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勒卡雷:伟大的作家,平庸的间谍

2016-03-25苏禾

看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夜班间谍小说

苏禾

2月下旬,英国BBC-1台推出了一部只有6集的间谍剧《夜班经理》,第一集首播时收视人群便与BBC最近播出的热门历史大剧《战争与和平》不相上下,播出后好评如潮,重播时仍吸引了不少观众。据说美国AMC有线电视台为了优先购买《夜班经理》在美国的播放版权,不惜花重金买下了BBC美国公司一半的股份。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反响热烈,除了BBC一贯精良的制作水准,“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和休·劳瑞两位有着极高人气的演员加盟,吸引许多粉丝慕名而来。此外,《夜班经理》改编自英国著名间谍小说大师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的同名小说,而约翰·勒卡雷本人一向被视为品质保障之一。

1979年,BBC播出了根据勒卡雷小说《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改编的电视剧,当时恰逢BBC的劲敌、英国第二大无线电视经营商ITV举行罢工,于是多达850万观众收看了这部电视剧,几天后重播时收看人数仍有300万,口碑和评价也是高居不下,获得当年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9项提名。随着《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巨大成功,勒卡雷也成了各大制片商眼中的香饽饽。

“从小就被迫学会了如何骗人”

约翰·勒卡雷这位84岁高龄的老爷子自1961年发表处女作以来,至今已出版了23部小说,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有一部作品出版,也算是笔耕不辍的高产作家。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已有14部已被改编成电影电视与观众见面,第15部改编的作品《我们这种叛徒》也将于今年5月在BBC播出。6年前,勒卡雷的两个儿子斯蒂芬和西蒙·康威尔成立了一家制片公司,陆续推出一系列改编自勒卡雷作品的影视剧作品,《最高通缉犯》、《夜班经理》和《我们这种叛徒》都是出自该制片公司。

约翰·勒卡雷其实只是大卫·约翰·康威尔的笔名,“John le Carré”源自法语,大意为安分守法的人,这或许是对他个人早年经历的一种无声抗议。勒卡雷出生于英格兰多塞特郡一个特殊的家庭,在他人生前十几年可以说一直生活在一种自我封闭、诚惶诚恐的环境中,而这很大程度上源自父亲罗尼·康威尔造成的童年阴影。

罗尼·康威尔是个老骗子、战争投机分子、花花公子、诈骗囚犯、乐天派、精神分裂者,有时候他是风度翩翩、挥金如土的百万富翁,转眼间又会负债累累四处躲债,不仅连儿子们的学费都支付不起,而且为了躲债,还不惜让他们出面哄骗债主,喝醉酒之余还会对年幼的孩子随意欺凌。勒卡雷曾形容自己“从小就被迫学会了如何骗人”,“常常过着一种既像百万富翁又像乞丐的生活”。在父亲的安排下,勒卡雷被送往潘伯恩附近的圣安德鲁斯预科学校。那所管理极为严苛的寄宿学校在勒卡雷看来犹如地狱,他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还曾假装癫痫发作,并且居然接受了手术。1975年罗尼·康威尔去世,勒卡雷为父亲的葬礼仪式支付了费用,而本人并未参加葬礼。父亲带给他的心理创伤一生都难以愈合。

不到17岁,勒卡雷就离开了父亲为他安排好的学校,前往瑞士伯尔尼大学,他在那里习得一口流利的德语。一年后,勒卡雷应征入伍,在英国驻奥地利的卫戍部队服役,因为德语优势,他被分配到情报部门,为那些穿过铁幕进入西方国家的人士提供德语咨询服务。1952年,21岁的勒卡雷回到英国,进入牛津大学林肯学院学习现代语言学,同时他还继续为英国情报机构军情五处(负责国内情报)工作,监视并举报周围的左翼同学和朋友,找到他们的住处,而后写成政治报告上交。这种带有背叛性质的双面生活严重拷问着勒卡雷的良心。

大学期间他一度退学与一名空军少将的女儿安·夏普结婚,一年后又再度回到牛津继续完成学业。1956年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后,勒卡雷选择进入伊顿公学当了两年语言老师,而后以官员身份加入军情五处,1960年调入军情六处(负责对外情报),不久就被派往英国驻联邦德国首都波恩大使馆担任初级外交官,从事情报工作。

1964年,勒卡雷被迫结束了自己的间谍生涯。当时潜伏在英国情报机构二十余年的“双料间谍”、“剑桥五杰”之一的金·菲尔比,向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提供了数十名英国间谍名字的名单,许多英国特工被暗杀身亡。勒卡雷也在菲尔比的泄密名单上,不过幸运的是他逃过一劫。辞去间谍工作后,勒卡雷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

对情报工作的贡献微乎其微

有人曾如此恰如其分地形容勒卡雷:勒卡雷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却是个平庸的间谍。他在英国情报机构断断续续工作了十年,但从未经历过什么危险的事。一个曾经雇佣过勒卡雷的情报机关前任主管就曾公开宣称,勒卡雷对情报工作的贡献微乎其微。

或许是因为对这份工作感到无聊,在军情六处任职期间,勒卡雷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他曾说过:“(我)生来就注定与谎言为伴,被一个行业培养、训练成了一个以谎言为生的人,又以一个小说家的身份行走其间。”1961年,勒卡雷完成了处女作《死亡预约》,一个经典的间谍形象阿历克·利玛斯诞生了。但直到1963年第三本小说《柏林谍影》(又译《冷战谍魂》)问世,勒卡雷才开始声名鹊起。而这还得归功于牛津大学林肯学院院长格雷厄姆·格林对这部小说的至高评价:“这是我读过最好的间谍小说。”由于勒卡雷的工作相当敏感,所以他早期的小说都被事先要求交给外交部和情报机构审核以后才能出版,并禁止署上真实姓氏,于是有了约翰·勒卡雷这一笔名。

《夜班经理》于2016年2月开始在BBC-1台播出,好评如潮

这部小说不仅在英国火了,在美国、德国、法国也成为畅销书。在美国市场,《柏林谍影》的销量远超最新的“007”系列詹姆斯·邦德的作品。在美国宣传小说期间,勒卡雷受到如明星般的欢迎。当初该小说出版时,其出版商维克多·格兰茨仅支付给勒卡雷175英镑的预付稿费,仅在一年之后该小说就卖出了十几万册。勒卡雷凭借这部小说咸鱼翻身,一夜暴富,成为百万富翁,并确立了自己间谍小说作家的国际地位。在《柏林谍影》发表50年周年之际,勒卡雷撰文写道:“我把这部小说看作发生在我内心中的一次未被掩饰好的爆炸,这次爆炸之后,我的人生就此改写。”《柏林谍影》的成功给勒卡雷和他的家人带来巨大的冲击。随着勒卡雷事业的走红,他与妻子安·夏普的婚姻也亮起红灯,不久离婚。

尽管在情报界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外界一直将他的写作与他的间谍身份捆绑在一起。《柏林谍影》走红后,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定书中的故事不仅是真实事件,剧情还与当时美俄冷战情形“不谋而合”。他在美国宣传该书时,当地记者对他群起攻之,认为他撒谎掩盖自己的间谍身份,这让他几十年来都很反感接受记者采访。当年,《柏林谍影》的故事是经过英国外交部和军情局仔细审核通过的,结论称故事“纯属虚构,与个人经历无关,也不会造成安全问题”。而且以勒卡雷当时在业内的层级,很难接触到顶级秘辛。但是外界并不相信勒卡雷的写作天赋。即使50年过去,勒卡雷也难消心中的愤怒:“我意识到我会永远被看作一名间谍出身的作家,而不是一名仅仅在那个秘密世界里做过一丁点事情并把这些写出来的正常作家。”

作品主角影射父亲

勒卡雷5岁时,因忍受不了父亲的欺凌,母亲丢下他和7岁的哥哥一走了之,直到21岁前他都不知道母亲是谁。他后来在给哥哥的信中写道:“我们是被冰封的孩子,而且永远都是。”勒卡雷从小就在缺乏母性情感的世界里长大,即使后来上学也被父亲送进了昂贵的全男生的预科学校和公立学校。由此产生的后遗症也折射到他的小说创作中。

人们都说改编勒卡雷众多作品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如何让中年公务员的办公室夺权戏码引人入胜,但更大的改编难点在于,勒卡雷笔下缺乏女性人物。BBC拍摄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剧集中有25位演员,有名字的女性只有3位。即使出现女性角色,着墨点也非常少,她们不是叛徒就是亟待拯救的“花瓶”。为了迎合当下时代发展的需要,制片方对最新改编的《夜班经理》和《我们这种叛徒》两部剧集都做了相应处理。

《夜班经理》的导演选择的是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丹麦女导演苏珊娜·比尔,而且制片人将原来剧本中招募主人公派恩的主谍报官从伦纳德·波尔先生变成了安吉拉·波尔女士,扮演这一角色的奥利维亚·科尔曼当时还有孕在身。也许是认识到了勒卡雷笔下女性人物的不足,《我们这种叛徒》改编时也选了一位女导演苏珊娜·怀特,她把勒卡雷的这部晚期作品拍成了对男性主义婚姻的探讨。《我们这种叛徒》为顺应时代发展,还做了其他调整。勒卡雷时代的英国军情局,一眼望去几乎全是中产阶级白人男性,导演苏珊娜·怀特特意将其中一名情报人员的角色交给一名埃及演员扮演,并在剧中添加了即兴创作的台词:“如果你不想干这个,你可以滚回去反恐了。”而军情局现在正需要这样有中东血统的人。

破碎的家庭对勒卡雷的影响是长期且深刻的,他笔下塑造的很多反面角色都有他父亲的影子。当下正在热播的《夜班经理》中,休·劳瑞饰演的军火贸易商理查德·诺珀是个非常迷人亲和、有号召力、风趣幽默、精明过人又老谋深算的英国商人,但他却利用这些来作恶。尽管勒卡雷的官方传记作者亚当·席思曼认为诺珀与勒卡雷的父亲并无相似之处,但外界普遍认为勒卡雷是在借诺珀来影射自己的父亲,一个曾因诈骗而入狱的大骗子。他在1993年接受《卫报》采访时回忆,“他父亲的关系网边缘”有阴谋政客和边缘商人。

“过去的50年里,谍报世界与我们所在世界的道德并无二致”。对于改编自己的作品,勒卡雷关注的并不是那些细枝末节的改动,他更在意的是军火交易的真实性,是故事核心中的犯罪。正如“抖森”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勒卡雷最擅长解析英伦风格的东西,他的书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特别的英伦气息,一点点地流露出他的价值观、幽默感以及对世界的见解。

猜你喜欢

夜班间谍小说
间谍酷知识
上夜班 升血压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
头脑大爆炸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间谍混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