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面作文命题 强化思维训练

2016-03-28林炳娟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辨性思维训练高考作文

林炳娟

摘 要:具有思辨性的作文是一种直面社会热点话题的新作文命题形式。该类型作文能够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公民意识,体现社会责任感。然而学生作文“无法析理”的硬伤却日渐凸显,那么在高考作文备考中,教师应该如何强化作文训练,加大学生的思辨力度?

关键词:高考作文;思辨性;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08-01

笛卡尔曾指出:“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洛克威尔也如是说“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文章的写作有立意高低之分。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贴近社会生活,把握时代特征,用哲学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思维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作用,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务必让作文多一点“思”、多一点“辨”。

高考作文的训练历来都是每位语文教师极为重视的一个内容。因为在语文试卷中,作文占据“半壁江山”,素来有“得作文者得天下”的说法。为此,教师在这一内容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不明显,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洞见学生作文的硬伤:题审不“准”; 理析不“清”; 文作不“通”。现在的学生似乎已经不会深入分析,不长于思辨,写作时缺乏思考。哪怕是那些成绩优秀学生的作文,在辞藻华丽之下,亦是空洞无物。故而,学生作文的惨状常被形容为“一蟹不如一蟹”。

然而,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却出现这样一种导向,就是把社会中的现象聚焦于矛盾之中,但这些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这些矛盾如何去解决,并没有明确地做出解释,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矛盾。换而言之,如今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已在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回归现实,强调认知和思辨能力。如2015年新课标卷I “女儿举报父亲违章驾车”。虽然阐述的是一个事件,学生却可以分别从违章当事人、警察、女儿三个角度来写一封信,既可在信中讨论交通规则意识的问题,讨论女儿举报的行为,也可以讨论警察处理方式。然则不管选择哪个角度,考查的均是学生的说理能力和思辨能力。

此外,中国古人有“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近几年高考作文中也有了很好的体现。如2015年新课标卷I和重庆卷的材料作文均来自于微博热门事件,2013年新课标卷II “同学关系”也切合了复旦室友投毒事件。

因此,具有思辨色彩的作文可谓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一个热门题型。它是一种直面社会热点话题的新的作文命题形式,能够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公民意识,体现社会责任感。在学生作文备考中,教师应该强化此类型的作文训练,尤其重视加大学生的思辨力度。

既然加大试题的思辨力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是此后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与之相悖的学生现状?如何在高考作文的备考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写作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巧用题型,提高感悟

强调思辨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把握材料的主旨。因此,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概括文章的重点内容及中心思想,提高认识能力。

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可以成为一家人,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若结合阅读教学,则效果更佳。因为考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理解重要词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这无疑与高考作文对材料要理解、把握主旨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文阅读,提高学生对作文材料分析理解,概括主旨的能力。以《古渡头》为例,教师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之余,让学生对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进行分析总结,然后组织成段,最后围绕主题进行阐述。如此,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解题能力的同时提高作文写作,岂不是一举两得,省时省力?

二、扩大阅读,培养理性

除了课程内的阅读,学生在平时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促进思维多元化发展,培养理性思维。这里所说的阅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为了证明观点而提供的例证的材料,而是指那些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思辨性材料。毕竟文样虽万千,析理为共性。学生可以多阅读一些有样、有思、可学的范文,如名家文、考场文、时评文……多关注一些时事话题,如教育、社会、体育、娱乐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整合教学资源,筛选百度、新浪上的每日热点新闻或热点话题,形成文字材料,印发给学生阅读。一般来说,读了以后都会有些启发,那么一旦在写作中再次碰到此类题材,思辨议论的话语就自然而然地涌泉而出了。

三、参与讨论,增强思辨

课余闲暇时,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思想,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留意他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课堂学习时,也应积极参加各类话题的讨论、辩论等。这样,写作时就能有理有据,行文水到渠成。例如每天课前5分钟,老师可以以“手机百度”中的“全民话题”作为讨论对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这一过程既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实战演练,拓展迁移

一切作文教学训练最终都要指向实践,在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之后,也应该要求学生将思辨性落实到实际写作中。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经过不断的思辨训练,开启思维的多元化,才能培养出流畅的表达能力。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以“焦老师微信红包”为例,上课时先将材料展示出来,让学生相互讨论“焦老师发微信红包的方式”是否可取,然后安排好说理的层次,列成文章的结构提纲,写作成文。第一天写,第二天讲评、升格,直至过关。

思辨性作文的教学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对思考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只要方法得当,有条不紊地持续训练,学生的作文定能脱颖而出,取得高分。

参考文献:

[1] 刘爽.浅析高考作文与时事素材的结合[J].中学语文,2016:3

[2] 周丽芳.找准切入点,写作教学事半功倍[J].基础写作理论与教学研究_阅读与写作,2015:3

[3] 郭少哲.高中作文教学多样化的尝试[J].阅读写作,2015:25

猜你喜欢

思辨性思维训练高考作文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