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演黑泽明:历史影片的“脚步”渲染

2016-03-24杨董玲

电影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黑泽明脚步

[摘要]黑泽明导演艺术的体现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会走路,走路就会产生脚步,就是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脚步,也能被他塑造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重点描写脚步已经成为黑泽明导演作品的一大特色,其通过对脚步的刻画来达到三个主要目的:第一,透过不同人的脚步刻画表现不同人物形象;第二,透过脚步烘托整部电影氛围;第三,透过对脚步的特写,黑泽明的电影传承了日本民族艺术——能乐和歌舞伎。

[关键词]黑泽明;历史题材电影;脚步效果

本文主要以黑泽明的几部历史题材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七武士》《罗生门》《蛛网宫堡》及《踏虎尾》。黑泽明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将艺术注入电影的每个角落,包括人们认为稀松平常的脚步他都能进行艺术化的呈现。本文着重探讨的是黑泽明在这些影片中对脚步的艺术化处理和着意应用以及其达到的三重效果。

一、通过刻画脚步来塑造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导演黑泽明是一位擅长刻画人物的艺术大师,他可以通过很多细节和层次来表达人物性格,包括人物的表情、动作等。而脚步对于黑泽明来说,就是刻画人物形象的利器,也是他电影的一个标志,可以说对于脚步的刻画,他已经达到了极致,后人很难超越。

电影《七武士》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欣赏过电影的观众,可能没有完全记住本部电影中七个武士的名字,但是只要有武士出现,就会马上在头脑中浮现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动作画面,毫无疑问,影片达到这个层次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黑泽明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七个武士,七种性格,七种内心环境,不同的动作特点,让这几个武士在电影中迥然不同,当然这七个人的脚步也是完全不同的,透过这些武士的脚步人们就可以窥探这些人的性格特点。

在武士勘兵卫杀死小偷的那场戏中,勘兵卫的脚步与周围人的完全不同,他的脚步是轻盈并且平稳的,步伐中透着自信和沉稳,与大街上的围观者和路人摇摆不定的脚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脚步与他站在原地轻轻地抚摸自己的头部相呼应,更凸显出这个人物的稳重。这个场景中出现的另外一个武士菊千代与勘兵卫的描写方式又是不同的,当看到小偷被杀死后,菊千代的双眼仿佛放光,迈着标准的外八字步凑到了死尸旁边,肢体动作也是格外夸张,透过这些动作和脚步的描写他兴奋的内心和躁动的性格显露无遗。

在电影《七武士》中,扮演菊千代的是在影视界享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演员三船敏郎。片中他以浮夸的表演形式、特征鲜明的姿势与步态令观众印象深刻,他的“动”和勘兵卫的“静”形成强烈的对比,成为该作品的一大特色。该电影以步态彰显人物性格,以菊千代为例,他从不走直线,而是忽左忽右,并且用跳跃的方式变化路径,将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也彰显出此人极其活跃、不循常规、随心所欲的性格特点。三船敏郎以其高超的演技,独到地诠释了菊千代的形象特征,而台词已成为多余之物。

除了形象鲜明的菊千代以外,沉着稳重的勘兵卫,心思古怪、行为特立独行的最年轻的武士胜四郎也让人记忆犹新。记得剧中演绎的农民追踪勘兵卫的情景,步伐稳健、偶尔抚摸光头的勘兵卫,更有心思缜密、朝气蓬勃的胜四郎,他们形象生动地将情节演绎得精彩绝伦。片中胜四郎步伐轻快洒脱,行为利落稳健,举手投足都透露出青年独有的朝气蓬勃。在其行为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其性格特点,与勘兵卫并肩而行时就表现得尤为突出。与勘兵卫的沉着稳健相比,胜四郎展现的是犹豫不决和瞻前顾后,只见他的步伐时快时慢、忽深忽浅,更有时而停住脚步观察同伴的狐疑不定。两人的形象就以其独特的脚步特征展现得一览无余,使观众不得不佩服肢体语言的伟大力量。

除了《七武士》以外,黑泽明的另外几部电影对于脚步的刻画也是各有特点,比如电影《罗生门》里面的多襄丸,电影《踏虎尾》里面的大河内传次郎等,这些影片里的人物脚步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人物特点。甚至电影里的脚步还被用来塑造一个群体的心理特征,在电影《七武士》里面的农民群体,他们夸张的步伐同人们熟悉的典型农民步伐不一样,他们走路时头略低,脚步时而轻飘,时而有力——脚步轻飘时表明这些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心里惆怅;脚步落地有力表明人们心里的愤恨以及同敌对势力做斗争的坚定信念,这样的脚步设置和电影《地狱门》中跳神系演员的脚步描写类似。因此,对于这些农民脚步的描写形象地表达出了农民群体的懦弱、迷茫、胆小,但是当受到的压迫达到一定程度后,“物极必反”的愤怒情绪被完全释放出来。

二、通过刻画脚步来营造影片氛围

黑泽明的电影对脚步的刻画不仅会体现人物性格,而且还能够烘托电影的气氛,为电影营造不同的气势。

以《七武士》为例,电影以万马奔腾的场景作为开端,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先声入耳的马蹄声。影片采用横幅拍摄的方式对山贼的战马进行拍摄,只见数十匹战马奔跑得井然有序,展现出队伍的强大。再听那如浪般的马蹄声此起彼伏,铿锵有力,又如山间瀑布,激荡人心。在气势磅礴的背后侧面展现了山贼队伍的强悍,不禁使观众为村民们捏一把冷汗。

同样是对马蹄的刻画,在电影《蛛网宫堡》里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鹜津武时等人从树林中跑出来后,他们的马行走的路线以及奔跑的节奏都是一样的,一起启动,一起停止,一样的节奏以及同时转向,这样的马蹄步态向观众传达了武士孤寂、焦虑的内心,而高度一致的步伐也表明这两个武士的心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由此,他们的忧愁以及心中的渴望就这样被传神地展现出来。

大家都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就算是拥有两个武士那种心情,两个武士的马蹄步调也不会那样一致,显然这种步调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毕竟电影不是真实生活的纪录片,电影中这种理想化的景象也为艺术家实现自身的浪漫主义情怀提供了展示平台。在生活中,这种高度一致的步调如果出现大家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电影里面这种场景出现观众就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也说明电影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黑泽明的电影在描写战争场面时也会用重叠脚步作为衬托,从而能够烘托起整个战争场面,表现战争双方的斗争心理。影片《七武士》后期对于村庄战争进行了描述,当每匹马被放进村子后,马上就会有武士领导村民进行攻击,在攻击的过程中,伴随着马蹄的疾驰、转弯、急停,追击者也会相应的疾驰、转弯、急停。这种对脚步的描写,能够给观众传达影片的艺术感,同时也能够体现武士和村民们给予敌人的强大威慑力,因此这种偏于艺术化加工的脚步能让观众感觉毫不突兀。在电影《蛛网宫堡》中描写鹜津武时受伤从台阶跌落下来后步履蹒跚,而在他身后的士兵却是脚步整齐并伴有强大声响地向后退,就像有节奏地敲击大鼓一般。一边是步履蹒跚,一边是步调一致,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给观众传达了鹜津武时悲壮和绝望的心境。

俗话说,时移世易,人的心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就黑泽明的电影而言,即便是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其脚步也有所不同。《七武士》中被誉为最扣人心弦的场景之一的就是宫口精二所扮演的武士久藏和菊千代猝然倒地的画面。影片中只见久藏身中数枪,步伐已不见往日的沉稳果敢,取而代之的是步履蹒跚、踉踉跄跄,临终前依然手持利器挥向敌人一方,可见其奋勇杀敌的决心,他摇摇晃晃前行两步,最终还是离开人世。一个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武士就这样迈着他从未有过的脚步结束了自己的杀手生涯。再看菊千代,剧中他依然保留大家所熟悉的搞笑、夸张的“外八字”步伐,但是此时的他没有了往日的漫不经心,失去伙伴的怒火满溢于心,这种悲愤的心情也为他的脚步染上重重怒火,每一步都显得那么铿锵有力,恨不得将敌人踩于脚下为朋友报仇。最终,菊千代同久藏一样身中枪伤,双腿交错,轰然倒下,这些场景使观众印象深刻。

三、黑泽明对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再造

黑泽明的电影也是对日本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其在刻画脚步的时候就借鉴了国内歌舞伎关于脚步刻画的形式。著名“能”者井田道三在对电影《蛛网宫堡》的评论中指出,该电影对于脚步的描写很显然是借鉴了“能”的表现形式。电影中,山田五十铃的脚始终贴着地面行走,而坐着的时候却是始终跷起一条腿,这是典型“能”的表现方式;三船敏郎即将刺杀君主的时候,山田在房间里急迫地盼望着好消息的传来,这同样是“能”的形式。

黑泽明早期的电影在使用和借鉴“能”或者歌舞伎这些技艺的时候还会进行一些变化和再创造,但是到了后期几部电影就是几乎完全照搬了这些艺术形式。例如,演员三船敏郎在早期电影《罗生门》和《七武士》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行走的时候,每一步都是脱离实际的,他自身的个性显得非常明显,而到后期的电影《蛛网宫堡》,三船敏郎的步伐就缺少了个性,而是带有极强的“能”的艺术形式。对于三船敏郎在影片《蛛网宫堡》中的表现,许多评论家都赞叹,他饰演角色的脚步伴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挪动,很好地表现出了他内心的恐惧和慌乱,这样精彩的演出让大家对非舞蹈和歌伎出身的三船敏郎的表现赞叹不已。

导演黑泽明没有让这些演员按照平时习惯的步伐诠释角色,而是用舞台上走路的技巧,这样巧妙的做法实际上是有意将电影的艺术形式和现实分开,还能融入日本传统艺术形式。因为这些艺术形式对于日本人来说是非同一般的,它们在日本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现实地位,所以这样的脚步设置不仅拉近了电影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还能透过这种艺术形式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因此,这样夸张而又继承传统文化的脚步,使得影片与民族精神拉近距离,还能表达创作者的理想,使观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飘忽。

黑泽明电影中的这些继承了民族传统的特殊脚步,还可以为电影烘托出超自然和神秘莫测的气氛。而影片《罗生门》中强盗出场的时候就是他的脚步特写,而非人类可以做到的这种步伐移动,恰恰给予观众很多想象空间,他到底是人还是动物呢?这么迅速地移动到底为的是什么呢?是动物面对自己的猎物而表现的那种矫捷,还是人的欲望即将实现而进行的疾驰呢?这样的脚步引发了观众的思考,也能展现出场人物的特点。

在电影《蛛网宫堡》中的另外一段,鹜津武时和他的同伴遇到妖怪后,刻画他们小心翼翼的脚步也是运用了“能”这种艺术形式。面前的妖怪突然消失后两个人的步调开始完全一致,不管是步子的大小,还是起落的时间,甚至是膝盖的弯曲时间也都达到了惊人的一致,脚步移动过程中更是没有一丝声响。大家知道,如此一致的脚步不是常人走路的形式,就算是那时的军人也不会出现如此步态和步伐,而这样的步伐不禁让人想到日本神技演员的脚步。从这种脚步的运用结果来看,给观众营造了一种古今交错、人神不分、惊悚绝望的氛围,如此一来导演想要传达的神秘感就被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四、结语

黑泽明导演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由衷地喜爱,就好比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文一般,思维独特,标新立异,饱含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带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此同时,并不给人弄虚作假的感觉,他总是将自己真实的心情呈现给世人,浪漫与真实巧妙地融合,让大众印象深刻。在其影片中,每个人独有的脚步特征为他浪漫主义情怀的抒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古至今,由国内到国外,运用脚步彰显艺术内涵的作品实不在少数。例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再如中国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歌《山行》,但黑泽明作品中的脚步却让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只见那些忽急忽缓的、忽快忽慢的、意志坚定的、瞻前顾后的、让人轻松愉悦的、意味深长的脚步,正是黑泽明为大众所呈现的视觉盛宴,不得不说其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借鉴价值,为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其实,生活就是艺术,但如果我们将普通的生活经历转移至银幕之上,相信也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因此,如何将生活艺术化是广大影视创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海清,张建珍.民族寓言的现代困境——黑泽明电影的文化分析[J].电影艺术,2003(05).

[2] 王国强.黑泽明电影中人物脚步的处理浅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03).

[3] 王文斌.黑泽明电影的主题传承与风格流变[J].齐鲁艺苑,2009(03).

[4] 张卫军.《罗生门》中的避雨情节:黑泽明对芥川龙之介“无解悬念”的解答[J].电影评介,2010(05).

[5] 王玲.黑泽明电影《七武士》中的日本文化[J].电影评介,2008(20).

[作者简介] 杨董玲(1976—),女,江苏泗洪人,硕士,宿迁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黑泽明脚步
脚步越不过良心
春的脚步
黑泽明的战争创伤——电影《八月狂想曲》主题探析
四季的脚步
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
西方的黑泽明
东方人忘了黑泽明
2014 深改元年的脚步
“软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