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成为一种生活

2016-03-28熊云清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教学

熊云清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体现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34-01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也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已成为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即,小学数学教学要“生活化”,让数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

一、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出生活中的常识和经验,即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展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凡是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素材,都让他们在生活的“舞台”中去感悟。

比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之前,我让学生搜集、记录生活中的有关百分数的信息。学生们兴致勃勃,十分投入,搜集了很多涉及生活各方面的百分数信息:有关于祖国人口、经济、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百分数,有产品如每天吃的牛奶等食品的含量标签,还有空气的成分、海洋和陆地的比例等等。学生搜集之后,在课前就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当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有了这诸多现实材料的支撑,学习起来便是轻松愉悦了。像这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教材中有很多,如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万(亿)以内的数的认识、长度重量、时间单位的认识等等,教师要认真研究分析教材,找到与生活的联系点,做出引导,再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沟通和配合,在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生活,积累数学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的“舞台”中感悟数学的“生活化”。加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适时创设生活情景,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教师要善于寻找联系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精选出数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连接到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上,使课堂上的学生也“生活化”起来,让学生解决空洞、枯燥的数学问题也如同生活一般轻松自如。

例如,枯燥的计算教学,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经验的支撑,许多算理学生都难于理解。像加减法的简算,类似a+199 = a+200-1,a+203 = a+200+3,a-199 = a-200 + 1,a-203 = a-200-3,即“多加几就减几,少加几再加几,多减几就加几,少减几再减几”等简算的算理和方法学生普遍难以理解和接受,很容易混淆。《标准》指出:“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在教学简算这部分内容时,先开展了模拟生活情景——买卖商品的活动:兰兰有280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件198元的上衣,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兰兰一般会怎么付钱?学生通过活动,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不难得出兰兰给了售货员2张100元的人民币,所以兰兰现在还有280–200=80(元),而售货员还应找给兰兰2元,兰兰最后还剩80+2=82(元)。所以我们把减去198看成减去200,就多减了2,那么就应该再加上2。这样,通过模拟买卖活动,巧妙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枯燥的计算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活气息,抽象的数学运算获得了具体生活经验的支持,学生不仅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简便运算,而且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数学指导生活实践,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

《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正如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把新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龙水湖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多种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将学生从接受者提高到实践者、探索者和策划者的地位,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是在所学数学知识的指导引领下完成的,学生们不但学会了合作,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感受了数学的魅力,同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求解生活的钥匙,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是一种生活;真正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实用性和生活化”;真正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2]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生活》.季敏霞.《成才之路》2010年第33期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