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作善成抓改革

2016-03-19张志祥

当代贵州 2016年3期
关键词:水城改革发展

张志祥

水城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真正改出民心、改出动力、改出实效,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确保群众对改革成效满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强调,领导干部要做改革的当事者,不做改革的旁观者;要做改革的马前卒,不做改革的钉子户;要做改革的行动派,不做改革的幻想家。当前,水城县正处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期、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摆脱贫困的攻坚期,必须坚定不移地用好关键一招,坚持用改革激活力、向改革要动力,奋力推进“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

坚定信心抓改革

改革不是喊口号,需要搬巨礁、排巨浪,没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不行,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更不行。因此,必须认清形势,既要看到自身的差距和问题,又要看到全县经济转型发展的优势和机遇,牢固树立“除了改革,别无他途”的思想,进一步凝聚共识,敢于直面矛盾,敢于面对困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以“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决心,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地盯住不放,一鼓作气地把每一个改革专题抓到底、抓出成效。

明确目标抓改革

目标就是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改革就会失去方向,就弄不清楚什么是改革、为什么要改革、如何推进改革等问题,改革就会盲目,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按照中央“六个紧紧围绕”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紧密结合水城县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水城特点的改革创新之路,确保在创新驱动、统筹城乡、转型发展、产城融合、生态建设、破解二元结构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水城县打造成为六盘水市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到2020年,各项改革初见成效,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基本得到破解,发展活力得到全面激发,全县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找准路径抓改革

按照科学性、系统性、民生性、实践性、开放性、前瞻性的要求,立足战略导向、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认真做好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确保各项工作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具体来讲,要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强化改革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对每一个改革专题,认真组织县内外专家或科研机构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各项改革措施进行反复论证,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科学制定管用、适用、操作性强、简便易行的专项改革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严格按照规划和方案科学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确保改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突出重点抓改革

抓改革要抓关键、抓重点,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就是要突出战略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找准问题的关键,一项一项地抓好改革,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进行突破。具体来讲,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改革。

坚定不移地抓好村干部职业化改革。围绕“严管理、放权力、强保障、增活力、促发展、优服务”的“十八字方针”,按照“吃住在村、工作落实在村、服务群众在村、矛盾化解在村”的目标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改革,真正实现村干部吃住在村、工作落实在村、服务群众在村、矛盾化解在村,着力解决村干部激情不足、农村经济发展慢、乡村工作不协调、人民群众办事难、党群干群不和谐等一系列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不相契合的问题,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变”改革。在县委政策研究室成立“三变办”,落实启动经费500万元,并将每年5000万元的“三变”改革专项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广泛为农村产权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实施、农户参与的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实体公司、经济能人、人民群众等多方利益链接机制,将水城县打造成为全省“三变”改革的“试验田”, 打造成为全省“三变”实践创新的“桥头堡”。

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革。坚持把水城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水城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着力打造企业聚群、要素集中、产业配套、技术创新的现代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新科技、新技术、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现代装备制造等为主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坚持以发耳工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以煤炭资源为主、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循环经济,促进煤电化、煤电铝、煤电钢、煤电材以及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资源综合再利用,推动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特色小城镇建设是拉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农村同步小康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抓好2个省级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13个城镇建设。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将在今年年底启动剩下的11个小城镇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实现全县30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切实将水城县打造成为“全省特色小城镇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县”。

坚定不移地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按照“一个引擎、九个龙头”的发展思路,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以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野玉海景区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水城猕猴桃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水城富硒茶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为抓手,全面构建城乡互动、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就是要千方百计将双水冷链中心打造成为全市最大的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每个村建设一个电商服务站,推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改革。充分发挥水城良好的生态资源、独特的气候资源、丰富的生物资源、优质的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树立“大旅游”的思维,站在“大旅游”的全局高度,推动旅游与城镇、旅游与产业、旅游与文化、旅游与扶贫等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大健康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将水城县打造成为“全省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示范县”。

坚持铁腕抓改革

抓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必须要有强有力、超常规的措施来推动。首先要强化责任落实,每一个改革专题、每一个改革事项,都必须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改革有人抓、有人管。其次要强化保障措施,认真研究制定产业扶持、金融支持、项目支撑、资源配置、人才智力保障、经费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确保改革有载体推进、有政策保障、有项目支撑。再次要强化资源整合,坚持“整合资源、节约成本”的原则,注重整合各项改革中的改革载体、项目、政策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加强对专项改革的相互促进,实现各项改革的统筹推进,提高改革效率。最后要强化改革成效,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真正改出民心、改出动力、改出实效,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确保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效满意。(作者系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唯睿)

猜你喜欢

水城改革发展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区域发展篇
北方须慎重建“水城”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图说共享发展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水城县委离退局组织全县离休干部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