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城市电影”的视觉呈现及文化表达

2016-03-24尚伟

电影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视觉思维

[摘要]电影艺术的基本思维模式可以看成是一种直观而形象的视觉思维。这种视觉思维的表达过程表现出电影审美艺术的建构过程,由此完成电影故事内容的表达。城市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特定的环境符号,具备一定文化属性,所以对城市电影的塑造更偏重于视觉刺激,而以视觉思维中滋生的审美价值为标尺来度量城市文化的疏离,便形成了内在审美艺术的自我建设。

[关键词]视觉思维;审美艺术;城市电影

作为一种环境的符号,城市以形态各异的外形、风格迥异的文化不断发展着。“城市电影”的繁荣主要受益于城市文化,并在这个过程中与社会心态、大众意识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在叙事的影响下,城市随时都在进行自我调整与定位,这种看似矛盾的调适过程却始终呼应着中国电影的发展。

一、城市电影视觉文化的呈现与表达

“城市电影”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并扎根于国产电影对城市外形与文化思想的呈现过程。对于这种以某一环境属性为表达主体的类型电影,业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早期,对“城市电影”的定义更偏于表面含义,即它是一种空间符号,从不同的建构组成中体现千变万化的市井生活与城市风情。但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提升了一个档次。新的审美标准诞生,迫使城市电影开始将重心锁定在隐藏于城市空间形态下的文化内涵和民众心理之上。所以,新时代的“城市电影”是时空断层背后蓄势待发的视觉表达,起源于城市文化的丰满肉体,且急于完成自我突破。

电影是集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所以对于城市这种形象化的存在更能捕捉到它的意蕴与风采。对城市风貌进行延伸,附带文化的想象与联想即为城市电影创作中视觉呈现的核心所在。城市电影将主题的叙事锁定在现代化城市,将构建视觉文化的地基打在了环境背景的“土壤”之上。为了满足观众对视觉审美和文化审美的双重需求,西方电影则借助银幕画面来完成对城市意象的表达,以在潜移默化之中传递特定的城市文化现象。其中比较典型的作品有《罗马假日》和《雾都孤儿》等。排除电影与城市之间关系的纠葛,只要两者结合就出现空间与视觉内涵的统一,而解构城市电影的过程也恰好成为一种对视觉呈现的体验,更是一场文化之旅。

“城市电影”的视觉呈现多由环境背景的构建来实现,大致可归纳为两种方式:(1)运动镜头的表意,即使镜头发生位置的移动或者晃动,以此来形象化人物抽象的心理状态,进而揭示当前情境下人们的情绪起伏。摄影机相当于一双“眼睛”,观众更可以将其视为与自己思想、情绪同步的变相存在,或是一种可以运动、表达和直视的主体。所以,作为一种动态的具有意识实质的符号,摄像机让视觉效果更贴近原生态,也令来自于观众的心理思维与电影中的故事情节相互融合,产生化学反应。(2)光影镜头的渲染,即对人眼审美过程的一种弥补。在有限的时间内,人眼能够直接收到的视觉影像是特定的,而运动镜头特有的延时性则可以让更多的画面整体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用延时拍摄将一座城市完整地映入观众眼帘,以展示其“快餐型”的生活节奏,从而激发隐匿在城市风景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

对城市环境的刻画不但能够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平台完整地展现出来,更能以此为端口建立电影与观众间的联系,让存在于他们记忆中的情境与银幕画面重叠在一起,通过意象传递文化与信仰。提及城市,大家首先就会联想到高楼林立的景象。诚然,建筑物已经成为最直接的代言者。所以,在很多城市电影中都会聚焦于那些经典的建筑符号,比如《拥城》中频繁出现的水立方、中央电视台建筑以及闻名中外的鸟巢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座集象征性与文化性于一身的建筑物,都会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符号。就像在很多电影中都能看到哈利法塔,也就是俗称的迪拜塔,其俨然已经成为迪拜的代名词。迪拜既是一座城市又是一个国家,建造哈利法塔就是为了向世界宣示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城市电影就是借助视觉呈现的效果,不断强化建筑符号的内在文化特质,使城市文化脱离一元本色结构的框架,重构二元体系,最后向多元方向发展。除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外,那些本就默默存在的意象符号也十分重要,比如马路上穿梭而过的汽车、运行平缓的地铁等,不同城市对这些符号的规划都是不同的,其渗透出的文化底蕴也自然形色各异。

以城市作为背景的电影,通过视觉呈现出来的形象文化是以吸引人们眼球为目的的对公众印象的一种构建。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媒体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信息的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城市电影从传播形象文化的传统脉络中脱离出来,将重点放在对城市文化的个性化诉说和差异展示之上。在传达视觉效果的过程中不再单纯依靠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来影射城市文化,而是通过提取视觉符号进行文化的抽离和传播,以谋求与大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种来源于内心世界的情感和回忆,是电影吸引大众注意力,获得感动与掌声的新能量来源。就像理论家雨果所说:于电影世界中存在的,处在移动中的事情都是无法确定的,可将其视为意象与象征的混合体。所以,城市电影中营造出的具有延时性的物体并非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制造出的一种集深度与运动特性于一身的虚幻。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人不可能同时处于不同城市当中,也无法到所有的城市中体验不同的文化意蕴。而城市电影便为观众提供了这种体验现代感的可能,从真实存在的建筑物身上提取文化的符号,利用视觉表达的效果将这种意象传播出来,以普及人们对某个地方甚至国家的认知,达到表象与深度的双重感染效果。

文化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令城市的转变出现了新的跨度,多重文化的叠加又使城市文化与电影文化一同经历着解构与重组。以跨文化为叙事策略建构的依据,寻求视觉呈现上的效果突破,这是电影文化层面的激烈交锋,同时也是城市文化间的求同存异。城市文化间的相互碰撞与融合,不仅不会磨灭城市间的文化界限,反而会凸显出不同背景下城市的唯一性。

二、城市电影视觉思维的审美建构

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过程就是其审美艺术的自我构建过程,而视觉思维则是其内化的一种最直接表现。那么何为“视觉思维”?就是指“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的统称”。

影像媒介的诞生和传播为视觉文化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电影文化的崛起为视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所谓视觉,就是光纤作用于人眼后通过视觉神经加工后产生的一种影像效果。所以,电影视觉呈现,更像是一种“看”与“被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实现了视觉思维的构建与深度文化的传播。由于身体神经中枢在接收到信号之后会经历一段反应时间,所以视觉呈现与审美文化的形成还有一段“距离”,从这段“距离”中产生的便是其对视觉对象的一种主观认知。促成这种认知的最基础条件就是具体的、形象化的存在,而从其断层中滋长出来的情感与思想更是审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

城市电影的视觉思维与其情节中的叙事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借助视觉构成来组织故事情节,最终达到传递情感、渗透思想的目的。城市电影通过镜头来捕捉造型各异的实体元素,并对其重新排序和连接,将单一的镜头转换成连贯的画面,以视觉文化凸显造型艺术,最终上升到审美的高度。细数国产电影,《大城小事》堪称代表。在东方明珠的笼罩之下,上海堪称现代都市的一个经典缩影。但导演叶伟信却摒弃了拥堵的街道、豪华的标志性建筑以及林立的楼宇,用薄寒浅绿的基调代替了星光璀璨的夜景。这让观众的内心变得平静、舒缓,仿佛远离了喧嚣和吵闹。蔚蓝的天空、人迹稀少的花园,还有建筑中若隐若现的绿色,无一不在强调“事”之小。而在绿色笼罩下的城市形象更是对电影主题的一种深入思考。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电影所能达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并且无法被其他媒介取代的。但社会的转型促使人们的审美喜好发生偏移,以叙事为中心的电影创作开始一步步被消解,转而由视觉奇观主宰电影文化的潮流,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城市电影”。发生如此改变的根源则在于电影的商业化趋势,这是一种大的社会走向,电影的中心正式由话语范式转变为图像范式。而导演的视觉思维在这一转型中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电影逻辑叙事结构出现裂痕,最后演变成碎片,视觉文化却在此对传统的理性思维进行调整并向着快感文化方向移动,迫使电影出现极端化的审美情绪。

电影文化的意境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强调的是一种原生态的淳朴韵味。借助镜头,调整光影与色彩间的搭配模式,再配以音乐声效的辅助,便能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蒙太奇的效果,从而完成对电影主题和城市文化的表达与传播。

将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作比较,其中不乏共通之处。例如,在城市电影中经常呈现给观众一些“空镜头”,这就好比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留白”,虽然其与画质的白如出一辙,但两者却给人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镜生像外,画外留韵”。以电影《悲情城市》为例,其第一个镜头就是文雄的光明诞生了,紧接着画面切换到突然亮起来的灯。这就在潜意识里传递给观众一种信息,台湾人无时无刻不希望台湾能够走出黑暗重获光明。接下来,银幕上出现的画面便是空的,这就在暗喻即便台湾回归的梦想实现了,但其头顶上依然飘着一朵大大的乌云。这就是视觉呈现的魅力所在,不需要过多语言的修饰,仅仅通过对画面的剪辑和拼接,便将其中蕴藏的深意完整地传递给观众。为了能够给观众营造一种更加原生态的感觉,导演还需要在构图、场景、摄法、镜头和景别上下足工夫,并提出既新颖又具有建设性的方法,以极力渲染出影片情节中的感情色彩,为画面增添一抹质感。

以具体的建筑物为背景来营造具有审美特性的视觉文化,就必须充分了解美学的内涵,例如意象、气韵、神韵和意境等方面。在衔接镜头、变化景深、处理焦距的过程中都要用到美学元素,所以对其理解程度的深浅会直接影响整个视觉思维的发展,最终会左右电影对城市文化的表达。

相较于绘画艺术,一部电影的成型需要更多机械与技术的支持,例如摄影机与拍摄技术等。这些元素都具备一定的客观性,所以电影中呈现出来的视觉画面更接近于真实存在,这是一个单纯静止的画面无法达到的效果,所以电影更能够传达出创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因此,各阶段影像之间的逻辑关系直接决定着电影文化表达的精准度。换言之,不同画面的衔接方式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意蕴,但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个人修养及审美情趣均不相同,自然无法用统一的方式拼凑所有的画面,那么对同一部电影做出的评价也会不尽相同。

城市电影在构建视觉思维的时候通常会用到蒙太奇手法以及拍摄延时,因为其不但能综合影像、光线和音乐等多方位立体化的因素,还可以强化电影中的文化内涵。例如,在电影《摩登时代》中,导演巧妙地将从地铁中蜂拥而出的人与羊群的画面剪辑在一起,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眼球,而影片则利用这种特殊的视觉呈现辩证性地表达了城市文化的核心。

三、结语

城市电影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会深受思维方式的影响,而视觉文化则直接作用于思维的转换方式。首先,必须肯定蒙太奇式的创作方式的确能够给城市电影营造出一个更宽广的创作空间,能够深化其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但是,物极必反。导演在享用视觉呈现这盘美味佳肴的时候,还必须意识到其中隐藏的思维极化弊端。打着奇观电影招牌却大行消费主义之事的城市电影会严重影响电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所以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

[1] 陈晓云.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J].当代电影,2008(12).

[2] 路春艳.城市电影:关于城市的想象与记忆[J].北京社会科学,2008(02).

[3] 吴小丽.中国当代城市电影:历史的性格决定命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4] 孟君.时空弥合和空间转向——中国城市电影的空间叙事分析[J].文艺评论,2012(07).

[5] 路春艳,王占利.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电影中的草根形象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02).

[作者简介] 尚伟(1977—),男,河南新乡人,硕士,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艺术理论。

猜你喜欢

视觉思维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
数据可视化设计中简单图表的视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