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组方规律研究*

2016-03-27王洪彬崔建美李继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牡丹皮六味地黄赤芍

王洪彬,崔建美,赵 舒,曹 岩,李继安△

(1.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现代技术教育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组方规律研究*

王洪彬1,崔建美1,赵 舒1,曹 岩2,李继安1△

(1.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现代技术教育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探讨中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方规律。方法:建立临床防治SLE方剂文献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对其组方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防治SLE常用方剂为犀角地黄汤和六味地黄丸,常用药对为牡丹皮-生地黄和知母-生地黄,常用药组是赤芍-生地黄-牡丹皮。结论:牡丹皮、生地黄、知母、赤芍是SLE的主要用药,为临床开发防治SLE药物组方提供参考。

系统性红斑狼疮;数据挖掘;关联规则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弥漫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1],危及泌尿、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早期诊断加之综合性疗法的运用,使 SLE患者的10年存活率达到90%[2]。中医药治疗SLE因具有免疫多效性和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整体调整 SLE患者机能状态,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对中医药防治 SLE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以便为进一步开发SLE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医药卫生专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1.2 检索策略

CNKI和 VIP数据库检索词为“红斑狼疮”,检索方法以CNKI为主题检索,VIP为任意字段检索,检索时限 CNKI为 1979~2013年,VIP为 1989~2013年,检索日期为2013年5月13日。其中CNKI检索出15676篇文献,VIP检索出12756篇文献。

1.3 纳入条件

中医药防治 SLE临床研究的文献;第1次文献。

1.4 剔除条件

数据库间交叉重复的文献;综述、述评;同一项研究的多篇论文按1篇计;一稿多投取1篇。

1.5 数据分析及统计

将检索到有关中医药防治 SLE的文献资料中所选方剂分别录入 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防治SLE的口服中药制剂研究

表1显示,纳入研究的口服中药制剂防治 SLE的文献共204篇,涉及方剂231首,共应用415次,单一剂型中应用频次最高的是犀角地黄汤,其次为六味地黄丸(汤)。但六味地黄系列用药,包括六味地黄丸(汤)、知柏地黄丸(汤)、杞菊地黄丸(汤)、麦味地黄丸(口服液)共34次占8.19%,提示 SLE的治疗以清热滋阴制剂为主。

表1 累计频率50%以上防治SLE口服中药制剂

表2显示,防治SLE口服中药制剂以经典方剂为主占45.02%,其次为自拟方剂占36.80%。

表2 防治红斑狼疮口服中药制剂类型分布

2.2 防治SLE方剂中常用药物关联分析

表3显示,当选择置信度>60、支持度>10时,防治SLE的方剂在药对使用中使用最多的前两位是牡丹皮-生地黄和知母-生地黄组合,最多的三位药组是赤芍-生地黄-牡丹皮。

3 讨论

SLE是以热、毒、瘀为标、脾肾亏虚为本的内损五脏、外伤皮毛的虚实夹杂性疾病[3]。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为热毒炽盛型和阴虚内热型[4]。热毒炽盛型多见于SLE炎症活动期,病情较重,容易引起内脏损伤,与其他证型比较,其白细胞(WBC)最高,红细胞沉降率(ESR)较高,C-反应蛋白(CRP)最高,补体最低,免疫球蛋白偏高(尤其是IgA和IgM),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ds-DNA抗体)滴度最高,抗Sm抗体和抗SSA抗体阳性率较高[5]。犀角地黄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其治疗热毒炽盛型SLE总有效率达93.5%[6],具有一定保肝及降低尿蛋白、抗ds-DNA抗体作用[7],有效改善SLE患者热毒导致的红赤斑疹及心烦易怒、口苦便秘等全身症状。阴虚内热型多见于SLE慢性活动性患者,约占70%[8],与其他证型比较,该型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轻度异常,CRP、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炎症指标接近正常,肝肾及血液系统损伤较轻,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较低,病变程度较轻,但抗SSB抗体阳性率较高,提示该证型易合并干燥综合征[5]。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的功能,治疗阴虚内热型SLE,能显著提高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疗效,减少其复发,并能显著降低血清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对抗激素的不良反应[9-10],改善阴虚化热而导致的口眼干燥等全身症状。

图1 防治SLE方剂中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示

当选择置信度>60、支持度 >10时,防治 SLE的方剂在药对使用中使用最多的前两位是牡丹皮-生地黄和知母-生地黄组合,最多的三位药组是赤芍-生地黄-牡丹皮。牡丹皮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赤芍清热凉血止血、活血散瘀止痛,诸药配伍应用能滋阴清热、凉血活血[11-12],有效改善 SLE患者阴虚化热、邪毒伏藏、灼伤营阴、阴血凝滞而为瘀所致的各种症状[13]。

综上所述,犀角地黄汤和六味地黄丸主要应用于防治SLE,牡丹皮、生地黄、知母、赤芍为主要的配伍用药,提示在进一步研究更有效地治疗SLE处方时,宜选择上述品种作为主药进行科学筛选和合理配方,为中药治疗SLE提供有效途径。

表3 防治SLE的方剂中常用药物关联分析(置信度>60,支持度>10)

[1]张源潮.免疫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59.

[2]张缪佳.风湿性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5.

[3]朱震,张世勤,汪悦.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3):428-429.

[4]焦如春,王洪彬,崔建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8上):28-30.

[5]李松伟,郭洪涛.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和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4):13-17.

[6]鲍旭.犀角地黄汤治疗毒热炽盛型盘状红斑狼疮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4):486,511.

[7]周腊梅,汪悦.凉血化瘀解毒法对 MRL/lpr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鼠肝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2): 179-182.

[8]陈薇薇,苏晓,高龙.中药组方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对Th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4):9-12.

[9]练颖,郑萍,官晓红,等.六味地黄丸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预作用的研究[J].四川中医,2008,24 (2):20-21.

[10]黄爱云.六味地黄丸治疗中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55-1956.

[11]李文林,屠强,郭立中,等.周仲瑛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的方药配伍特色分析——基于卡方检验及影响度的关联规则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25 (9):1467-1471.

[12]于明宇,金成,孙冉冉,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规律文献分析[J].河南中医,2014,34(11):2272-2273.

[13]黄钢花,钟嘉熙,刘叶,等.清养透解合剂联合西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管损伤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4,55 (12):1029-1033

Compatibility Rule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Based on Data Mining

WANG Hong-bin1,CUI Jian-mei1,ZHAO Shu1,CAO Yan2,LI Ji-an1△
(1.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000,China; 2.Moder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Centr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0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law tha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treated by Chinese drugs.Method:The database of SLE treated by Chinese medicine was set up,and then used association rules to analyze the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law.Results:The commonly used formula were Xijiao Dihuang decoction and Liuwei Dihuang pill to treat SLE;For herbal groups,the highest occurrence were the combinations of cortex moutan and radix rehmanniae,anemarrhena and radix rehmanniae.Three kinds of herbals were commonly coupled,such as red peony root,radix rehmanniae and cortex moutan.Conclusion:The cortex moutan,radix rehmanniae,anemarrhena and red peony root are the main herb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LE,the compatibility rule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herbal medicine selection and prescription design of SL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Data Mining;Association Rules

R593.24

:A

:1006-3250(2016)07-0970-03

2016-01-27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3DFG31080)-基于靶标发现技术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药的合作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临床重点学科

王洪彬(1977-),女,河北唐山人,副教授,医学博士,从事针灸与治未病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李继安(1962-),男,河北唐山人,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猜你喜欢

牡丹皮六味地黄赤芍
牡丹皮采收加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Δ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呼伦贝尔野生赤芍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新疆赤芍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