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16-03-28评论区

当代水产 2016年10期
关键词:螃蟹小龙虾水产

声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搞基层应用技术服务和基础研究不是完全相通的。”

——如今,水产行业陷入一个怪圈,即从事基层应用技术服务的服务对象主体为养殖户本身,企业技术人员主要将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养殖户收益最大化。而基础研究的主体对象是养殖对象本身,专家学者主要针对养殖对象展开研究。以小龙虾为例,企业技术人员的应用技术是为小龙虾养殖户服务的;学术层面,基础研究是为小龙虾服务的;两者中间存在着界限。角度不同,关注点不同,这本身也无可厚非。

“蟹黄易致癌说法断章取义,人工养殖安全可控。”

——最近,一则“美国纽约市场卫生局叫停华人吃蟹黄,称其重金属超标致癌”的消息在网络上被大肆传播,引发热议。事实上,是由于美国哈德逊河和纽约港水域的工业污染,造成该区域的蟹类可能含有对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螃蟹问题仅限于受污染的水域。这则断章取义的消息,或多或少的对螃蟹市场造成影响,畏于流言消费者购买螃蟹数量减少,市场需求量受到一定冲击。关于螃蟹的各种流言层出不穷,但大家要清楚。目前,我国大部分螃蟹都是人工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都在安全可控范围。另外,螃蟹对生存环境和水质要求较高,一旦水质被污染或重金属超标,里面的螃蟹就会很快死掉不可能长大。

“河鲀养殖的春天终于来了!”

——日前,国家农业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出《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和养殖暗纹东方加工经营的通知》,宣布有条件放开河豚鱼养殖加工经营。此次有条件放开的是已经完全成熟的、经过二十多年养殖和试食经验积累的长江河豚暗纹东方鲀和海水河豚红鳍东方鲀。时隔26年,中国河鲀产业终于迎来了解禁。对此,有人表示,河鲀养殖的春天来临,中国水产业又将迎来一个名正言顺的品种,对于河鲀产业和消费者而言,这都是利好的消息。

“五千年没捞完的鱼这两年捞完了。”

——貌似是一句玩笑话,夸大其词的成份肯定存在,但这句话背后是我国海洋资源濒临枯竭的现状。我国海洋捕捞越来越难做,捕捞量越来越少,我国管辖海域的渔业资源可捕捞量大约是800万~900万吨,而实际的年捕捞量在1,300万吨左右,过度捕捞已经使很多海域真的已无鱼可捕。这句看似夸张的话提醒我们,促进捕捞业转型升级发展健康养殖已刻不容缓,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渔业发展努力的方向。

“‘注胶术’再现水产市场。”

——近几年在中国,很多食品安全问题被爆出来,水产品市场也不例外。商家挖空心思在流通、餐饮环节造假牟利,似乎已成行业潜规则。多年前的“注胶术”重现江湖,口味虾掺明胶造假。如果民众对注胶虾产生极度恐慌,会减少虾的消费,这对养殖户是致命的。就像央视曝光的“吃药海参”,虽然这几年大众的高端消费少了,但民众的恐慌也是导致海参价格下滑的原因之一。假冒山寨食品现象如此普遍,必然是受暴利的诱惑与驱使。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引导行业良性竞争,提高保障合理利润是关键。

“养殖保险能否让养殖户披上‘救命袈裟’。”

——水产养殖一直被人们认为是高回报的行业,但它遭遇自然灾害发生概率与风险、损失程度等远远高于农业和畜牧业,让很多有志于在水产养殖业创业的年轻人望而止步。而水产养殖保险的出现无疑将打破水下风险难以担保的障碍。虽然目前多地政府在财政上支持养殖保险,但养殖保险的费率普遍偏高,养殖户投保仍不及预期。此外,对养殖户而言,水产养殖成本较高,如果理赔金额低,也难以真正实现规避风险。因此,如何制定既能让保险公司愿意分担风险、又能为水产养殖业“遮风挡雨”的全新险种,成了水产养殖保险落地扎根的最大难题。

(本栏目言论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螃蟹小龙虾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小龙虾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螃蟹
螃蟹
我是螃蟹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