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个角度体现“Project单元”的教育价值

2016-03-23田云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3期
关键词:演绎教育价值角度

田云

[摘 要]“译林版”教材中“Project”是一个开放、灵活的语言训练板块,它的出现暗合了《课标》的指向,对提升当下英语的“灵活机智”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我们只有从“目标、功用、方式”的角度进行演绎,才能更好地凸现它的价值。

[关键词]角度 演绎 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41

自2012年秋季起,江苏省小学英语教材逐步使用新修订的“译林版”教材,从教材内容的角度来看,新修订的“译林版”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用“Project”单元替代了 “Review and Check”单元。面对全新的“Project”单元,我们该如何演绎,才能暗合编者的初衷?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一、关注目标,灵活重组教学内容

打开教材,静静审视“译林版”的“Project”,我们会发现它是一个“提示性”的语言项目,或者说是一种语言训练的框架,它之所以以这样的面貌呈现,是因为它要便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从而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自由灵活的、形式多样的”的语言实践环境,进而引起学生的参与、交流和合作。例如,四年级上册的Project 2以“My snack bar”为话题,呈现了一系列任务,这些任务分别涉及前面单元的教学内容(如五、六、七3个单元),但它仅是以“目标语”的形式出现的,并未对其内容进行繁琐的安排。但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教材,复习内容就会显得浮光掠影——我们既无法深耕“五、六、七3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又无法眷顾“第一、四、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样就显然造成缺失。为此,我就对“Project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重组设计,以达到兼顾左右的目的。例如,我对四年级上册的Project 2教学内容的设计。我在教学前,将此单元设置成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教材为蓝本,对原有的“My snack bar”进行编排,选择“五、六、七” 单元中学生感兴趣的以及需要重点关注内容编排其中,这样既完成教材的内容,又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眷顾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而在第二课时中,我则选取了一个全新的话题“A profile”,与第一课时的“My snack bar”相对应,一方面既遵循了原教材的教学思路,又能眷顾“一、四、八”单元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通过“目标提示语”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借鉴别人简介的方式中,尝试自己简介的撰写,从而将“Project”单元的教学推向一个高度。

二、关注功用,直接指向语言实践

通过“英语”的教学能帮助学生获取另一种交际渠道,有助于学生真正地走向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交际的效能往往取决于能否运用所学,根据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沟通,它强调的是语言的灵活运用。然而当下的英语教学过多地关注了语言的形式,强调了语言的“书面化”,从而忽略了语言的现实运用,显然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对“译林版”教材中的“Project”进行设计时,就要指向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再如四年级上Project 2第二课时新话题“A profile”的教学实践。“profile”是一个运用面非常广泛的话题,此时,教师就不能局限于课本,而应该将其置于具体的语境中,首先我们可以利用“When can we use a profile?”问句的形式来呈现了几个“profile”运用场景,让学生通过这些场景初步感受“profile”在注册、求学、申请和交友等方面的运用。接着,我们链接其中的一个运用——“交友”,创设了一个学生需要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初步感受“profile”的信息表述……这样的设计,由于指向了实际运用,故而学生对“profile”这一领域有了真实的感受。

三、关注方式,有效提升学习策略

如何教会学生全面地、且有重点地表述自己的“profile”?这不仅需要英语语法知识的支撑,还需要一定逻辑顺序的帮助,更需要教师的循序渐进。我在教学时,通过四个步骤设计,让学生感受、区别、自撰,进而全面地把握“profile”的运用。(1)首先带领学生观看“我”的“profile” 填写。根据我的信息,逐步完成个人简介表,帮助学生获得“profile”的初步感知。(2)然而由于教师的信息与学生的信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故而我又进行了第二步教学引领:呈现三位学生的“profile”,这个“profile”里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性别、外貌特征、家庭情况、才能、最喜欢的东西等。为了验证学生对“profile”的领悟与读取能力,我在这一过程里设置了三个环节:一是读,再次感受三个学生不同的“profile”;二是听,辨别不同的“profile”指向哪位学生;三是说,通过口语的形式将他们的“profile”表述出来。(3)再接着,我出示一组残缺的“profile”,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填写。(4)最后让学生尝试填写自己的“profile”。从这一教学过程来看,围绕“看——辨——填——写”四个步骤逐层感悟“profile”的实质,遵循了“语言输入――语言操练――语言输出”的语言学习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总之,“译林版”教材中“Project”是一个开放、灵活的语言训练板块,它的出现暗合了《课标》的指向,对提升当下英语的“灵活机智”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当然,它的出现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希望大家能从“目标、功用、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将“Project”的教育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特约编辑 左 芸)

猜你喜欢

演绎教育价值角度
神奇的角度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用真情和智慧演绎精彩的语文课堂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演绎”让地理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