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6-03-29黄灼良张学斌

现代医院 2016年12期
关键词:泪囊吻合术鼻腔

黄灼良 张学斌 孙 文

鼻内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黄灼良 张学斌 孙 文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1年1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5例患者实施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实施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创伤较小,外表美观,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慢性泪囊炎;临床效果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鼻泪管狭窄或者是发生阻塞使得泪液停留在泪囊内,随之发生细菌感染从而引发的泪囊炎疾病[1]。其临床表现一般为容易流泪等,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尽管不影响患者的视力功能,但是存在众多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5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1年1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中选取110例,11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均知情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且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之后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以5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一组进行研究。

对照组中,女35例,男20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6.98±11.98)岁,该组患者采用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中,女36例,男19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7.66±12.09)岁,该组患者采用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进行治疗。将2组患者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0度鼻内镜下鼻腔进行反复填塞丁卡因面片三次作黏膜表面麻醉,之后在鼻腔外侧壁中鼻甲附着处前方粘膜下注射2%的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

1.2.1 对照组 采用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即在中鼻甲附着处前下方作一个圆形粘膜瓣,直径约8mm,再向后翻开粘膜瓣,将泪骨暴露出来,磨去泪骨,暴露泪囊,切除部分泪囊壁,再将粘膜瓣铺入泪囊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创面压迫止血。

1.2.2 观察组 采用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进行治疗,即在鼻腔外侧壁中鼻甲附着处前方作一个圆形的粘膜瓣,直径约8mm,再向后翻开粘膜瓣,暴露出鼻腔外侧壁骨,磨去泪骨之后暴露泪囊,接着切开泪囊根部,在探针指引下继续向上向外磨去部分骨质,充分暴露泪总管并使得泪总管开放于鼻腔,对泪道进行冲洗检查。最后将皮瓣铺在泪囊的地方,保证泪总管的造口处呈现通畅现象,最后对其进行创面止血,在术后第3天,取出鼻腔的填塞物品,对其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1.3 观察指标

观察11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卡方进行检验比较,检验结果以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为90.91%(50/55),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5.44%(41/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55),n(%)]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2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55),n(%)]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多发于女性,慢性泪囊炎一般以溢泪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在对泪囊进行挤压的时候,会出现较多的粘液分泌物,会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因此,当患者出现慢性泪囊炎疾病的时候,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降低患者出现各种病变的情况,还能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进一步稳定病情。大量临床资料表示,针对慢性泪囊炎疾病,临床上一般采用泪道探通置管术、鼻腔泪囊吻合术等进行治疗[4],但其治疗效果并不佳,且创伤较大,还容易在患者的脸上留下瘢痕,影响面部美观,因此,众多患者都不喜采用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其属于临床的一种微创性手术,能够在患者的鼻内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且不会造成患者面部受损,其手术切口小,适应于临床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

本研究对11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分别采用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进行治疗,在治疗显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90.91%、3.64%)明显优于对照组(74.55%、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表明针对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还能够进一步的保障患者面部的美观性,不会出现较多疤痕情况,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患者的视力功能消失等。

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其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常规手术,也是治疗慢性泪囊炎一创新术式[5],存在较多的缺点,治疗效果并不佳,且手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采用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其治疗后痊愈显效例数较少,还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手术才能够保证疾病得以痊愈,因而在临床上并不受到患者以及医生的青睐。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手术方式,其主要是针对采用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失败患者,其能够有效地通过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后达到痊愈,因此,直接采用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要比采用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相关资料表明,采用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进行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其在手术过程中操作比较简单,面部不会留下瘢痕,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6],与本研究数据结果相似,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因此,其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痊愈几率。

通过临床大量治疗资料表示,针对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手术后患者的面部瘢痕情况[7-8],还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手术的暴露情况从而造成的感染现象,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可以充分清除鼻腔内的病灶[9-10],减少手术的重复次数,稳定患者病情,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因此,临床使用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机会较多,且深受广大患者所喜爱。同时,在针对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治疗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休养,同时,在病情较为稳定的时候,需要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功能[11],保障患者自身安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鼻内镜经鼻泪总管开放术进行治疗,其具有安全性高、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的特点,且手术后面部无任何瘢痕,术后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1]刘卫红,姚 琦,陈望燕,等.影像学检查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1):95-98.

[2]金宝泉,其其格,郭振山,等.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窗引流术中Crawford人工泪管置入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5):542-543.

[3]曹岐新,田青青,李 杰,等.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6):329-330.

[4]孙廷励,张晓湄,张永红.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41-43.

[5]何杰平.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加喇叭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4):1145-1146,1148.

[6]廖 俊,谢梅芬,彭正加,等.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42例手术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22(5):377-378.

[7]曾朝霞,梁艳丽,陈荟郦,等.婴幼儿先天性泪道阻塞320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11):57-58.

[8]娄 斌,袁 鹂,柯秀峰,等.泪小管置管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03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9):969-971.

[9]唐绍荣,唐爱东.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2例手术体会[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2):182-184.

[10]邬贤义,谭 茜,谢丙贵,等.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硅胶管逆行鼻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3,19(6):614-617.

[11]赵小松,吴峥峥,钟守国,等.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降钙素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3254-3255,3256.

R764.9

:A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6.12.009

深圳市坪山新区科研项目(编号:201518)

黄灼良 张学斌 孙 文: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518118

猜你喜欢

泪囊吻合术鼻腔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鼻腔需要冲洗吗?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寻找泪囊位置的体会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
慢性泪囊炎548眼的诊断、手术体会及麻醉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