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在别处

2016-03-19樊阳

今日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堂文化教育

樊阳

“生活在别处”——兰波以它作为诗句,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要在生活里做到,似乎天方夜谭。对于我在课堂之外做教育公益,大家最好奇的是:“琐碎繁忙的工作之外,何以可能?24年,何以可能?”

可是,这就是我的公益逻辑:因为现实的不可能,我要那美好的理想之花在别处绽放!

1991年,我从四川大学毕业到陕西任教,当时的语文教学,面临学科定位模糊、意识形态化严重、照本宣科的诸多问题。没法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灌输,更不能容忍学生变得千篇一律。我心里感到迷茫害怕!

我向往的是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师生分享对人性、社会,甚至对终极价值的阅读体验与生活的发现……我认为站在讲台上不能尽兴,做老师的趣味减半,若言不由衷或说谎那就是害人!不相信、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怕他们看了原文便落入不健康甚至颓废淫乱、反动的泥淖,这种主观的臆断,这种唯恐天下大乱的“套中人”的思路,怎么能培养勇于创新有独立见解的人呢?

于是,我的课堂开始向我心中向往的“别处”进发,很快大受学生的欢迎。于是,我开始在放学后开设一个语文小组,一周两三次,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本之外,但学生应该了解的阅读内容。这样从几个到十几二十几人的课外学习讨论讲坛成立了。

这个“别处”一直在学校和其他成年人的视野之外,反而给了我更多教育的主动权和实验可能。诺贝尔文学奖的现代主义小说让学生大开眼界;历史地理与文学关联的话题讨论,让学生兴趣盎然;关于新闻话题不同文章的对比辩论,学生发现了思维的乐趣!

1995年,我从陕西来到上海,在一所普通初中任教。新的挑战开始了。环顾周围,世界许多国家的母语教育都伴随大量的书籍阅读,将批判性思维培养作为学习的核心,而我们的教材仍然停留在只有篇章阅读的短平快式的教学内容,灌输着固定思维模式的标准答案。

在我的心中,中学老师应该拿人类文化最精华的部分来滋养年轻的心灵,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培养现代公民理念,否则就会出现大批文化的侏儒、社会的犬儒。

班级图书角和“事事关心”读报栏建起来了。我将《南方周末》等报刊上富有争议的话题拿来讨论。课堂上也尽量利用名著选段的课文,做书籍阅读推广尝试,带领班级共读名著,一时班级阅读气氛风生水起。

与此同时,束缚越来越多:很多老师、家长认为让学生看闲书,怎么能出成绩?篇章型阅读为主导的检测性阅读依然占据着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

我的教育“别处”就在周末开始了新的历程。组织同学们阅读的地点也几经转移,最后选定在复旦大学的花园——曦园,以天地为屋宇,畅谈时事文学,每次都以一个文化教育的话题引入,到最近大家在读的书籍,直到快天黑,我们边走边聊。

后来,我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家,讲坛也就搬到家里。慢慢地,按照文明史的脉络,从古希腊到现代主义,从《诗经》到《红楼梦》,形成了近百个讲座,读书的岁月伴随着一批批我教过的学生,而长期共读的氛围促使他们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再后来,带学生春秋游,由于我的史地特长,学生们都爱跟我一起听我神聊,和我讨论。我突然发现,这也可以是我寻找的一个教育“别处”!在行走观览中进行交流,不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吗?其实学习者对意义的建构都是内省的,而不是把意义简单呈现给他们。这就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性、体验性是最根本的。

古人所推崇的“知行合一”的做人行事方式正符合教育这一本质。但可悲的是应试教育、功利主义让当代青少年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与行动的勇气,自然也就缺失创新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与批判意识。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探究,形成创新意识,生成生活智慧。

说干就干,人文讲坛就从2000年开始逐渐将人文行走变成人文教育的另一翼,到现在已经开发上海古典文化之旅20条线路,近现代文化之旅20条,并开始走向全国。

二十多年过去了,学生们的孩子也到了读书的年龄,他们似乎在各行各业,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用行动在证明着,阅读的习惯在人生中改变着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前段时间,我和已经成家立业、24年和16年前的学生们及他们的孩子,在阅读《万历十五年》《中国古代政治得失》等书之后,踏上寻访明末东林党人的江南士者思想之旅,从上海到太仓复社领袖张溥故居,无锡东林书院,常熟钱谦益柳如是故居拂水山庄。践行24年和16年前的承诺——实地考察课文《事事关心》中所题写的对联出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纪念我们将关注社会、坚持读书、分享交流作为我们终身学习三个维度的历史。

2015年,我率领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地的中学生和家长一行50人,开展了五天大型人文行走——陕西汉唐文化之旅;从临淄到青岛——齐文化源流追问之旅;从小说到戏剧——发现真正的上海;从赵孟頫到南浔古镇兴衰——湖州之旅等。

教育“别处”的风采让更多人领悟到,教育创新其实就在身边,就在脚下。同年,我获得了首届华文领读人大奖和搜狐网年度创新力教师奖。

从教24年,粗略计算,行走万千公里,讲座超千场次,影响学生超千人。面对那些“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喧嚣,那些永远做不完的考卷,那些关在教室里的无穷无尽的补课,我们不得不追问,我们遗失了什么“源头活水”?

教育家弗莱雷曾特别强调“教师是文化工作者”,“其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学空间的营造。对教学情境有高度的理解,在教学中他们能因时因地制宜,而非墨守成规或教条,积极地进行课程建设。教师必须清楚自己的社会位置与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中的教学资源,即自己的工作既深植于社会位置中,又能超越具体位置的种种限制。”

教改几十年,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改革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各国教育改进的历程也说明,教育行政命令下,大跃进式的改革走向成功是不真实的。真正的改革在于你的课堂,在于从身边去发掘建构教育资源和环境。我们别忘了传统课堂外的“别处”!

“生活在别处”——持续不断地通过讲座促进阅读,行走探究文化的根源与脉络,真正走进经典,你就会发现自由的境界!这时你也会同时看到,那美好的理想之花真的在别处绽放!

猜你喜欢

课堂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