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白居易诗歌中的老庄典故

2016-03-19王笑雨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老庄典故白居易

王笑雨

(湖南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浅析白居易诗歌中的老庄典故

王笑雨

(湖南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白居易十分推崇老庄思想,他学习和接受了老庄的许多思想,并在其诗歌中,通过典故的形式表达出来,借以表达知足保和、明哲保身、随缘任运、淡泊名利、祸福相倚思想。

白居易;诗歌;老庄;典故

一、绪论

老子和庄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动乱和变革的时代。周王室已失去尊严和对各国的控制,以致沦为附庸,诸侯、卿大夫的实力却不断的膨胀。一些富有政治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横征暴敛,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面对这样的时局,那些有学识但却在政治上失意的贵族,站在哲学和历史的高度上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寻求人生的意义,对生存方式有了深刻的体悟。在这个过程中,老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庄子则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思想。他们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是天下事物发展的总规律、总动力。同时,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对立的,一切都在变化,一切皆有利弊,应当辩证地看待事物。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祸福相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另外,他们强调无为而治,认为有所作为往往会导致胡作非为。此外,他们都强调贵生处柔,认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2],就是要以退为进,你越不争,你得到的东西就越多,在这种状态下,才更容易保全自己。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代,此时大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元气大伤,国力不再强盛,皇权不再集中,藩镇割据相当严重,朝廷为了巩固政权多次平藩,耗费财力物力。而各藩镇为了强化自己的实力,维护自己的统治,更加重了赋役的征发和财帛的搜刮,这些做法使人民的负担日益沉重,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这个时代与老庄时代虽相差千年,却有共同之处。早年的白居易一直致力于“兼济天下”[3],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革政治,改善人民百姓的生活。但是,由于现实的残酷和政治的险恶,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以白居易44岁为界,仕途日渐下滑。经历过多次的政治失意和仕途的坎坷,命运多舛的他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抛弃身外之物,关注内心世界。

王拾遗在《白居易传》中认为白居易的思想发展具有阶段性,“白居易最先接触的是儒家思想。其次,又接受了佛家思想。再次,道家思想给予白居易的影响,也是不小的。”[4]王拾遗在书中还说,“综观白居易一生,思想大的变化只有一次,谪贬江州是关键性事件。当他从江州往忠州的船上,曾把前半生的生活做过检讨。白居易提出四点:一、避险知足,二、隐于朝师,三、少于全身,四、随俗浮沉。”白居易后半生的闲适生活对老庄思想、特别是对老子知足、庄子随缘遂性表现了由衷的认同。

白居易十分推崇老庄思想,他学习并接受了老庄的许多思想,尤其是老庄无为而治、清静寡欲、贵生处柔和祸福相倚的思想,并且在诗歌中用老庄典故的形式表现出了自己知足保和、明哲保身、随缘任运、淡泊名利和祸福相倚这五大主要思想。

二、白居易诗歌中老庄典故与知足保和思想的体现

白居易接受了老庄无为、寡欲的思想,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背景和政治经历,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知足保和思想,他在许多诗歌中都运用老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这一思想。

例如,《高仆射》中有两句诗,“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诗中的“去泰”出自《老子》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圣人要去除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措施法度。诗句“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中的“知止则不殆”,出自《老子》三十二章“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意思是名分已经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这两句是都强调要知足,不能没有节制,表达了诗人知足保和的思想。

再如,白居易在《赠吴丹》中用了4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这一思想。诗句“巧者力苦劳,智者心苦忧”中“巧劳智忧”出自《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意思是灵巧的人感到劳累而聪慧的人觉得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填饱肚子就能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没有缆索飘忽在水中的小船一样,这才是心境虚无,能够自由遨游的人。诗中用来指急功近利的人劳体费神,无欲无求者逍遥自在。“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赠吴丹》)中“虚舟”出自《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意思是两条船并连起来渡河,如果有空船碰撞过来,即使心地最狭隘、性格最火急的人也不会发怒。庄子强调要消除忧虑之心,不统治别人,抛弃权势,摒除欲望。“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不有”出自《老子》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虽然让万物生长繁殖,产生并养育万物,但是不占为己有,作为万物之长却不主宰他们,这就叫玄德。这句话在诗中的意思是,涉及而不占有,那么进退仕途就能自由了的意思。“顾我愚且昧,劳生殊为休”(《赠吴丹》)中的“劳生”出自《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意思是说,天地给了我们一个有形的生命,要我们忙忙碌碌,人生总要老,等到老了,就让我们用死去的方式得到休息。诗人通过说明追求名利、贪图权势的人辛苦而不自由,来表达自己对并不是追求权势名利的“巧劳”者,满足于现在的轻松自由状态,表达自己知足常乐的心态。

诗人在《咏意》的“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句中,也用了“巧劳智忧”这个典故,它在诗中指急功近利的人劳体费神,无欲无求者逍遥自在。诗人强调,只有知足,而非“巧”或者“智”才能生活的清静自由。

另外,《冬夜》:“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中“坐忘”出自《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抛弃自己的身体,废除自己的聪明,丢掉形体和才智的束缚,与大道同一,这就是坐忘。在精神方面返璞归真,让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恬淡、清静、无为,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诗中意为不学习坐忘的心态,怎么能在寂寞中安然度过。诗人认为要舍弃功利心,清静无为,知足保和。

诗人在《睡起晏坐》的诗句“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和《送兄弟回雪夜》的诗句“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中也用“坐忘”这一典故表达自己知足保和的思想。

此外还有,《赠杓直》中有“况兹知足外,别有所安焉”诗句,其中“知足”出自《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懂要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人需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知乐,这样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难。这是老子处世为人的高度概括和精辟见解。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和准确的认识,凡事不可求全。白居易正是明白了知足这一点,才生活得游刃有余。

“知分”也是白居易用来表达知足保和思想的典故之一,《咏怀》中的“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的“知分”出自《庄子·秋水》“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意思是洞悉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因此有所得却不喜悦,有所失也不忧愁,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是没有常规定理的。诗人在诗中回顾自己的为官生涯,得失是没有定数的,一切顺其自然,满足于自己得到的东西,减少私欲才能心安。

老子的功成身退思想也是白居易对自己知足保和思想的一种解释,在白居易的诗《不致仕》中就有体现。诗句“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中“名遂退身”出自《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意思是功成名就,退位收敛,是合于天道,即自然规律的,把握好度,适可而止。老子一方面鼓励人们积极进取,有奋斗精神,没有否定建功立业。但是,在老子眼中,功成名就应当是身退的前提。他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当一个人获得功名利禄之后,如何不为它们所累,也就是如何既能够拿得起,又能够放得下;既能够进得去,又能够出得来;既能够身处高位,又能够适应平凡。强调的是不做功名利禄的奴隶,要懂得全身而退的哲理。换句话说,就是人应当满足于自己得到的,要知足,减少欲望。

三、白居易诗歌中老庄典故与明哲保身思想的体现

白居易对老庄的贵生处柔这一思想十分赞同并且深有同感。身处官场的白居易深知生命的重要性,他认为权势名利都不重要,只有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他这一明哲保身的思想,在他的诗歌中主要运用“曳尾”(或“尾曳”)和“不才”这两个典故来辅助说明。

例如,《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的诗句“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中“曳尾”,出自《庄子·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意思是说这只龟,是愿意死去留下骨头而享有尊贵呢,还是宁可活着拖着尾巴在泥水里爬呢?我们都知道,庄子的回答是,要拖着尾巴在泥水里爬,并且以乌龟以泥中拖着尾巴爬行而得以保全自身为楷模,强调明哲保身。这说明庄子是看中生命的,认为生命是最重要的,无论何时都应该先保全生命。白居易同意这一观点,他在诗中用麒麟、龙和乌龟对比,强调麒麟和龙虽然显赫,但被做成了脯和醢,乌龟虽然不起眼,却能因此保住生命。

这首诗作于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宰相李训与郑元济、郑注等,想杀尽掌权的宦官,风声走漏,被宦官仇士良等杀害,并连累城中许多住户,史称“甘露之变”。本诗以此为背景,表现出同情受难者的倾向,对所谓胜利者隐蔽的予以抨击。

诗中较多的是诗人在这种人生态度与遇难官员之间进行对比,反衬出自己的软弱,而在这种对比后,诗人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追求。诗人的聪明之处在于,运用典故表达其思想感情,既增加了诗歌的含蓄意味,又使诗人避免了文字上的官司。

《昆仑春》的“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煦沫”句,诗人同样是用典故“尾曳”来表达明哲保身的思想。

再如,《春游二林寺》:“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典故“不才”出自《庄子·山木》“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才得以终其天年”,说明树木以其躯干不直,而没有被砍伐当做木材使用,得以保全性命。庄子主张不能一味的批判看似没有用处的事物。他认为树木是因为它不能被当做木材使用,而避免被砍伐,保全了性命。所以树木虽无用,它用这个“无用”保身。对于诗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正因为诗人不在权力争夺的中心,不受重用,因此也没有收到政治事变的牵连,保全了自己的性命。白居易借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明哲保身的思想,并且不断为之努力。

诗人在《养拙》中也运用了典故“不才”,来表达明哲保身之意。

对于白居易来说,退官归隐的生活无疑是更好的,自由而舒心的,不用每天担惊受怕,更不用担心命不保夕。他在《山雉》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这个观点。《山雉》: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适性遂其生,时哉山梁雉。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嗟嗟笼下鸡,及彼池中雁。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

诗中“十步一饮”出自《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意思是生活在沼泽边的野鸡要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但它却丝毫不会祈求畜养在笼子里。因为生活在樊笼里虽然不必费力寻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不快意的。诗中形容山鸡在野外生活的状态。典故“牺牲”出自《庄子·列御寇》“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意为你见过那准备用作祭祀的牛吗?用织有花纹的锦绣披着,给它吃草料豆子,等到牵着进入太庙杀掉用于祭祀,即使想要做个无人豢养的小牛,难道还可能吗?典故“牺牲”在诗中指祭祀品。意思是说,生活在笼子里的鸡,有足够的并且容易得到的食物,但同时也有成为祭祀品的担心,因此这样的生活并不快乐。诗人借用山鸡在野外生活和在笼子里生活的状态和结果相比较,实际上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写实。自己在做官期间并不自由,也不快乐,虽然有俸禄名利,但也有成为牺牲品的可能。辞官退隐后就犹如山鸡生活在野外,自由自在,不用去争名夺利,也不用担心被奸人陷害,或被连坐,从内心来讲是轻松自由的,至少能够保全性命。

四、白居易诗歌中老庄典故与随缘任运思想的体现

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道是天下事物发展的总规律、总动力,也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万事万物都应该顺着道来进行,也就是顺其自然,顺应天命,不要做违背天意和“道”的事情。白居易对这个思想十分支持,并且发展成为自己随缘任运,顺其自然的思想。

赛事品质的核心在于服务,马拉松赛事属于参与型赛事,重在跑者的体验感。因此构建赛事品质,须从赛事参与者的诉求出发。好的赛事品质是口碑,差的赛事就像一锤子买卖,后续报名差别明显,也不利于吸引潜在的跑者参与。六大马拉松大满贯的志愿者服务人数都在万人以上,重服务、重细节是共同特点。马拉松赛事不应该是政绩赛,应该是全民健身的服务赛、专业跑者与业余跑者的交流赛。在赛事服务方面从赛道设置、沿线服务区设置、志愿者分类、网站便民导航设置、便民手机APP、便民交通、跑者用品、不同跑者参与诉求(分级分类名额)等考虑,提升赛事体验感,获得高口碑,推动赛事长远发展。

例如,《归田三首(其三)》 “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中,白居易用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典故“形骸”出自《庄子·天地》“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在诗中表示有形的东西,也指外在的,能看得到的东西。典故“委顺”出自《庄子·知北游》“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概括起来就是,人是天地造化的结果,人的诞生和性命都是天地间的阴阳二气调和在人身上的体现,是自然的安排。诗中表示不要过于注重外在,不要刻意追求名利,要顺其自然,顺从心意,不要做违背自然的事情。

诗人在《赠杓直》的“委形老小外,忘怀生死间”中用了典故“委形”,即“委顺”,来表达顺其自然的思想。同时在《咏怀》和《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中,白居易也用了这个典故。

再如,《谕友》中的“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诗句,典故“穷通”出自《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意为古时侯得道的人,穷困不得志也快乐,通达也快乐。所欢乐的方面不在于不是穷困不得志或是通达,只要是身处道德之中,那么穷困不得志和通达就好像寒暑风雨的循序变化了。这句诗的意思告诉我们,得志不得志自有上天安排,而不是因为是否有才能,要顺其自然,随缘任运,不能强求,也不要意志消沉。

另外,在《咏拙》中,诗句“所禀有巧拙,不可改者性”的“不可改性”,出自《庄子·天运》“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性格决定了你做事的风格和领域。如果你做了与性格相宜的事,你就能成功,因为你的性格赋予了你这样的能力;如果你蔑视你的性格和天赋,执意去做与性格相悖的事情,那么,结果只能大多是失败的。因此你的人生道路上的失败往往是在违背你的性格时就开始了。因此,无论是庄子,还是白居易都认为人不要违背天理自然,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自己得不到的。

《叹鲁二首(其二)》中“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用了“命时”这一典故。“命时” 出自《庄子·秋水》“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意思是我违忌困窘蔽塞已经很久了,却始终不能免除,这是命运啊。我寻求通达也已经很久了,但始终没能达到,这是时运啊。明白穷困不得志是由于命运,知道通达是由于时机,面临巨大的灾难却毫不害怕,是圣人的勇敢。仲由,你还是安然处之吧!我的命运自有天命所支配。在《庄子·秋水》中,“命”在主宰着人生,与“时”极其相似。命运安排人生,人生的走势由命运决定。因此。当不公平的命主宰着人生时,便会让人痛不欲生,陷入孤弱无助的境地。“命”这个概念,表面看来似乎让人归于无奈的平静,但其中实含有一种由怨愤而转为绝望冷漠的感情。作者在诗中阐明个人命运受到当下社会环境的限制,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并且无可奈何的事实。也是说自己的政治抱负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所处的社会不开明,他的政治生涯是被现实所连累的。但同时,诗人却没有表现出过度悲观的情绪。既然是命运所趋,那么就顺从命运的安排,就像是诗人在这首诗最后两句“有如草木分,天各与其一。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叹鲁二首(其二)》)表达的那样,人各有安排,荔枝虽然不是名贵的花,但它有甘甜的果实,也不是无用的植物,所以顺从命运的安排也不是件坏事。

诗人还在《齐物二首(其一)》的“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句中运用了典故,“长者”和“短者”出自《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意思为长的不是有余,短的不是不足。所以野鸭的腿虽然很短,给它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给它截去一段它就要悲伤。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不要违背自然,刻意去追求不现实的东西。白居易在这里用来比喻仕途。诗中说,官运通达者不能辞官,不得志者又不能晋升,这两者都是郁闷的。诗人认为不如顺其自然,放缓心情。

白居易所说的随缘任运并不是悲观的,消极的,相反,他认为人们应当去接受它,乐观的看待世间万物。葛立方在《韵语阳秋》卷二中,把白居易与孟郊等人对比:“孟郊诗云:‘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许浑诗云:‘万里碧波鱼恋钓,九重青汉鹤愁笼。’皆是穷蹙之语。白乐天诗云:‘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与二子殆霄壤矣。”[6]

五、白居易诗歌中老庄典故与淡泊名利思想的体现

无论白居易在官场期间还是退官归隐之后,他对于权势和名利都并不十分推崇,他做官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社会价值,造福百姓,而非追求名利,在他退官后对名利看得就更淡了。白居易一直坚持认为人不应该一味的追名逐利,他和老庄一样,提倡淡泊名利的思想。

例如,白居易在《题赠郑秘书征君石沟溪隐居》中“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典故“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单来说,就是人应该遵循其所处的位置来处事说话,人所处的位置是地,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于天命,而天命又取决于大道,大道就是老子所理解自然规律,而大道取决于自然规律。自然在这里是指事物本身,也可以理解为事物自然发展的状态。人只有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悠然自得,远离官场的黑暗。典故“虚白生”出自《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可以解释为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可以形容为清澈明朗的境界。看一看那空旷的环宇,空明的心境顿时独存清白,一切吉祥之事都消逝于宁静的境界。这里用来褒扬诗中的郑秘书,“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题赠郑秘书征君石沟溪隐居》)中“冰雪”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庄子用这句话来形容理想人格,他认为摆脱了世俗的物质形态,以光明的形式存在,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在众人中保持浑朴精纯,对所有的一切抱超然态度,无欲无求。人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忘掉生死复返自然。诗人崇尚自然,摒弃世俗,向往如“冰雪”般的理想人格,说明了白居易不以追求官位权势为目标,而是淡泊名利,注重内心的修养。

再如,《和<思归乐>》:“人生百岁内,天地暂寓形。太仓一稊米,大海一浮萍。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尚达生死观,宁为宠辱惊?中怀苟有主,外物安能萦。任意思归乐,声声啼到明。”其中,典故“宠辱”出自《老子》第十三章“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诗中说人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非常渺小的,学习老子的思想,有豁达的生死观,就能宠辱不惊。强调不能有功利心,不要过份在意个人得失。说明诗人淡泊名利,注重思想层面的提高。

另外,《睡起晏坐》中的诗句“淡寂归一性,虚闲遗万虑”和“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也运用了老庄典故。典故“淡寂”出自《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表示清静寡欲,不过分追求名利,无为,回归本心之意。典故“无何有之乡”出自《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何患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宽旷无人,也没有其他任何事物的地方,就是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无何有之乡”。诗中用这两个典故表示诗人辞官归隐,名利就无所谓了。在乡野之地,名利还有什么用呢?所以就不要去追逐它,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思想。

此外,白居易在《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的“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中运用了典故“神形全”。“形神全”出自《庄子·天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意思是守道的人,德行完备,德行完备的人,身形完整,身形完整的人,精神健全。精神健全,才是圣人遵循的准则。这个典故在诗中代指最高境界,圣人是有德行,精神健全的,具有高尚的情操,只有达到圣人的境界,才是最高境界。诗中指出,如果过分忧虑权势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怎么能够德行完备,精神健全呢?这样也就达不到圣人这个最高境界。因此,要淡泊名利,注重内心的升华和自我完善。

白居易在《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中还用“止水”的典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思想,诗句“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就包含了这个典故。“止水”出自《庄子·德充符》“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意思是当水流动的时候,不能反照到我们自己,当水澄清静止时,才可以做镜子用。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其它事物静止,人的心理状况永远像一股流水一样。心,不能沉静,永远不能悟道,永远不能得道。所以,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就必须把心中的妄想、杂念等摒弃,才可以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和性格。诗人认为当自己心无杂念,不再追求权势名利时,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六、白居易诗歌中老庄典故与祸福相倚思想的体现

老庄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一切都在变化,都皆有利弊。好的一方面包含不利的部分,不利的一方面包含着好的成分,没有纯粹的利也没有纯粹的弊,这就是祸福相倚的思想。白居易对老庄的祸福相倚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也有赞同的一面。但是,他在接受这一思想的同时,又注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他认为人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

例如,前面提到过的《归田三首(其三)》:

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这首诗写于元和七年(812年),是白居易仕途的一个转折点。元和三年开始,白居易一直受到朝廷李吉甫、李德裕父子的排挤,不被重用。元和六年,其母亲去世,白居易便休官回乡。此时的他冷静下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反省,认为兼济天下实在难求,独善其身却不难。于是写成了《归田三首》,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最终没有实现。从《归田三首(其三)》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人生的探索和田园生活的具体打算,都写得很具体,亦有深意。

白居易在诗中用“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概括了自己的为官生涯,有显赫的时候,也有低落的时候,现在则退官隐居。诗句“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提示人们,从古至今,不得志和通达显贵就如祸福一样是相互依附的。典故“穷通”出自《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意为古时侯得道的人,穷困不得志也快乐,通达也快乐。典故“倚伏”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福相倚。这本来就是常理,政治抱负不能施展或得以实现,就像是祸福一样,是相互依附的。白居易将该典故用在诗歌当中,用来表述自己的心境。白居易认为“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在诗人看来,为什么要死守着不好的方面悲伤呢,这样就束缚了自己的思想,使心情低落。现在不得志,看似祸患,但实质上未必不是件好事,可以避免小人算计或者连坐,能够保全性命,就这点来说,的确是件好事。所以说,无论穷或通,都可以感到快乐,关键在于怎么看待这件事请。任何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要一分为二地分析,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

再如文章前面提到的诗歌《山雉》。诗句“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运用典故“十步一饮”(《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形容了山鸡在野外生活的状态。在野外的山鸡,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很自由。诗句“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包含典故“牺牲”(《庄子·列御寇》“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描写的是生活在笼子里的鸡,有足够的、并且容易得到的食物,但同时也有成为祭祀品的担心。因此这样的生活虽然富足,却并不快乐。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正如祸福相倚,需要一分为二来看问题。诗人借用山鸡在不同条件下的生活来比喻自己的人生,白居易仕途不顺利,在朝廷不受重用,后来退官归野,这看起来似乎是件祸事,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他因此获得了别人所没有的幸运。诗人在这个状态下不会收到政治牵连,不用担心朝不保夕,生活自由、舒适,这不得不说是因祸得福,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世间万物,化弊为利,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很轻松。

[1](汉)高诱.淮南子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5.

[2](魏)王弼.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马文作.老子·论语·孟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4]王拾遗.白居易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5-7.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4.

[6](宋)葛立方.韵语阳秋[M].影印宋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2-33.

[责任编辑:郭昱]

2016-06-24

王笑雨,女,河南辉县市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I206

A

1671-5330(2016)06-0082-07

猜你喜欢

老庄典故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早春(节选)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谎言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老赵老庄
英勇不屈的“刘老庄连”