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老炮儿》的语言修辞艺术及人文情怀

2016-03-24潘玥

电影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老炮儿语言风格

[摘要]《老炮儿》这部电影通过巧妙“把玩”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把老一辈人和新生一代之间的鸿沟的社会问题带入电影中,在语言艺术方面综合运用了方言、黑色幽默、意象和对比反差等手法,兼顾人物的时代特征和底层关怀,引人深思。《老炮儿》不仅反映了父辈对小辈的舐犊情深,而且对于道德沉沦、权力压制等世风、世象的病态进行了喜剧性的嘲弄与鞭挞,寄托了将老一辈充满血性的侠义精神延续下去的希望。

[关键词]《老炮儿》;语言风格;侠义精神

“老炮儿”一词特指老北京的“胡同串子”,也指秉持旧时观念与行事准则的老一辈黑社会。黑社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都有,比如为人们熟知的日本山口组、意大利的黑手党、香港的新义安等,他们在守护自己的江湖规矩上却殊途同归。而片中的老炮儿重仁重义,锄强扶弱,不似地痞,更像是侠客。电影通过几件小事——训斥小偷、收拾嚣张城管、毒舌围观别人跳楼的好事者、给乞讨女孩200块钱等情节,刻画出一个惩恶扬善、血性正义的侠客形象,所以老炮儿们有他们的双面性,他们尽管表面上不拘小节,敢为常人不敢的小恶,但内心却正直善良,有一杆正义的天平。

一、影片的语言修辞艺术

(一)“粗口”媚俗语言营造出特殊的“京片子”韵味

据《新闻纵横》报道,在谈及该影片中多处爆粗的问题上,冯小刚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他表示《老炮儿》中的粗口是语气助词,有助于对影片的情绪渲染力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效果,因此绝对不能删,他说:“我觉得粗口根本没法改,比如里边张涵予有一句台词‘我就CTM了,如果改成别的,哪怕改成‘我去他大爷,这味儿就不对了。大家都喜欢《教父》,你要是把《教父》里头的粗口都删了,那还是人家意大利西西里那种黑帮的感觉吗?”著名的影评人史航认为粗口分两种,一种是人格侮辱,另一种是语气助词,如果在粗口里能看得见人性,而且人性中提倡的是平等,强调的是尊严,就不应该介意有这些粗口。《老炮儿》这部电影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正邪、强弱对峙的局面,试想,当弱者受压迫愤怒反抗时说“对不起,我要和你拼了!”那个戏的情境就被破坏了;但是国骂创造出的效果完全不同,属于弱者为争取话语权的反抗。一部电影为什么好看,肯定是引起观众思想上的共鸣了,反观这个弱肉强食的现实社会,处于弱势的一方往往为了守护心中的信念而奋起反击。片中的这些“粗口”是服务于人物性格和特定情境的,能冲击观众的视觉,能引起观众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是可以接受的。史航还认为观众可能忽略了另外一种更强烈的阶层暴力——有钱人对没钱人、有势力人对没势力人的碾压,引用片中富二代小飞叔叔的话说:“这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你们小老百姓能明白的。”另外,作为观众,一大乐趣是感受《老炮儿》的浓郁京腔,片中出现数十次“他妈的”“丫那揍性”“王八蛋兜不住自己回来了”……各种嘴炮,犀利幽默,生动鲜活,赋予了角色时代感,使观众容易了解角色的形象意图,融入剧本情景。

(二)黑色幽默语言缔造出喜剧效果

幽默指对荒诞的客观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黑色幽默是用喜剧形式来表现绝望的条件下悲剧的文学方法,包含了悲喜两种元素。“……悲剧的情节得到了戏剧化的处理,喜剧的形式又被赋予了悲剧的内涵。”(曾杭丽,2010)同时,黑色幽默中的喜剧思维,即狂欢化思维,揭示事物本身的矛盾性,解放自我,重新赋予了世界生机与活力。例如,本片在开场不到15分钟,冯小刚就跟许晴上演了一场尺度不小的激情戏,激情释放地点是许晴的“震颤”发廊,激情好戏才开始一半,就以“分了神了”而告终。 回顾影片中多处场景出现六爷平时喝水的杯子里装的是枸杞银耳汤,被人叫大爷,他嘴上不服老,身子骨却的确是大不如前,跟许晴激情一场,却“分了神了”,预示着健康亮红灯的开始,也为后续替儿子报仇拖着老病的身体去决战的情景埋下伏笔。又如影片以吴亦凡为首的一帮小混混们自称“三环十二少”,北京城市规模很大,三环是二环外一圈的路,对于老北京来说,二环以外就是另一个世界,影片中二环和三环象征的就是老少两代人之间不可逾越的代沟。为了打听儿子的下落,六爷跟着“三环十二少”夜半飙车晃到吐,被交警问道:“大爷您这玩的是哪出啊?”六爷依旧嘴硬脖子横“我三环十三少”,表现出六爷不服老、倔强的特点,而这样坚强性格的老英雄面对时代的变迁却是无奈、局促的,为了赎回儿子,也得忍下小辈的一个大嘴巴子,这样的效果,才是触动观众心弦的地方。这样的精彩冲突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让观众应接不暇。这些语言无论是善意的自嘲,还是率性的诙谐,被演员发挥得淋漓尽致,赚足了观众的欢笑和眼泪。

(三)数字对比形成情感上的强烈反差:200块、10万和786万欧元

六爷踏上寻子路的时候,在天桥下遇到一个乞讨的女孩,六爷给了她200块钱,这200块钱后来成了黑暗日子里仅有的温暖回报。晓波把小飞的红色法拉利划坏,六爷实诚地揣着2000块钱想赔钱了事,结果被富二代们群嘲:“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明码要价10万块。仇恨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接下来,六爷无意间发现了小飞父亲786万瑞士银行的对账单,被卷入泥潭,越陷越深。最后他发现,事情并不是争强好胜、咽不下一口气这么简单,小老百姓也会触碰到一场巨大阴谋的边缘。在新的时代和变革面前,年轻人见了事儿都躲,胡同外的建筑都翻新了,人们围观拍照看跳楼,六爷犯心脏病倒地被认为是“碰瓷”的……纵使这“三环十三少”也追不上世界更新的速度。最后六爷挥着军刀奔跑在冰湖上,如清晨奔出栅栏的鸵鸟,借以喻示自己挣脱时代的束缚,内心的那簇火花在广袤苍凉的冰天雪地迸发,为时代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影片中,场景的内容与形式、期待与结果等产生强烈的不协调感,进而形成了不和谐的对比,这种鲜明的反差产生了独特的幽默效果。

(四)视听修辞艺术在影片中的艺术魅力

影片综合运用了多种语言视觉修辞、图像视觉修辞和综合视觉修辞手法,陈汝东(2005)认为,“综合视觉修辞是指以图像修辞为主的综合了语言文字等其他符号的积极传播行为和现象,还包括音乐、会话等”,色彩、构图、灯光、声效等也是电影创作的重要元素,例如片中在修车厂小飞和六爷之间的对话,小飞是通过装在车上的扩音喇叭和六爷对话的,声音通过喇叭的扩大,超重低音环绕立体声充分表现出富二代有钱有势的强势话语权和普通小老百姓之间的阶级对立,若是没有这种声音修辞元素,影片中的两代人的叙事将无法真实完美地实现,也无法凸显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描摹人物内心;另一幕场景是在小飞发现车损变大改要100万赔偿款时,远远超出小老百姓所能支付的赔偿范围,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迸发出反抗的愤怒,血性鲁莽的“闷三儿”拔出军刺准备格斗的画面,闪亮的军刺、鼓胀的肌肉和血管富有感化力和感染力,造成视觉上的冲击,给人以震撼的美感,激起观众的心理活动。

二、影片渗透的“人文主义”情怀

(一)规矩的游戏——江湖的血雨

电影取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对于人性的深层次剖析则是电影的主旋律。电影《老炮儿》的核心是“规矩”,六爷所说的规矩,大到父子之间,小到怎么打招呼,都渗透在日常生活里,胡同里的人深信“放哪都是这个理”,这些道理和规矩超越了时间空间存在的法则,让六爷的人生充满意义。没有法则,六爷以前是个小混混,现在是个老混混;有了法则,六爷年轻时候是侠客,老了以后是义士。规矩就是阐述,是把行为升华成意义。因此,规矩对于黑社会和类黑社会成员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有时候事情公正而不公义。比如小贩赔了钱,丢了生财工具,只得了个面子。如果六爷这样做,他就不够仁义,还是不能赢得尊敬。于是,六爷自己掏钱赔给城管,又自己动手做了个煎饼车子给小贩,六爷的钱不够,他就号召大伙凑份子,“维护正义”的成本被老城区老居民的人情网承担了。在武侠小说外的世界中,这个人情网就是“江湖”。江湖的主流成员不是侠客,是三教九流。这些人愿意参与这个人情网,就是所谓的“义气”。

(二)人性的悲剧——社会心理与心态的契合

从《老炮儿》这部影片中展现的小贩与城管周旋、小混混扣押晓波、围观起哄跳楼者、小飞叔叔率人殴打小飞父子等场景,观众可以体会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可悲而又无奈,揭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个沉重的悲剧:有钱任性,有权胡为。片中的小飞是典型的富二代,有钱有势,自然成了一群小混混中的老大。现在这个价值体系中,“人情网”不是必需品,经过财富的累积和集中,有一小部分人能以一己之力承担“维持规矩”的成本。主持现代规则的小飞,对古老的江湖规则抱有仰慕之情。当然,他仰慕的是一言九鼎、为气任侠的风采,而不是到处筹钱的窘迫。虽是老生常谈,但是放在一个永远缅怀一个暴力年代的老头子身上,显得格外悲凉,他的规矩、价值、生活意义、崇拜对象、知识、经验、光荣、爱慕,全都过时了。但是艺术需要有悲悯情怀,需要有人道热情,需要有公正良知,需要有对真善美的体现。像这些在现实中可能真实发生的事情,一旦被搬上银幕,既能给观众带来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又能赢得公众强烈的认同。充分说明冯小刚在揣摩社会心态方面的娴熟功力。这部电影始终凝聚着一种人文理念,以这样接地气的故事向民众传递正义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为提高民族素质深情呼唤,影片总能关注世俗民众的生存状况,在对当下现实表达不满之时也不忘揶揄小人物的“丑陋”,但其感情基调仍然是惩恶扬善,同情普通民众,批评为富不仁。因此片中的“六爷”到死也要贯彻那些规矩,他坚信只要自己一直贯彻下去,就能证明那是些超越时间、空间的规矩,是宇宙真理。

(三)影片的杂糅艺术和堂吉诃德式的荒诞

《老炮儿》这部影片杂糅了多种卖座元素,而看似“流水账”记录的寻子之路的背后,涌动的是一股让人难以名状的人性悲哀的潜流。例如,小飞这个名字也是有时代寓意的,小飞第一次出现正脸,就是在长辈的催促声中仍旧专心致志地看《小李飞刀》。可见小飞尽管是个混混,却对江湖气概心生向往,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后来他对六爷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因为他讲江湖义气,被六爷的血性魅力所折服。而老炮儿的悲情早早就埋下了伏笔:排斥西医,拒绝开刀,仅靠药物得过且过,意味着顽固的老炮儿身上注定无法流动起新鲜血液了。老炮儿的命运也在观众看到军衣、军靴、军刀时下了定论,因为这些都象征着老炮儿宁死不屈的一口气。尽管影片结尾略有煽情,但看得人热血沸腾。走在吱嘎作响的冰面上,老炮儿的命运也是如履薄冰。总之,影片给人的感觉是各个点难能可贵地戳到了,让人为之动容,还有就是老炮儿在与鸵鸟陪跑时堂吉诃德式的荒诞戳到了泪点。鸵鸟被有钱人圈养在四合院的大铁笼里,成了困境中老炮儿的写照。最终鸵鸟如他所说,挣脱牢笼狂奔在车水马龙间,老炮儿兴奋地为它呐喊加油。这是片中为数不多的浪漫一笔,颇具魔幻现实主义味道。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思维的外壳、人性的写照。电影既是语言的使用者,又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欧阳敏,2009)电影所展现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容是无穷尽的。总之,《老炮儿》这部电影以低俗的癫狂,满足观众情感上的宣泄,达到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影片中展现出来的社会现象的写实、语言风格、艺术彰显力以及通过台词向观众传导的人文主义情怀的有机结合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汝东.论修辞的视觉效果[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2] 高晟.黑色幽默的镜像表达与文化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 欧阳敏.英语经典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及文化内涵探析[J].电影评介,2009(03).

[4] 曾杭丽.美国黑色幽默探源[J].鸡西大学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 潘玥(1982—),女,江苏镇江人,硕士,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与文学。

猜你喜欢

老炮儿语言风格
语用表达本位的实践思考
艺术语言学视角下方言节目分析
《老炮儿》,迟暮英雄的挽歌
《老炮儿》:北京人的情,中国人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