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手操作

2016-03-28何海生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圆片动手三角形

何海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08-01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说明使用学具、动手操作是教学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观动作思维。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直观动作思维;能吸引学生思考,启迪抽象逻辑思维。这样能让学生轻松将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层面,使知识真正得以“内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操作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动作过程与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它启迪了思维,并且在推进学生内化知识、发展逻辑思维与空间观念以及加强意义识记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简而言之,动手操作活动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突破难点,有必要适当注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使其手脑并用,进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数学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的“倍数与因数”一章中介绍了“2,5,3的倍数的特征”。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了一些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纸片,我也准备了一些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圆片。我们做了个游戏:我把这些小圆片贴在黑板顶端,贴了两行。第一行按照“一红一蓝”的规律贴了一些;第二行按照“一红一蓝一黄”的规律贴了一些。接着,我转身面对大家,请同学们随便指出第一行或第二行的第几张小圆片,我能给大家说出它的颜色。结果,这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告诉大家,这都是因为小圆片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大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其中的规律,而且很快就有人争着举手回答。我肯定了同学们的正确发现,然后让大家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与同桌合作,摆一摆,猜一猜。使他们初步认识了2,3的倍数,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也克服了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

动手操作下的课堂学习,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注意到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而且只是机械的听觉、视觉。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仍然能找到教师强求学生听讲或者看黑板的情况,教学显得单调、无趣。听的是道理,看的是公式,这也难怪一些小学生总是学不好。现代教学正要求融合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受,做到更有效的学习,从而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教师课堂上可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大家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动手摆一摆,或是用剪刀剪一剪、拼一拼,你能将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前面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而探索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吗?然后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投入到操作探索活动中去。这样加以适当引导,既避免了让学生盲无目的的操作,走弯路,又达到了在探究学习中融合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操作感受,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数学课堂学习的高效“催化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能够懂得如何去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不正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吗?

参考文献:

[1]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 “有效学习指导”专题读本——《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设计》第73-76页(专题五如何设计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话题一动手操作活动的学习原理)倪牟双 邵志豪

猜你喜欢

圆片动手三角形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用圆片摆数
三角形,不扭腰
动手演示找错因
三角形表演秀
拼成一个圆片
小灵通取圆片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