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是我人生一盏明灯

2016-03-26沈石溪

金色少年(美绘小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作家动物

沈石溪/ 文



阅读是我人生一盏明灯

沈石溪/ 文

我看过一些作家自传,不少作家出身于书香门第,孩提时阅读过大量中外优秀童话,有个爱讲故事的外婆,从小沉浸在一种温馨清新的艺术氛围里,对此,我羡慕得直流口水。

我小时候几乎和书籍无缘,家境贫寒,入不敷出,父母没兴趣也没能力为我买书,家里除了学校发的教科书外连一本闲书也没有。外婆住在宁波乡下,几年才见一次,见了也不讲故事。

我从小体弱多病。正常的婴儿都有先天性免疫,出生4个月内不会生病,可我是个例外,我出生才6天,就因肚脐化脓被送进了医院。从此,我与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童年时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奶奶迈着粽子似的小脚,走到床边摸摸我的额头,深深叹一口气说,怎么又发高烧了啊!然后,奶奶背着我去医院,照例要做让我头皮发麻的青霉素试验。

由于多病的缘故,我从小瘦弱,长得像芦柴秆,至今仍无需减肥。记得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班主任见我乖巧听话,又长得清秀,便委任我为班长。但仅仅当了一个月班长,我便被撤职了。原因很简单,男同学都小瞧我,女同学都不听我的话,我根本没法行使班长的职权。

班主任挺同情地抚摸着我的脑袋说:“你呀,人挺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太软弱了。唉,男孩子像你这样软弱,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啊?”

我羞愧难当,低头饮泣。这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自卑的泥潭而无力自拔。我害怕独自上街,害怕见生人,害怕上体育课,害怕在课堂上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害怕和顽皮的男孩一起玩,害怕女生讥诮的笑和鄙夷的目光,害怕孤独的长夜会出现张牙舞爪的鬼魅……

为了解闷,我开始阅读。诗歌、散文、小说、童话,我像块干燥的海绵在汲取水分,贪婪地阅读在那个年代像我这样的穷孩子所能得到的所有文学作品。

书籍,带我走进了另一个七彩世界。我为牧羊女惨遭巫婆陷害而哭泣,为勇敢的青蛙王子终于解开魔法咒语获得自由而欢笑。

书籍,成了我最知心的朋友,最有趣的玩伴,最慈祥的老师,最宽容的家长。书籍不仅给了我精神慰藉,还给了我性格补偿。

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比同龄孩子要成熟得快,我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这让我内心有一种优越感,自卑情结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变得很自信。发达的四肢确实是种力量,但从小爱看书造就出的丰富的头脑更具备立足社会的能力。

16岁初中毕业后,命运将我从大上海抛到云南西双版纳傣家村寨插队入户,做了6年农民,又做了3年山村教师。

在那个名叫勐满社小的学校里,我一边教书一边心血来潮想学习文学创作。我小时候虽然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但真要动笔写小说,语文基础实在太差了,一封普通的家信都写不通顺,错别字更不用说了,连字典也不会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我学习写作的办法笨拙得可笑,先是借来本20多万字的《写作知识》,从头抄起,抄了数月之久,总算明白了文章还分体裁。然后,拼命阅读我所能得到的所有书刊报纸,凡看到陌生的字眼或认为生动优美的句子,我都赶紧抄下来,反复背诵,细细品味琢磨,化为己有。两年下来,光摘录句子的笔记本,我就用掉10多册,厚厚的一大摞。

那时,我占有一间8平方米的小土坯房。勐满还没有电,照明用的是马灯,我怕浪费时间,在床上拥衾夜读后,疲倦了,就将灯芯捻小,浅浅睡去;半夜醒来,随手捻亮灯芯,又继续读或写。

人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我只能是边打蚊子边读书。

经过两年多刻苦努力,我终于写出了第一篇作品《金竹瑟》,这是一篇两千多字的散文,发表在当时《云南日报》副刊上。

阅读是一盏明灯,照亮你人生的路。对此我深有感触。

如果说我在动物小说创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就是依赖我从小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量阅读让我提升了文学素养,提高了写作技巧。无论工作多忙,我都会见缝插针去阅读,给自己充电。

我囫囵吞枣地阅读了大量生物学、动物学、文艺学、儿童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利用假期跟随动物学家深入原始森林考察体验生活,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慢慢发现,有一门新兴学科似乎特别对我的胃口,对我从事动物小说创作特别有帮助,那就是现代动物行为学。

现代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社会属性和人类生物属性的一门边缘学科。其中有三位作家对我影响最大:

第一位是现代动物行为学创始人、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茨,他因在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的开拓性成就而荣获1973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第二位是美国作家爱德华·威尔逊,他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的集大成者,开创了一个至今仍饱受各界争议的流派——社会生物学;

第三位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生物人类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他善于用一只眼睛观察动物,用另一只眼睛审视人类,在现代动物行为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三位作家的作品,20多年来,一直摆放在我书柜最显著的位置,随手就能找到,随时都能阅读。

有几本书我是反复读了好几遍。一本是威尔逊写的《新的综合》,这是一本洋洋洒洒130万字的巨著,奠定了现代动物学辉煌的基石,充满真知灼见,尽展动物王国的诗情画意。我并不完全赞同威尔逊所创立的社会生物学,但这个学说惊世骇俗的观点无疑对我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效果。另一本书是莫利斯写的“裸猿”三部曲,包括《裸猿》《人类动物园》和《亲密行为》,“裸猿”三部曲从数百万年进化中形成的行为模式去研究人的动物性,探究人的生物学基础,发动了一场“人的科学”的革命。捧读莫利斯写的“裸猿”三部曲,我有一种沙漠跋涉巧遇甘泉的惊喜感觉。

我最爱读的另几本书,就是洛伦茨的代表作《攻击与人性》《所罗门王的指环》《灰雁的四季》和《狗的家世》,洛伦茨对动物世界所做的精湛研究,为我观察动物生活、构思动物故事、提炼作品主题,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角度,他描写动物生活优美传神的文笔,也让我获益匪浅。

我对这几位作家及他们作品的酷爱,几近痴迷的程度,每次出差,不管旅途有多远,不管行李有多重,我都要挑上一本带在身边。很多时候在外地做活动,我从早忙到晚,在外面整整一个星期,也没时间来读一读带在身边的这本书,翻都没翻过,似乎是白带了,其实不然。有这么一本书陪伴在我身边,就像有一位知心朋友在陪着我一起旅行,彼此有个照应,精神有所寄托,旅途就不再孤独与寂寞。

可以坦言,在接触现代动物行为学这门学科之前,我所写的动物小说,大多写动物的传奇故事,或者写人与动物的恩怨纠葛,虽然也有可读性,却明显缺少一种深沉的哲理内涵。就是因为接触了现代动物行为学这门学科,就是因为读了上述这几位作家的经典作品,我的动物小说创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写出了《狼王梦》《疯羊血顶儿》《鸟奴》《金蟒蛇》等受到同行好评,同时也受到青少年读者喜爱的故事。

我觉得,在知识的海洋里广泛涉猎,开卷有益,博采众长,当然是不错的,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到了一定的层次,背靠一种学说,钟爱几位作家,研读几本经典,更有实际意义。

这种学说,这几位作家,这几本经典,就是你的精神支柱,就是你事业独有的阶梯,能让你借助这架阶梯,在事业的征途上行走得更稳,攀爬得更高。

知识是座永远不会倒塌的强大的精神靠山,它会使你绷直腰杆,挺起胸膛,抬起头颅,勇敢地面对生活。

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热爱书籍,会给你终身带来无穷的裨益。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52年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后,在云南生活了整整36年。擅长写动物小说,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欢迎,曾4次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作品还多次被收进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推荐书目:

《裸猿》[英]德斯蒙德·莫利斯 著 何道宽 译推荐理由:本书从比较动物学和生物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原始先民和部落人的行为模式,探究人的生物学基础,发动了一场『人的科学』革命。

《所罗门王的指环》[奥]康拉德·洛伦茨 著 刘志良 译推荐理由: 本书描写的动物生活优美传神,将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巧妙结合,把读者引入一个有趣的动物行为学世界。

漫画一刻馆

猜你喜欢

作家动物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超级动物城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