肉,满足口福。老人的饭量也不错,每餐可以吃一大碗米饭。她极珍惜食物,一粒米饭掉在桌子上也会捡起来吃掉。她时常叮嘱儿孙们:“种田不易,每粒米都是汗水换来的,千万不可浪费,生活好时要想着困难时。”

和谐是长寿的补品。邓菊秀育有6个儿女,最大的80多岁,小儿子也60有余,现在五世同堂,她名下共有子孙110多人。她疼爱晚辈、惜如珍宝,常对子女们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伢崽们正在长身体,尽量让他们吃好点。在老人的言传身教和感染下,全家上下子孝媳贤,儿媳们都把她当作亲生母亲看待,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给老人送去。现在,邓菊秀由住在同村的3个儿子轮流赡养,在各家住宿时间不固定。三兄弟悉从母愿,兄弟间从未因赡养母亲的事产生过矛盾。在外打工的晚辈们也都很惦念她,回家第一时间就会去看望问候祖母、曾祖母,陪老人聊天,设法逗老人开心。

宽容是长寿的仙丹。邓菊秀为人厚道,豁达开朗,和睦邻里,宽以待人,谦让有加,从不说三道四,更不搬弄是非。遇到邻居之间口角争吵,她总是耐心劝说,“远亲不如近邻、低头不见抬头见,让人不为弱”。每次有人口角,只要她出面,风波很快就能平息。当遇到个别家庭夫妇吵架时,她会婉言相劝:“夫妇吵架无冤仇,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子女的分上,切莫树立坏榜样。”在这位“和事佬”的劝说下,一次次纠纷矛盾都能迎刃而解,一个个家庭都恢复了宁静和温馨。邓菊秀因此被乡亲们和村干部尊称为“镇村活宝”。

知足是长寿的妙药。知足常乐,知足无忧,知足益寿。邓菊秀常说自己生于清朝(1909年),历经朝代更迭,时代变迁,若不是托新中国的福,别说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恐怕早就没这把老骨头了。采访最后,邓菊秀说:“我现在子孙孝顺,心情舒畅,无忧无虑,享足了党和政府的福,每月还得到300元养老补贴,各级领导还时常来看望和慰问我。我真是赶上了好年头……”

猜你喜欢

元华百岁老人长寿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上)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下)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阅读使人更长寿
长寿还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百岁老人
诗书画苑
近年百岁老人快速增长及其启示
笑能长寿,哭亦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