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

2016-03-31林晨

考试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预学读法读数

林晨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以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因此,通过预学单进行自主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确定预学单的模板

设计这个预学单的模板主要遵循简洁性和针对性两个原则: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预学单不能像导学案具有那么多环节,主要选取了预学目标、自主学习、我的疑惑三个环节。学生在阅读了预学目标后,才能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并努力达到这些目标。在自主学习这个重要环节中,通过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我们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笔者在这个环节中还特意加了“温馨提示”,提醒学生可以不用全部完成。在最后一个环节还存在的疑惑要放到课堂结束时才能填写,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听课效率,并对教学进程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二、预学单的设计和实验

(《亿以内数的读法》为例)

一磨中,林老师把预学单发下去之后,可能学生第一次接触预学单,部分学生一看到题目立即进行做题,并没有按照步骤先阅读预学目标再进行教材预习后做题。而部分学生在第二大题中束手无策,直喊“没学过,都不会”,缺乏思考和探究精神。之后的教学过程就和平时上课无异,没有体现出预学单的作用。

本次磨课体现了一个问题是,学生对预学单的概念很模糊,不知做预学单有何用,需要教师先讲解预学单的功能和作用,再引导学生认真按步骤进行预习。

二磨中,林老师将预学单发下之后,引导学生先阅读预学单的每个环节,明确预习目的,然后通过预习教材再解决新知。显而易见,每个学生都认真探究、眉头紧锁,激发了求知欲。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二磨(问题设计)

一、知识链接

1.读出下面的数

我知道含有两级数的读法: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分开后,先读?摇 ?摇级,再读?摇 ?摇级。万级的数按照?摇 ?摇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摇 ?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摇 ?摇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摇 ?摇?摇?摇。

使用情况:有些学生苦思冥想,有些学生摇头晃脑,有些学生东张西望、窃窃私语。在讨论含有两级数的读法时,大多数学生无从下手、漫无目的,极少数学生能完成预学单中的练习,大多数只完成了一半。

教学情况:以教师教授新知为主,大多数学生认真倾听,少数学生举手反馈。

但二磨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虽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但是在预习过程中,对于新知自学还是存在困难,是因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差还是问题设计不具有引导性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预学单进行了修改,准备第三次磨课。

三磨中,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预学单变化比较大,在探究新知中,修改后的问题更具有引导性和思考性。先引导学生读书前先分级,并且思考分级的作用,突出其方便读数的优点。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出示读数的步骤,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知不觉学会了读数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读数的方法,重新梳理了读数的方法,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大多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已经学会了读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大量时间花在学生反馈上。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不仅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而且体验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反思:经过第一次实验,我们发现预学单的问题设计尤其重要,有效的问题设计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的那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出现一种觉察到目的但有不知如何达到目的的心理困境时,也就是当学生进入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但又迫切希望解决新问题的精神状态时,学生的思维才会被真正调动起来。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停留在简单地将教材表层内容分解成“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几部分的水平上,而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蕴含的、又的确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找出来,并选择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氛围,巧妙地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学科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宝莲.以“预学单”为先导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2]邱学华,张良朋.尝试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诸葛彪,董克发.自主教学操作全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预学读法读数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0”的读法和要领
读数
读数
读数
读数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法、写法教学设计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