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北碚废弃矿井内成功饲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

2016-03-28

水产养殖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北碚大鲵养殖池

重庆北碚废弃矿井内成功饲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在重庆市北碚区三圣镇卫东村,作为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该区的第一个大鲵养殖示范基地,重庆圣科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一年的探索,在一个长达1 000 m的废弃矿井内,成功饲养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素有“活化石”之称的大鲵。

2014年,该合作社负责人苏青松与三圣镇相关负责人前往重庆水产科学研究所考察学习,无意中来到大鲵养殖示范基地。在交谈中,研究所的王所长介绍,大鲵生长环境要求是无光源、有水源、气候恒温,特别对水质要求更高,不能含任何重金属,否则无法生长。王所长最后的总结是,大鲵最好是在山洞里养殖,这才是它最佳生活环境。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苏青松突然想到老家附近的闲置矿井,矿井长度在1 000 m左右,常年恒温在18~20℃。这个地方是否可以养殖大鲵呢?苏青松当即邀请王所长到现场考察,并对水质、温度取样化验。结果显示,这里完全符合大鲵的生长条件。

于是,重庆圣科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立即与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签署技术支持服务协议,并被授予“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三圣大鲵养殖示范基地”的牌子,由研究所负责基地的养殖技术指导。

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修建大鲵养殖池,将养殖池建成和岩石洞一样的野生环境。为减少对大鲵体表的伤害,技术人员采用了光滑的瓷砖铺设养殖池,并用食醋浸泡了半月之久才投入使用。根据指点,每个养殖池在0.5~2.0 m2之间,大小不等,大鲵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要分开饲养。饲养池的水源为天然溪水,水温全年保持在10~22℃范围,并常年保持流水,每半个月清理一次养殖池。

建造养殖场,资金少不了。2015年10月,苏青松先后投资30万元完成大鲵养殖场建设,仅研究所提供的600多尾大鲵种苗和成鱼就投资了15万元。

在养殖大鲵之前,苏青松有5个面积在1.3 hm2左右的鱼塘。养殖大鲵后,他在鱼塘养殖鲫鱼、草鱼等幼苗,为大鲵提供充足的食源。由于大鲵对食物安全要求很高,每次喂养之前他都会用食用盐水对饲料进行消毒,保证饲料安全。

大鲵生长十分缓慢,几年时间才能长500 g,随后每年可以长500 g左右。虽然这是一个很新奇的行业,但是要实现盈利,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苏青松表示,现在的养殖场地只有100多米长,下一步还将扩大养殖规模地,注册商标,申请“绿色食品”标志,争取把大鲵养殖做成三圣镇的龙头产业。

(www.bbwfish.com)

猜你喜欢

北碚大鲵养殖池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相对弧宽比对双通道方形养殖池的流场优化研究
Discovery of a wild, genetically pu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reates new conservation opportunities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北京动物园大鲵展示环境丰容设计
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动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