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丛林故事》中的生态思想探究

2016-03-28张云霞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吉卜林格里丛林

张云霞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丛林故事》中的生态思想探究

张云霞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丛林故事》是一部以动物为题材的短篇小说故事集,讲述了狼孩莫格里在丛林世界及人类世界的成长经历。该小说集隐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较全面地反映了吉卜林的生态思想内涵: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吉卜林在《丛林故事》中描述了丛林之中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批判和鞭挞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与践踏,警醒人类要尊重自然,并呼吁人类寻求简单朴素的生活,回归人的自然本性,从而实现精神上的救赎。

生态批评观;《丛林故事》;生态思想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为了获得大量的物质财富,以自我为中心,企图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者,对大自然展开了无休止的开发、破坏和利用,开始任性而粗暴地破坏自然。当然,恶劣的生态环境也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与危险,人类开始担忧“我们的地球能够走多远”[1],并从社会各领域展开思考和讨论。生态文学作为人类社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对推动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醒那些走向生态极端的人走出利益至上、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误区,呼吁人类关注生态环境,着力建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观念上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石。

英国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因“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而获得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位富有洞察力的作家,吉卜林敏锐地意识到物质繁荣背后的自然、社会生态危机和道德危机,并在创作中表达自己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呼吁人类尊重自然,回归人类的本真。《丛林故事》是吉卜林的代表作之一,它生动地描述了莫格里被狼爸妈收养、成长并成为丛林之王的故事。在作品中,吉卜林既描述了丛林里的自然生态,也描写了丛林居民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社会生态,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与担忧。作者指出,“丛林法则”是宇宙法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都应该遵守“丛林法则”,否则必然受到惩罚。本文尝试以《丛林故事》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作品中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问题,呼吁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一、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理论虽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但生态思想早就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如《圣经》中探讨了“环境性”(Environ mentality)问题;华兹华斯在《采坚果》中指出,“生存的理由是有一定限度的,但是生存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2];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则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新天地”。20世纪早期,学术界开始对具有典型田园色彩的作品进行研究,指出梭罗的《瓦尔登湖》、艾默生的《论自然》等都蕴含了深厚的生态思想。1972年,美国学者约瑟夫·W·米克出版《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研究》[3]后,生态批评开始逐渐登上文学批评的舞台。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文学与自然的关系。他们将文学融于生态学,以自然与文学作品的契合点为研究主题,以哲学中的联系观、发展观和整体观来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探讨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寻找和谐的相处之道。

二、丛林世界和谐生态

吉卜林认为,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就是整个社会的关系,就是生活的全部。在《丛林故事》中,吉卜林展开了他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的思考。

(一)丛林自然生态

在《丛林故事》中,吉卜林向读者展示了绮丽多姿的印度丛林风光与丰富的生态物种,如:“寂静和煦的阳光透过参天大树斑驳的枝枝杈杈洒下一道道金色的亮光”[4]38,“树枝上缠满了绿油油的、密密厚厚的藤蔓,藤蔓上开满了五彩的鲜花,有如铃铛般的牵牛花,有黄灿灿的野菊,还有凤尾花,它们开在那里,安静而祥和,如沉睡在梦里一般”[5]40;“破土而出的是密密麻麻的嫩禾苗,雨季过去,又成了绿荫如盖的丛林”[6];在伯令海中圣保罗岛上,“沙滩蜿蜒而行,不断拍打着巨石的浪花裹挟着海豹,随着海浪忽上忽下,玩耍、嬉戏”[7]。此外,还有宁静而美丽的喜马拉雅山脉、平静如镜的宽阔的印度河。吉卜林凭借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印度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拜,并向读者展示了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丛林世界。作者擅长用雄浑粗狂的白描手法向读者展示自然景象,并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与人一样,具有独特价值,具有生命创造力”。他始终认为自然与人类命脉相承、休戚相关,“它可以为心灵提供思想和情感的场所,也是人类回归本性的理想的场所”。所以,作者提醒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二)丛林社会生态

1.丛林居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吉卜林使用象征和拟人手法,绘声绘色地将丛林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个世界里,有恩怨,有冲突,也有道德。主人公——狼孩莫格里,是印度丛林边境村民的儿子,因瘸腿老虎雪儿可汗的追捕被父母抛弃,后来被好心善良的狼爸和狼妈收养,并成为丛林的领导者。莫格里是丛林里的“人类”,是人类中的“动物”,他是丛林首领,学习丛林生存技能,通晓丛林居民语言,并遵守“丛林法则”。在作品中,吉卜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致的观察,刻画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与和谐,如狼爸妈对莫格里的关爱,丛林老师棕熊巴鲁和黑豹班格希拉对莫格里的教导,狼兄弟对莫格里的帮助。他们之间有超出血缘与种族的亲情和恩情,彼此之间真诚信赖、情同手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丛林居民之间的友爱提醒人类:幸福、和谐的社会生活需要每个人的付出、感恩和奉献,更需要彼此的真诚与信赖。然而,当今社会,人类逐渐背离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等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与理解。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物质、权力等欲望,人类开始不择手段,互相利用、欺骗,社会生态逐渐遭到破坏。

2.丛林居民良好的社会道德

吉卜林笔下的丛林世界不仅是一个有章有法、和谐有序的“法则”世界,更是一个有情有义、懂得感恩的世界。棕熊巴鲁是丛林里的“法则”或者道德教育教师,它不仅教授丛林居民生存技能、丛林法则、民族传统,还教导他们遵守规则、感恩美德、不恃强凌弱。在《蟒蛇卡尔捕猎》中,莫格里为蟒蛇卡尔所救。按照丛林法则,莫格里应该报答蟒蛇卡尔,因而他说:“今天,你救了我,以后,要是你饿了,我杀的猎物就是你的猎物”[8]。在丛林里,丛林居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食物,然而为了表达对帮助者的感激,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分享出自己的猎物,这就是丛林世界最真挚的“感恩与分享”。当初,莫格里因为水牛的牺牲才获得进入丛林生活的资格。为了报恩,莫格里对巴鲁说:“此生不再杀水牛”。感恩之德自古有之,它体现了人类本性中的“善”和“美”。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利益与利润的驱使下开始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进而导致社会风气日下,社会生态恶化,让人类不得不开始反思。

三、人类世界生态失衡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追求物质、崇尚金钱的价值观已经充斥了整个社会,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也使得“人类剥离了自己与自然的脐带,毁灭了自己的诗意的生存”[9],人类已经习惯用物质来衡量生命的意义、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等。然而,人类贪婪地、野心勃勃地掠夺和征服自然、积累物质财富时,背离了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规律,背离了纯洁的本真,“一天天地远离大自然,心灵与天地的沟通变得越来越渺茫”[10]。

(一)自然生态失衡

自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始,英国进入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也进入物质膨胀时期,这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随着英国维多利亚机械文明的迅速发展,吉卜林经历了英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他既赞扬机械文明带来的进步,如长篇小说《瑙拉卡》开头说道:“电灯照耀之处,即见文明的曙光”,《基姆》中称赞火车:“这(火车)是政府制造的东西”;也提出了自己对机械文明的矛盾与担忧,如在《他们》中,作者赞美了英国乡村的和谐宁静,开着汽车闯进来的“我”显得格外刺目,而“用机器的哒哒声吵醒那梦幻的庭园简直是一种亵渎”[11]。吉卜林批判了现代工业文明对原始自然生态的破坏,认为机械文明的反发展导致“我们不得不生存于一个无法逃避有毒废弃物、酸雨和各种导致内分泌紊乱的有害化学物质的世界里”[12],导致“自然正在被历史所遮蔽”,而人类在历史世界日渐构筑起的钢筋混凝土大厦中不断地迷失自我。在道德和世风日益沉沦的时代,人的自然性正在被难以遏止的欲望吞噬或扭曲,并渐失幸福。作者呼吁人类对大自然多一份关爱,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社会生态失衡

资本主义社会往往用财富、权力和地位来衡量人生的成功与否,判断人的道德品质。所以人类为了追逐物质、名誉、地位,开始不择手段。当大自然无法满足人类无止尽的贪念时,人类开始把罪恶的魔爪残忍地伸向自己的同类,对他们进行杀戮、欺骗与压榨。《丛林故事》让读者不仅看到工业文明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破坏,也看到了它对人性的异化。

在《在保护林里》中,仆人阿卜杜勒虽然“吃了先生的饭”,却趁着先生巡视丛林时偷走了先生的薪水。为了阻止莫格里与其女儿的恋爱关系,阿卜杜勒用猎枪指着莫格里,准备将其打死,并诬陷他为“魔鬼”,挑唆林场管理员赶走莫格里。莫格里的养母梅勒斯是当地最富有的村民,因受到其他村民的嫉妒,她的田地财产被全部瓜分,并因莫格里而遭受毒打。村民巴尔迪奥不仅愚蠢、自私,而且奸诈,当利益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则原形毕露,称莫格里“是个恶魔,我们一定要杀了他,或者把他送到政府”。在机械文明的影响下,人类开始追逐利益,也变得日渐贪婪而残忍。吉卜林向读者展示了人类的虚伪、贪婪、奸诈与赤裸裸的金钱欲。站在物质欲望之外的莫格里清楚地看清人类的本质,他说:“人总是要给人设陷阱,要不,他们是不会满意的”,“他们就为了那一大块红石头,一个晚上居然会杀三次人”[4]35。吉卜林通过莫格里的评论,讽刺人类为了虚无缥缈的荣誉、金钱和地位而冲突不断,甚至牺牲生命。

(三)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吉卜林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服从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丛林故事》中,没有人类涉足的丛林世界是和谐而安静的,但是随着人类已近似愚蠢的方式对待丛林世界和丛林居民,丛林居民对人类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一只巨大的黑豹卧在床上,大象哈提领着它的三个孩子,踏平村民的农田,并用同样的方法制服了另外四个村子,把村子变成了丛林”[5]90。人类想霸占丛林,最终却因自己的贪婪而被赶出家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栖居地,走向了自我毁灭。同样地,随着工业文明和机械文明的快速发展,为了拓宽市场和挖掘更多的自然资源,人类对自然展开疯狂的掠夺和侵略,导致自然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彼此影响,因此,当人类关爱和尊重自然时,才能理想的栖居地,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四、人类的救赎之道

(一)遵守“法则”

吉卜林笔下的丛林不是愚昧混沌的地方,而是有秩序、有理智、有纪律的“动物社会”,是一个尊重个体需求与生命的社会。使这个“动物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就是“丛林法则”,即自然万物应该遵循的规律。在《丛林故事》中,虽然自由是丛林居民存在的基本权利,但是自由的基础又是对“法则”的服从,所以,自由的丛林居民必须遵守“法则”,否则必然受到法则的处罚。小说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丛林法则”,但是“法则”时时刻刻印记在丛林居民的行为和生活中。年老多病的狼王阿克拉坐在会议岩上,“疲倦地抬起头”,竭尽全力地应付着丛林动物“对宝座的垂涎”,这是大自然轮回替换的自然规律:生从自然而来,死向自然而去。代表着“力气”与“谋略”的老狼王阿克拉曾经是一头纵横丛林的孤胆英雄,但英雄也有迟暮之时,这就是自然规律、优胜劣汰的法则;为了保障生命和爱护幼崽,丛林居民禁止过度捕猎,这是保证物种延续的“法则”;又如在《恐惧是怎么来的》中,丛林遇到干旱,丛林只剩下一处水源,丛林居民必须在此饮水维持生命,“法则”再次规定禁止在水源附近捕猎。当老虎雪利可汗准备袭击人类时,狼爸爸说:“不可以捕杀人类,否则迟早会招来骑着象、背着枪的白人和成百上千敲着锣、带着火箭射器、擎着火把的棕色人种,那样一来,丛林里住的伙伴们都要遭殃了”。在“丛林法则”看来,人类是弱小的,捕杀弱小者是不道德的,而且会招来祸端。丛林居民必须顺应法则,否则必然受到伤害。

庞大而复杂的丛林世界存在于一定的“法则”基础上,才能生机勃勃。同样,作为自然万物中的一部分,人类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则,即在保障和尊重个体的需求和利益,协调与平衡个体与整体矛盾的前提下,遵守、服从社会法则和道德法则,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生命,尊重他人;感恩和善待生命万物;培养真诚、正义和谦虚的道德品质,从而使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二)回归自然

吉卜林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亲近自然的。人类的救赎和幸福感不仅仅靠社会法则、制度、体制等人为规则的完善来实现,而且要回归本性、回归自然。莫格里每当心情不佳时,便会“狂奔进丛林”,因为他觉得丛林才是他的欢乐之地,只有亲近自然才能使他充满生机与活力。莫格里表达了吉卜林的“人类只有扎根于自然,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中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思想。在小说《基姆》中,喇嘛穿过昏暗的喜马拉雅山脉时,“象牙黄的脸庞安详宁静,心意超然”,“利如刀刃的寒风使喇嘛年轻了许多”。喇嘛踏入深山没有恐惧,有的只是释然与欣慰,表达了吉卜林的“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才能从自然中获得生命的活力”的思想。

五、结语

在《丛林故事》里,吉卜林描述了印度原始丛林的自然生态,以及丛林居民的淳朴、坦荡、勇敢、遵守丛林法则等美好品质,但是工业文明和机械文明一次次地将人类的足迹带入丛林。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地位和权力欲望,人类开始疯狂地征服丛林,不断地猎杀丛林居民,开发和利用丛林生物。人类在疯狂开采和破坏自然的时候,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岌岌可危,这种涸泽而渔的方式无异于自我毁灭。吉卜林敏锐地看到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灾难,抨击了机械文明的邪恶,鞭挞了破坏大自然生态和谐、扭曲人的精神与自然本能以及毁掉人与人之间淳朴、坦荡、美好关系的工业文明,表达了他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热爱,呼吁人类善待自然、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与自然建立美好和谐的生态关系,呼吁人类能够以纯真的心去看待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认清人性,回归自然。

[1]马志军.元问题:人与自然—关于陶渊明与卢梭、梭罗的比较陈述[J].文艺研究,2011(2).

[2]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华兹华斯、柯尔律治诗选[M].杨德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15.

[3]Joseph W.Meeker,The Comedy of Survival: 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 [M].New York: Scribner,1972:9.

[4]吉卜林.吉卜林短篇小说选[M].文美惠,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5]Kipling,Rudyard.The Jungle Books and Just So Stories[M].London: Bantam Books,1986.

[6]鲁迪亚德·吉卜林.丛林故事[M].张新颖,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25.

[7]吉卜林.从林传奇[M].徐朴,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157.

[8]吉卜林.狼孩毛葛利故事集[M].蒲隆,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177.

[9]徐旭蓉.后殖民生态主义视阈下的“大森林三部曲”研究[J].短篇小说,2015(9).

[10]郭力.现代文明的伤怀者[J].南方文坛,2008(1).

[11]陈兵.吉卜林笔下的机械[J].当代外国文学,2015(3).

[12]伍厚恺.劳伦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80.

A Study on Ecological Ideology Implied inJungleBooks

ZHANG Yun-xia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uzhou Jiangsu 221008,China)

JungleBooksand Just So Stories are a short novels set based on animals which tells Mowgli who was raised by wolfs grows and develops in the jungle and returns to the humankind world.This novel set has rich ecologically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Kipling’s ecological ideology: humankind is one part of the nature,so humankind should respect the nature and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 with the nature so as to develop sustainably.Kipling described the natural and social ecology inJungleBooks,criticized and lashed the destruction and trampling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on the nature,and called upon that human should respect the nature and get along with the nature harmoniously.The author urges that human should return to the nature,seek simple,plain life,and regain the plain nature of man so as to realize human’s the spirit of redemption.

eco-criticism;JungleBooks; ecological thoughts

2016-04-0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吉卜林小说《丛林故事》的生态思想研究”(2015SJD467)。

张云霞(1981-),女,讲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I561.85

A

2095-7602(2016)11-0138-04

猜你喜欢

吉卜林格里丛林
黑天鹅格里布
丛林之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旅法著名插画师瞿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旅法著名插画师瞿澜
如果
丛林大作战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
拼音大比武
低眉与抬头
一起去丛林露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