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说教式讲授”到“参与式互动”:高校教师教学策略的变迁路径

2016-04-01

学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政治学讲授基础

郭 明

(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510230)

从“说教式讲授”到“参与式互动”:高校教师教学策略的变迁路径

郭明

(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广州510230)

《政治学基础》是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鉴于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应该树立学生的主动参与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讨论形式、巧妙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及注重学生课程作业设置,使《政治学基础》教学策略从“说教式讲授”向“参与式互动”的转变。

说教式讲授;参与式互动;教师角色

《政治学基础》是意识形态较强的课程,它肩负着培养具有较强政治素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任务。在公安院校,基于公安专业学生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的时候则不能同其他院校那样陈述相关知识点来引导学生思考,而是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鉴于此,我们认为,调动公安学专业学生学好《政治学基础》这门课,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应该逐渐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从“说教式讲授”到“参与式互动”的方式转变。

一、《政治学基础》引入参与式互动的动因

(一)现代教学制度变革激起“参与式互动”的兴起

从当今现代教学制度的变革与实践,现代教学基础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传统上,教师主要从用讲授式或布道式教学方法来讲授知识,现代教学主要在建构主义上的进一步推进,强调学生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与评价,从而实现“教学合一”的教学目标。

(二)枯燥的政治理论呼唤教学方法的变革

教师针对政治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讲解,理论知识枯燥乏味,且与实际生活较远,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枯燥无味,学了很多空洞的大理论,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目的进行深度思考,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为营造良好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

二、《政治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参与式互动”的实践路径

如何能够把政治学枯燥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有效地接受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问题。我们尝试把参与式教学理念引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政治学基础知识的兴趣。参与式教学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讲授过程中加入学生参与的元素”和“正规的参与式教学”。为此,我们在《政治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并就如何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树立学生的主动参与理念

“教”与“学”是两个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的两个过程。传统教学中的活动缺乏必要的激发性,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热情很低。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性参与而居于教与学的中间,是教与学的责任的承担者和结果的体现者。从逻辑顺序来看,学生主体的参与是教学的起始性机制,学生对活动的强烈兴趣是主体参与的前提。只有当主体参与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时,教学才能很好地实现其对学生的发展。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讨论形式

丰富多样的课堂讨论是提升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重要路径,主要有三种策略。

1.即兴讨论。围绕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紧扣该理论展开对当前热点的政治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2.分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该问题,教师采用分小组的策略,在小组长的主持和协调下进行小组内部讨论,之后各组小组长来总结小组的讨论观点,在全班级的范围内进行观点分享。

3.辩论赛。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提出一个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将学生氛围两个方阵展开激烈的辩论。

(三)选择有效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能否激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是评价课堂气氛的重要衡量指标。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能力,强化教学过程中对话机制的建立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这能够培养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新事物的创新能力。

(四)巧妙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开拓学生知识视野

在当前高校扩招的步伐中,在校大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在有限的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成为当前高校教师思索的重要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对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方面,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日常化。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拓展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空间,为推进参与式教学成效的发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注重学生课程作业设置

教师应该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院或学校组织的相关社会调查、课题研究、参与观察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提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因而,教师在学生课程作业的设置中应该以此为宗旨。这既能强化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社会转型之痛,又能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升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政治学基础》课程是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亦是公安专业的基础课程。鉴于传统意义上教师主要采取“传授式教学”讲授政治理论知识的局限性,《政治学基础》课程教师应该开放教学观念,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方法及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等,提升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1]单颖.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6(4).

[2]姚建光.参与式教学:理论建构与实证样本[J].中国教育学刊,2011(1).

[3]钟有为,黄伟.“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4).

[4]杨凤林.高校大班课实施参与式教学的疑难与策略探讨[J].大学教育,2012(4).

[责任编辑金东]

G64

A

1673-9132(2016)33-0005-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01

郭明(1985-)男,吉林公主岭人,广东警官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政治学博士,广东公安特约研究员,广州市公共安全重点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地方治理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学讲授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五抓五促”夯基础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