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做法

2016-03-31董红梅

考试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珠子正方形教材

董红梅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1.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在课堂提问中,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很快举手作答,而其他学生尤其是那些智力发展滞后的学生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为了不让大多数学生成为陪读,让他们也能参与到思维活动中,我们在教学中要多一些耐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让教师的思维牵着学生走,也不要让少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大家思维。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后,我针对这部分内容设计了一节思维训练课。上课时,首先出示问题:一支铅笔8角钱,应怎样付钱?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我提出了三个不同要求:会正确说出至少一种付8角钱的方法;会正确说出至少三种付8角钱的方法;能按顺序思考,把所有可能付钱的方法一一列举出来,并找出你认为最简便的一种付钱方法。这三个不同的要求,更多地给了学生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一层比一层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求新求趣的欲望,特别是第三层次的要求,包含了数学中列举的思想,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2.创设估算练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感。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广泛应用的一种计算方法,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如教学“1000以内数的知识”时,通过数112块小方块、拨计数器理解数的组成、借助计数器突破拐弯数、练习巩固四个环节进行学习,在巩固练习中又通过两个层次巩固对1000的认识。(1)没有标准的估算:出示500个珠子的图片,问这张图片上有多少个珠子?(2)有标准的估算:出示100个珠子的图片,问这个100个,再估计这些(500个珠子)有多少个?继而再问:如果想要1000个,你能直接拿出来吗?通过估算,学生对1000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了1000个珠子有多少,真正建立了1000的概念。

3.运用学具,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教师因材施教,充分运用学具,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打破固有的教材学习模式,深挖教材,灵活处理教材,让教材变得立体起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学有所得,每个人都品味到成功的幸福。一个有幸福感的小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动力,这种动力带来的兴趣会是长久的。潜移默化中,温馨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创造热情迸发出来。在学习正方形时,教师让每一学生准备正方形的纸张,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点。通过直接测量四条边的长度、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等,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学生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最后都指向一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不仅如此,有的学生展开想象,居然用一张普通的白纸,结合以前手工课折纸,叠出了正方体,还有的叠出了长方体,也进行了测量,得出了结论:正方体的所有边一样长,长方体的对边相等。学生发出喜悦的笑声,获得新知的快乐溢于言表。一张小小的白纸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4.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展现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抽象的数学知识肯定不如语文直观形象并且画面丰富多彩,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展现如语文一般多姿多彩、生动有效的直观性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数学学习内驱力,自主观察、探究,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保持积极向上的创新学习兴趣,快捷地掌握数学知识。如教学鸡兔同笼,仅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静态图形,要让学生总结出这样抽象复杂的数学原理和公式,有些为难学生。而数学教师通过Flash动画展示鸡和兔同笼,实时标出动物的身体和脚,并逐渐抽象成圆形或竖线代表鸡和兔的身体和脚,通过一步步演示,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一下充满了学习欲望,学得兴致勃勃,在“玩中学”“乐中学”,丝毫没因为遇到此教学内容难点而感到疲倦,而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学得其乐融融,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鸡兔同笼的数学原理和数学规律,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5.潜心设问,引发合作。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呢?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这一课时,要让学生通过正确掌握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等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我先出示小动物做早操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个小动物,然后我提出:“在这么多小动物中,有一个是我最喜欢的,它在第4排第2个,你们猜它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找到的小动物不尽相同,我又问:“我刚才说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而你们却找到了这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学生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发现要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必须先确定规则,也就是先要明确从哪边开始数起,而这正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找好朋友”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巧妙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中寻求合作,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6.创设质疑情境,营造宽松氛围。

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问题是数学的核心,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好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极有帮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数学素材,设计出形式生动、可供探究、空间宽绰的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出现,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索行为。

7.理清教与学的关系。

“教”就是指导,就是我说你听,我做你看。“学”的含义有四:首义是效法;二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三是掌握的知识;最后指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这样来看,“学”字一义,指向有三:一类指向方法,二类指向场所,三类指向原始本义。所以,以前孩童们学习的场所,称之为学堂,后引申为学校。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猜你喜欢

珠子正方形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剪正方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剪拼正方形
与树一样大的珠子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摆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