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记一次应用文写作“试验”课带来的收获与发现

2016-03-25◎田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例文应用文教室

◎田 榕



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记一次应用文写作“试验”课带来的收获与发现

◎田榕

应用文写作的课堂常常让人联想到枯燥、沉闷、低效,本文分享了作者一次实验性的课堂经历,绝大部分时间不是老师在讲,也不是学生在老老实实做笔记,而是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被鼓励使用手机,甚至有可能提前下课。经过这次课堂,笔者发现:“自由”的课堂能够让学习者拥有更好的学习状态,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发现大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不容乐观。

一、背景

沉闷枯燥,老师讲的时候死气沉沉,课堂布置练习之后亦是鲜有回应,数年大学教学之后,个人感觉这是应用文写作课堂最容易常出现的场景,也是最让人痛苦的场景。枯燥、无聊、无用低效,这三个就仿佛“锵锵三人行”,一个出现,另外两个肯定马上露面。

反思了很久,也等待了很久,终于上学期的一天,因为另一位应用文写作课的老师临时有事,学院安排由笔者来代上一次课(一个半小时的2课时大课)。自己突然意识到这次课可以完全抛开学生评教、督导听课评分等约束,机不可失,于是,笔者大胆设计了一次不同于常规应用文写作的课堂,甚至有点“反课堂”的教学——因为这堂课,至少表面上,最大任务目标就是可以提前自由活动,甚至离开教室不上课。

二、课堂回顾

课堂一开始,简单地自我介绍之后,笔者坦诚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感慨和心愿:

第一,课堂不应浪费时间。虽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课堂很多时候都显得枯燥,学生没人听,老师自己也很无聊,独自唠唠叨叨盼着下课。但作为心愿,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课堂都不应是浪费时间的地方,课堂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有收获的事。

第二,课堂不应是让人感觉压抑束缚、死气沉沉的“地方”,课堂应该是充满自由与生命力的“地方”。

第三,大学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每个班级真正有能力、出类拔萃的同学,应该享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力,包括免听。

(其实还有第四点,但考虑到主要是面对学生,这点并未在课上说给同学:教师在课堂同样应该有更多自由,有讲授的自由,也应该有不讲的自由,更要有默默观察、关注个体学生的自由。)“因为有这些心愿,又因为本次课不必顾忌台下各位的评教,为了能够让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同学不再浪费时间,同时也避免老师在台上不停地、无聊地、惹人嫌地啰嗦,随后,笔者公布了本次课的具体安排——

①前五十分钟全部由同学自己完成PPT上的三个问题,只要能在五十分钟内完成,并且只要是基本正确,就可以立即自由活动,甚至离开教室;

②完成过程中不但可以查书,查手机,而且建议使用手机网络获取帮助;

③同学随时可以举手让老师检验任意一道题的答案,但在前五十分钟里,老师只反馈是否正确、指出错误,不提示正确内容;

④如果五十分钟里还未正确完成全部任务,那就老老实实接受老师后面四十分钟枯噪无聊乏味的念经式讲授。

作为背景补充,这次课是关于行政公文写作的第一次课,正常教学的教学重点一般是介绍行政公文的概念、类别、特点以及写作要求。但在设计具体任务时,笔者有意将所有“了解、记忆型”知识点都转化成“发现、理解型”题目。因为在信息如此发达便捷的今天,笔者认为:公文的第一节课,甚至公文写作的前几节课,如果能帮助学生知道“优秀正确例文哪里找”,明白“遇到具体写作格式问题去哪里解决”,写作时能避免出现常见问题就足够了,甚至只要能完成前两点就应该算合格。第三点之所以提出来,一方面是针对能力突出的同学,给他们更多的学习空间;另一方面主要是呼应前两点,教师通过把这一点作为前两点的具体实践检验来了解学习效果。

根据上面的想法,PPT上三道问题分别是:

1.公文写作是否有具体格式要求?如果有,这个要求具体在哪里?

2.找一篇最规范的公文例文。(使用手机的同学,只需提供截图,但需文字清晰)

3.完成去年的一道期末考试题。(具体题目是一道“通知”的改错题,错误有10处,找到并更正8处即算达标)

任务明确之后,教室里六十余名学生的反应很积极,也许是因为大家认为自己就是卧虎藏龙,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心仪于那个有点“叛逆”色彩的提前离开教室的奖励,整整六十分钟里(因为一直不断有寻求鉴定成果的同学,而且教室其他同学也一直比较认真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最后这个环节延长到了一小时,相关讲解讲述的时间只留了三十分钟),笔者感觉到几乎所有人都努力去完成这三道练习,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全班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使用手机,一直在教室穿插行走的笔者却没发现一个同学用手机聊天、看微信圈或者打游戏。

关于答题情况,预想的理想状况是有三四个同学获得最高奖励,但最后结果是整堂课没有一个同学获得离开教室的奖励,最好的一个同学是前面两道题通过、第三题找到并改正六处错误,而其他大部分同学情况都不理想,整体作业表现比常规上课时要糟糕,倒不是说学生学习效果差,毕竟检查答案时还未进行教师讲授的环节,但在这一个小时里面,很多学生更明显地暴露了平时常规课堂很难出现的问题,比如:

关于第一题,这个标准目前最权威的答案应该是2012 年6月国家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而不是市面上老版教材里提到的其他文件,更不是百度知道里看似很详细的主观回答。而统观同学们的答案,除了很多人过于依赖他们常用的百度知道,有一部分同学似乎并不习惯使用外部信息,而是更执着于自己的“思考”,喜欢自创规则标准。

如果说第一题有点“偏”,第二题应该算是一道“主流题”,事实表明,三道问题最先出现合格答案的也正是第二题,但这道题前三名给出正确结果的同学都是“看着比较调皮”的男生——关于第二题本身,简单地说,最正规的例文,肯定不是绝大部分教材里那些缺省眉首、版记,只有主体部分的“例文”,而应该是网上能找到的生活中真实政府机关部门使用的、有真实印章的“红头文件”,或者是国务院等国家党政机关政府官方网站展示的文件,遗憾的是,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对这一线索的发现表现得比较迟钝,对百度文库、百度知道尤其教材书籍有些过度地“信任”。

相较而言,第三题暴露出学习者的问题最大,这个问题不是所有同学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并更正8处错误,而是大部分同学表现出不“擅长”使用外部信息——尤其是第二题刚刚找到的优秀规范例文!很多同学如果不是被提醒,始终不会意识到前面两道题的答案可以被用来帮助自己完成第三题!

当然,这些问题只要说出来,大学生都能理解而且及时改正、实践,这次课后面的三十分钟让人很“开心”,因为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当教师讲述相关答案和知识点时,课堂气氛出奇得好,同学们听得出奇认真。

三、收获与发现

(一)学生信息搜集尤其是使用能力不容乐观

如今的学生不缺“高性能”的科技产品,但“会”用且“擅长”利用的其实很少。以前总是看到企业单位在人才招聘时重视信息搜集能力,觉得信息搜集能力在校园里无非就是会用CNKI等搜索引擎,现在看来,这一能力远不是那么简单:搜集使用外部信息,先得信任外部信息、质疑内部或现有信息!光批判质疑教材信息这一点,在学校里就有大量工作亟待去做,有了批判意识之后,搜集信息还需要有“眼光”,问题更加复杂……

(二)更自由的课堂,学生更活跃,注意力更集中,更愿意思考

实话实说,这个“自由”不好准确界定,更不好做,程度过了,容易成为流于表面形式的热闹“游戏课”,无效学习时间远远多于有效学习时间,过犹不及;程度不够,又不能很好和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仅仅结合上面的这次课而言,笔者发现,当教师真真给予学生使用手机的自由、解决问题方式的自由、包括“有条件”给予的上课不上课的自由后,绝大部分学生反而不会用手机去做无关上课的事,投入学习的时间反而更多更集中,虽然每个学生个体之间不同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暴露得十分明显,但学习者整体的努力和收获情况却是更加明显,而且明显好于死板沉闷的一言堂课堂。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一些有待探讨和商榷的问题,比如:以“不上课”这种有些功利、取巧,而且违背学习本身的“噱头”作为奖励是否合适?长期使用是否会有其他副作用?其次,这三道课堂练习题能否布置在课前、课下去做,设置成课堂任务是否太浪费时间?

这些问题确实都需要反思,而且不太好回答,也绝不是三两句话能解决的,但关于“浪费”,笔者有一点个人理解,那就是很多事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只会事与愿违,在进行关于课堂教学的严肃讨论时,如果把“浪费”换成“无效时间”,或许能避免很多其他无意的误解与失误。

实验终是实验,加上笔者能力学识有限,失败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抛砖引玉,期待方家批评指正。

(田榕广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519000)

猜你喜欢

例文应用文教室
“313”教室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