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以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为例

2016-03-24孙渝莉

关键词:价值观特色学科

张 亮, 孙渝莉

(重庆交通大学 思政部,重庆400074)



我国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以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为例

张亮,孙渝莉

(重庆交通大学 思政部,重庆400074)

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发扬,高校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高校要结合地方行业特色,探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并提出具有较强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对策。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困境;对策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是指原属于国家行业部委管理,后因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划入省区市为主管理的高等院校,其特征是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显著的行业背景、突出且集中的学科分布以及注重实践和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面映衬着时代光辉的旗帜。以重庆为例,在重庆市所有高校中,第三军医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成为了重庆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标杆,在行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关键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做好这项任务,不仅对于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我们需要探索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面临的困境,有的放矢,提出积极、可行、有效的教育方案和措施。

一、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及负面文化给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消极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国步入了世界大国的行列,东西方的交流日益密切,多元文化的交织和并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西方国家的文化通过各种载体和媒介无时无刻不在对我国进行文化宣传和渗透,甚至演变为一种文化冲击和价值观念的侵蚀。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崇拜金钱和权威的价值观念已成为滋生矛盾和冲突的温床,享乐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和警惕的问题,它们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同时,各种西方思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培养社会人才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在中国社会矛盾凸显的特殊时期必然会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还处于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熟的阶段,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大学生缺乏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也有部分学生崇洋媚外,全盘接受“洋文化”,安于享受,不思进取。还有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持漠然的态度,却一味热衷于日流、韩流等外来文化。这些情况给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应当引起高校师生的关注和重视。

(二)长期立足于单一行业,学科结构不健全,局限于与行业相关的优势学科发展,人文教育和品德教育相对薄弱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长期受行业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在与行业联系密切的学科领域有突出的专业竞争优势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根据教育部设置的12个学科门类,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占有60%~80%比重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数量。例如,西南交通大学在工学门类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包括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10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包括了一级覆盖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四川农业大学在农学门类中涵盖了农业部、林业局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中国矿业大学在工学门类有矿业工程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包括采矿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岩土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等[1]。

长期以来,行业特色高校按照传统的办学和培育模式,在课程体系、学科结构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却遭遇了瓶颈,具体表现为:学科专业发展不均衡,覆盖面比较狭窄;学科“倾斜化”现象严重,缺乏一个完整且系统的优势学科群;人才培养理念僵化等。不难发现,多数行业特色高校偏重于行业类优势学科的知识教育,忽略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品德教育,对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成了很大阻碍,也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瓶颈之一。

(三)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缺乏实践教育

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渠道。然而,部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对学科建设的定位往往侧重于专业发展,容易出现偏差以及没有合理的规划,不重视政治理论课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以至于出现此门学科专业被边缘化的困境。大学生是满怀理想,为了光明前途努力奋斗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正处于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和阶段。在他们人生信念和价值观逐步成熟的这个阶段,高校开展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从课程重视程度上来说,应该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除课程设置外,教学效果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内容。部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究其原因是高校教师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与专业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相应的实践环节。这种没有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填鸭式教学,单纯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热情,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流露出漠视、轻视、不关注,甚至不理解等淡化意识形态的表现,高校无法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

二、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逐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我国于2013年颁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到必须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的整个过程,重点将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上升到具体的法律规定,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政策和法治环境。行业特色高校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建立起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并将此真正落实到学校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创造出优越条件,为行业特色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政策环境。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行业特色高校应当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宣传渠道,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发挥图书、报刊、网络、广播和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宣传教育。校内举办读书文化节、校园道德模范评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等活动,这种寓教于乐、从实践出发的学习方式更能强化行业特色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二)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全面规划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发展,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学科结构不健全,专业数量少、覆盖面窄,难以凸显办学特色,学科之间难以进行交叉融合,部分高校减少甚至取消与本行业不相关的学科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持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学科与传统学科、新兴学科的协调发展,不利于行业特色高校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枷锁,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行业特色高校应当适时适当地调整学科结构布局,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在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加强领导和管理,摆脱陈旧的办学理念,通过对学科特色的延伸,积极开拓新的学科领域,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和发展[2]。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促进其与学校行业相关的优势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捕捉创新思维,发展自身特色。例如:土木建筑类学科专业可以交叉发展工程政教的研究,通信类学科专业可以交叉发展信息时代媒体传播及通讯的政教研究[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科研力度。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当适应学科的发展趋势,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的资源配置,重点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学科教师梯队。这不仅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促进科研水平质的提升的重要因素。

完善课程设置,保障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修课程、综合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得各门课程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功能与特点。比如: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是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认清国内外形势,从而准确科学地分析党的思想路线以及方针、政策;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并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能力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识过程一般要经过理论的认知、实践的感知,最后上升到思想的升华、情感的认同。传统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难以取得实效,所以行业特色高校必须采取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尤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中来。

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确实更乐于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的途径去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当以社会实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去,比如:

通过参观革命先烈的纪念馆,走访慰问老革命家的方式去感受和体会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革命家们伟大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牺牲精神。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教师和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和学校,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以及残疾人提供各种志愿服务。通过活动传递正能量并大力弘扬志愿者服务精神,不断激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追求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精神境界。

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把先进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带到农村和偏僻山区,不辞辛劳地为广大农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出自己强大的力量。

重点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以“三个倡导”内容作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论坛讲座、课堂互动的展开方式来进一步加深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4]。

(四)注重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是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面对世界民族文化挑战的坚强后盾。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在立足社会现实状况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全面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将诚信友善、尊老爱幼、克己复礼等优秀传统美德渗透于学校课程的宣传教育和隐性教育之中[5]。这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植根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感。

三、新形势下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总结与展望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在我国社会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和抉择,主要困难来自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化冲击造成的负面影响和行业的局限、学科的单一等方面。因此,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不断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完善学科组织体系、提升科研力度、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方法,才能在行业高校教育领域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进步和发展。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立足本行业、本专业,为学生创造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和途径,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需要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课题。纵观国内外学术界现有的研究及取得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对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探究领域明显缺乏可借鉴的文献资料,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将会立足时代背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办学特点以及教育的实际状况,搜集国内外更全面更系统的学术成果,进行更加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范例。

[1]丁菲菲.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专业的竞争优势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uppl.2):145-147.

[2]俞玲,雷儒金.地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29-30.

[3]窦威.加强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建设探索[D].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2009.

[4]蒋建清.三感教育,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N].中国教育报,2014-10-27(10).

[5]李秀芳,黄振宣.西方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5(4):11-12.

[6]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86-289.

[7]邓纯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运行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30-31.

[8]曾令辉.论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切入点与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51-54.

(责任编辑:张璠)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aking the Local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Liang, SUN Yuli

(Ide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promoting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 the strategic task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radles of the pillar of China. Under today’s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 role of student knowledge infusion, character educati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ability traini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the advocate and promotion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llege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olleg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ocal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explored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A series of problems with a strong practical valu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imes are put forward.

local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y; socialist core values; dilemma; countermeasure

2016-03-31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yjg153113);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路径研究”(15SKS020);重庆交通大学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科研项目“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djsz201504)

张亮(1992—),男,重庆万州人,重庆交通大学思政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孙渝莉(1970—),女,山东青岛人,重庆交通大学思政部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G641

A

1674-0297(2016)04-0107-04

猜你喜欢

价值观特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我的价值观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超学科”来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