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月,又见民俗盛会

2016-03-29贺中

青岛画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家庙会民俗文化

贺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最热闹的庙会是天后宫庙会,庙会上沿街都是卖烟花爆竹和糖果的小摊,吸引手上有压岁钱的小孩。青岛正月里有多处庙会,自古就有“忙腊月,耍正月”的说法,庙会上不仅有各色小吃,泥塑、吹糖人、皮影戏等各种民俗也悉数登场,演绎传统年味儿。

“民俗体验”成天后宫庙会的重头戏

2月8日是大年初一,当天,到天后宫逛庙会的市民络绎不绝。体验民间工艺制作、民间戏曲欣赏、民俗服装展示、灯谜竞猜、看民俗展览,让逛庙会的市民高兴不已。在天后宫举办的新正民俗文化庙会活动中,除了除夕夜撞钟祈福仪式外,初一至初六,正月十五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今年的第17届庙会共推出三大板块的民俗文化活动,包括除夕夜撞钟祈福仪式、民间戏曲欣赏、灯谜竞猜等。其中一大亮点是民间工艺制作体验,让市民现场体验剪纸、木版年画、烙画、布艺、面塑、银饰制作等民间手艺的制作过程。

正月初一、初三和初五,进行了柳腔、茂腔戏曲演出。正月十四举行了有关青岛地区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的灯谜有奖竞猜活动,以及民俗服装展示表演、民间手工艺现场制作等。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石建民介绍说,2016年该馆还将引进布袋戏传承、造纸工艺体验等多项民俗活动。“我们将引进纺线、织布、造纸等多项传统工艺的相关设备,让市民尤其是孩子可以走进民俗博物馆,体验、传承这些民俗文化。”

青岛天后宫庙会始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公元2000年,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恢复了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青岛市区最早的庙会并定名为“青岛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2007年被正式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民俗大戏,演绎《印象海云庵》

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九,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在海云广场热闹启幕。海云庵糖球会除了好看的表演、美味的糖球和小吃、拥挤热闹的人潮之外,还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俗艺人,他们各展绝活,木版年画、扑灰画、泥塑、吹糖人、瓷刻、微雕、木偶、皮影、刺绣、织锦、剪纸……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这些逐渐没落的中华传统手艺。

开幕仪式上,一台以《印象海云庵》为主题的情景演出呈现在观众面前。演出由《海云印象》、《老街印象》、《庙会印象》、《后海印象》以及《春的印象》五个篇章组成,分别用歌舞、戏剧、曲艺等形式再现了萝卜·元宵·糖球会的起源、传承和发展。节目中一段关于老庙会吆喝声的表演把节会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不少观众甚至忍不住跟着一起吆喝了起来。

赶会的市民手里几乎都拿着一串糖球,有山楂糖球、山药糖球、软枣糖球、还有水果糖球、花式糖球等等,糖球种类花样繁多,成为赶会市民们最喜爱的食物。

自从1996年高家糖球第一次参加糖球会以来,这已经是高家糖球第20年亮相糖球会了。目前的掌门人高士湘是高家糖球第三代传人,他的儿子也继承了家族的技艺,成为第四代高家糖球传承人。“高家糖球是百年老字号了,糖球的寓意很吉祥,很多市民每年来赶会,都要来我们家的摊位前买上一串糖球,不然就觉得年还没过完。”高士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高家糖球在熬糖时会采用独创的“急火法”,该法能用高温的糖汁把芝麻熬出油来,因此蘸出的糖球颜色金黄香脆,在各种样式的糖球中独占鳌头。凭借糖球制作的精湛技艺,去年,高家糖球成功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糖球,有不少摊位的民间手艺人在现场制作糖画、糖人、面人、草编蜻蜓,吸引大量市民驻足观看。58岁的程阿姨今年就给她的外孙女买一个孙悟空面人,“现在比我们那时候的庙会丰富了,糖球、小吃种类越来越多,连很多我们过去的民俗传统都有了,像捏面人、浇糖画、吹糖人、抖空竹、抽陀螺等等,有些我都很多年没见到了,今年在糖球会上又看到了,真是高兴。”程阿姨说。

此次糖球会上大量展示了具有民俗特色的民间工艺。展示活动包含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还邀请了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28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6位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青岛萝卜会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活动,也叫清溪庵庙会。民间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说法,又有旧俗立春吃萝卜,称咬春,因而萝卜就成了庙会上的主要商品。逢庙会日,人们来这里卖萝卜、买萝卜、吃萝卜,久而久之,清溪庵庙会就被人们称为“萝卜会”。海云庵又称“大士庵”,始建于明朝末年,旧时香火旺盛,往拜者多为渔民,因此定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即新年中第一个大潮日为庙会正日。从2013年开始,青岛两大民俗节庆品牌“萝卜会·元宵山会”、“海云庵糖球会”合而为一,形成了集萝卜、元宵、糖球元素于一体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沙子口庙会,为“龙王”庆生

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三,崂山沙子口庙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前来赶会的渔民以传统的民俗形式举行渔民祭海祈福活动。寓意吉祥的祭品、欢快的锣鼓、热闹的秧歌、喜庆的鞭炮,表达了渔民共同祈福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子口庙会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是沙子口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文化之一。据说,正月十三是东海龙王的诞辰,沙子口一带是渔民、船员聚居的地方因而祭祀龙王。青岛一带有许多渔村曾经有几处龙王庙,如明代建浮山千户所为军政官署,浮山所城旁边燕儿岛有龙王庙也有庙会,清朝末年,龙王庙倒塌,庙会移到了浮山所。

每年正月十四是沙子口石湾大士寺庙会,引四方乡邻登高祈福。四乡八疃的村民欢聚而至,登高祈福、迎春纳祥,年味十足。今年大士寺庙重新修缮开放,来赶庙会的居民比往年都多,山上是前来祈福纳祥的市民,山下则是锣鼓喧天,具有浓浓的传统气息的民俗表演,庙会气氛热闹红火。大士寺又名大石寺、大士庵、石湾庙等,是崂山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八,2016年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金猴迎春”崂山区民间艺术汇演如期举行。民间艺术汇演精选牟家和谐锣鼓队、东韩舞狮队、王哥庄社区锣鼓队等14支本土特色民间队伍登台。其中,具有百年历史的舞龙、舞狮、高跷、旱船队伍在辗转腾挪的动作中加入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各种神态,增添节日喜庆和热闹。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家庙会民俗文化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新年智慧庙会
元宵节,逛庙会
庙会经济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赌大的
赌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