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顺应论:一个诗歌评析的新视角
——从英诗《When You Are Old》的文学顺应性谈起

2016-03-24肖春艳

关键词:顺应性语境交际

肖春艳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 陕西 咸阳 712000)



语用顺应论:一个诗歌评析的新视角
——从英诗《When You Are Old》的文学顺应性谈起

肖春艳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 陕西 咸阳 712000)

诗歌生成过程所发生的语言选择与交流使诗歌批评对语用顺应论得以敞开,即诗歌生成是诗人与隐含读者进行交际,在不断形成的动态认知语境中关照隐含读者的认知水平与审美诉求,进行语言及文学策略选择的过程,而诗人语言与文学策略的选择使诗歌携带了文学顺应性 。若从文本逆向审视诗歌生成,通过分析诗歌的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以及以文学策略为载体的顺应意识度,便可实现对诗歌文学顺应性的讨流。

顺应论;文学顺应性;潜在读者;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文学策略

一、引言

语用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所具有的变异性、商讨性与顺应性使语言选择成为可能。诗歌作为语言特色最充分的承载,其终极目标在于交流思想,正所谓“诗言志”。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诗歌的目的在于突出语言自身,运行于诗歌文本内部的交际互动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文学策略的选择,使得诗歌批评对语用顺应论得以敞开。囿于语用学研究范畴,随着顺应论的成型和完善,其理论成果渐次附丽于诸如翻译、英语教学等层面的研究,在文学研究领域尤其对诗歌批评的理论价值还有待开发。

二、从语用顺应论到文学顺应性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J. Vershueren)于1999年在《语用学新解》中系统提出顺应理论[1]。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征,分析和解释交际过程中的语言使用必须从语境顺应(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语言结构顺应(language structure of adaptability)、顺应的动态性(dynamics of adaptability)和顺应的意识度(the salience of adaptation)等方面进行勘察[2]91。语境并非预定固化,而是在交际过程中基于需要不断激活不同语境元素和一些客观存在事物而动态生成,并随交际过程演进而不断变化[3]。顺应论的核心是“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者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而作出选择的过程”[4]130。

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认为:“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5]24法国学者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认为:“写作行动里包含着阅读行动,后者与前者辩证地相互依存。”[6]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认为要让文学作品产生效果及引起反应,必须允许读者的存在,该读者即隐含读者会预含使文学作品产生效果的一切情感,而这些情感是由文本设置的,因此隐含读者深深根植于文本结构中来表明一种构造[7]。藉此,诗歌创作过程可认为是诗人与隐含读者的互动过程,诗歌文本是诗人与隐含读者进行交际与互动所形成的认知语境的慎重语言选择的生成物,展现诗歌的意涵所在、锋芒所指,从而吸引思想相近、志趣相投的实际读者在阅读中不断解码,达成交流目的。在诗歌生成过程所发生的诗人与隐含读者进行交际而产生的语言选择与协商,使得语用顺应论对于诗歌批评的敞开成为可能。然而相对于日常语言交际,诗歌生成过程的语言交流与协商更具特殊性。

藉此,从顺应论启航进行诗歌批评可尝试如下理论阐释:诗歌生成过程即是诗人与隐含读者在文本内部进行交际而选择语言和协商的过程,此时隐含读者进入创作活动,成为作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能够不断做出选择,源于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诗人在不断形成的动态认知语境中与隐含读者进行交流,观照其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审美诉求,有目的地进行语言选择。作为超越日常语言的诗性语言,诗歌生成不但进行语言选择与协商,也是在不断形成的动态认知语境中进行文学策略选择以延长审美感知的过程,其中文学策略的选用是诗歌作品顺应意识度的呈现。由于诗歌作品生成过程中诗人与隐含读者在诗歌作品内部进行的交际顺应会涉及到文学策略选用,不妨把诗歌文本所携带的顺应性称之为文学顺应性。简言之,文学顺应性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语言与文学策略选择的体现,诗人无意甚或有意呈现出的文学顺应性构成标志其出处的表征,使其作品携带个人顺应性而形成所谓的风格。

需要特别提出,与诗人进行交际和协商的是诗人潜意识中的隐含读者或曰构想读者,而非解读文本的实际读者。虽二者可能会重合,但若从实际读者对作品解读切入,则会使诗歌“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5]25,虽能赋予其不衰的生命力,却走入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以读者的诞生来宣告作者的死亡,实际读者与创作过程中的诗人在时空的无法共存引发二者在文本认知语境中的交际互动无法达成,似乎否定了文学顺应性。所以当追踪诗歌文学顺应性时,特指诗人与隐含读者在不断形成的动态认知语境进行交际,此时诗歌文本并非对所有读者敞开,而是围绕着作者与隐含读者在文本生成过程中进行交际互动所形成的相对封闭空间,此时隐含读者进入诗歌文本内部,成为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When You are Old》之文学顺应性

《When You Are Old》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早期代表作。诗人狂热爱恋着爱尔兰革命家茅德·冈(Maud Gonne),却数次遭拒绝,这种矢志不渝而终不得回报的爱带给诗人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留下这首传世佳作。以该诗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追踪诗歌文本的文学顺应性。

(一)语境顺应

Vershueren认为语境由交际语境和语言环境构成。其中交际语境包括物理世界、社会文化世界、心理世界等方面,语言环境则是上下文之关系,诸如语言的连贯或顺序等。二者在随着交际不断形成的动态语境中进行选择发生变化。《When You Are Old》交际语境体现为诗人和隐含读者所处的时代,以及该时代所携带和引发的特征、文化特色和心理认知等。就诗人的认知而言,在此指涉的隐含读者为与诗人处于同时代的信息接受者,即作者的构想读者,而非也不可能是超越诗人认知水平的实际读者,语言环境为文本语言环境,即上下文。

1.交际语境顺应

交际语境包括物理世界、社会文化世界、心理世界等三方面。一部艺术作品“是现实的表现,同时也构成现实”[5]24。鉴于现实不可能游离于文本之外,那么从诗歌创作的物理世界切入进行交际语境顺应分析,即追踪诗人在诗歌生成过程中如何顺应物理世界,逆推则可从文本中剥离出彼时物理世界之镜像。16世纪爱尔兰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初叶,因土豆绝收引起的史无前例的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5%左右,这场灾荒被认为是英国对爱尔兰实现“种族灭绝”的阴谋[8]。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矛盾在19世纪愈加不可调和,体现为从该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该诗于1893年创作,顺应此物理世界,决定了叶芝不可能采用复杂的辞藻和华美的词语来歌颂爱情。再者,茅德·冈是一位充满政治色彩的女性,以她作为写作对象,即隐含读者,诗人清楚这个隐含读者不会在民族危机之时尚有闲情逸致去品味和解读意涵复杂的词句。顺应隐含读者的审美需求,而非逾越客观现实在诗歌中设置晦涩难懂的符码和意象,让隐含读者背负民族大义去解码。在此时代背景下,简单、轻松、唯美的诗歌显然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迎合隐含读者的审美诉求。审视该诗,整首诗共100 个单词且皆为普通“小”词,无生僻或雄伟豪迈之“大”词,除17个双音节词和1个三音节词,其余皆为单音节词,使得这首诗的整体节奏较为简单轻快。叶芝对于“小”词的选用和诗歌整体节奏的把握顺应了爱尔兰彼时的现实。

从诗人所处的社会文化世界切入来审视作品的顺应性,关注点主要投射在诗歌的风格上。叶芝的诗歌融合了19—20世纪的文学风格,其早年创作受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思潮影响,颇具浪漫主义风格。 叶芝出身于19世纪都柏林满溢艺术气息的家庭,彼时作为宗主国的英国诗坛依然处于浪漫主义末期,雪莱诗歌的影响和爱尔兰乡村生活的印记使其诗歌携带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的清新。诗人在文本中超越现实,把时空放置于未来,设想爱人在风烛残年回忆起诗人那份深情时的浅浅遗憾。这恰恰是诗人对于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幻想等手段来超越现实的写照,更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构建来抒发情感的浪漫主义突出特征的体现。叶芝对于彼时社会文化的顺应使其早期作品具有前拉斐尔派的意象,美丽而朦胧,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若从心理世界观照,该诗是诗人对自身内心炙热情感的自然呈现与顺应。1889年,诗人与16岁的茅德·冈相遇,她那“颀长而又高贵,面庞和胸房”[9]让诗人倾慕,自此,诗人开启了他一生的憧憬、狂喜和烦恼,然而她并未接受叶芝,即便婚姻几遭挫折也依然未能回应诗人的爱。这份难以完满的情感在诗人内心盘桓,并在诗歌创作中得以顺应。对于心理世界的无意识顺应决定了诗人的诗歌主题必然要以这份失落的爱情为主线来宣泄情感。面对一份无望的爱情,顺应心理世界就不可能去赞美两情相悦抑或爱情的甜美。那么直抒胸臆来描述爱人的绰约风姿?也许这样的诗句会被众多追求者的赞美所淹没。诗人以爱人垂暮之年展开叙事,是对爱不得补偿的那份失落的心理顺应,这个顺应既包括情感之顺应,体现为笼罩于全诗的淡淡忧郁,也包括诗歌选题之意识度,即另辟蹊径,从爱人年老美貌逝去无人问津的画面切入,不落窠臼的选题或许能让这首诗引发彼时容貌正盛、被誉美之词环绕的爱人关注。此外,叶芝并非天生对政治充满热情,正如她曾对他说:“我真不应该鼓励你涉足政治,那不是你的本行。”[10]但在这首诗中,对政治不甚喜欢的诗人把一位从事政治的女性刻画得如此完美,整首诗满溢着对女子的深情与崇拜,对爱尔兰革命事业投以关注。这正是诗人顺应诗歌生成的动态认知语境与隐含读者交际作出妥协与选择的结果。

2.语言环境顺应

Vershueren认为语境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概念,而语言环境即上下文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以及线性系列。从篇内衔接来追踪这首诗的语言环境之动态顺应,可从代词的省略来勘察。诗篇涉及的人物为you、how many、one man,其中后二者在第二诗节出现一次,与诗人在语篇中进行交际的隐含读者you(茅德·冈)也是诗歌假想叙事的主人公,却仅在题目和第一小句出现,且you 从未在形式上作为叙事出发点出现在主句的主位来引发新信息。叙事关键人物you在语篇中的缺失或曰被隐没看似破坏语篇的连贯,实则为诗人顺应语言环境以省略代词来实现诗歌的篇内衔接。诗人在开篇以“when you are old”奠定了诗歌叙事视角,为第一人称“我”叙事,叙事对象或主人公为you,假定自己和茅德·冈同时在场。对于代词you的运用符合“第一、二人称现场存在原则”[11]187,“预设听话者总是在现场存在”[11]187。在第一小句以代词you达成的预设使得整首诗宛如诗人坐在衰老爱人身旁轻轻倾诉,拉近了诗人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彼此之间更显亲近与随意。顺应在第一小句所创设的与隐含读者之间亲密与随意的认知语境,诗人在下文中自然省略了代词you,因为在此认知语境中,面对爱人进行直面倾诉,无需再提you,若再次点名交际对象you的存在,则会破坏诗人着意营造的亲近氛围。以省略代词来实现语篇的衔接是诗人在有意识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所形成的认知语境中对语篇上下文语境的顺应。此外,句子之间的连接成分通常表示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12]。

篇际制约是指语篇受谈论主题、使用的问题类型等风格或情景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由于诗人之于茅德·冈并非相互爱慕的恋人,不断被拒绝的痛苦以及出于对所爱之人的尊重,决定了这首诗的叙事主题需是委婉传情达意以及隐忍、忧郁的基调,进而又制约了语篇语言的选择,具体体现为语篇语言的含蓄甚或部分语义的模糊。在第二诗节,诗人写到“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爱慕你的容颜),此处实属整首诗最直接抒意之处。按此种情感叙事行进,那么下文必以第一人称来大胆叙说自己如何与别人不同地爱慕着女子,实现情感的尽情宣泄。由于篇际制约,受这首诗隐忍基调的制约,诗歌不可能再进一步大胆地以第一人称叙事,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幽幽写到one man,以第三人称代替“我”进行叙事,叙事视角的转化把诗歌将要掀起的情感高潮压制住。第三诗节的大写Love语义不明,是指诗人的爱,还是众多追求者的爱,还是爱人本身,甚或爱神,不得而知。语言含糊恰是在作品生成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含蓄为基调的认知语境中诗人受语篇制约所作出的顺应和语言选择。

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动态认知语境,诗人需关照语篇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语言置放,即语篇的线性系列。在诗歌开篇,诗人意欲营造爱人垂暮时孤独伤感的画面,并使之成为第一诗节上下文逻辑—语义关系的基调。据此,诗人依次描写了爱人的外形——gray,状态——full of sleep、nodding by the fire,动作——take down、read、dream of。从衰老的容颜到年迈的状态,再到迟缓的动作,诗人对词语的依次安置赋予诗歌油画的质感,由近及远。叶芝带着爱人跨越时空到达未来,再随着爱人颤抖的双手取下诗歌,低声浅吟,缓缓展开回忆,把思绪牵引至未来的过去,却又正是彼时的现在,即诗歌生成的现时:此时爱人正年轻貌美,身边追求者络绎不绝。于是便有了第二诗节的“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然后诗人笔锋一转“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指出其他追求者的爱不知是真情还是假意。然后诗人携带one man身份出场,指出此人爱慕女子的the pilgrim soul(朝圣者的灵魂)和changing face(变化的容颜)。诗人意欲从众多追求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爱人的关注,该心理投射于诗歌生成过程中,形成语篇上下文的语义关系,然后对篇内逻辑—语义关系予以关照,便有了第二诗节的其他追求者与诗人的爱之比较,诗人意欲说明“自己”的能指——one man的爱穿越时空,能够经得起岁月的考验,他人的爱却停留在一时一刻。

(二)语言结构顺应

语用顺应论的语言结构是指“选择语言、语码、语体、话语的构建成分,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语段以及话语的构建原则”[4]131。语言交际使用过程即是交际者依据自身与交际对象的语言能力与认知所作出的语言选择之过程。人始终无法置身于社会之外,所以语言结构的顺应必然会受到政治、意识以及语言态度等因素制约。在不同的结构层面上,根据不同的原则进行的选择活动之间总是相互依赖、相互顺应的[2]92。从语言结构层面审视,语言的选择即是以上各个方面的自我选择以及相互顺应。 从语言结构顺应来关照诗歌,可认为诗歌是诗人顺应自身以及潜在读者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文化心理等因素进行语言结构层面选择的结果,这个顺应生成物受到语码、社会功能等元素影响。

1.语音顺应

在作品生成语境中,诗人的认知及诗人与隐含读者的关系使该诗挟带悲伤、忧郁且深情的色彩,这种顺应恰又在诗歌的语音层面得以展现。纵观全诗,双元音 [u]、[ei]和[ai]的重复使用,尤其是双元音[u]在单词old、shadow、moments、soul、sorrow、glowing、overhead等中多次出现,贯穿全诗始终。饱满的双元音延长了发音时间,饱含着圆润和温热之气,营造出一种谴绪的诗意,缓缓道出款款深情。此外,[u]的发音还和常用来表达哀叹疑虑的英文单词oh的读音一致,对于该双元音的反复使用仿似诗人在不断叹息和不确定中,对隐含读者叙说深情。双元音[u]成为诗人情感的语音能指,哀叹与深情被诗中不断出现的双元音所承载,能指的狂欢给诗歌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这恰又成为作品顺应诗人认知的佐证。

该诗包括三个四行诗节,采用抑扬格五音步,轻读与重读音节的规律性重复使得该诗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对于优美音韵的选择源于隐含读者的审美诉求。该诗采用首尾韵(又叫抱韵),韵脚为abba、cddc、effe,从而使每个诗节形成一种音乐上的饱满与暂停,未能叙述完整的意义在下一诗节甚或下一行得以继续。这种寓于音韵的意义流动是诗人情感的宣泄,饱含深情却欲言又止。若隐含读者与诗人相互爱慕,那么在作品生成过程中直抒情怀则顺理成章,然而诗人清楚痛苦源自单方面爱慕,顺应这一认知心理,这份执着必须有所顾忌,情感宣泄以音韵为载体得以体现,形成了该诗的音韵特色,这正是诗人顺应交际过程中交际对象与自身的认知以及相互关系所作出的语言选择。

2.词汇顺应

整合全诗关键谓语动词,整首诗可精炼成一句话:“You take down the book to read, dream of (the past )and murmur how love fled.”如此简单的语句何以能承载诗人如海深情呢?在诗歌生成过程中,诗人妙用动词dream of(追忆)解决了这个难题,正是由于dream of,岁月的长河才会在回忆中波峰顿起。以诗歌为载体,诗人意欲跨越时间与空间来证明自己的深情。时态在第一与第三诗节指向现在,在第二诗节指向过去,时间的转化体现了诗人对主人公即隐含读者意识流动轨迹的预测。最后两诗行的“山”和“星星”使这份深情连接天上人间,空间感豁然而出。现在与过去、天上与人间,编织成一个四维度的空间,来展示诗人对女子延绵不绝的深情,恰好顺应了叶芝作为象征主义诗人的创作特征:追求从有限到无限的理念,即从个人的感受出发表达对永恒的思想的追求。顺应交际语境,诗人还选用了pilgrim soul、sorrows、changing face等词,言明自己绝非仅爱恋女子的美貌,而是倾心其为爱尔兰民族自由而奋斗不息的高贵灵魂pilgrim soul;不像他人仅爱慕女子欢畅的时刻,而自己爱她的哀伤和变迁的容颜,暗示愿与她共苦。

在诗歌生成过程中,为了向隐含读者——茅德·冈见证自己的爱之真诚、深切,诗人选用了gray、full of sleep、soft look、shadows deep、glad grace、beauty、pilgrim soul、sorrows、chancing face等词,塑造出一位曾经美丽、快乐、坚强、爱国却无法辨别真爱的暮年哀伤女子,赋予其圆形人物性格。面对无法相爱的女子,诗人知道即便写尽心绪也无法与隐含读者心中的斯巴达克式的雄性标本重合,该寂寥心情在fled、hid二词的选用中呈现。

(三)顺应意识度

顺应中的意识度是指交际者进行语言交际所涉及到的认知心理因素。在诗歌生成过程中,顺应意识度体现为根据读者审美诉求与诗人认知对语言进行变形与扭曲,并以某种文学策略为载体得以存在。在叶芝这首诗歌中,顺应的意识度以“陌生化”诗歌语言得以存在。诗歌语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最大限度前置语言本身,以便打破常规语言所造成的“自动化”与“麻木化”。虽日常语言也会前置自身,给交际者带来耳目一新之感,但一般是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而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语言本身[13]。因此,无论诗人采用何种文学策略来展现顺应的意识度,皆是突出语言本身并区分于日常语言。叶芝以陌生化策略为载体有意识地进行语境与语言结构顺应,通过扭曲语言延长审美感知过程和感知难度,给这首诗歌带来无穷回味。在倒数第三诗行,大写Love的出现便是对语言的扭曲与变形。根据英语习惯,标题每段或每句话的首字母需大写,而此处Love一词的首字母大写是陌生化策略的佐证之一。对该词的陌生化处理造成诗歌的语意不甚明了,带给读者神秘感与更多的思考空间。

四、余语

从语用顺应论启航,通过在诗歌生成过程来审视诗人、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与交际,关注诗人与隐含读者在不断形成的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与协商来追踪诗歌文本的文学顺应性,可为诗歌批评提供一个新视角。但需注意的是,对于诗歌生成过程中的顺应性讨流,须承认在文本生成过程中隐含读者存在于诗人意念中,并随着与诗人的互动交际而介入文本结构内部。基于这一认知,对于诗歌文学顺应性进行追踪主要关注诗人与隐含读者在文本内部的交互,必然导致顺应性批评会拘囿于文本、诗人以及隐含读者所形成的相对封闭空间,把作品生成后的实际读者的阅读活动剔除。因此,对于诗歌文学顺应性的审视,重点在于分析作品生成过程中诗人与隐含读者在作品生成过程中所进行的语言及策略选择,而非真实的阅读解码过程。

[1]VERSHUEREN J.语用学新解[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7-58.

[2]李占喜.顺应论:文学翻译的一个新视角[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徐珺,肖海燕.商务翻译中的语境顺应研究[J].外语学刊,2015(3):73.

[4]赵淑华.析维索尔伦的“顺应论” 在文学作品评析中的价值[J].理论月刊,2006(5).

[5]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M].施康强,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100.

[7]ISER W.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J].Journal of aesthetics & art criticism,1978:38.

[8]FLEMING N C.The longman handbook of modern Irish history since 1800[M].Harlow:Pearson Education,2005:101.

[9]HASSETT J M.W.B. Yeats and the Mus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23.

[10]HENNESSEY O.Yeats, Shakespeare, and Irish cultural nationalism[M].Madison,New Jersey: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2014:142.

[11]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96.

[13]Hagège C.A prague school reader on esthetics,literary structure and style,sele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czech by Paul L.Garvin[J].Langue franaise,1969(3).

(责任编辑:张璠)

An Adaptation Theoretic Approach to Poetic Criticism From the Literary Adaptability of the English Poem “When You Are Old”

XIAO Chunyan

(Basic Subject Department,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China)

Poetry is created along with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choices between a poet and his/her implied reader, which enables adaptation theory to possibly access to poetic criticism. Creating a poem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poet makes linguistic choices and chooses the literary strategies in the cognitively environments formed continuously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oem and the implied reader. The poet’s choices are usually based on the cognitive level of the implied reader’s and satisfied with the aesthetic appeal of the implied reader’s. It is the poet’s choices in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rategies that endure him with the literary adaptation which makes poetry distinguish from common language. If the process to create a poem is focused on, the literary adaptation of the poem will be traced by analyzing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language structure of adaptability as well as the salience of adaptation embodying the poet’s choosing various literary strategies, so as to attempt to explore an adaptation theoretic approach to poetic criticism

adaptation theory; literary adaptation; implied reader;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language structure of adaptability; the salience of adaptation

2016-03-07

2016-04-14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文学及其雅俗之辨”(12J113);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课题“基于顺应论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SGHI2589)

肖春艳(1977—),女,陕西安康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西方文论、英美文学。

I106

A

1674-0297(2016)04-0128-06

猜你喜欢

顺应性语境交际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情景交际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交际羊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跟踪导练(三)2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