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叙事的国际视角

2016-03-22曹海滨

视听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亲历者南京大屠杀外国人

曹海滨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叙事的国际视角

曹海滨

用事实来记忆历史,是对历史的尊重。

纪录片创作走到今天,对“还原史实”的要求,已经远远不是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角度去回顾和看待历史,而是跳脱出窠臼,带着他者的眼光、国际的视角重返历史现场,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纪录片不计其数。在中国,表现二战期间南京大屠杀的影视纪录片也已经有多部,仅仅是笔者执导的,就有2005年的六集纪录片《1937南京真相》和2014年的五集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从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古都沦陷、血海金陵、国际救援到东京审判、南京审判等等,一幕幕历史事件呈现在荧屏上。纪录片工作者在一次次拍摄这一沉重题材的过程中,已显疲态。

如今,我们寻找到了一个从未集中表现过的群体——在战火中亲历南京大屠杀、或在战后力证这段惨史的外国人。

1937年12月,当南京城成为人间地狱,有大约30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留了下来,其中有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约翰·马吉、明妮·魏特琳、乔治·费奇、罗伯特·威尔逊,丹麦人辛德贝格等等,他们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免遭屠戮,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当欺骗与谎言试图掩盖血淋淋的历史,一批人挺身而出,有勇敢走上忏悔之路的当年侵华老兵东史郎,有选择与受难者同行的小学历史老师松冈环,有背负“卖国贼”骂名坚持还原历史真相的日本学者笠原十九司。

关于他们,人们想知道,在南京不断遭到日军飞机无差别轰炸,战争阴云笼罩南京城时,那些西方人士为什么会不顾本国使馆的撤离警告,而选择留下?作为一名曾经的加害者,到底是什么促使东史郎一次次来到南京谢罪?作为日本人,松冈环和笠原十九司为什么能够坚持几十年探寻历史的真相?南京大屠杀的惨剧,在他们身上和内心深处,究竟留下了怎样的印迹?

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的选题就已经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国际视角,无论是题材、内容架构还是主题诉求,都要求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强化国际视角和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把已经成为铁证的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传递给世界上更多的人,达到反思历史、凝聚共识、争取和平的目标。选择哪些材料、以怎样的语态进行叙事表达,更是“国际视角”的题中应有之义。

创作团队将《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视角定义为人性、理性、当下性三个维度。

一、人性的视角:正义与邪恶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琐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容纳和展示这样复杂的人性了。

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多为全景式描述,主要聚焦于事件本身,前文提到的这些外国人,往往作为这段历史的“证人”出现。在本部纪录片中,我们更强调他们作为一个个生命个体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关联,回顾他们的人生遭遇,剖析他们的心路历程,并通过这些外国人的个性化视角来解读、还原同一历史事件。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在叙事中坚持客观叙述,以第一手的数据、文书、日记说话,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与邪恶。1937年,5万泯灭人性的日本军人,在短短数周内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平民达30多万之众,南京大屠杀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那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极为恶劣的暴行,是中华民族的一页痛史,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一页痛史。

正义是人性,邪恶同样是,罪行并不是抽象的,军国主义也绝非一个简单的概念化的主张,他们孳生在一个个日本军官与士兵的身上。我们采用了日本官兵的日记和回忆录,并有意识地选取不同心态的描述,大多由张狂而变得残忍,有些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另一些也曾对罪行产生过自我怀疑。即便在邪恶处,同样体现了人性的复杂。

但在这座漆黑恐怖的炼狱中,仍有人性闪耀的光芒,使人们不至全然绝望。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20多个外国人,冒着生命危险留在了南京,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免遭屠戮,并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将其带出中国,传播到西方世界。当年他们曾以外国人的身份亲历那场屠杀,今天我们借助他们留下的文字、照片、影片、话语,向世人重现历史。

对于正义的表达,我们抛弃了高唱赞歌式的描述,而是用丰富多样的史实说话。直面日本军攻击和占领南京期间犯下的一幕幕残酷的非人道行为,对于西方亲历者的神经,也是一种异常的打击和摧残,一种严重的精神伤害。他们冒死拍摄的胶卷是最客观的证物,他们的日记中则有冷静分析,有义愤填膺。罗伯特·威尔逊写道:“今天是当代但丁炼狱的第六天,是用血腥和淫秽的大字写成的。大批人被屠杀,成千上万妇女被强奸。看来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些野兽们的残暴、淫欲和野蛮。”亦有深深的恐惧、痛苦和对人性的发问。明妮·魏特琳在日记中写道:“昨天和今天,日本人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摧毁学校、杀害难民、强奸妇女。我的痛苦满膛,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相同的,是他们秉持了对正义的坚守。

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仔细挖掘大屠杀中善与恶的碰撞与较量,这是我们为深化主题而努力的一个方面。

二、理性的视角:寻访与求证

纪录片创作从未离开感性与理性之争,到底应该感性地讲述一段历史,还是理性地剖析它和解读它?到底应该让受众获得感性的情绪冲击,还是理性的认知?

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遵循的是:叙事不妨感性生动,但须建立在对大量翔实材料的理性运用之上;最终的情感诉求和价值诉求是感性的,但寻访与求证的过程必须通过理性的展示。

当年留在南京的这些西方亲历者,留下了许多在大屠杀期间记录下的文献档案,这些档案分布于美国、欧洲的图书馆、博物馆之中。而这些档案在片中的呈现,则是以理性视角来表现本片主题的重中之重。

我们分为7个摄制组进行拍摄和求证,4个在美国,2个在日本,1个在欧洲。境外的拍摄工作是艰难的,但收获了很多一手的珍贵资料。

在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德国外交部档案馆一个个档案柜中,我们查找到了许多西方亲历者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日记、书信以及他们留下的历史影像等原始资料。摄制组在美国找到了保存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辛德贝格相册,在伊利诺伊州立博物馆保存的当年国民政府授予魏特琳的采玉勋章,在德国外交部档案馆拍摄到了著名的罗森文件。正是通过这些史料在片中的相互印证,用无可辩驳的史实向世人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在日本,我们努力挖掘南京大屠杀真相探寻者对这场惨剧的不断认知的过程,来证实南京大屠杀是一个不容否定的人间悲剧,表现出他们用良知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摄制组在日本发现了记录东史郎十年诉讼之路的95盘录像带、日本人在德国拍摄到的拉贝日记原件等等。

这些文献和影像在电视荧屏上首次大量地、强有力地呈现,成为还原历史真相的重要的理性视角。

我们认为与文献和影像同等重要的,是获取它们的过程,镜头语言在这里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笔者认为,纪实镜头不是无节制跟踪与摇晃的所谓纯记录,而是对现实场景和现实人物经过设计的进行时态的拍摄,要求镜头简洁、节奏平稳、注重叙事,让画面和同期声来表现内容,纪实段落则可以在片中担当起承转合的作用。本片也十分重视主观镜头、道具、光影、场景模拟等意向性镜头的拍摄,以此达到传递真实可信的历史气息和刻画人物内心状态的目的。

三、当下性的视角:解读与反思

如果说“当下”是与历史和未来相对应的一个范畴,那么“当下性”强调的是一种观照现实的自觉意识。当下性体现的国际视角不仅仅包括横向的跨越国别、种族的思考,也包括纵向的将历史事件置于当代语境下的解读与反思,并重视其对未来的种种意义。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的叙事主体都是外国人,特别是其中7位西方亲历者,斯人已逝,我们把对其后人的寻访作为当下性视角的一个入口。这样的拍摄有助于对西方亲历者心路历程的深度解读,也增强了本片叙事结构的紧密性。

摄制组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联络和寻找。当我们得知约翰·马吉唯一在世的儿子居住在苏格兰,已经年届九旬,便做了多次努力,最终老人同意赶往美国,配合我们的拍摄工作。当年金陵大学鼓楼医院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散居在美国各地的3个子女也应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多次邀请,最终成行来到了南京。当年金陵女子大学明妮·魏特琳的侄孙和《魏特琳传》的作者、美籍女士胡华玲,讲述了魏特琳回美后罹患忧郁症直至自杀的悲惨际遇。

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奇,留下来的资料最少,少到连专家都很难写出详细的学术稿本,曾建议换个人物。然而,我们追寻着他的足迹,翻遍了美国的各种相关网站,走过了美国的多个城市,终于在哈佛大学的燕京图书馆,找到了1938年《读者文摘》摘抄的他的日记、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的他在东京审判时作的书面证词,找到了他去世后留下的整整54箱资料。通过多方联络,我们最终寻访到了乔治·费奇的儿子约翰·费奇。我们把老先生带到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他颤颤悠悠爬楼梯上了三楼,在安保严格的密室中打开尘封了四十多年的54箱资料,第一次看到了他父亲留下的资料。当他一页一页地摩挲着那些泛黄的剪报、照片,用早年作过播音员的浑厚嗓音读出乔治·费奇日记时,纪录片迸发出了令人动容的叙事魅力。

接着,摄制组又在上海找到了乔治·费奇的孙子大卫·费奇,如今上海纽约大学的一名教授。我们带着他一起来到了祖父的出生地——苏州市养育巷130号的基督教使徒堂。这是时隔一百多年之后,费奇家族的后人第一次来到这里。在教堂明亮的灯火中,大卫举目四顾,神情庄重严肃。

类似这样的拍摄段落还有很多。相比亲历者后人的讲述,西方研究学者的访谈更凸显了客观性。本片采访的境外专家超过100人。

作为一部以外国人视角表现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在创作手段上我们聘请了国际团队进行合作。如音乐作曲者为德国音乐家Rainer Granzin,他应邀专程来到南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创作,用音乐很好地诠释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在日本,摄制组聘请了多位日本电视同行;在美国,有美方制片人和摄制人员共同创作。这些多方位的国际合作无疑使得本片更具当下性,提升了解读与反思的力量。

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将10个外国人围绕南京大屠杀所发生的故事,从人性的剖析、理性的呈现以及当下性的解读,进行国际视角的表达,把已经成为铁证的南京大屠杀的史实,通过片中人物对那场人间悲剧的感受和认知,传递给国际社会更多的人们。这是我们创作这部纪录片所进行的一次努力尝试,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如当年留在南京的金陵大学美籍教授贝德士曾经说过的:“我们感到以积极的方式揭露暴行真相,乃是一种道德义务。”

(曹海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艺术总监)

猜你喜欢

亲历者南京大屠杀外国人
外国人学汉字
初心如磐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别再问我“为什么”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践以诺 行以诚——习近平全球妇女峰会讲话之际访1995年“世妇会”亲历者林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