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文嚼字

2016-03-23钱俊益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咬文嚼字

钱俊益

[摘 要]这里的咬文嚼字,既是一种关注细节的态度,又是一种去伪存真的思维方式。在实践和研究中,以咬文嚼字的态度与方法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让教师更明白地教,深入地领略数学教学之精妙,而且能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咬文嚼字 关注细节 去伪存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21

咬文嚼字原来是个贬义词,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但在这里,笔者所说的咬文嚼字则是褒义的,指关注细节、注重内在实质的教学作风与方法。一般说到咬文嚼字教学法,大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语文教学,而想写这篇论文,缘于我校正在研究的一个江苏省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语文素养养成关照下的小学语文咬文嚼字教学研究》。笔者沿袭此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精髓进行探究、实践,发现以咬文嚼字的态度与方法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让教师更明白地教,深入地领略数学教学之精妙,而且能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咬文嚼字,方能让师生都领略到数学“教”与“学”之精妙呢?下面,结合教学片断来共同探讨一下。

教学片断:

题目: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中“想想做做”的第2题。

师(先通过课件出示平面图):仔细观察,你知道这张平面图是按什么方向来绘制的吗?

生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生2:根据平面图右上角的箭头和北字来确定的。

师:你真会观察。(在课件上圈出箭头和北)对,这就是这张平面图的方向标,它表示这张图的方向是——

生(齐答):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评析:此处,教师“咬”住上北这一方向标,不仅引导学生明确了这张图的方向,而且巧妙地启发学生掌握观察平面图的策略——要关注给出的方向标。]

师:看着图,你知道青山小学的教学楼在食堂的( )面吗?

生3:教学楼在食堂的西面。

生4:教学楼在食堂的东面。

师:同学们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到底哪个对呢?我们来举行一场辩论赛,比比谁说得有道理,好不好?

生:好!

师:认为教学楼在食堂西面的同学请举手,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5:这张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教学楼在食堂的西面。

师:认为教学楼在食堂东面的同学来说说你们的想法。(原来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听了生5的回答后,都犹犹豫豫不举手了,似乎在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师: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是吗?那我就把这个答案填在这里。(板书)再到图中来验证一下吧。他说教学楼在——(故意引学生读出“食堂的西面”,并用手在图上往食堂的西面指出去)找一找,食堂的西面是什么?

生(有的疑惑,有的惊喜起来):西面什么都没有!

师:是啊!那要观察教学楼在食堂的( )面,应该停在哪里找方向呢?

生6:要停在食堂那里找方向。

师:为什么?

生7:因为问的是教学楼在食堂的哪面。

师:说得太棒了。问的是教学楼在食堂的哪面,我们就应该停在——(引导生说出“停在食堂来找方向”)

师:停在食堂找谁呢?

生8:停在食堂找教学楼。

师(在食堂中画了一个指向教学楼的箭头):教学楼在食堂的东面,验证一下,食堂的东面就是教学楼,非常正确。

师(启发):你会像刚才那样,用重读语气来读出下题中的关键部分吗?

[指名学生读“实验楼在食堂的哪面,在花坛的哪面”,学生个个都积极高举着手,读得声情并茂,把“在食堂的( )面和在花坛的( )面”的句子读得尤其重]

师:你们抓住了关键部分,那知道这两题分别要停在哪里找方向吗?想一想,在小组里说一说。

(在后面的交流和练习中,学生确定方向的正确率超过了95%,而个别偶尔出现错误的学生,在要求他标出关键处思考后也能正确判断)

……

[评析:要正确观察出平面图中“谁在谁的哪面”,是学生在学习“认识方向”内容中的一个难点。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一下子为学生的思维找到了一个依托点,巧妙地搭起了一座通往智慧的桥梁。]

……

思考与探讨:

上面只是数学教学中通过咬文嚼字顺利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个小案例,我们以小见大,深入探索如何做到以咬文嚼字的态度和方法教好数学的具体做法。

1.咬文嚼字备好课——找准教学内容之精华、关键点

上述教学中,教师课前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比较了解,知道学生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会有很大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不会确定参照物。教师细细研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现关键点是要能引导学生找对是问“谁的( )面”,学生就能正确地思考了。所以,在学生探究遇到困难之后,就有了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让学生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轻松地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考方法。

以咬文嚼字的态度备课,不仅仅钻研教材的“文”与“字”,而是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方面都去“咬透”“嚼细”。如小学阶段有许多的数学概念,在数学书中并没有明确呈现,但必须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那么,教师在课前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仔细思考“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怎样教学生才能够轻松理解”等问题。

数学学习离不开各种练习,尤其现在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一些习题需要教师在课前就仔细思考,既要细究这些习题的思维切入点在哪里、学生有哪些学习经验可以迁移、怎样引导能让学生更轻松地解决和掌握策略,又要考虑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思维误区、怎样引导能让学生解决问题等。

2.咬文嚼字上好课——抓住课堂生成之细节、精彩处

咬文嚼字上好课,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前预想到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而且要敏锐地抓住课堂生成中的细节,如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巧解或错误等。教师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与素质,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咬文嚼字地说。

课上,教师的话多了,学生说话的机会自然就少了。所以,课堂上,教师的话一定不能多,学生能表达出来的就尽量让他们自己来说。但教师的话也不是越少越好,如对概念、算理、思路的描述和小结等,教师的语言就必须规范、完整,为学生的模仿和语言表达做好示范。另外,对于一些语句和习题的分析,教师更要做到咬文嚼字。如上述案例中,教师用生动的语气和语调读出关键字、词、句等,这样既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巧妙地启发学生思考。

(2)咬文嚼字地听。

能密切关注课堂生成的教师,必然是会倾听的教师,也就是能咬文嚼字地听的教师。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不同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同。所以,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倾听学生的发言,在学生的语言表达出现漏洞、不完整时,要适时引导或纠正;其次,要从宽容、灵动的角度倾听学生的发言,不仅听清学生说了什么,更要去探究学生表达中出现的思维火花,及时地给予鼓励、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教会学生咬文嚼字——细抓数学学习之习惯、品质

教师不仅自己要以咬文嚼字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教学,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学习习惯与思维品质。笔者认为,可以从听、读、写三个方面来狠抓。

(1)培养咬文嚼字听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一直以来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和教会学生能咬文嚼字地听是一脉相承的。当然,有了咬文嚼字的要求和理念,教师在教学中更会注意自己语言的抑扬顿挫和标准示范,以激发学生模仿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经常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听到的最关键的是什么、听后想到了什么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的发言,学会关注和分析他人语言中的重要信息,从而诱发自己的思维火花。

(2)教会咬文嚼字读的方法。

数学中的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而本着教会学生咬文嚼字地读的理念,则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如在低年级教材中,图文并茂的内容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图文中的关键;中高年级中的数学概念比较多,教师要让学生用标记的形式,标出其中的重点字、词、句。在解决复杂问题和思考题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多读题目,理解意图,找准其中的数量关系。平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说法相似、意思不同的习题,形成题组,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3)锻炼咬文嚼字说的能力。

学生的说最能体现其思维水平,只有理解透彻了,思路清晰了,语言表达能力强了,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咬文嚼字地说。因此,小学阶段,教师要初步培养学生咬文嚼字地说的能力与习惯。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规范表达的习惯,而且要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每个环节的回顾和小结,培养学生整理思路、归纳小结的能力,使他们学会说重点、说关键,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咬文嚼字地教,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地学,长此以往,师生就能更深入地挖掘、领略数学“教”与“学”的精妙了。

(责编 蓝 天)

猜你喜欢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治学要严谨,《咬文嚼字》发布2015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流行语出炉
语文高效课堂探索
《咬文嚼字》2014十大语文差错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